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氐和羌 氐 族
氐和羌是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两个关系密切的民族。
氐族的原始分布地在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区,即汉武都天水、陇西、广汉等郡一带。《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自冉以东北,是西汉水、白龙江、涪水上游等地,这些地区自古就是氐族分布的所在。《汉书·地理志》记:武都郡的武都(治今甘肃西和西南)、故道(治今陕西宝鸡南)、河池(治今甘肃徽县北)、平乐道(治今甘肃武都东北)、沮(治今陕西略阳东)、嘉陵道(治今陕西略阳东北)、循成道(治今陕西略阳西北)、陇西郡的氐道(治今甘肃天水)、蜀郡的湔氐道(治今四川松潘北)皆为氐族所居。汉时,“有蛮夷曰道”①。上述诸道、县皆在“冉以东北”,其地自古为氐族所居。氐人的分布,如前所述,在秦陇、巴蜀之间。其地山陵险阻,峻阪相接。许慎《说文》卷十四下云:“秦谓陵阪曰阺。”汉人之称氐人为“氐”,和氐人居住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氐族处于汉、羌两族之间,与汉、羌两族很早就有密切联系,深受两族影响,但氐族仍然具有既不同于汉又不同于羌的民族特点。《魏略·西戎传》云:“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其嫁娶有似于羌。”②这段史料说明:氐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与中原汉语不同,但由于与汉联系交往多,又多懂汉语;氐族的社会经济,主要经营农业,过定居农耕生活,兼饲养牲畜,牲畜中猪的饲养,是表明定居的一个重要标志。《后汉书·西南夷传》叙述白马氐的经济云:“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氐族的农业和纺织都有相当的水平。汉末,汉军曾在武都“下辨收氐谷十余万斛”①;氐人的麻织品很早就受到汉人的重视。《说文》中即有氐人织品的专词,所谓“絣,氐人殊缕布也”;“纰,氐人■也”②。“絣”、“纰”虽是汉字,实为氐语,在东汉时这些麻布便为中原人士所习知了。氐人营建板屋定居有悠久的历史。《诗·小戎》:“其在板屋,乱我心曲。”《毛传》:“西戎板屋。”然此所谓西戎,主要指氐,不指羌。《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天水、陇西二郡,春秋之时西羌尚未东迁,在二郡之中,特别是天水以南的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所在,所以此所谓西戎主要指氐族,并不包括羌族在内。风俗习惯上,氐人服装喜穿青绛二色麻布衣。《说文》:“绛,大赤也。”氐人服色爱好青与赤二种。妇女皆编发。氐人早期的葬俗是火葬,与羌族相同。《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可知氐人行火葬。
氐族支系众多,各有称号。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其中以白马氐最为强大,居于仇池(今甘肃成县仇池山)。汉朝廷向西和西南开拓,氐人部分内属,部分移居深山。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拓氐人之地,设武都郡;仇池山势险要,氐族豪帅常据之以自固。其后,氐族虽有武装反抗,但往往为汉族统治阶级所镇压。氐族统属郡县后,长期与汉族错居,受汉经济、文化影响,差别日益缩小。
羌族最先居住的地区
羌族的原始分布地在河西走廊之南,洮、岷二州之西。分布的中心在青海东部古之所谓“河曲”(黄河九曲)及其以西以北各地。《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西羌传》又谓,西羌始祖无弋爰剑畏秦之威,“亡入三河间”,诸羌共畏事之。此三河,李贤注以为即黄河、赐支河、湟河。可知黄河上游所谓九曲之地,及其以西以北各地是羌族最先住居的地区。
羌族的耕牧生产
羌族最初以畜牧、射猎为业。战国后期,羌族开始兼营农业。《后汉书·西羌传》称:“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众。”爰剑被秦掳去作了奴隶。他在秦地学会了农耕技术,逃回河湟地区,把自己学到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羌人,从此羌族逐步改变了从前原始的射猎、游牧生活。这段生产改革虽然归功于爰剑这位杰出首领,但事实上是羌族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创造的。河湟地区,羌族人民很早便在那里开辟了许多农田。《汉书·赵充国传》记充国上书云:“计度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东至浩门(今青海乐都东),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垦种面积之大可知。《后汉书·马援传》记: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击破先零羌于临洮(今甘肃岷县),又进攻诸种羌于允吾谷及唐翼谷,抢收羌民的谷粮畜产而还。当时马援上书云:“破羌(今青海乐都东)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今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此所谓湟中,即指湟水流域。羌族把那里的田土开辟出来,而且引水灌溉,成为水田。此外,大、小榆谷(约在今青海贵德县境之黄河南)也是个“土地肥美”,宜于农业的好地方。此地“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蓄”①。《水经注》卷二河水注:“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贯友代聂尚为护羌校尉,攻迷唐……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上,筑城以盛麦。”亦可见羌族农业之发展状况。汉代,羌族的畜牧业也较为发达,已实行定居或半定居的畜牧。《汉书·赵充国传》记:“是时(指汉宣帝初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使行诸羌,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安国以闻。”这正是游牧部落定期游牧的一种常态。西羌畜产种类,主要是马、骡、驴、牛、羊。这些家畜,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运输工具,同时又是他们衣食之源,所以汉代人说:羌“以畜产为命”②。《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了许多次汉军掠夺羌族牲畜的事件,少则数千头,多则上万头,甚至数十万头。这些事实说明羌族的畜牧业是颇发达的。
羌族的社会组织
关于羌族的社会政治组织,《后汉书·西羌传》云:“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釐粳(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这可看出东汉时,西羌正从无阶级的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波。所谓“十二世后,相与婚姻”,即十二代之后,许多新的氏族组织便从旧氏族内分衍出来。
羌人氏族众多。据《后汉书·西羌传》记,以祖先的名字命名者,如“研种羌”、“烧当羌”、“滇零羌”等;以所在地为名者,如在白马氐地区和广汉徼外白马山的都称作白马羌,在武都参狼谷的称参狼羌。以母方氏族为名的,则有“累姐”、“牢姐”、“勒姐”等羌。
东汉时,羌族的社会阶级已经产生。如居于大、小榆谷的先零羌凭恃自己的富强侵犯烧当羌。烧当羌的首领滇良招集附近种落,掩击先零、卑湳二种羌,杀三千人,掠取财物,占据大、小榆谷。这些事实说明在财富积累过程中,从氏族混战和掠夺的过程中,社会阶级的分化一天比一天明显了。分化的现象,表现为健者为豪,带领部民去侵凌弱小的部落。分化现象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豪富羌酋多娶妻妾,及聘礼须用大量牛羊牲畜的风俗。
羌族在阶级分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部落集团。《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东汉时爰剑的子孙分衍为一百五十种。此所谓“种”,指羌族的部落集团。有九个部落集团分布在赐支河首以西和蜀汉徼塞的北面,其中只有武都的参狼羌有胜兵几千人。有五十二个部落集团分散不能自立,或者灭亡,或者附属于大的部落集团,或者迁徙远去,不知所之。其余八十九种分布在河湟地区及河湟以东、以北的各个郡县之内。其中以烧当羌为最强,有胜兵十多万人。其余大者一万多人,小者几千人。东汉顺帝时,各个部落集团大约估计共有胜兵二十万人。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西羌的“种”或部落集团是由许多部落组成的。这些部落又由许多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组成。氏族间的关系,在十二世纪以后,各氏族成员除了同祖的关系外,又加上了一种婚姻的纽带。因此,部落成员在集团对外时可以发生一定的巩固作用。但是东汉时,已经有五十二种部落集团分散、灭亡,有些弱小部落变成了强大部落集团的附庸。这样,在集团之内便产生了统治部落和被统治部落的区分,阶级的分化从此出现。同时,许多部落集团之间,由于掠夺耕地和牧场,由于婚姻纠纷,或争夺财富,彼此经常发生战争。一旦外族来犯,他们组织诸部落集团的办法便是解仇结婚,交质盟诅。如西汉时,赵充国指出:“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羌与诸羌种豪酋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①。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汉护羌校尉杀烧当羌的首领迷吾,迷吾子迷唐与烧何、当煎、当阗等相结,以子女及金银聘纳诸种,解仇交质,进兵陇西②。二世纪初,属先零别种的滇零羌联合钟羌、当煎、勒姐、参狼以及上郡、西河的“东羌”,在北地郡建立了一个比较强盛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虽然前后只有十二年,但在羌族史上十分重要。史称其时“滇零等自称‘天子’”。这是羌族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建立的第一个过渡性的政权机构。但这是在汉代统治阶级压迫下成立起来的,自己并没有比较稳固的经济基础,又与河湟地区的广大羌民没有联系,更未与各郡的汉族人民相联合,所以这一政权机构的所在地丁奚城(在今宁夏灵武南)终于被东汉统治阶级攻夺,这个部落联盟又陷于分裂状态。
羌族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方面,汉代天山南路的婼羌早知用铁兵器。《汉书·西域传》云:“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这表明羌人在西汉时已经使用铁矛、弓箭之类的武器。《东观汉记》载:元初中征伐滇零羌时,掠夺的兵器有铠、弩、刀、矛、战楯、匕首二三千枚。羌人的战术是长于骑兵。东汉虞诩说:“今虏皆马骑,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势不相及。”①羌族居塞内者,称守塞羌,兼以农为业,其居住都是土屋;在塞外者,则多居庐帐。羌民的服饰,东汉初的班彪说:“羌胡被发左衽。”人死用火葬。《后汉书·西南夷传》对汶山郡羌民的习俗记:“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这些风俗习惯,显示了羌族的民族特点。
①《汉书·百官公卿表》。
②《三国志》卷三○裴松之注引。
①《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
②《说文》第十三,系部。
①《后汉书·西羌传》载瑜麋相曹凤上言。
②《汉书·赵充国传》。
①《汉书·赵充国传》。
②《后汉书·西羌传》。
①《后汉书·西羌传》。
氐和羌是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两个关系密切的民族。
氐族的原始分布地在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区,即汉武都天水、陇西、广汉等郡一带。《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自冉以东北,是西汉水、白龙江、涪水上游等地,这些地区自古就是氐族分布的所在。《汉书·地理志》记:武都郡的武都(治今甘肃西和西南)、故道(治今陕西宝鸡南)、河池(治今甘肃徽县北)、平乐道(治今甘肃武都东北)、沮(治今陕西略阳东)、嘉陵道(治今陕西略阳东北)、循成道(治今陕西略阳西北)、陇西郡的氐道(治今甘肃天水)、蜀郡的湔氐道(治今四川松潘北)皆为氐族所居。汉时,“有蛮夷曰道”①。上述诸道、县皆在“冉以东北”,其地自古为氐族所居。氐人的分布,如前所述,在秦陇、巴蜀之间。其地山陵险阻,峻阪相接。许慎《说文》卷十四下云:“秦谓陵阪曰阺。”汉人之称氐人为“氐”,和氐人居住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氐族处于汉、羌两族之间,与汉、羌两族很早就有密切联系,深受两族影响,但氐族仍然具有既不同于汉又不同于羌的民族特点。《魏略·西戎传》云:“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其嫁娶有似于羌。”②这段史料说明:氐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与中原汉语不同,但由于与汉联系交往多,又多懂汉语;氐族的社会经济,主要经营农业,过定居农耕生活,兼饲养牲畜,牲畜中猪的饲养,是表明定居的一个重要标志。《后汉书·西南夷传》叙述白马氐的经济云:“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氐族的农业和纺织都有相当的水平。汉末,汉军曾在武都“下辨收氐谷十余万斛”①;氐人的麻织品很早就受到汉人的重视。《说文》中即有氐人织品的专词,所谓“絣,氐人殊缕布也”;“纰,氐人■也”②。“絣”、“纰”虽是汉字,实为氐语,在东汉时这些麻布便为中原人士所习知了。氐人营建板屋定居有悠久的历史。《诗·小戎》:“其在板屋,乱我心曲。”《毛传》:“西戎板屋。”然此所谓西戎,主要指氐,不指羌。《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天水、陇西二郡,春秋之时西羌尚未东迁,在二郡之中,特别是天水以南的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所在,所以此所谓西戎主要指氐族,并不包括羌族在内。风俗习惯上,氐人服装喜穿青绛二色麻布衣。《说文》:“绛,大赤也。”氐人服色爱好青与赤二种。妇女皆编发。氐人早期的葬俗是火葬,与羌族相同。《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可知氐人行火葬。
氐族支系众多,各有称号。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其中以白马氐最为强大,居于仇池(今甘肃成县仇池山)。汉朝廷向西和西南开拓,氐人部分内属,部分移居深山。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拓氐人之地,设武都郡;仇池山势险要,氐族豪帅常据之以自固。其后,氐族虽有武装反抗,但往往为汉族统治阶级所镇压。氐族统属郡县后,长期与汉族错居,受汉经济、文化影响,差别日益缩小。
羌族最先居住的地区
羌族的原始分布地在河西走廊之南,洮、岷二州之西。分布的中心在青海东部古之所谓“河曲”(黄河九曲)及其以西以北各地。《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西羌传》又谓,西羌始祖无弋爰剑畏秦之威,“亡入三河间”,诸羌共畏事之。此三河,李贤注以为即黄河、赐支河、湟河。可知黄河上游所谓九曲之地,及其以西以北各地是羌族最先住居的地区。
羌族的耕牧生产
羌族最初以畜牧、射猎为业。战国后期,羌族开始兼营农业。《后汉书·西羌传》称:“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众。”爰剑被秦掳去作了奴隶。他在秦地学会了农耕技术,逃回河湟地区,把自己学到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羌人,从此羌族逐步改变了从前原始的射猎、游牧生活。这段生产改革虽然归功于爰剑这位杰出首领,但事实上是羌族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创造的。河湟地区,羌族人民很早便在那里开辟了许多农田。《汉书·赵充国传》记充国上书云:“计度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东至浩门(今青海乐都东),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垦种面积之大可知。《后汉书·马援传》记: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击破先零羌于临洮(今甘肃岷县),又进攻诸种羌于允吾谷及唐翼谷,抢收羌民的谷粮畜产而还。当时马援上书云:“破羌(今青海乐都东)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今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此所谓湟中,即指湟水流域。羌族把那里的田土开辟出来,而且引水灌溉,成为水田。此外,大、小榆谷(约在今青海贵德县境之黄河南)也是个“土地肥美”,宜于农业的好地方。此地“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蓄”①。《水经注》卷二河水注:“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贯友代聂尚为护羌校尉,攻迷唐……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上,筑城以盛麦。”亦可见羌族农业之发展状况。汉代,羌族的畜牧业也较为发达,已实行定居或半定居的畜牧。《汉书·赵充国传》记:“是时(指汉宣帝初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使行诸羌,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安国以闻。”这正是游牧部落定期游牧的一种常态。西羌畜产种类,主要是马、骡、驴、牛、羊。这些家畜,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运输工具,同时又是他们衣食之源,所以汉代人说:羌“以畜产为命”②。《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了许多次汉军掠夺羌族牲畜的事件,少则数千头,多则上万头,甚至数十万头。这些事实说明羌族的畜牧业是颇发达的。
羌族的社会组织
关于羌族的社会政治组织,《后汉书·西羌传》云:“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釐粳(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这可看出东汉时,西羌正从无阶级的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波。所谓“十二世后,相与婚姻”,即十二代之后,许多新的氏族组织便从旧氏族内分衍出来。
羌人氏族众多。据《后汉书·西羌传》记,以祖先的名字命名者,如“研种羌”、“烧当羌”、“滇零羌”等;以所在地为名者,如在白马氐地区和广汉徼外白马山的都称作白马羌,在武都参狼谷的称参狼羌。以母方氏族为名的,则有“累姐”、“牢姐”、“勒姐”等羌。
东汉时,羌族的社会阶级已经产生。如居于大、小榆谷的先零羌凭恃自己的富强侵犯烧当羌。烧当羌的首领滇良招集附近种落,掩击先零、卑湳二种羌,杀三千人,掠取财物,占据大、小榆谷。这些事实说明在财富积累过程中,从氏族混战和掠夺的过程中,社会阶级的分化一天比一天明显了。分化的现象,表现为健者为豪,带领部民去侵凌弱小的部落。分化现象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豪富羌酋多娶妻妾,及聘礼须用大量牛羊牲畜的风俗。
羌族在阶级分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部落集团。《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东汉时爰剑的子孙分衍为一百五十种。此所谓“种”,指羌族的部落集团。有九个部落集团分布在赐支河首以西和蜀汉徼塞的北面,其中只有武都的参狼羌有胜兵几千人。有五十二个部落集团分散不能自立,或者灭亡,或者附属于大的部落集团,或者迁徙远去,不知所之。其余八十九种分布在河湟地区及河湟以东、以北的各个郡县之内。其中以烧当羌为最强,有胜兵十多万人。其余大者一万多人,小者几千人。东汉顺帝时,各个部落集团大约估计共有胜兵二十万人。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西羌的“种”或部落集团是由许多部落组成的。这些部落又由许多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组成。氏族间的关系,在十二世纪以后,各氏族成员除了同祖的关系外,又加上了一种婚姻的纽带。因此,部落成员在集团对外时可以发生一定的巩固作用。但是东汉时,已经有五十二种部落集团分散、灭亡,有些弱小部落变成了强大部落集团的附庸。这样,在集团之内便产生了统治部落和被统治部落的区分,阶级的分化从此出现。同时,许多部落集团之间,由于掠夺耕地和牧场,由于婚姻纠纷,或争夺财富,彼此经常发生战争。一旦外族来犯,他们组织诸部落集团的办法便是解仇结婚,交质盟诅。如西汉时,赵充国指出:“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羌与诸羌种豪酋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①。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汉护羌校尉杀烧当羌的首领迷吾,迷吾子迷唐与烧何、当煎、当阗等相结,以子女及金银聘纳诸种,解仇交质,进兵陇西②。二世纪初,属先零别种的滇零羌联合钟羌、当煎、勒姐、参狼以及上郡、西河的“东羌”,在北地郡建立了一个比较强盛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虽然前后只有十二年,但在羌族史上十分重要。史称其时“滇零等自称‘天子’”。这是羌族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建立的第一个过渡性的政权机构。但这是在汉代统治阶级压迫下成立起来的,自己并没有比较稳固的经济基础,又与河湟地区的广大羌民没有联系,更未与各郡的汉族人民相联合,所以这一政权机构的所在地丁奚城(在今宁夏灵武南)终于被东汉统治阶级攻夺,这个部落联盟又陷于分裂状态。
羌族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方面,汉代天山南路的婼羌早知用铁兵器。《汉书·西域传》云:“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这表明羌人在西汉时已经使用铁矛、弓箭之类的武器。《东观汉记》载:元初中征伐滇零羌时,掠夺的兵器有铠、弩、刀、矛、战楯、匕首二三千枚。羌人的战术是长于骑兵。东汉虞诩说:“今虏皆马骑,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势不相及。”①羌族居塞内者,称守塞羌,兼以农为业,其居住都是土屋;在塞外者,则多居庐帐。羌民的服饰,东汉初的班彪说:“羌胡被发左衽。”人死用火葬。《后汉书·西南夷传》对汶山郡羌民的习俗记:“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这些风俗习惯,显示了羌族的民族特点。
①《汉书·百官公卿表》。
②《三国志》卷三○裴松之注引。
①《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
②《说文》第十三,系部。
①《后汉书·西羌传》载瑜麋相曹凤上言。
②《汉书·赵充国传》。
①《汉书·赵充国传》。
②《后汉书·西羌传》。
①《后汉书·西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