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下册)

第四章 萧何曹参 第一节 萧何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章 萧何曹参

  第一节 萧何 99900046_0048_0①

  汉初的重要决策

  萧何,沛丰(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为沛主吏掾,常以吏职之便帮助刘邦。刘邦以亭长“徭咸阳,吏皆送奉三钱,何独以五”。萧何为吏尽职,有方略,受到御史监郡者和从事的好评,晋升为“泗水卒史,事第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九月,沛县吏民响应,萧何等拥立刘邦为沛公。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降于轵道旁。沛公入咸阳,诸将皆走金银财宝之库,争夺财物。萧何独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刘邦所以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全赖萧何所得秦图书。

  当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②既然刘邦先破秦,定关中,理应王其地,而项羽负约,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大怒,欲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等皆推波助澜。唯独萧何劝刘邦屈居关中。他说:虽王恶地,岂不比死好吗?刘邦不以为然。萧何说:“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①汉王听从萧何劝告,到汉中就国,并拜萧何为丞相。

  刘邦部下不乏勇将,但缺少帅才。萧何数次推荐韩信,刘邦犹豫不决。韩信得知不被重用,不辞而别。萧何知韩信亡,顾不得请示,急忙追赶。刘邦以为萧何也逃亡了。萧何星夜把韩信追回来后,去见刘邦。刘邦责骂萧何为什么逃亡?萧何答:“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刘邦得知他追的是韩信,又大骂:“诸将亡者数十人,你不追,为什么偏偏追韩信?”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将。萧何说:“虽为将,信必不留。”最后,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时,韩信谈了对楚斗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劝刘邦屈尊居汉中和推荐韩信,是汉初开国时的两件大事,对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留守关中和功居第一

  楚汉相争,长达五年,萧何治理关中井井有条。汉得三秦后,未及巩固,便出关东征。“何留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在刘邦多次失军亡众,溃不成军时,萧何总是以关中的人力、物力输往前线,使刘邦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论功行赏,刘邦想给萧何记头功。武臣们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刘邦说:追杀兽兔的是狗,而发踪指挥狗的是人。“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在朝廷排位次时,武臣们又说:“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刘邦既给萧何记了头功,当然想把他排在第一位,但想不出驳倒武臣们的理由。鄂千秋帮忙说:“群臣议皆误。曹参虽有野战之功,但这是一时的事。萧何全关中,供前线,此万世之功。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于是刘邦赐萧何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益封二千户。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受封,有食邑。

  汉建立全国政权后,刘邦与秦民约法三章,已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秩序的需要。于是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汉九章律的制定,是汉律令的基础。

   恭谨自持

  萧何一生小心谨慎。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授权给他,“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萧何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但他仍然十分谨慎,为了解除刘邦的疑虑,听鲍生言,遣“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实际是送去作人质。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拜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萧何听布衣召平言,让封,并以全部家财佐军。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萧何又以所有佐军,并从客言,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尽管这样,由于萧何为相多年,在百姓中有相当影响,他虽然一再设法自保,最终还是被刘邦打入监狱。赖王卫尉说情,才免遭厄运。

  萧何与曹参甚亲密。萧何病,推荐曹参代相。萧何为相多年,有条件为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但他没这样作。萧何所置田宅,多在穷乡僻壤,而且家不设围墙。他说:“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谥为文终侯。后嗣以罪失侯。武帝时,求何后,续封酂侯。

  

  ①本节资料依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者,不另注。

  ②《汉书·萧何传》。

  ①《汉书·萧何传》。

  ②《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