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司马懿、邓艾、钟会 第一节 司马懿① 司马懿的家世及其权势的发展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祖父,被晋朝追尊为宣皇帝。
司马懿的先祖司马钧,东汉安帝时为征西将军,钧子量为豫章太守,孙儁为颍川太守,重孙防为京兆尹。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②司马懿排行第二。史书说他“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此深受南阳太守杨俊、尚书崔琰等人的推重。起初他似乎看不起出身“赘阉遗丑”的曹操,曾拒绝曹操的征辟。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他并以支持曹氏篡汉称帝而取信。建安二十四年(219),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时,司马懿对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深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对他由猜忌逐渐转为信任。
曹操称魏王以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一直搞得很好,“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四友。”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因此他才一直得到曹丕的“信重”。曹丕代汉称帝后,晋升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向乡侯。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居守许昌。当曹丕临终时,又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魏明帝曹睿。
曹睿时,司马懿成了魏国的重要谋臣,又掌握军权,担任独当一面的军事首领。他通过防吴、拒蜀的战功,由抚军大将军升大将军,又迁太尉。曹睿临死前,又遗命马司懿与曹爽同辅幼帝齐王曹芳。
曹芳继位以后,司马懿遭到曹爽的排挤,转为没有实权的太傅。曹爽并引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专断朝政,来排挤司马氏的势力。司马懿伪装生病,不过问政事,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正始十年(249)初,司马懿乘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时,起兵控制京都,发动政变。懦弱的曹爽不敢斗争,在胁迫下向司马懿投降。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屯田和军粮的筹措
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当司马懿由太子中庶子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就向曹操提出建立军屯的建议。《宣帝纪》称:“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曹操采纳这个建议仅一二年就死去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使军屯走向正规,大规模的铺开推行,当然是困难的。管理军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员,都是在曹丕称帝后的黄初年间(220—226)设置的。①这说明军屯走上正规是在曹丕时期。
曹魏军屯推行很广泛,但主要基地是设置在边境驻军地区,特别是在和吴、蜀的军事对立地带。曹魏和吴、蜀对立地带的两大军屯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系。
曹魏和蜀汉的邻近地区,如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其中,上邦的军屯最著名。这个军屯基地是在太和四年(230)由司马懿上表倡议建立的①,《晋书·食货志》称:“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主持具体事宜的是那时的度支尚书、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晋书·安平献王孚传》称:“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由此可见,上邦军屯是在司马懿、司马孚兄弟的共同筹划下开创的。
太和五年,诸葛亮进攻天水。这时上邽军屯上的小麦已经生长出来,有人主张“自芟上邽生麦以夺贼食”,魏明帝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多亏以上邽军屯的小麦作军粮,才取得胜利②。直至正元二年(255),安西将军邓艾又在上邽“为区种之法,手执耒耜,率先将士”③,进行屯垦。这都说明上邽军屯的重要。
司马懿在太和五年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为了增强实力,他很重视对关中屯田基地的建设。青龙元年(233),司马懿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收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④。青龙三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
曹魏和东吴邻近地带的屯田,主要是在淮河南北。曹操时曾“开募屯田于淮南”⑤,但仅是民屯。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始与曾为屯田掌犊人、典农纲纪的尚书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第二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第三年,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晋书·食货志》记载司马懿、邓艾创建的淮南淮北屯田说:今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土,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逆北临淮水,自锺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司马懿和邓艾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屯垦,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财力,支持与东吴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军事上的才略
建安二十四年(219),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率众攻魏将曹仁于樊(今湖北襄樊市),虏于禁,斩庞德,威镇华夏。时汉献帝都许,离樊城很近,曹操怕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欲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时为曹操的军司马,他经过认真分析形势后,向曹操建议:“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这个建议,暗地里与孙权拉线搭桥,达成了联合进攻蜀军的密谋。结果关羽在魏吴的联合夹攻下,众叛亲离,一败涂地,荆州全部丢失,连他本人也落个身首异处。由于这一仗的胜利,不仅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对于后来的魏蜀战争影响很大。
魏明帝曹睿时,司马懿长期参与领导对吴作战,对战局有深刻认识。有一天,曹睿向司马懿询问对吴作战的方略,司马懿答:“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堕,破之必矣。”
司马懿于太和五年(231)、青龙二年(234)曾两度领兵在祁山和五丈原抗击蜀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就双方的情况来说,蜀军有十万人,魏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魏占绝对优势。诸葛亮孤军深入,距离后方基地甚远,而且道路艰险,运输不便,所以军粮供应是一个大问题;魏军的背后就是自己的屯田基地,故粮食充裕。但诸葛亮善于治军,指挥若定,蜀军又经过长期北伐准备,训练有素,故从战斗力来说,魏则逊蜀一筹。在这种情况下,魏如与蜀采取速决战,失败的可能性不小,必胜的把握则无;但若据险坚守,以逸待劳,避免决战,不要多久就能把蜀军拖垮,可稳操胜算。曹魏朝廷对这种情况十分清楚,所以当司马懿领兵往拒诸葛亮时,魏明帝就向他下令:“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掠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①。深谋远虑的司马懿当然洞悉那时的战局,所以他坚定地执行这一作战方针。尽管他的将领讽刺他“畏蜀如虎”,但司马懿仍轻易不与诸葛亮交锋。诸葛亮也千方百计地想引诱魏军出战,甚至把一套巾帼装饰送给司马懿,讥笑他像妇女一样懦弱。司马懿伪装大怒,向朝廷上表请求决战,实际上是想让朝廷出面制止作军事冒险,以压服他手下求战心切的将领。果然,魏明帝迅即派大臣辛毗“杖节为军师”,赶到前线,坚决制止魏军出战。在司马懿这种坚壁不战的方针下,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竟一筹莫展,不能越雷池一步,他的北伐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司马懿的军事才略还表现在他对孟达叛魏和辽东公孙度的平定上。
孟达原是蜀汉的降将,曹丕任命他为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曹丕死后,孟达在诸葛亮的策动下,又欲叛魏归蜀。司马懿时领兵驻宛,他听到这消息后,一面写信给孟达进行假意安抚,一面立即倍道兼行,潜军进讨,仅用八天时间行军一千二百里,赶到了新城郡的郡治上庸城下。起初孟达给诸葛亮的信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司马懿率领魏军提前二十多天迅速赶来,完全出乎孟达的预料,打乱了他的叛乱部署,使他陷于被动地位。当时“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魏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只有采取速决战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他一面派兵分拒蜀、吴对孟达的援军,一面亲率主力分八道猛攻上庸城。仅用十六天的时间,司马懿就破上庸,斩孟达,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魏明帝派毋丘俭率兵伐辽东,反为所败,公孙渊遂自立为燕王,并引诱鲜卑对魏进行侵扰。第二年,魏明帝改派司马懿领兵四万继续伐辽东。在出兵前,他们君臣之间有一段对话:天子曰:“……君度其(公孙渊)作何计?”对曰:“弃城豫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计将安出?”对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天子曰:“往还几时?”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
司马懿率军进入辽东后,公孙渊果然派步骑数万在辽水东岸的辽隧(今辽宁海城县西)坚壁拒魏。司马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强渡辽水后,不攻辽东军的营垒,而直指公孙渊的老巢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辽东军大惊,离开壁垒往堵魏军,司马懿纵兵迎击,三战皆捷,辽东军退保襄平,魏军进而围之。时恰逢连日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辽东军利用水势仍可樵采、放牧。魏将欲断其樵牧,司马懿不听,说:“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持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不久雨停水退,魏军遂完全包围襄平,并“起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发动猛攻。公孙渊突围逃跑,被魏军击斩,辽东悉平。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病死。公元265年,他的孙子司马炎废掉了魏帝,建立起西晋政权。
①本节材料依据《普书·宣帝纪》者,不另作注。
②《晋书·礼志》中。
①《三国会要》卷九《职官》上。
①《晋书·食货志》谓此事在嘉平四年,误。此处从中华书局标点本。
②《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魏书》。
③《晋书·段灼传》。
④《晋书·食货志》。
⑤《三国志·魏书·仓慈传》。
①《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祖父,被晋朝追尊为宣皇帝。
司马懿的先祖司马钧,东汉安帝时为征西将军,钧子量为豫章太守,孙儁为颍川太守,重孙防为京兆尹。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②司马懿排行第二。史书说他“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此深受南阳太守杨俊、尚书崔琰等人的推重。起初他似乎看不起出身“赘阉遗丑”的曹操,曾拒绝曹操的征辟。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他并以支持曹氏篡汉称帝而取信。建安二十四年(219),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时,司马懿对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深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对他由猜忌逐渐转为信任。
曹操称魏王以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一直搞得很好,“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四友。”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因此他才一直得到曹丕的“信重”。曹丕代汉称帝后,晋升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向乡侯。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居守许昌。当曹丕临终时,又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魏明帝曹睿。
曹睿时,司马懿成了魏国的重要谋臣,又掌握军权,担任独当一面的军事首领。他通过防吴、拒蜀的战功,由抚军大将军升大将军,又迁太尉。曹睿临死前,又遗命马司懿与曹爽同辅幼帝齐王曹芳。
曹芳继位以后,司马懿遭到曹爽的排挤,转为没有实权的太傅。曹爽并引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专断朝政,来排挤司马氏的势力。司马懿伪装生病,不过问政事,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正始十年(249)初,司马懿乘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时,起兵控制京都,发动政变。懦弱的曹爽不敢斗争,在胁迫下向司马懿投降。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屯田和军粮的筹措
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当司马懿由太子中庶子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就向曹操提出建立军屯的建议。《宣帝纪》称:“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曹操采纳这个建议仅一二年就死去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使军屯走向正规,大规模的铺开推行,当然是困难的。管理军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员,都是在曹丕称帝后的黄初年间(220—226)设置的。①这说明军屯走上正规是在曹丕时期。
曹魏军屯推行很广泛,但主要基地是设置在边境驻军地区,特别是在和吴、蜀的军事对立地带。曹魏和吴、蜀对立地带的两大军屯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系。
曹魏和蜀汉的邻近地区,如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其中,上邦的军屯最著名。这个军屯基地是在太和四年(230)由司马懿上表倡议建立的①,《晋书·食货志》称:“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主持具体事宜的是那时的度支尚书、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晋书·安平献王孚传》称:“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由此可见,上邦军屯是在司马懿、司马孚兄弟的共同筹划下开创的。
太和五年,诸葛亮进攻天水。这时上邽军屯上的小麦已经生长出来,有人主张“自芟上邽生麦以夺贼食”,魏明帝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多亏以上邽军屯的小麦作军粮,才取得胜利②。直至正元二年(255),安西将军邓艾又在上邽“为区种之法,手执耒耜,率先将士”③,进行屯垦。这都说明上邽军屯的重要。
司马懿在太和五年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为了增强实力,他很重视对关中屯田基地的建设。青龙元年(233),司马懿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收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④。青龙三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
曹魏和东吴邻近地带的屯田,主要是在淮河南北。曹操时曾“开募屯田于淮南”⑤,但仅是民屯。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始与曾为屯田掌犊人、典农纲纪的尚书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第二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第三年,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晋书·食货志》记载司马懿、邓艾创建的淮南淮北屯田说:今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土,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逆北临淮水,自锺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司马懿和邓艾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屯垦,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财力,支持与东吴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军事上的才略
建安二十四年(219),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率众攻魏将曹仁于樊(今湖北襄樊市),虏于禁,斩庞德,威镇华夏。时汉献帝都许,离樊城很近,曹操怕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欲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时为曹操的军司马,他经过认真分析形势后,向曹操建议:“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这个建议,暗地里与孙权拉线搭桥,达成了联合进攻蜀军的密谋。结果关羽在魏吴的联合夹攻下,众叛亲离,一败涂地,荆州全部丢失,连他本人也落个身首异处。由于这一仗的胜利,不仅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对于后来的魏蜀战争影响很大。
魏明帝曹睿时,司马懿长期参与领导对吴作战,对战局有深刻认识。有一天,曹睿向司马懿询问对吴作战的方略,司马懿答:“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堕,破之必矣。”
司马懿于太和五年(231)、青龙二年(234)曾两度领兵在祁山和五丈原抗击蜀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就双方的情况来说,蜀军有十万人,魏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魏占绝对优势。诸葛亮孤军深入,距离后方基地甚远,而且道路艰险,运输不便,所以军粮供应是一个大问题;魏军的背后就是自己的屯田基地,故粮食充裕。但诸葛亮善于治军,指挥若定,蜀军又经过长期北伐准备,训练有素,故从战斗力来说,魏则逊蜀一筹。在这种情况下,魏如与蜀采取速决战,失败的可能性不小,必胜的把握则无;但若据险坚守,以逸待劳,避免决战,不要多久就能把蜀军拖垮,可稳操胜算。曹魏朝廷对这种情况十分清楚,所以当司马懿领兵往拒诸葛亮时,魏明帝就向他下令:“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掠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①。深谋远虑的司马懿当然洞悉那时的战局,所以他坚定地执行这一作战方针。尽管他的将领讽刺他“畏蜀如虎”,但司马懿仍轻易不与诸葛亮交锋。诸葛亮也千方百计地想引诱魏军出战,甚至把一套巾帼装饰送给司马懿,讥笑他像妇女一样懦弱。司马懿伪装大怒,向朝廷上表请求决战,实际上是想让朝廷出面制止作军事冒险,以压服他手下求战心切的将领。果然,魏明帝迅即派大臣辛毗“杖节为军师”,赶到前线,坚决制止魏军出战。在司马懿这种坚壁不战的方针下,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竟一筹莫展,不能越雷池一步,他的北伐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司马懿的军事才略还表现在他对孟达叛魏和辽东公孙度的平定上。
孟达原是蜀汉的降将,曹丕任命他为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曹丕死后,孟达在诸葛亮的策动下,又欲叛魏归蜀。司马懿时领兵驻宛,他听到这消息后,一面写信给孟达进行假意安抚,一面立即倍道兼行,潜军进讨,仅用八天时间行军一千二百里,赶到了新城郡的郡治上庸城下。起初孟达给诸葛亮的信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司马懿率领魏军提前二十多天迅速赶来,完全出乎孟达的预料,打乱了他的叛乱部署,使他陷于被动地位。当时“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魏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只有采取速决战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他一面派兵分拒蜀、吴对孟达的援军,一面亲率主力分八道猛攻上庸城。仅用十六天的时间,司马懿就破上庸,斩孟达,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魏明帝派毋丘俭率兵伐辽东,反为所败,公孙渊遂自立为燕王,并引诱鲜卑对魏进行侵扰。第二年,魏明帝改派司马懿领兵四万继续伐辽东。在出兵前,他们君臣之间有一段对话:天子曰:“……君度其(公孙渊)作何计?”对曰:“弃城豫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计将安出?”对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天子曰:“往还几时?”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
司马懿率军进入辽东后,公孙渊果然派步骑数万在辽水东岸的辽隧(今辽宁海城县西)坚壁拒魏。司马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强渡辽水后,不攻辽东军的营垒,而直指公孙渊的老巢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辽东军大惊,离开壁垒往堵魏军,司马懿纵兵迎击,三战皆捷,辽东军退保襄平,魏军进而围之。时恰逢连日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辽东军利用水势仍可樵采、放牧。魏将欲断其樵牧,司马懿不听,说:“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持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不久雨停水退,魏军遂完全包围襄平,并“起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发动猛攻。公孙渊突围逃跑,被魏军击斩,辽东悉平。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病死。公元265年,他的孙子司马炎废掉了魏帝,建立起西晋政权。
①本节材料依据《普书·宣帝纪》者,不另作注。
②《晋书·礼志》中。
①《三国会要》卷九《职官》上。
①《晋书·食货志》谓此事在嘉平四年,误。此处从中华书局标点本。
②《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魏书》。
③《晋书·段灼传》。
④《晋书·食货志》。
⑤《三国志·魏书·仓慈传》。
①《三国志·魏书·明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