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瓷窑与瓷器
隋唐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产品种类增加,成为社会普及的生活用品。生产地区扩大,区域性特征明显。北方以白瓷为主,南方以烧青瓷为主。文献中所记的唐代各个著名窑口,也已基本找到。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的隋唐时期瓷窑发现于河北的内丘、临城、曲阳、磁县;山西的平定、浑源;山东的淄博、枣庄;河南的安阳、巩县、密县、登封、辉县、郏县、鲁山;陕西的铜川等。瓷窑以生产白瓷为主,兼烧黑、青、酱、黄、白釉绿彩、黑釉蓝彩及搅胎、搅釉、三彩等。发现的窑为圆形、椭圆形、马蹄形。
邢窑位于河北内丘、临城。临城陈刘庄发现窑址23处,采集到隋代较完整的器物30多件,有青瓷和白瓷。窑具有支钉、三叉形垫片、支柱。主要产品是碗和钵盆,其次是杯、罐和壶。烧造方法为叠装、套装和单件装。内丘发现窑址28处,采集到的属于隋代的器物有碗、杯、盘、盆、壶、罐、瓶等。除青瓷和白瓷,并已用桶式匣钵烧成了细白瓷。邢窑在唐代的烧造更为兴盛,白瓷的产量大、质量高。器类增加,又出现了盂、高足杯、砚等,还采集到与唐代长安大明宫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一致的“盈”字白瓷片。邢窑以烧白瓷为主,是中国古代的名窑,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烧造白瓷的窑址。
安阳窑位于安阳市北郊洹河之滨。窑炉的形制是圆形,内径约1米。窑具有支烧和垫烧的器托。产品以碗、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为主,还有瓷俑等。器物的胎色灰白;釉呈青绿色透明;纹样有刻、划或印的莲花、忍冬、草叶、波浪和三角纹。另外,安阳的张盛墓、西安的李静训和姬威墓中,也出土有青、白、白釉彩绘等精美的瓷器,尤其以张盛墓中的白瓷最突出,白釉的色调稳定,白度较高,有的白瓷俑、兽还以黑色加以彩绘。
巩县窑隋代始烧,唐代进入极盛,主要烧白瓷和三彩,可能即是《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开元中河南贡白瓷”的产地。巩县的大、小黄冶村窑是烧唐三彩的主要窑场,器物种类繁多,有黄、绿、红釉和搅胎器。还采集到唐代窑址中少见的翻制马、象、狗、骆驼,鸟、狮及器物部件、纹样的范模,并有单模、双模、多模之分。
枣庄的中陈郝的隋代窑,由火道、窑门、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窑床、烟囱组成,平面略呈椭圆形,火膛与窑床交接处筑中心柱支撑窑顶。窑炉南发现木炭,可知是以木柴为燃料。窑址出土遗物有三足支钉、支柱、托座、匣钵、垫圈、五齿支具、蹄形印模等。装烧方法流行叠式裸烧法,有的小型器物可能是装在匣钵中烧成的。器物有碗、罐、盆、盘、高足盘、钵、杯、盘口壶、器盖和砚等,以青釉瓷为主。唐代的器物增加了注壶和水盂,除了青釉外,出现了少量的褐釉。
陕西铜川的耀州窑于1959、1973、1984—1985年进行了发掘。唐代的窑炉平面呈马蹄形,由燃烧室、窑床和两个烟囱组成。以木柴为燃料。产品以烧黑、白瓷为主,其次是黄、绿釉,还烧白釉褐彩、素胎黑彩、釉下彩等。釉下彩绘不见贴花,与湖南长沙窑的釉下彩的风格不同。1985年重要的是发现了唐三彩的作坊和窑炉。唐三彩的作坊由七个窑洞组成。以3号为例,室内有半圆形火塘、方台、辘轳、泥胎、试釉的平台、凹槽、大陶缸、坩子泥、狮范及碗、烛台、盒、蹲狮、盆的坯件。其他各室中也有工作场、工具、原料等,从各室内布局的情况看,其中1号似为工匠居室,2号是凉坯或施釉的地方,3号是拉坯、翻模、成型的主要场所,4号是制作陶塑和施釉的地方,5号是拉坯、成型制作三彩灯的地方。6、7号是单把短流壶制坯、成型的场所。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分工细致,主次分明,工艺程序清楚的生产单位。窑内还出有桶状匣钵。三彩窑炉发掘出三座,分布在作坊附近,平面呈马蹄形,由窑门、长方形的窑床、扇形的燃烧室和两个烟囱组成。这组三彩窑约建于盛唐,连续生产到中晚唐。
河北曲阳涧磁村的定窑为北方的名窑,始烧于晚唐,五代时期窑的形制为马蹄形,长5.8米,宽2.6米,由烟囱、窑室、火膛三部分组成,烟囱长方形,窑室方形,火膛半圆形,皆用耐火砖砌建。火坑内残存木炭,说明是以木材为燃料。唐代的窑应与之略同。窑具有匣钵、支垫等。窑址内出土的制瓷工具,如楔子、釉座、铁刀、瓷凳等,为了解定窑瓷器的烧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唐代的产品以白瓷为主。
北方地区隋唐瓷窑首先兴起于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淄博、枣庄等地,以后逐渐扩大。著名产白瓷的邢窑产地的中心因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采矿量无保证,大和九年又有洪水泛滥和晚唐较大的战争,逐渐衰落下去,其北部的定窑和南部河南窑群及西部的铜川耀州窑等迅速兴起。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的窑址数量多、分布广。约自东汉开始烧造青瓷以后,历代不衰,隋唐时代的窑址已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大量发现,均为青瓷窑,个别窑烧造白瓷。其中以浙江省的窑址最多。由于各地都采用本地瓷土为原料,产品的胎质、釉色略有差异,因而形成不同风格。南方创烧于南朝甚至东汉的窑基本延续到隋唐,其中不少窑在隋唐进入盛烧时期。
越窑以浙江的上虞、余姚、慈溪最为兴盛,发现了30余处窑址。唐代的产品种类丰富,釉色以青泛黄为主,光泽晶莹,唐初的器物胎体较厚重,一般无纹样,唐后期的胎薄质细,火候高,以划、印并兼刻、雕、镂、彩绘等技法装饰纹样,题材以花卉为主,也有禽兽、人物。宁波镇海的唐代窑址发现的窑具有垫座、间隔窑具和匣钵。据目前所知,越窑使用匣钵是在中晚唐。浙江临安水邱氏墓、上虞咸通七年且轸墓出土的瓷器,嵊县元和十四年、余姚大中四年等的刻铭的器物,为越窑青瓷的盛烧时代器形、纹样的演变提供了标准器物。江苏宜兴涧众窑,产品具有越窑的作风。窑利用土墩倾斜的地势修建,有空室、挡火墙、窑床,残长28.4米。火膛平面作不规则的圆形,作调节温度用,室内发现有木炭块,说明是用木柴为燃料。挡火墙置于空室与窑床中间,其中部留出随时可堵、可拆的火道,烧火时临时堵塞,出窑时拆掉。窑床的坡度平缓。窑具为垫座、垫片、泥钉及套钵,套钵出土时内都装有叠烧的青瓷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匣钵的作用。装窑采用套装法,产品按大小自下而上叠放,大套小置于套钵内,为充分利用空间,多是按钵、碗、盘、罐或按器类套装,一般交替叠放,器间垫以泥钉,每叠放四五件器物加垫垫片,保持其稳固性。套钵置于垫座上,其作用是使器物升高,产品受热均匀。产品比较简朴,以民间日常使用的碗、钵、罐、盘、灯盏为主,绝大部分是青瓷,施釉的方法有浸釉和荡釉。
浙江金华地区的窑址普查,发现唐代窑址22处,重要的是婺州窑的确认。婺州窑是继越窑之后不久兴起的南方名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北宋。隋唐时较普遍地在瓷器的胎外施用化妆土,使暗灰和深紫的胎色得到覆盖,烧出光滑滋润的器物。有的器物为青釉施大褐斑。
湖南湘阴岳州窑,是长江中游盛唐前重要的瓷窑。隋唐产品以碗、杯、盘、壶、罐为主,釉色有青、酱绿、酱褐、酱黄等多种,胎呈灰白、棕灰色,纹样以印、划、雕塑等技法饰出的莲花、卷草、几何形为多,也有人物和鸟兽等。隋代器物的纹样丰富,入唐后较简单。隋代出现匣钵,唐代大量地使用。
湖南长沙铜官窑,斜坡长条形的龙窑,产品数量多,以壶、碗、盘为主,各式的壶是长沙窑最具特色的品种。玩具、文具用品、俑也不少。胎色多灰白,质细腻,不少器物是先涂化妆土后再施釉,釉色有青、黄、褐、白等。釉下施绿、褐等彩绘。以印、刻、划、剔、雕塑、镂空的技法饰出繁缛的纹样。釉下彩绘和在器物上题有文字是长沙窑的产品的特征。长沙窑的盛烧期在中晚唐,较早的壶及碟等与湘阴的岳州窑相近,可能是从岳州窑演变而成的。
安徽淮南市的寿州窑,创烧于南朝中晚期,兴盛在隋唐,发现窑址10处,已发掘的窑炉呈圆形,窑具有匣钵。唐代除了烧造青、黑釉瓷外,主要是以氧化焰烧制黄釉瓷。胎色为淡黄红、青灰等。产品有碗、杯、钵、高足盘、壶、注子、罐、炉、枕等。寿州窑以烧黄釉瓷著称。
江西丰城的洪州窑,窑炉依山而建,呈斜坡式,全长18米,为长方形的龙窑。窑具有各种匣钵和垫饼、垫环、支钉。出土大量的青黄、酱褐瓷器,施釉前涂一层化妆土使瓷釉明亮。盛行刻划、模印的莲花和重环纹。产品中有各种形式的杯、盏等茶酒具。已发掘的遗址表明洪州窑兴盛时期为隋至中唐。
四川邛崃县的邛窑,窑床为斜坡长条形的龙窑,窑具中除常见的匣钵、锯齿形支垫、支钉外,还有环形的板托。唐代盛烧青釉下施褐、绿彩器,一般再无其他装饰。胎色呈灰或土黄、朱红,主要产品为碗、盘、杯、碟、壶、罐、钵及大量的动物玩具。
南方在唐代也出现了不少白瓷。仅长沙地区出土白瓷的唐墓就约有50座,湖南益阳赫山庙唐宝应二年墓出土一件白瓷碗,是有年代可考的白瓷,说明南方白瓷可早到中唐。这些白瓷与北方的邢窑白瓷不同,器物的成型工艺和施釉方法接近长沙窑。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具有特色的瓷器品种,过去一般认为宋元时代开始烧造。从七十年代末在扬州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唐代青花瓷片,这些青花瓷片胎较粗松厚重,色灰白或白中泛黄;胎釉之间均施一层化妆土,釉色白中带灰或白中泛黄;器物内外施釉,圈足无釉;青花纹样大都发色鲜艳,青花料中可见明显的黑色结晶。
南方的窑以长条斜坡状的龙窑形制为主。龙窑一般建在山上,利用自然坡度建窑省工省时,瓷器的原料瓷土和烧窑的燃料木材也取材便利,龙窑长达几十米,能装烧的器物很多。唐代各地的瓷窑先后使用了匣钵,使装窑的方法和坯件的烧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瓷器的釉面光洁,色泽均匀,胎体减薄,可生产精细的产品。匣钵多用耐火土制成,由于耐高温,可叠装很高,为加高窑室,增加窑内装烧空间创造了条件。因而,南方的瓷器产量和质量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的瓷器大量出口,主要是越窑和长沙铜官窑的产品。越窑青瓷器,已知在日本、朝鲜和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发现,出口的鼎盛时期在晚唐。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湖南长沙的古墓中很少发现,但在武昌、扬州、宁波等地却大量出土。而且,朝鲜、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西亚、非洲也有发现。长沙铜官窑的产品是中晚唐时中国重要的外销瓷器。
隋唐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产品种类增加,成为社会普及的生活用品。生产地区扩大,区域性特征明显。北方以白瓷为主,南方以烧青瓷为主。文献中所记的唐代各个著名窑口,也已基本找到。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的隋唐时期瓷窑发现于河北的内丘、临城、曲阳、磁县;山西的平定、浑源;山东的淄博、枣庄;河南的安阳、巩县、密县、登封、辉县、郏县、鲁山;陕西的铜川等。瓷窑以生产白瓷为主,兼烧黑、青、酱、黄、白釉绿彩、黑釉蓝彩及搅胎、搅釉、三彩等。发现的窑为圆形、椭圆形、马蹄形。
邢窑位于河北内丘、临城。临城陈刘庄发现窑址23处,采集到隋代较完整的器物30多件,有青瓷和白瓷。窑具有支钉、三叉形垫片、支柱。主要产品是碗和钵盆,其次是杯、罐和壶。烧造方法为叠装、套装和单件装。内丘发现窑址28处,采集到的属于隋代的器物有碗、杯、盘、盆、壶、罐、瓶等。除青瓷和白瓷,并已用桶式匣钵烧成了细白瓷。邢窑在唐代的烧造更为兴盛,白瓷的产量大、质量高。器类增加,又出现了盂、高足杯、砚等,还采集到与唐代长安大明宫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一致的“盈”字白瓷片。邢窑以烧白瓷为主,是中国古代的名窑,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烧造白瓷的窑址。
安阳窑位于安阳市北郊洹河之滨。窑炉的形制是圆形,内径约1米。窑具有支烧和垫烧的器托。产品以碗、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为主,还有瓷俑等。器物的胎色灰白;釉呈青绿色透明;纹样有刻、划或印的莲花、忍冬、草叶、波浪和三角纹。另外,安阳的张盛墓、西安的李静训和姬威墓中,也出土有青、白、白釉彩绘等精美的瓷器,尤其以张盛墓中的白瓷最突出,白釉的色调稳定,白度较高,有的白瓷俑、兽还以黑色加以彩绘。
巩县窑隋代始烧,唐代进入极盛,主要烧白瓷和三彩,可能即是《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开元中河南贡白瓷”的产地。巩县的大、小黄冶村窑是烧唐三彩的主要窑场,器物种类繁多,有黄、绿、红釉和搅胎器。还采集到唐代窑址中少见的翻制马、象、狗、骆驼,鸟、狮及器物部件、纹样的范模,并有单模、双模、多模之分。
枣庄的中陈郝的隋代窑,由火道、窑门、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窑床、烟囱组成,平面略呈椭圆形,火膛与窑床交接处筑中心柱支撑窑顶。窑炉南发现木炭,可知是以木柴为燃料。窑址出土遗物有三足支钉、支柱、托座、匣钵、垫圈、五齿支具、蹄形印模等。装烧方法流行叠式裸烧法,有的小型器物可能是装在匣钵中烧成的。器物有碗、罐、盆、盘、高足盘、钵、杯、盘口壶、器盖和砚等,以青釉瓷为主。唐代的器物增加了注壶和水盂,除了青釉外,出现了少量的褐釉。
陕西铜川的耀州窑于1959、1973、1984—1985年进行了发掘。唐代的窑炉平面呈马蹄形,由燃烧室、窑床和两个烟囱组成。以木柴为燃料。产品以烧黑、白瓷为主,其次是黄、绿釉,还烧白釉褐彩、素胎黑彩、釉下彩等。釉下彩绘不见贴花,与湖南长沙窑的釉下彩的风格不同。1985年重要的是发现了唐三彩的作坊和窑炉。唐三彩的作坊由七个窑洞组成。以3号为例,室内有半圆形火塘、方台、辘轳、泥胎、试釉的平台、凹槽、大陶缸、坩子泥、狮范及碗、烛台、盒、蹲狮、盆的坯件。其他各室中也有工作场、工具、原料等,从各室内布局的情况看,其中1号似为工匠居室,2号是凉坯或施釉的地方,3号是拉坯、翻模、成型的主要场所,4号是制作陶塑和施釉的地方,5号是拉坯、成型制作三彩灯的地方。6、7号是单把短流壶制坯、成型的场所。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分工细致,主次分明,工艺程序清楚的生产单位。窑内还出有桶状匣钵。三彩窑炉发掘出三座,分布在作坊附近,平面呈马蹄形,由窑门、长方形的窑床、扇形的燃烧室和两个烟囱组成。这组三彩窑约建于盛唐,连续生产到中晚唐。
河北曲阳涧磁村的定窑为北方的名窑,始烧于晚唐,五代时期窑的形制为马蹄形,长5.8米,宽2.6米,由烟囱、窑室、火膛三部分组成,烟囱长方形,窑室方形,火膛半圆形,皆用耐火砖砌建。火坑内残存木炭,说明是以木材为燃料。唐代的窑应与之略同。窑具有匣钵、支垫等。窑址内出土的制瓷工具,如楔子、釉座、铁刀、瓷凳等,为了解定窑瓷器的烧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唐代的产品以白瓷为主。
北方地区隋唐瓷窑首先兴起于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淄博、枣庄等地,以后逐渐扩大。著名产白瓷的邢窑产地的中心因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采矿量无保证,大和九年又有洪水泛滥和晚唐较大的战争,逐渐衰落下去,其北部的定窑和南部河南窑群及西部的铜川耀州窑等迅速兴起。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的窑址数量多、分布广。约自东汉开始烧造青瓷以后,历代不衰,隋唐时代的窑址已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大量发现,均为青瓷窑,个别窑烧造白瓷。其中以浙江省的窑址最多。由于各地都采用本地瓷土为原料,产品的胎质、釉色略有差异,因而形成不同风格。南方创烧于南朝甚至东汉的窑基本延续到隋唐,其中不少窑在隋唐进入盛烧时期。
越窑以浙江的上虞、余姚、慈溪最为兴盛,发现了30余处窑址。唐代的产品种类丰富,釉色以青泛黄为主,光泽晶莹,唐初的器物胎体较厚重,一般无纹样,唐后期的胎薄质细,火候高,以划、印并兼刻、雕、镂、彩绘等技法装饰纹样,题材以花卉为主,也有禽兽、人物。宁波镇海的唐代窑址发现的窑具有垫座、间隔窑具和匣钵。据目前所知,越窑使用匣钵是在中晚唐。浙江临安水邱氏墓、上虞咸通七年且轸墓出土的瓷器,嵊县元和十四年、余姚大中四年等的刻铭的器物,为越窑青瓷的盛烧时代器形、纹样的演变提供了标准器物。江苏宜兴涧众窑,产品具有越窑的作风。窑利用土墩倾斜的地势修建,有空室、挡火墙、窑床,残长28.4米。火膛平面作不规则的圆形,作调节温度用,室内发现有木炭块,说明是用木柴为燃料。挡火墙置于空室与窑床中间,其中部留出随时可堵、可拆的火道,烧火时临时堵塞,出窑时拆掉。窑床的坡度平缓。窑具为垫座、垫片、泥钉及套钵,套钵出土时内都装有叠烧的青瓷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匣钵的作用。装窑采用套装法,产品按大小自下而上叠放,大套小置于套钵内,为充分利用空间,多是按钵、碗、盘、罐或按器类套装,一般交替叠放,器间垫以泥钉,每叠放四五件器物加垫垫片,保持其稳固性。套钵置于垫座上,其作用是使器物升高,产品受热均匀。产品比较简朴,以民间日常使用的碗、钵、罐、盘、灯盏为主,绝大部分是青瓷,施釉的方法有浸釉和荡釉。
浙江金华地区的窑址普查,发现唐代窑址22处,重要的是婺州窑的确认。婺州窑是继越窑之后不久兴起的南方名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北宋。隋唐时较普遍地在瓷器的胎外施用化妆土,使暗灰和深紫的胎色得到覆盖,烧出光滑滋润的器物。有的器物为青釉施大褐斑。
湖南湘阴岳州窑,是长江中游盛唐前重要的瓷窑。隋唐产品以碗、杯、盘、壶、罐为主,釉色有青、酱绿、酱褐、酱黄等多种,胎呈灰白、棕灰色,纹样以印、划、雕塑等技法饰出的莲花、卷草、几何形为多,也有人物和鸟兽等。隋代器物的纹样丰富,入唐后较简单。隋代出现匣钵,唐代大量地使用。
湖南长沙铜官窑,斜坡长条形的龙窑,产品数量多,以壶、碗、盘为主,各式的壶是长沙窑最具特色的品种。玩具、文具用品、俑也不少。胎色多灰白,质细腻,不少器物是先涂化妆土后再施釉,釉色有青、黄、褐、白等。釉下施绿、褐等彩绘。以印、刻、划、剔、雕塑、镂空的技法饰出繁缛的纹样。釉下彩绘和在器物上题有文字是长沙窑的产品的特征。长沙窑的盛烧期在中晚唐,较早的壶及碟等与湘阴的岳州窑相近,可能是从岳州窑演变而成的。
安徽淮南市的寿州窑,创烧于南朝中晚期,兴盛在隋唐,发现窑址10处,已发掘的窑炉呈圆形,窑具有匣钵。唐代除了烧造青、黑釉瓷外,主要是以氧化焰烧制黄釉瓷。胎色为淡黄红、青灰等。产品有碗、杯、钵、高足盘、壶、注子、罐、炉、枕等。寿州窑以烧黄釉瓷著称。
江西丰城的洪州窑,窑炉依山而建,呈斜坡式,全长18米,为长方形的龙窑。窑具有各种匣钵和垫饼、垫环、支钉。出土大量的青黄、酱褐瓷器,施釉前涂一层化妆土使瓷釉明亮。盛行刻划、模印的莲花和重环纹。产品中有各种形式的杯、盏等茶酒具。已发掘的遗址表明洪州窑兴盛时期为隋至中唐。
四川邛崃县的邛窑,窑床为斜坡长条形的龙窑,窑具中除常见的匣钵、锯齿形支垫、支钉外,还有环形的板托。唐代盛烧青釉下施褐、绿彩器,一般再无其他装饰。胎色呈灰或土黄、朱红,主要产品为碗、盘、杯、碟、壶、罐、钵及大量的动物玩具。
南方在唐代也出现了不少白瓷。仅长沙地区出土白瓷的唐墓就约有50座,湖南益阳赫山庙唐宝应二年墓出土一件白瓷碗,是有年代可考的白瓷,说明南方白瓷可早到中唐。这些白瓷与北方的邢窑白瓷不同,器物的成型工艺和施釉方法接近长沙窑。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具有特色的瓷器品种,过去一般认为宋元时代开始烧造。从七十年代末在扬州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唐代青花瓷片,这些青花瓷片胎较粗松厚重,色灰白或白中泛黄;胎釉之间均施一层化妆土,釉色白中带灰或白中泛黄;器物内外施釉,圈足无釉;青花纹样大都发色鲜艳,青花料中可见明显的黑色结晶。
南方的窑以长条斜坡状的龙窑形制为主。龙窑一般建在山上,利用自然坡度建窑省工省时,瓷器的原料瓷土和烧窑的燃料木材也取材便利,龙窑长达几十米,能装烧的器物很多。唐代各地的瓷窑先后使用了匣钵,使装窑的方法和坯件的烧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瓷器的釉面光洁,色泽均匀,胎体减薄,可生产精细的产品。匣钵多用耐火土制成,由于耐高温,可叠装很高,为加高窑室,增加窑内装烧空间创造了条件。因而,南方的瓷器产量和质量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的瓷器大量出口,主要是越窑和长沙铜官窑的产品。越窑青瓷器,已知在日本、朝鲜和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发现,出口的鼎盛时期在晚唐。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湖南长沙的古墓中很少发现,但在武昌、扬州、宁波等地却大量出土。而且,朝鲜、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西亚、非洲也有发现。长沙铜官窑的产品是中晚唐时中国重要的外销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