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契丹早期历史再讨论

辽代史料的单一和稀少,常使辽史研究者深感无米炊妇之窘困。但另一方面,被压缩在辽史资料内的历史信息,其丰富、复杂以及立体性有时又远超出一般想象的程度。

2023-02-16

数字化复原技术重现武当山五龙宫“真容”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团队近日披露研究成果称,该遗址出土的水简,为全国首次发现的明代皇帝敕命大臣开展的“投龙”仪式的礼器,系明代在武当山举行国家祭祀大典的重要见证…

2023-02-15

澎湃新闻

国家文物局通报5项“考古中国”重要成果,发现最早西夏瓷窑址

四台遗址出土的石叶 国家文物局供图国家文物局2月15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2023-02-15

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今天(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的五个项目分别来自河北、云南、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揭示了从距今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时…

2023-02-15

宋代陈洎《自书诗》残卷研究

宋代陈洎《自书诗》卷为宋人孤本,曾为清宫旧藏,溥仪携出宫后遭到撕毁。

2023-02-15

澎湃新闻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考古资料公布,完整揭示仰韶文化发展序列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夏县辕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夏县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经调查,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总面积…

2023-02-14

陕西陶渠遗址发现8座甲字形大墓,是周朝“京”国所在地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省韩城市陶渠遗址发现西周、东周时期8座“甲”字形大墓,发掘完成的7座。

2023-02-12

宋墓三重空间浅议——以川渝黔画像石刻墓为例

墓葬是呈现当时社会丧葬礼仪的重要部分,是展示社会物质层面的重要载体,也是映射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精神信仰等内容的重要窗口。

2023-02-11

澎湃新闻

八百谷晃义:戊戌变法的“社会”面

学术界以往在研究维新变法时,主要把关注点放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和行动上,而随着研究路径的转移,维新运动史也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讨论维新运动对士绅…

2023-02-11

澎湃新闻

汉代神兽:镌刻在葳蕤鸟羽上的缱绻情思

古人有“制器尚象”的传统,鸟很早便是制作器物时模拟取材的对象,或许是那羽翮飘飞、于天空中划下一道优美弧线的片刻,能够带给人无尽的超脱自由之感

2023-02-09

澎湃新闻

从唐宋腰鼓看落马桥窑址出土元青花漏斗形器

2012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元末明初地层出土了一件青花漏斗形器,为此前未发现过的新器类,结合同地层出土的其他遗物并与纪年资料等进行比对,可以判定其为一件元代青花瓷。

2023-02-08

澎湃新闻

张骞在大夏见筇竹杖之谜

“邛竹杖”,即筇竹杖,因产于蜀地的古邛都国而得名,筇,邛地所产之竹也。中国现今存世最早的竹谱类著作晋戴凯之《竹谱》就曾提到:“竹之堪杖,莫尚于筇。”筇竹杖出现在大夏,可…

2023-02-07

澎湃新闻

宋徽宗“杀嫂”疑云

宋哲宗有两位皇后,分别是昭慈孟皇后和昭怀刘皇后,因各自立后时的年号,又称元祐皇后和元符皇后。

2023-02-07

澎湃新闻

镌刻在青石上的历史记忆

南宋史学家罗愿在《新安志》中指出:“新安之石不宜于碑,露暴岁久,则剥泐不可读,加以中更寇攘,存者益寡。”

2023-02-06

澎湃新闻

章太炎与井上哲次郎哲学的再会及暌离

1899年,章太炎在东京结识明治哲学的“性格决定者”井上哲次郎,两人有多次晤谈。章太炎虽佩服井上哲次郎学识渊博,但他当时还沉迷于社会学,认为哲学“最无用”。

2023-02-05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