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立约言密藏金柜收边境平定荆南话说李重进,深恐不随陈思诲入朝,要受宋主的罪责。向美力谏道:“古人有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如今宋主初平泽潞,兵力已疲。明公何不先发制人,兴师入汴,以成万世不拔之基呢?”重进道:“我非甘心臣宋,其如扬州一隅之地,兵力不足何?”湛敬道:“公可拘住宋使,暗向南唐乞援。唐主必思恢复全淮,定必尽力相助。我得唐助,何患兵力不足呢?”重进叹道:“入朝见忌,难免一死,结援南唐,以拒宋师,事败之后,也是一死;始终总是不免一死,我便依着你们做去罢。”当下决定主意,拘住陈思诲,遣使入南唐乞援;一面修茸城池,缮具甲兵,预备战守。过了些时候,并不闻唐主的回报,心内好生疑虑!忽报宋兵南下了。重进大惊道:“南唐肯允援助与否,尚难无的耗,宋兵已竟前来,如何是好?”
向美、湛敬到了此时,也不免心下惊惶起来,但这件事情,是他两人竭力造成的,只得硬着头皮道:“令公休要着急。从来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末将不才,愿率兵拒之。”重进遂发精兵一万,命向美、湛敬前去迎敌。自己在城居守,静听好音。不料叠次传来,多是败耗,心内已甚惶恐;后来又听说太祖御驾亲征,将抵扬州,更加慌张;正要添募兵士,接应前敌,忽见湛敬狼狈逃归,报说向美阵亡,兵士多半丧失。重进经此一来,更吓得面如土色,还要设法抵抗,蓦闻城外炮声响亮,鼓角齐鸣,知道宋军已到城下,只得亲自上城看视一番,再作计较。哪知走上城去,一望之下,但见刀枪如雪,戈矛似林,那宋兵如蚁聚一般,迤逦行来,约有数里之长。最后军队之中,掌着一柄黄罗伞,下面坐骑上,一位全甲金盔的人远远而来,谅来必是宋天子了。重进看了,知难抵敌,长叹一声,下得城来,便对部下说道:“我系周室旧臣,理应一死,以报先帝,今将举室自焚,汝等可逃生去罢。”
左右请将陈思诲杀掉,以泄忿恨。重进道:“我已将死,杀之何益!”说罢,即令家人聚薪举火,閤门烧死。
重进既亡,城中大乱,众兵无主,只得开城出降。宋军入城,拿住了湛敬等二十余人。太祖御驾进来,先命救熄帅府之火,又将湛敬等提来审问,讯系逆党,即命斩首,便问陈思诲何在?当有左右报称,城中大乱之时,已为逆党杀死。太祖甚是叹息!命厚礼安丧。再访翟守珣时,他却躲在家里,不敢出头,太祖将他传来,慰谕道:“扬州已平,卿可随朕回汴。”
守珣道:“臣自汴返扬,复命之后,深恐重进怀疑,所以潜居家中,藉以避死。
今日得见陛下,始拨开云雾,重睹天日,但臣事重进有年,不忍见他暴骨扬灰,乞陛下开恩,准臣收拾余烬,葬于野外,臣虽死亦无恨矣。”太祖道:“掩骨埋骼,理所应为,况卿曾事重进,理当如此,可速速掩埋,随朕返汴。”守珣谢了恩,自去拾了重进烬余之骨,买棺盛敛,葬于郊外,然后随驾启行。
太祖方要登程,南唐主李璟,遣使犒师,并遣子从镒朝见,太祖深加慰劳。当这时候,恰有唐臣薛良、杜著,投奔军前,且献平定南唐之策。太祖怒道:“唐主事朕甚谨。你等竟敢卖主求荣,罪在不赦。”即喝令左右,速行拿下。卫士拿下二人,由太祖当面定刑,命将杜著斩首,薛良戍边。他二人本因得罪南唐,乘间逃来,意欲脱罪图功,不想弄巧成拙,一死一戍,这也是卖主求荣的报应。
太祖诛了南唐逃臣,启跸返汴,到了汴京,少不得饮至策勋,举行一番典礼,诸将皆恩加官爵。翟守珣尤见重用,初时授为殿直,不久便充了供奉官。太祖自平了李筠、李重进之后,藩镇畏威怀德,再也没人敢生异心,很觉得四方安静,有些太平气象。太祖心下十分怡悦!常常出宫微行,有时独自出去,有时命守珣等随行。
守珣便进谏道:“陛下万乘之尊,奈何不自爱惜,倘有不测,怎样是好?”太祖笑道:“帝皇创业,自有天命,不能强求,亦不能强却。从前周世宗时,见有方面大耳者,则杀之以杜后患。朕终日在他左右,并不觉得。可知天命攸归,决非他人所能暗中谋害的。”遂听守珣之言,竟至赵普家中。
赵普闻知太祖驾到,慌忙迎接,引入厅中,参谒已毕;亦劝太祖,善自珍重,白龙鱼服,最是可虞。太祖笑道:“如果天命已归他人,朕即端居深宫,也不能免却祸患的。”赵普答道:“陛下固是圣明,但谓普天下之人,人人畏服,无一有异志者,臣却不敢断言,即如典兵诸将,亦岂人人可恃,一旦变生肘腋,祸起萧墙,那时措手不及,后悔已嫌迟了,还请陛下自重为上!”太祖笑:“卿也未免过虑了,典兵诸将,如石守信、王审琦辈,皆朕故人,谅不至此。”赵普道:“臣亦未尝疑诸将不忠。但细观诸将皆非统驭之才,倘若军伍中胁命生变,他亦不得不俯从众意。”
这一句话,却说动了太祖之心,暗自想道:“普言颇为有理。朕在陈桥驿中,为部下迫胁,遂不得不负周室。如果诸将部下,也有此种举动,又哪里制服得住呢?”
想到这里,便对赵普说道:“卿言不为无见,朕自有道理处置此事。”赵普见太祖已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再多言。
太祖回宫之后,过不到几日,在晚朝时候,命有司设宴于便殿,召石守信、张令铎、王审琦、罗彦瑰等入宴。酒至半酣,太祖屏退左右,对众将说道:“朕非卿等不及此,但身为天子,实属大难,反不若为节度使时,得以逍遥自在。朕自受禅以来,已一年有余,从没有一夕能够安于枕席。”石守信等离座对道:“现在藩镇畏服,天下归心,陛下尚有什么忧虑呢?”太祖笑道:“卿等与朕,悉系故交,何妨直言。这皇帝的宝座,哪一个人不想坐呢?”守信等听了此言,不禁暗暗惊惶,一齐伏地叩首道:“陛下何出此言。且今天下已定,何人敢生异心,自取灭族之祸?”
太祖道:“卿等本无此意,但麾下贪图富贵,暗中怂恿,一旦变起,将黄袍加于卿等身上,卿等虽欲不为,但势成骑虎,也就不得不从了。”守信等汗流浃背,涕泣谢道:“臣等愚不及此,乞陛下哀矜,指示生路。”太祖道:“卿等且起,朕却有一个主张,要与卿等熟商。”守信等谢恩起立,太祖命各归坐位,徐徐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少而壮,壮而老,老而死。不过一瞬间事,到了撒手之时,纵有富贵,也难带去。惟有趁着活在世上的时候,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令子孙不至穷苦,方才不负此生。朕为卿等打算,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大藩,多置田宅,为子孙立个长久的基业。自己却买些歌童舞女,日夕欢饮,安享富贵,以乐余年。朕且与卿等,结为婚姻,世世相继,永远不替。岂非是个上策么?”守信等又顿首拜谢道:“臣等蒙陛下怜念,一至于此真所谓生死人而肉白骨了,敢不谨遵圣谕么?”是晚尽欢而散。
到了次日,诸将一齐上表乞罢典兵。太祖遂命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皆罢宿卫就镇。就是那驸马都总尉算是至亲了,也出为归德节度使,撤去殿前副都点检。诸将奉了旨意,先后辞行。太祖又设宴厚加赏赍,都欢欢喜喜的叩谢而去。
过了些时,太祖要召取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入典禁兵。那符彦卿,乃是宛邱人氏,其父名存审,曾任后唐宣武军节度使。
彦卿幼擅骑射,壮号骁勇,历晋代汉室,已就镇外藩。周主即位,授天雄军节度使,晋封卫王。世宗迭册彦卿两女为后,就是光义的继室,也是彦卿的女儿。周世宗加封他为太师。太祖即位,仍授为太师。此时因诸将尽皆就镇,所以要召彦卿入值。
赵普闻知这事,忙进谏道:“彦卿位极人臣,岂可再令典兵。”太祖道:“朕待彦卿素厚,且系姻戚,谅必不至负朕。”赵普突然道:“陛下奈何负周世宗?”
太祖听了此言,默然无语,遂罢此议。
既而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保大军度节使杨廷璋,同时入朝。太祖赐宴后苑,从容说道:“卿等皆国家旧臣,久临剧镇,王事鞅掌,殊非朕优待勋旧之意。”语至此,王彦超已明上意,便避席跪奏道:“臣素乏功绩,黍膺疆寄,今年力衰颓,幸陛下洪恩,乞赐骸骨,归老田园。”太祖亦离座,亲自扶起彦超道:“卿有功不居,真可谓谦谦君子了!”武行德等,还不明白太祖的心事,反在席间,历陈自己战功及平日的劳苦。太祖冷笑道:“此皆已过之事,还说它做什么?”待至席散,侍臣已料太祖另有旨意,果然于次日降旨,将武行德等尽罢节镇,惟王彦超留镇如故。后人有诗咏太祖收诸将兵权道:天下纷纷乱不穷,君臣遭际建奇功;谁知杯酒成良策,尽释兵权一语中。
太祖既尽收宿将兵柄,及藩镇重权,乃选择将帅,分部守边。命姚内斌守庆州;董遵晦屯环州;赵赞屯延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控制西邮;马仁禹守瀛州;李汉超屯关南;韩令坤镇常山;贺维忠守易州;何继筠领棣州,防御北边;又命郭进镇西山;武守琪戍晋州;李谦溥屯汙州;李继勋镇昭义,驻扎太原。诸将家族,悉留汴京,厚加抚养,所有军务,尽许便宜行事;每逢边将入朝,必定召对命坐,赐宴赍金,厚结其心,所以边将悉尽死力,西北得以平静。
那时关南地方,忽有人民控诉李汉超强占民女及贷钱不偿之事,赴汴京叩阍上诉,请求伸雪。太祖即召见说道:“汝女可适何等人家?”此人答道:“不过农家。”
太祖又道:“李汉超没有到关南的时候,辽人曾来侵扰么?”其人道:“年年入寇,苦累不堪!”太祖道:“如今还有辽人敢来侵扰么?”
其人道:“如今却没有了。”太祖勃然作色道:“汉超是朕之大臣,汝女嫁之为妾,岂不比嫁于农家好得多么?倘使关南没有汉超,汝的子女及家室,早为辽人所掳劫,还能保全到现在么?这等事情,还要来京控诉,足见是个刁猾之民。姑念初次,不来罪你,下次再敢如此,决不宽贷!”说罢,喝令左右,将那人赶了出去。
那人含屈负冤,涕泣而去。太祖赶走了告状的人,却下一道密谕给汉超,令他从速退还民女,并清偿所贷之款,……“朕念尔是有功之臣,暂从宽典,此后慎勿再做这样事情。如果财用困乏,尽可告知朕躬,何用向人民告贷呢?”
汉超奉到密谕,既感且愧,立刻将民女退还,并偿清贷款,且上表谢罪。
又有那环州守将董遵晦,本为高怀德之甥,父名宗本,曾仕汉为随州刺史。太祖微时,尝游汉东,至宗本署内。宗本甚是器重,留住署内。那遵晦却瞧太祖不起,常常欺凌。一天,对太祖说道:“我尝见城上,紫气如盖,又梦登一高台,见一黑蛇,长逾百尺。忽然霹雳一声,那条蛇飞入空中,化龙而去,不知主何吉凶?”太祖听了,只是微笑,并不回言;又有一日,与太祖谈讲兵法,遵晦见识不及太祖,居然恼羞变怒,欲与太祖角力。太祖慌忙回避,遂辞宗本而行。周末宋初,遵晦已任骁骑指挥使,太祖于便殿召见,遵晦恐太祖记念前事,不胜惊惧,伏地请罪!太祖令左右扶起他道:“卿尚忆紫云如盖,黑蛇化龙之事么?”遵晦再拜碰头道:“臣当日愚昧,不识真主,罪该万死!”太祖大笑。不到几日,遵晦部下忽有兵士击鼓鸣冤,告他不法之事,多至数十款。遵晦惶恐待罪!太祖召谕道:“人敦无过?
能改则过自消灭。朕方赦过赏功之不暇,决勿追念旧恶。卿可无惧,自今以后,改过自新。朕且破格重用。”
遵晦叩头谢恩!遵晦之父宗本,世藉范阳,隶辽将赵延寿部下,及延寿被执,宗本携了遵晦南奔,妻室皆陷入幽州。太祖又令人纳赂边民,赎还遵晦生母,送与遵晦,因此遵晦更加感激!
誓以死报。太祖见他可用,特授为通远车节度使,镇守环夏。
遵晦至镇,召诸族酋长,宣谕朝廷威德,众皆悦服。未几,蕃众又来寇边,遵晦发兵深入,斩获无数,边境以宁。太祖鉴于唐代尾大不掉弊,又令文臣知州事,置诸州通判,设诸路转运使,选诸道兵入补禁卫,于是藩镇之弊,一扫而空了。
太祖正在尽力的施行政事,哪知杜太后忽然生起病来。其时正是建隆二年,夏六月,太后病势甚沉。太祖日夕侍奉,不离左右,无奈日重一日,竟成不起之症。
太后自知垂危,便召诸子及赵普,同至榻前,先问太祖道:“你可知道得国的原因么?”太祖答道:“皆仗祖考及太后之余荫,所以得此幸遇。”太后道:“不然!
正因周世宗以幼儿主天下,你所以得至于此。使周有长君,你哪能得天下呢?你百岁后,可传位于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四海至广,万几至众,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你不可有违我言。”太祖涕泣顿首道:“敢不如教!”太后又顾谓赵普道:“你随主上,已历多年,无异骨肉。
我的遗言,须要帮同记着。“遂命普于榻前,写立约书,先载太后遣嘱,在末了还写上他自己的名字道”臣赵普谨记“,藏于金柜之内,命谨密宫人掌管着,永为成规,世世勿替。
那光义、光美,前已表过,你想必知道。这德昭又是谁呢?
乃是太祖长子,元配贺皇后所生,所以太后遗嘱中,命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若能照此做去,不背遗言,倒还公允;无如后人不能遵守,就难免闹出骨肉惨变来了。这是后话,暂按不提。单说太后命赵普写毕约言之后,不到两日,便崩于滋德殿,年六十,谥曰明宪,乾德二年,复改谥昭宪,葬于安陵,神主附享太庙。
太祖遭了大丧,少不得哀毁异常,颁诏天下,不在话下。太祖自从改文臣知州事,尽收藩镇兵柄,集权中央,五代外重内轻,尾大不掉之弊,净尽除去。百年痼疾,一旦全蠲,心下自是欢然,便又改元乾德,以建隆四年,为乾德元年,百官又有一番朝贺的礼节,这些琐事,也不去叙它。
太祖改元之后,适有武平节度使周保权,遣使入朝,表称衡州刺史张文表,聚众作乱,势甚危急,乞求救援。那保权乃是周行逢之子,行逢在周世宗时,因平定湖南,授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管辖湖南全境。太祖受禅,加中书令,任职如故。行逢在镇,力求治理,颇得众心,惟境内一切处置,还是五代时方镇旧例,并未改革,行动自由,朝命难制。太祖即位之后,接连着就有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中原尚未平定,哪里顾得到边镇地方呢?所以行逢在镇七年,安安稳稳,很享了些尊荣之福。到得病重将死的时候,召集部下将校嘱咐道:“我子保权,年才十一岁,全仗诸公护持,所有境内各属,大都恭顺,必无异心。惟衡州刺史张文表,为人刚而且险,素性凶悍。我死之后,必定为乱。望诸公善辅吾儿,无失疆土,万不得已,可举族归朝,不可陷入虎口,那还不失为中策。”言毕而逝。保权嗣位,讣至衡州,那张文表果然说道:“我与行逢,俱起家微贱,同立功名,如今行逢已殁,不将节镇与我,反叫我北面而事小儿,未免欺人太甚了!”当即带领部众,袭据潭州,杀死留后寥简,且声言进取朗州,将尽灭周氏,朗州大震。保权遣杨师璠往讨文表,且遣使赍表入朝,请求救援。
那荆南节度使高继冲,亦奉表上闻。继冲系高保勗之侄,保融之子。保勗之祖,名季兴,唐末为荆南节度使,历梁及后唐,晋封南平王。季兴死后,子从晦袭爵,从晦传子保融,保融传弟保勗,保勗复传侄继冲,世镇江陵,与湖南接壤,境地毗连。
继冲恐文表侵入辖境,所以驰奏朝廷。
太祖阅了两处的奏章,知道有机可乘,早已成竹在胸,先下诏于荆南高继冲,命发水师数千名,往讨潭州;后令慕容延钊为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率兵进讨。
临行之时,面谕二将道:“江陵临长沙,东距建康,西逼巴蜀,北近大梁,乃是形胜之区,要害之地。如今四分五裂,正好乘着这个机会,收归朝廷。二卿此去,向荆南借道,因利乘便,同隙入城,岂非一举两得之事么?”二将领旨而去。到了荆南,便遣丁德裕先赴江陵,向继冲借道进兵。继冲已先接到太祖谕旨,命他起水师,往讨潭州,并言大兵不日即至,且须借道江陵云云。
继冲接到此谕,十分犹疑,却又不敢违命,只得点集水军三千名,令亲校李景威统率了,向潭州出发。此时又有丁德裕前来,说明大军已抵襄州,要借道江陵,进取湖南。继冲便一面款留丁德裕,一面召集僚属会议,部将孙光宪进言道:“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统一天下之志。如今宋主,规模更是阔大,比周世宗还要神明英武。江陵区区一隅,地狭民贫,万难拒抗宋师,不若以疆土归之,还可免祸。就是明公的爵位,也不至完全失却。若迟疑不决,兵临城下,那时就要玉石俱焚了。”
继冲闻言,踌躇了一会,也无他法,便遣叔父保寅,采选肥牛数十头,美酒百瓮,先往犒劳,以觇宋师强弱。保寅既至荆门,往军中请见,先由李处耘接待,甚是殷勤。次日又由慕容延钊,召保寅入帐,置酒款洽,相对甚欢。保寅以为宋将并无他图,便暗遗心腹,往报继冲,令他安心。哪知李处耘早已暗领人马,衔枚疾驰,径赴江陵。
继冲正盼保寅的回报,忽闻大军掩至,急得手足无措,惟有出城相迎,北行十余里,方与处耘相值。处耘请继冲入寨,令他在营等候延钊,径自率兵,进了江陵,及至继冲归城,宋兵已扼住各处险要,不得已缴出版图,不费一矢,不折一兵,便将荆南三州十六县,完全收归朝廷了。继冲既已纳土,便遣王济昭,奉表赍册入朝。
太祖闻得兵不血刃,已定荆南,龙心自然喜慰万分。遂命王仁瞻为荆南都巡检使,仍令赍衣服玉带,器币鞍勒,赏给继冲,且授为马步都指挥使,仍领荆南节度使。
又因孙光宪劝令继冲纳王归朝,授为黄州刺史。荆南自高季兴据守以来,传袭四世五帅,凡五十七年,至继冲降宋,初时乃任荆南节度使,后改武宁节度使,直到开宝六年,方才病殁,总算富贵终身了。那慕容延钊、李处耘,平定荆南,便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直取潭州。
其时湖南将校杨师璠,已在平津亭大破敌军,擒住了张文表,脔割而食,潭州城守空虚,延钊之兵,乘势掩入,又是不费兵刃,得了潭州,遂即进兵朗州。周保权是个稚子,听说大兵到来,已吓得面无人色,还有什么主张?倒是牙将张从富说道:“如今我兵新胜,气势正盛,宋兵远来,必然疲罢,何妨与他决一胜负?且朗州城郭坚固,就使战而不胜,凭城固守,待他食尽,自然退去了。”诸将皆以从富之言为然。保权有什么见识,一凭将佐们主张,当下计议已定,便准备战守事宜,整顿兵甲,抗拒宋师。慕容延钊未抵朗州之前,先令丁德裕去宣抚保权,劝他纳土归朝,却被张从富等辱骂而回。慕容延钊即日奏闻太祖。太祖又遣中使往谕,从富非但不受朝命,反尽拆境内桥梁,沉船阻河,伐树塞路,一意抵抗宋军。慕容延钊见他绝无降意,方与李处耘陆续进兵。处耘先到澧江,见对岸设立敌阵,旌旗飘扬,防守得甚是严整;若要渡江,必被邀击。
处耘看了一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未知处耘用何计策,渡过澧江,且听下回分解。
向美、湛敬到了此时,也不免心下惊惶起来,但这件事情,是他两人竭力造成的,只得硬着头皮道:“令公休要着急。从来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末将不才,愿率兵拒之。”重进遂发精兵一万,命向美、湛敬前去迎敌。自己在城居守,静听好音。不料叠次传来,多是败耗,心内已甚惶恐;后来又听说太祖御驾亲征,将抵扬州,更加慌张;正要添募兵士,接应前敌,忽见湛敬狼狈逃归,报说向美阵亡,兵士多半丧失。重进经此一来,更吓得面如土色,还要设法抵抗,蓦闻城外炮声响亮,鼓角齐鸣,知道宋军已到城下,只得亲自上城看视一番,再作计较。哪知走上城去,一望之下,但见刀枪如雪,戈矛似林,那宋兵如蚁聚一般,迤逦行来,约有数里之长。最后军队之中,掌着一柄黄罗伞,下面坐骑上,一位全甲金盔的人远远而来,谅来必是宋天子了。重进看了,知难抵敌,长叹一声,下得城来,便对部下说道:“我系周室旧臣,理应一死,以报先帝,今将举室自焚,汝等可逃生去罢。”
左右请将陈思诲杀掉,以泄忿恨。重进道:“我已将死,杀之何益!”说罢,即令家人聚薪举火,閤门烧死。
重进既亡,城中大乱,众兵无主,只得开城出降。宋军入城,拿住了湛敬等二十余人。太祖御驾进来,先命救熄帅府之火,又将湛敬等提来审问,讯系逆党,即命斩首,便问陈思诲何在?当有左右报称,城中大乱之时,已为逆党杀死。太祖甚是叹息!命厚礼安丧。再访翟守珣时,他却躲在家里,不敢出头,太祖将他传来,慰谕道:“扬州已平,卿可随朕回汴。”
守珣道:“臣自汴返扬,复命之后,深恐重进怀疑,所以潜居家中,藉以避死。
今日得见陛下,始拨开云雾,重睹天日,但臣事重进有年,不忍见他暴骨扬灰,乞陛下开恩,准臣收拾余烬,葬于野外,臣虽死亦无恨矣。”太祖道:“掩骨埋骼,理所应为,况卿曾事重进,理当如此,可速速掩埋,随朕返汴。”守珣谢了恩,自去拾了重进烬余之骨,买棺盛敛,葬于郊外,然后随驾启行。
太祖方要登程,南唐主李璟,遣使犒师,并遣子从镒朝见,太祖深加慰劳。当这时候,恰有唐臣薛良、杜著,投奔军前,且献平定南唐之策。太祖怒道:“唐主事朕甚谨。你等竟敢卖主求荣,罪在不赦。”即喝令左右,速行拿下。卫士拿下二人,由太祖当面定刑,命将杜著斩首,薛良戍边。他二人本因得罪南唐,乘间逃来,意欲脱罪图功,不想弄巧成拙,一死一戍,这也是卖主求荣的报应。
太祖诛了南唐逃臣,启跸返汴,到了汴京,少不得饮至策勋,举行一番典礼,诸将皆恩加官爵。翟守珣尤见重用,初时授为殿直,不久便充了供奉官。太祖自平了李筠、李重进之后,藩镇畏威怀德,再也没人敢生异心,很觉得四方安静,有些太平气象。太祖心下十分怡悦!常常出宫微行,有时独自出去,有时命守珣等随行。
守珣便进谏道:“陛下万乘之尊,奈何不自爱惜,倘有不测,怎样是好?”太祖笑道:“帝皇创业,自有天命,不能强求,亦不能强却。从前周世宗时,见有方面大耳者,则杀之以杜后患。朕终日在他左右,并不觉得。可知天命攸归,决非他人所能暗中谋害的。”遂听守珣之言,竟至赵普家中。
赵普闻知太祖驾到,慌忙迎接,引入厅中,参谒已毕;亦劝太祖,善自珍重,白龙鱼服,最是可虞。太祖笑道:“如果天命已归他人,朕即端居深宫,也不能免却祸患的。”赵普答道:“陛下固是圣明,但谓普天下之人,人人畏服,无一有异志者,臣却不敢断言,即如典兵诸将,亦岂人人可恃,一旦变生肘腋,祸起萧墙,那时措手不及,后悔已嫌迟了,还请陛下自重为上!”太祖笑:“卿也未免过虑了,典兵诸将,如石守信、王审琦辈,皆朕故人,谅不至此。”赵普道:“臣亦未尝疑诸将不忠。但细观诸将皆非统驭之才,倘若军伍中胁命生变,他亦不得不俯从众意。”
这一句话,却说动了太祖之心,暗自想道:“普言颇为有理。朕在陈桥驿中,为部下迫胁,遂不得不负周室。如果诸将部下,也有此种举动,又哪里制服得住呢?”
想到这里,便对赵普说道:“卿言不为无见,朕自有道理处置此事。”赵普见太祖已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再多言。
太祖回宫之后,过不到几日,在晚朝时候,命有司设宴于便殿,召石守信、张令铎、王审琦、罗彦瑰等入宴。酒至半酣,太祖屏退左右,对众将说道:“朕非卿等不及此,但身为天子,实属大难,反不若为节度使时,得以逍遥自在。朕自受禅以来,已一年有余,从没有一夕能够安于枕席。”石守信等离座对道:“现在藩镇畏服,天下归心,陛下尚有什么忧虑呢?”太祖笑道:“卿等与朕,悉系故交,何妨直言。这皇帝的宝座,哪一个人不想坐呢?”守信等听了此言,不禁暗暗惊惶,一齐伏地叩首道:“陛下何出此言。且今天下已定,何人敢生异心,自取灭族之祸?”
太祖道:“卿等本无此意,但麾下贪图富贵,暗中怂恿,一旦变起,将黄袍加于卿等身上,卿等虽欲不为,但势成骑虎,也就不得不从了。”守信等汗流浃背,涕泣谢道:“臣等愚不及此,乞陛下哀矜,指示生路。”太祖道:“卿等且起,朕却有一个主张,要与卿等熟商。”守信等谢恩起立,太祖命各归坐位,徐徐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少而壮,壮而老,老而死。不过一瞬间事,到了撒手之时,纵有富贵,也难带去。惟有趁着活在世上的时候,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令子孙不至穷苦,方才不负此生。朕为卿等打算,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大藩,多置田宅,为子孙立个长久的基业。自己却买些歌童舞女,日夕欢饮,安享富贵,以乐余年。朕且与卿等,结为婚姻,世世相继,永远不替。岂非是个上策么?”守信等又顿首拜谢道:“臣等蒙陛下怜念,一至于此真所谓生死人而肉白骨了,敢不谨遵圣谕么?”是晚尽欢而散。
到了次日,诸将一齐上表乞罢典兵。太祖遂命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皆罢宿卫就镇。就是那驸马都总尉算是至亲了,也出为归德节度使,撤去殿前副都点检。诸将奉了旨意,先后辞行。太祖又设宴厚加赏赍,都欢欢喜喜的叩谢而去。
过了些时,太祖要召取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入典禁兵。那符彦卿,乃是宛邱人氏,其父名存审,曾任后唐宣武军节度使。
彦卿幼擅骑射,壮号骁勇,历晋代汉室,已就镇外藩。周主即位,授天雄军节度使,晋封卫王。世宗迭册彦卿两女为后,就是光义的继室,也是彦卿的女儿。周世宗加封他为太师。太祖即位,仍授为太师。此时因诸将尽皆就镇,所以要召彦卿入值。
赵普闻知这事,忙进谏道:“彦卿位极人臣,岂可再令典兵。”太祖道:“朕待彦卿素厚,且系姻戚,谅必不至负朕。”赵普突然道:“陛下奈何负周世宗?”
太祖听了此言,默然无语,遂罢此议。
既而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保大军度节使杨廷璋,同时入朝。太祖赐宴后苑,从容说道:“卿等皆国家旧臣,久临剧镇,王事鞅掌,殊非朕优待勋旧之意。”语至此,王彦超已明上意,便避席跪奏道:“臣素乏功绩,黍膺疆寄,今年力衰颓,幸陛下洪恩,乞赐骸骨,归老田园。”太祖亦离座,亲自扶起彦超道:“卿有功不居,真可谓谦谦君子了!”武行德等,还不明白太祖的心事,反在席间,历陈自己战功及平日的劳苦。太祖冷笑道:“此皆已过之事,还说它做什么?”待至席散,侍臣已料太祖另有旨意,果然于次日降旨,将武行德等尽罢节镇,惟王彦超留镇如故。后人有诗咏太祖收诸将兵权道:天下纷纷乱不穷,君臣遭际建奇功;谁知杯酒成良策,尽释兵权一语中。
太祖既尽收宿将兵柄,及藩镇重权,乃选择将帅,分部守边。命姚内斌守庆州;董遵晦屯环州;赵赞屯延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控制西邮;马仁禹守瀛州;李汉超屯关南;韩令坤镇常山;贺维忠守易州;何继筠领棣州,防御北边;又命郭进镇西山;武守琪戍晋州;李谦溥屯汙州;李继勋镇昭义,驻扎太原。诸将家族,悉留汴京,厚加抚养,所有军务,尽许便宜行事;每逢边将入朝,必定召对命坐,赐宴赍金,厚结其心,所以边将悉尽死力,西北得以平静。
那时关南地方,忽有人民控诉李汉超强占民女及贷钱不偿之事,赴汴京叩阍上诉,请求伸雪。太祖即召见说道:“汝女可适何等人家?”此人答道:“不过农家。”
太祖又道:“李汉超没有到关南的时候,辽人曾来侵扰么?”其人道:“年年入寇,苦累不堪!”太祖道:“如今还有辽人敢来侵扰么?”
其人道:“如今却没有了。”太祖勃然作色道:“汉超是朕之大臣,汝女嫁之为妾,岂不比嫁于农家好得多么?倘使关南没有汉超,汝的子女及家室,早为辽人所掳劫,还能保全到现在么?这等事情,还要来京控诉,足见是个刁猾之民。姑念初次,不来罪你,下次再敢如此,决不宽贷!”说罢,喝令左右,将那人赶了出去。
那人含屈负冤,涕泣而去。太祖赶走了告状的人,却下一道密谕给汉超,令他从速退还民女,并清偿所贷之款,……“朕念尔是有功之臣,暂从宽典,此后慎勿再做这样事情。如果财用困乏,尽可告知朕躬,何用向人民告贷呢?”
汉超奉到密谕,既感且愧,立刻将民女退还,并偿清贷款,且上表谢罪。
又有那环州守将董遵晦,本为高怀德之甥,父名宗本,曾仕汉为随州刺史。太祖微时,尝游汉东,至宗本署内。宗本甚是器重,留住署内。那遵晦却瞧太祖不起,常常欺凌。一天,对太祖说道:“我尝见城上,紫气如盖,又梦登一高台,见一黑蛇,长逾百尺。忽然霹雳一声,那条蛇飞入空中,化龙而去,不知主何吉凶?”太祖听了,只是微笑,并不回言;又有一日,与太祖谈讲兵法,遵晦见识不及太祖,居然恼羞变怒,欲与太祖角力。太祖慌忙回避,遂辞宗本而行。周末宋初,遵晦已任骁骑指挥使,太祖于便殿召见,遵晦恐太祖记念前事,不胜惊惧,伏地请罪!太祖令左右扶起他道:“卿尚忆紫云如盖,黑蛇化龙之事么?”遵晦再拜碰头道:“臣当日愚昧,不识真主,罪该万死!”太祖大笑。不到几日,遵晦部下忽有兵士击鼓鸣冤,告他不法之事,多至数十款。遵晦惶恐待罪!太祖召谕道:“人敦无过?
能改则过自消灭。朕方赦过赏功之不暇,决勿追念旧恶。卿可无惧,自今以后,改过自新。朕且破格重用。”
遵晦叩头谢恩!遵晦之父宗本,世藉范阳,隶辽将赵延寿部下,及延寿被执,宗本携了遵晦南奔,妻室皆陷入幽州。太祖又令人纳赂边民,赎还遵晦生母,送与遵晦,因此遵晦更加感激!
誓以死报。太祖见他可用,特授为通远车节度使,镇守环夏。
遵晦至镇,召诸族酋长,宣谕朝廷威德,众皆悦服。未几,蕃众又来寇边,遵晦发兵深入,斩获无数,边境以宁。太祖鉴于唐代尾大不掉弊,又令文臣知州事,置诸州通判,设诸路转运使,选诸道兵入补禁卫,于是藩镇之弊,一扫而空了。
太祖正在尽力的施行政事,哪知杜太后忽然生起病来。其时正是建隆二年,夏六月,太后病势甚沉。太祖日夕侍奉,不离左右,无奈日重一日,竟成不起之症。
太后自知垂危,便召诸子及赵普,同至榻前,先问太祖道:“你可知道得国的原因么?”太祖答道:“皆仗祖考及太后之余荫,所以得此幸遇。”太后道:“不然!
正因周世宗以幼儿主天下,你所以得至于此。使周有长君,你哪能得天下呢?你百岁后,可传位于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四海至广,万几至众,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你不可有违我言。”太祖涕泣顿首道:“敢不如教!”太后又顾谓赵普道:“你随主上,已历多年,无异骨肉。
我的遗言,须要帮同记着。“遂命普于榻前,写立约书,先载太后遣嘱,在末了还写上他自己的名字道”臣赵普谨记“,藏于金柜之内,命谨密宫人掌管着,永为成规,世世勿替。
那光义、光美,前已表过,你想必知道。这德昭又是谁呢?
乃是太祖长子,元配贺皇后所生,所以太后遗嘱中,命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若能照此做去,不背遗言,倒还公允;无如后人不能遵守,就难免闹出骨肉惨变来了。这是后话,暂按不提。单说太后命赵普写毕约言之后,不到两日,便崩于滋德殿,年六十,谥曰明宪,乾德二年,复改谥昭宪,葬于安陵,神主附享太庙。
太祖遭了大丧,少不得哀毁异常,颁诏天下,不在话下。太祖自从改文臣知州事,尽收藩镇兵柄,集权中央,五代外重内轻,尾大不掉之弊,净尽除去。百年痼疾,一旦全蠲,心下自是欢然,便又改元乾德,以建隆四年,为乾德元年,百官又有一番朝贺的礼节,这些琐事,也不去叙它。
太祖改元之后,适有武平节度使周保权,遣使入朝,表称衡州刺史张文表,聚众作乱,势甚危急,乞求救援。那保权乃是周行逢之子,行逢在周世宗时,因平定湖南,授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管辖湖南全境。太祖受禅,加中书令,任职如故。行逢在镇,力求治理,颇得众心,惟境内一切处置,还是五代时方镇旧例,并未改革,行动自由,朝命难制。太祖即位之后,接连着就有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中原尚未平定,哪里顾得到边镇地方呢?所以行逢在镇七年,安安稳稳,很享了些尊荣之福。到得病重将死的时候,召集部下将校嘱咐道:“我子保权,年才十一岁,全仗诸公护持,所有境内各属,大都恭顺,必无异心。惟衡州刺史张文表,为人刚而且险,素性凶悍。我死之后,必定为乱。望诸公善辅吾儿,无失疆土,万不得已,可举族归朝,不可陷入虎口,那还不失为中策。”言毕而逝。保权嗣位,讣至衡州,那张文表果然说道:“我与行逢,俱起家微贱,同立功名,如今行逢已殁,不将节镇与我,反叫我北面而事小儿,未免欺人太甚了!”当即带领部众,袭据潭州,杀死留后寥简,且声言进取朗州,将尽灭周氏,朗州大震。保权遣杨师璠往讨文表,且遣使赍表入朝,请求救援。
那荆南节度使高继冲,亦奉表上闻。继冲系高保勗之侄,保融之子。保勗之祖,名季兴,唐末为荆南节度使,历梁及后唐,晋封南平王。季兴死后,子从晦袭爵,从晦传子保融,保融传弟保勗,保勗复传侄继冲,世镇江陵,与湖南接壤,境地毗连。
继冲恐文表侵入辖境,所以驰奏朝廷。
太祖阅了两处的奏章,知道有机可乘,早已成竹在胸,先下诏于荆南高继冲,命发水师数千名,往讨潭州;后令慕容延钊为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率兵进讨。
临行之时,面谕二将道:“江陵临长沙,东距建康,西逼巴蜀,北近大梁,乃是形胜之区,要害之地。如今四分五裂,正好乘着这个机会,收归朝廷。二卿此去,向荆南借道,因利乘便,同隙入城,岂非一举两得之事么?”二将领旨而去。到了荆南,便遣丁德裕先赴江陵,向继冲借道进兵。继冲已先接到太祖谕旨,命他起水师,往讨潭州,并言大兵不日即至,且须借道江陵云云。
继冲接到此谕,十分犹疑,却又不敢违命,只得点集水军三千名,令亲校李景威统率了,向潭州出发。此时又有丁德裕前来,说明大军已抵襄州,要借道江陵,进取湖南。继冲便一面款留丁德裕,一面召集僚属会议,部将孙光宪进言道:“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统一天下之志。如今宋主,规模更是阔大,比周世宗还要神明英武。江陵区区一隅,地狭民贫,万难拒抗宋师,不若以疆土归之,还可免祸。就是明公的爵位,也不至完全失却。若迟疑不决,兵临城下,那时就要玉石俱焚了。”
继冲闻言,踌躇了一会,也无他法,便遣叔父保寅,采选肥牛数十头,美酒百瓮,先往犒劳,以觇宋师强弱。保寅既至荆门,往军中请见,先由李处耘接待,甚是殷勤。次日又由慕容延钊,召保寅入帐,置酒款洽,相对甚欢。保寅以为宋将并无他图,便暗遗心腹,往报继冲,令他安心。哪知李处耘早已暗领人马,衔枚疾驰,径赴江陵。
继冲正盼保寅的回报,忽闻大军掩至,急得手足无措,惟有出城相迎,北行十余里,方与处耘相值。处耘请继冲入寨,令他在营等候延钊,径自率兵,进了江陵,及至继冲归城,宋兵已扼住各处险要,不得已缴出版图,不费一矢,不折一兵,便将荆南三州十六县,完全收归朝廷了。继冲既已纳土,便遣王济昭,奉表赍册入朝。
太祖闻得兵不血刃,已定荆南,龙心自然喜慰万分。遂命王仁瞻为荆南都巡检使,仍令赍衣服玉带,器币鞍勒,赏给继冲,且授为马步都指挥使,仍领荆南节度使。
又因孙光宪劝令继冲纳王归朝,授为黄州刺史。荆南自高季兴据守以来,传袭四世五帅,凡五十七年,至继冲降宋,初时乃任荆南节度使,后改武宁节度使,直到开宝六年,方才病殁,总算富贵终身了。那慕容延钊、李处耘,平定荆南,便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直取潭州。
其时湖南将校杨师璠,已在平津亭大破敌军,擒住了张文表,脔割而食,潭州城守空虚,延钊之兵,乘势掩入,又是不费兵刃,得了潭州,遂即进兵朗州。周保权是个稚子,听说大兵到来,已吓得面无人色,还有什么主张?倒是牙将张从富说道:“如今我兵新胜,气势正盛,宋兵远来,必然疲罢,何妨与他决一胜负?且朗州城郭坚固,就使战而不胜,凭城固守,待他食尽,自然退去了。”诸将皆以从富之言为然。保权有什么见识,一凭将佐们主张,当下计议已定,便准备战守事宜,整顿兵甲,抗拒宋师。慕容延钊未抵朗州之前,先令丁德裕去宣抚保权,劝他纳土归朝,却被张从富等辱骂而回。慕容延钊即日奏闻太祖。太祖又遣中使往谕,从富非但不受朝命,反尽拆境内桥梁,沉船阻河,伐树塞路,一意抵抗宋军。慕容延钊见他绝无降意,方与李处耘陆续进兵。处耘先到澧江,见对岸设立敌阵,旌旗飘扬,防守得甚是严整;若要渡江,必被邀击。
处耘看了一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未知处耘用何计策,渡过澧江,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