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中国古代是怎么破案的

对古代如何“断案”,历来从司法审判制度总结的多,从侦查破案角度看待的少,本文特侧重后者作一梳理。

2022-03-24

澎湃新闻

楼兰未了情——侯灿先生未完成的楼兰研究写作计划

【按】1979-1980年,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楼兰古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与发掘。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沙漠考古,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主持的第一次属于科学意义的楼兰考古。…

2022-03-24

章太炎、黄节如何“再造夷夏”?

晚清时期,国粹派的章太炎、黄节重新挖掘传统夷夏观的同时,亦吸收了西方人种学的知识,试图建立新的夷夏观。在清末革命的大背景下,二人实际上是借助历史视角阐发了各自的政治观点…

2022-03-22

澎湃新闻

古代笔记中的“啖石”记录

《山海经》上说“蚩尤铜头啖石,飞空走险”——今天的人们,承认蚩尤在中华民族形成与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古代,特别是非要把一切搞个黑白分明、敌我对立的年代,蚩尤既然扮演了…

2022-03-19

澎湃新闻

边关何处-南海之外——印度洋史研究

2022年3月6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柳诒徵学堂强基计划“边关何处:新视野下的明清边疆”线上系列讲座迎来了第二场,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博翼进行了“南海之外:印度洋史研究”…

2022-03-18

澎湃新闻

“李世桂死了”——“团一大”会址东园秘事

广州东园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是1911-1927年间“革命的公共空间”,1962年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2-03-17

澎湃新闻

人生六十始开始:浮海东归的法显

如前所述,最早到达印度洋的中国人是西汉的黄门使者及其下属,可是他们无名无姓,其家世人生无从得知。

2022-03-16

澎湃新闻

见证“楼兰路”,新疆沙堆烽出土大量唐代汉文木简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是日前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清理出的一封唐代的纸制家书,虽说已经残破泛黄,但字迹却依旧清晰。

2022-03-15

澎湃新闻

写得好与写得好看——史学论文的写法

关于如何写好史学论文,之前已经谈过一些想法。由于主要是面向新进,优先考虑当务之急,大体限定于文字表述的通畅达意等基础问题。

2022-03-14

罗志田谈辛亥巨变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

2022-03-13

澎湃新闻

“会师金汤桥”:天津战役中哪支部队先打到了金汤桥?

天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场著名的攻坚战,东北野战军主力5个军22个师和特种兵司令部之炮兵、坦克、工兵等,以伤亡2.3万人的代价,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与占领天津的胜利,为和平…

2022-03-11

澎湃新闻

狻猊·天马·跳脱缨——从考古看中国伊朗的文化交流

以往关于伊朗-中国间的文化交流,多依赖传世文献进行探讨,时间范围主要集中在萨珊波斯晚期或中国隋唐时期。

2022-03-09

澎湃新闻

边关何处:清代满蒙联姻中的公主随嫁人

边疆治理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伴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新视角的发掘,明清中国的边疆研究蔚为风潮。

2022-03-09

澎湃新闻

历史学家为什么介入城市研究?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城市见证着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它上与民族国家共命运,下与家庭个人相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2022-03-09

澎湃新闻

君已自述传不朽,盍为我纪其概:一方南宋丈夫为妻豫撰的墓志

淳祐五年(1245)春,南宋人揭绍宗效仿唐人白居易,自己给自己撰写了墓铭。五年后将要刻于石,妻子徐继真提出一个要求:“生既与君偕老,死后或者同穴,君已自述传不朽,盍为我纪其…

2022-03-08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