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以稳为主,因敌而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空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从1950年12月参战至1953年7月朝鲜停战,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参战准备、实战锻炼、反敌封锁铁路线、保卫重要目标和掩护抗登陆战役等…

2021-10-29

澎湃新闻

北大考古与“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田野教学是北京大学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自1957年在河北邯郸开始田野考古实习起,北大的“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已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建立的“…

2021-10-29

澎湃新闻

读《史记》:“文章尔雅”与笺经释义的《薾雅》

这些年在北大教书,主要用业师黄永年先生旧日讲义,给学生讲授常用文史工具书,对辞义训释类工具书中《尔雅》一书的名称,一直怀有一种好奇心,即不知其“名义”何在,也就是想要知…

2021-10-28

澎湃新闻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故里访两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的一曲大风歌,唱出了汉王朝的千古风流,也蕴藏了两汉四百多年的万千气象。

2021-10-28

澎湃新闻

发现六千年前上海“第一房”“第一人”

考古界早年曾有“上海无古可考”之说。然而,随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的崧泽遗址在1957年的发现,这一上海乃至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

2021-10-27

澎湃新闻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田野教学是北京大学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自1957年在河北邯郸开始田野考古实习起,北大的“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已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建立的“…

2021-10-27

澎湃新闻

辨奸一论千古疑:《辨奸论》是托名苏洵的伪作吗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

2021-10-27

澎湃新闻

海军史:1886年中日长崎事件

长崎的中国风日本九州岛东南端的著名海港城市长崎,与中国福建省的省会福州市是友好城市。

2021-10-26

澎湃新闻

国史家事:《致身录》与吴江黄溪史氏的命运

有明一代,历十五朝,先后出现两次逼宫夺位事件,分别是发生于建文朝的“壬午之变”和发生于景泰朝的“南宫复辟”。

2021-10-26

北大考古与“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田野教学是北京大学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

2021-10-25

澎湃新闻

“噩国历史仍有缺环,有待新的考古发现”

噩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先秦古国,为周代南土重要诸侯,在历史上鲜少有文献记载。长久以来学界都认为噩国在西周晚期因噩侯驭方叛乱被灭。

2021-10-25

澎湃新闻

心系苍生,经世济民:王安石变法动机再认识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

2021-10-24

叙诡笔记:苏东坡两次跟菊花“闹别扭”

五柳先生爱菊是有了名的,所作诗篇亦多见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不同桃李枝”,“芳菊开林耀,因风传冷香”……

2021-10-23

澎湃新闻

一册红色递藏本里的抗战往事

1939年出版的苏联共产党(波尔什维克)历史简要读本去年10月,书商大飞惠让给我一册《苏联共产党(波尔什维克)历史简要读本》,这是一本当年的名著,难得之处在于这是册抗战期间的…

2021-10-23

澎湃新闻

人文地理学的跨海之旅:梁启超所言“基约博士”考

近代中国的“开眼看世界”,始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此后,西方地理学逐渐在中国的革命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19、20世纪之交西方地理学入华浪潮之中,梁启超扮演了独特的角…

2021-10-22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