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隋唐两代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今为陕西省西安市。洛阳位于伊洛两河的下游,今为河南省洛阳市。长安为隋唐两代的都城,洛阳为其陪都。洛阳虽为陪都,隋炀帝和唐高宗、武则天却都曾久居不归。唐时陪都不止一处,洛阳显得独特,与其他陪都不同。
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建都史事的回顾 长安和洛阳为隋唐商代的都城和陪都,若论其建都的历史,却都有悠久的渊源。长安附近作为都城,实肇始于周代。周人起于岐山之下,传至文王乃迁都于丰,武王继起,又迁于镐。丰在今陕西户县东北,镐在今西安市西南,两处中隔丰河,东西相邻。周人东迁洛邑,秦国接踵而起。秦国本在陇山以西,其后辗转迁徙,定都咸阳。咸阳在今咸阳市东,隔着渭河与后来的长安城相对。秦时已有长安,只是作为乡里的名称,西汉始在其地建置都城。西汉以后,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以及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和后秦,都曾经以长安为都,再后还有西魏和北周,前后合计起来,已经有七百八十余年了。
洛阳作为都城,也有相当长久的历史。周人东迁,就是迁到洛阳。那时称为雒邑。后来东汉、魏、晋都在这里建都。十六国时期,晋室南渡,迁于建康,中原板荡,这里竟成荒丘。直到北魏,洛阳才又建为都城。由东周至于北魏分为东西,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已有九百多年,超过了长安。近年考古发掘,在洛阳市东北偃师县二里头和尸乡沟,发现了远古的文化遗址,据说尸乡沟为商代都城遗址,二里头为夏代都城遗址。如所言不虚,则洛阳作为都城,较之长安还要悠久。
关中平原和长安周围的形势 历来的皇朝或政权对于都城的选择各有不同的要求,而其周围地势的险要殆为共同认为必要的条件。为了防御敌对势力的攻击,保证其权力的存在,这样的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关中平原很早就被称为四塞之国。这是说,它东有崤山,南有秦岭,西有陇山,而北濒黄河。也许北边离黄河太远了,就以甘泉谷口来代替,这是指仲山、梁山等北山而言,更切合于实际情况。山河围绕,自然易于防守。不过山间河畔还有和外地交往的道路,为了控制这样的道路,就陆续建置相应的关隘,因而就有了东函谷、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还添上陇关。关中的名称就是由此得来的。
这样的关隘后来还不断有所增置,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畿辅周围并由皇朝直接管理的关隘已有十二座,长安所在的京兆府就有蓝田关、子午关、骆谷关和库谷关,还有同州的蒲津关和龙门关,原州的陇山关和木峡关,华州的潼关,岐州的散关,陇州的大震关,会州的会宁关。如果添上延州的芦子关,就更为全备了。有了这些山河和关隘,长安作为都城就更会感到安全。
在那些时期,长安是位于全国的西部。关中国面部有关隘,东面的殽函山地却最为重要。一些开国的君王所顾虑的倒不是周边各族的侵扰,而是关东诸侯的难于统治,尤其是农民起义更为严重的威胁。有的人说,如果在长安建都,“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这样的说法确可以打动一些开国君王的心思,汉高祖定都长安,就是具体的例证。
伊洛下游和洛阳周围的形势 洛阳周围的形势似乎不如长安有山河环绕的严密,不过也还是相当险要的。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它南有伊阙,北有羊肠,西有泰华,东有河济。伊阙就是龙门,羊肠在太行山上,泰华在殽山之西,济水是一条古河道,由黄河分出,向东流去。有的则说,它南有三涂山,北有太行山,还在伊洛和黄河之间。三涂山在今河南嵩县,又在伊阙之南。有的还说,它东有成皋,西有殽邑,背靠黄河,面向伊洛。成皋在旧汜水县,今属河南荥阳县。殽黾则是殽山和渑池。这些说法彼此虽稍有不同,综合起来,就可显示洛阳的形势有它可取之处,因而也就成为建都洛阳的理论根据。
洛阳与长安一样,作为都城,周围也陆续建置关隘。直至东汉末年,先后建置了八关。八关为函谷关、广城关、伊阙关、大谷关、辕关、旋门关、小平洋关和孟津关。广城关在今河南临汝县,旋门关就在成皋,这是距洛阳最远的两座关。函谷关为汉武帝所建置的函谷新关,这本是拱卫长安的关隘。新关移置于新安县东,也就是现在新安县城外,距洛阳不远,东汉时成为拱卫洛阳的八关之一。
洛阳在隋唐商代也许只是作为陪都的缘故,在建置关隘方面就不易和都城长安相提并论。唐玄宗开元年间,皇朝直接管理的全国二十六座关隘中,如前所说,长安周围就有十二座,可是洛阳周围竟无一座。就是一般非皇朝直接管理的关隘,见于文献记载的,仅有长水县的高门关。长水县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高门关更在长水县的西南,已近于今卢氏县。这是位于洛河中游的关隘。自来有关洛阳的军事行动,似皆与洛河中游无若何关系,隋唐时期也是如此。这样说来,高门关对于拱卫洛阳,也难得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隋唐两代的建都长安和当时的关陇集团 隋唐两代相继以长安为都城,这虽是两代的新猷,却是西魏、北周的旧贯。长安自西汉、新莽之后,废不为都,中间东汉献帝、西晋愍帝以及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和前、后秦,皆曾在这里建过都城,历年都甚短促,前后合计,尚不及百年。自后秦覆灭后,又复废不为都将及一百二十年。北魏孝武帝西奔,使长安作为都城,重新开始新的阶段。孝武帝开创了西魏的社稷,可是当时对于部城的建置势难从容选择。孝武帝本来不甘再受高欢的压迫,思欲另谋生路,可以投奔求其庇护的,只有宇文泰,而宇文泰正据有关中,距洛阳尚非过远。孝武帝当时所设想的只是一位宇文泰,并非长安城。长安城能够又复作为都城,乃是一种偶然性导致的结果,并非历史规律性的演变。
北周皇朝能够建立,是由于宇文泰早在西魏初年即已掌握全部权力;隋朝能够建立,也是由于杨坚早在北周末年即已控制整个朝廷。皇朝的更迭都采取禅让形式,因而都城也都沿袭旧规,无所改易。后来唐朝代替隋朝,仍然是同样的手法,所以长安依旧成为都城。其间只是在隋朝初年,另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原下建立大兴城,作为新的都城。新都仍设大兴、长安两县。唐初改大兴为万年,仍与长安并治城内,长安名称得以保存下来,已不是原来西汉的长安城了。
西魏以长安为都城,如前所说,乃是时势所逼,别无选择余地,其后逐渐演变,也无余地可供选择,因而累代相沿,至于唐时。当北魏孝武帝西迁之后,高欢亦挟魏室东迁于邺。迁邺之际,洛阳颇受破坏。接着东西相争,洛阳又处于两者之间,复沦于疆埸,成为争战的场所,已难于重建。西魏自其初年起,权力皆为宇文泰所掌握。宇文泰以关陇一隅之地,与据有山东富庶地区的高齐相抗衡,就不能不有所振作。近人论当时史事,谓宇文泰所推行的为“关中本位政策”,相应地形成关陇集团,这样的说法正与当时情势相符合。远在北魏孝文帝由平城迁都洛阳之时,随着迁来的代北鲜卑人一并改籍为河南人,使其不再有故土之思。这时随孝武帝西迁的许多著籍河南的鲜卑人,也一并改籍为京兆郡望。不仅诸胡族有此改变,就是仕宦于关中的山东士族,同样皆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当年汉高帝初定天下,说到建都,其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就多劝高帝都于洛阳,不欲远到关中来。而这时在关中的诸胡族和山东士族都已改籍京兆和关中,关中就是这些人的桑梓所在,对于都城位置就不应再有异议。
建立隋朝的杨坚,史称其为弘农华阴人。推其本源可能也是山东士族,而随例改籍的。华阴杨氏自东汉杨震以来,就是关中著姓。杨坚改籍也就成了关陇集团的人物。杨坚取得政权,自是得力于乃父的军功和其本人与北周有椒房之亲,也是得力于关陇集团的拥护。杨坚一直就在长安,这样就顺水行舟,无往不利。建立唐朝的李渊,论其家世也和杨坚一样,都属于关陇集团。李渊在太原起兵,处心积虑,必欲回到长安,就是要争取关 陇集团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建立唐室的江山。正是这样,以长安为都城就成了定型,不应再有别的打算。
隋及唐初山东的局面及陪都洛阳的建置 自东西魏分立之后,宇文泰以关陇一隅之地与据有山东富庶地区的高齐相抗衡。这样的抗衡并非都是顺利,有时甚至形成势同燃眉之急的压力。宇文泰曾经夺取过洛阳,可是洛阳以东就不易染指。高欢却不断西向进军,沙苑之役对于宇文泰来说,殊属发发可危,幸能取得胜利,免于颠覆。战后植树庆功,也是难得的际遇。后来北周还是灭了北齐,这样的硕果并非一蹴所能获得,也是经历了若干艰难险阻,才能有如此成就。北齐灭亡之后,杨坚思欲取代北周,肇建隋朝之际,各地间有起兵反抗,其中以山东为多,有荥州(隋时改为郑州)刺史宇文胄、青州总管尉迟勤、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而以相州总管尉迟迥兵力最为强大。相州治所就是东魏北齐的邺都。平尉迟迥后,移相州于安阳,其邺城及邑居并皆毁废。山东各地还应加上江南的陈国,陈国和东魏、北齐一样,也是周、隋的对手。举兵于郧州的司马消难,在兵败之后,并郧州投奔陈国,使杨坚多一番顾虑。迄至隋末,各地纷纷起兵,先后割据称雄,也以山东为多,有劳唐初的征讨平灭。从东魏、北齐以来,这东西两方之间,仿佛隐隐有一条界线,显示出其间还有若干差距。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差距。以关陇集团为基础的建于关中的皇朝,就难免对于山东人士有了若干戒心。隋炀帝初年,上距北齐的灭亡已有二十余年,就是陈国的倾覆也有十余年,炀帝诸臣还是以此为言。其通事谒者上疏说:“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并且指出这些山东人“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还指出“朋党人姓名和奸状”,炀帝因而下诏推究,有关的山东人并被免官流配。这虽然只是一条例证,可见当时的山东人是被另眼相看的。朝中官员可以免官流放,偌大的山东如何防备,确实是个问题。就在炀帝登基伊始,并州总管汉王谅就举兵反抗,这如何能使炀帝放得下心来。
隋时营建洛阳为东都,就是炀帝决定的。当时所颁的语书,由汉王谅的反抗说起。诏书说,“今者汉王谅悻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急赴,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周迁殷人,意在于此。况复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时顺动,今也其时”。这对于营建东都的设想,说的十分明确。就在开始营建东都时,还掘凿了一道长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渡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从现在地理来说,就是由山西河津县西北濒黄河的龙门山开始掘堑,东行经晋城市北,东越太行山,达到河南卫辉市,向南渡过黄河,经过开封市和临汝县,而至于陕西商县,形成一个椭圆形。这椭圆形的中心就是洛阳。椭圆形西口没有封闭,因为再往西去就是都城长安。都城和陪都之间用不着再有什么防御的措施。由隋文帝始建皇朝时起,到炀帝之时,已经二十余年。在这二十余年中,长安不是没有受到过威胁,威胁来自突厥,还未惊动长安。炀帝营建东都,其起因是汉王谅的造反,其实汉王谅的乱事很快就已告敉平,不足作为兴工的理由。炀帝所颁的诏书说:“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可见从隋朝始建邦国,对于安抚东夏,就初未释怀。在这样一些痕迹中,还仿佛可以看到关陇集团的余波不时仍在荡漾。
这样的余波并未因隋朝社稷的崩溃而逐渐静止,唐朝初年也仍隐约显露出来。就在唐朝肇建之时,唐高袒诸子建成、元吉和秦王世民倾轧,还以山东人为口实。《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建成、元吉)密令数人上封事曰:‘秦王左右多是山东人。’”《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则改成“秦王左右皆山东人”,显得更为严重。这时上距隋文帝的统一南北为时更久,可见其积习之深。这些话说还是皇族之间和朝廷内部的琐事,其实民间也有歧视之处。唐长安外郭城皇城东第三街最南的一坊为敦化坊,再南就是曲江池了。这座坊的西门之北为秘书监颜师古宅、太常少卿欧阳询宅、著作郎沈越宾宅。贞观、永徽间,颜师古、欧阳询、沈越宾住此坊。颜即南朝旧族,欧阳与沈又江左士人,时人呼为吴儿坊。南朝旧族还被称为吴儿,显示其间并非和谐一气。吴儿亦应在山东人数内,是山东人依旧为关陇集团所见外。
虽然还有这样一些芥蒂,似已与东都洛阳的恢复和重建没有甚大的关系。唐初统一宇内,就废去隋的东都,太宗贞观年间改称为洛阳宫。直至高宗显庆年间,始复称东都。如果武德、贞观之间,对于山东人犹如隋初的防范,则东都就不应任其荒芜。就是高宗显庆年间恢复东都称号之时,似也没有这样的设想。高宗在恢复东京称号时,曾告其臣下说:“两京朕东西二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这与隋炀帝肇始营建东都之时,迥然异趣,前后不能相提并论。
隋炀帝自营建东都后,再未返回长安。可以说,洛阳虽为陪都,实际上就是都城。唐高宗恢复东都之后,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正如他所说的东西二宅一样。虽常巡幸洛阳,长安作为都城似未有所减色。至武则天时,以东都为神都,竟久居其地,仅于长安元年(701)十月返至长安,三年(703)十月又复东归洛阳,居西京者只有两年。既然久居洛阳,则重要朝廷机构亦当随之前去。甚至选举贡士亦在洛阳举行。武后载初年间,就曾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可见洛阳已经代替长安作为都城,直至武后殁后,始得告一段落。
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建都史事的回顾 长安和洛阳为隋唐商代的都城和陪都,若论其建都的历史,却都有悠久的渊源。长安附近作为都城,实肇始于周代。周人起于岐山之下,传至文王乃迁都于丰,武王继起,又迁于镐。丰在今陕西户县东北,镐在今西安市西南,两处中隔丰河,东西相邻。周人东迁洛邑,秦国接踵而起。秦国本在陇山以西,其后辗转迁徙,定都咸阳。咸阳在今咸阳市东,隔着渭河与后来的长安城相对。秦时已有长安,只是作为乡里的名称,西汉始在其地建置都城。西汉以后,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以及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和后秦,都曾经以长安为都,再后还有西魏和北周,前后合计起来,已经有七百八十余年了。
洛阳作为都城,也有相当长久的历史。周人东迁,就是迁到洛阳。那时称为雒邑。后来东汉、魏、晋都在这里建都。十六国时期,晋室南渡,迁于建康,中原板荡,这里竟成荒丘。直到北魏,洛阳才又建为都城。由东周至于北魏分为东西,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已有九百多年,超过了长安。近年考古发掘,在洛阳市东北偃师县二里头和尸乡沟,发现了远古的文化遗址,据说尸乡沟为商代都城遗址,二里头为夏代都城遗址。如所言不虚,则洛阳作为都城,较之长安还要悠久。
关中平原和长安周围的形势 历来的皇朝或政权对于都城的选择各有不同的要求,而其周围地势的险要殆为共同认为必要的条件。为了防御敌对势力的攻击,保证其权力的存在,这样的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关中平原很早就被称为四塞之国。这是说,它东有崤山,南有秦岭,西有陇山,而北濒黄河。也许北边离黄河太远了,就以甘泉谷口来代替,这是指仲山、梁山等北山而言,更切合于实际情况。山河围绕,自然易于防守。不过山间河畔还有和外地交往的道路,为了控制这样的道路,就陆续建置相应的关隘,因而就有了东函谷、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还添上陇关。关中的名称就是由此得来的。
这样的关隘后来还不断有所增置,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畿辅周围并由皇朝直接管理的关隘已有十二座,长安所在的京兆府就有蓝田关、子午关、骆谷关和库谷关,还有同州的蒲津关和龙门关,原州的陇山关和木峡关,华州的潼关,岐州的散关,陇州的大震关,会州的会宁关。如果添上延州的芦子关,就更为全备了。有了这些山河和关隘,长安作为都城就更会感到安全。
在那些时期,长安是位于全国的西部。关中国面部有关隘,东面的殽函山地却最为重要。一些开国的君王所顾虑的倒不是周边各族的侵扰,而是关东诸侯的难于统治,尤其是农民起义更为严重的威胁。有的人说,如果在长安建都,“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这样的说法确可以打动一些开国君王的心思,汉高祖定都长安,就是具体的例证。
伊洛下游和洛阳周围的形势 洛阳周围的形势似乎不如长安有山河环绕的严密,不过也还是相当险要的。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它南有伊阙,北有羊肠,西有泰华,东有河济。伊阙就是龙门,羊肠在太行山上,泰华在殽山之西,济水是一条古河道,由黄河分出,向东流去。有的则说,它南有三涂山,北有太行山,还在伊洛和黄河之间。三涂山在今河南嵩县,又在伊阙之南。有的还说,它东有成皋,西有殽邑,背靠黄河,面向伊洛。成皋在旧汜水县,今属河南荥阳县。殽黾则是殽山和渑池。这些说法彼此虽稍有不同,综合起来,就可显示洛阳的形势有它可取之处,因而也就成为建都洛阳的理论根据。
洛阳与长安一样,作为都城,周围也陆续建置关隘。直至东汉末年,先后建置了八关。八关为函谷关、广城关、伊阙关、大谷关、辕关、旋门关、小平洋关和孟津关。广城关在今河南临汝县,旋门关就在成皋,这是距洛阳最远的两座关。函谷关为汉武帝所建置的函谷新关,这本是拱卫长安的关隘。新关移置于新安县东,也就是现在新安县城外,距洛阳不远,东汉时成为拱卫洛阳的八关之一。
洛阳在隋唐商代也许只是作为陪都的缘故,在建置关隘方面就不易和都城长安相提并论。唐玄宗开元年间,皇朝直接管理的全国二十六座关隘中,如前所说,长安周围就有十二座,可是洛阳周围竟无一座。就是一般非皇朝直接管理的关隘,见于文献记载的,仅有长水县的高门关。长水县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高门关更在长水县的西南,已近于今卢氏县。这是位于洛河中游的关隘。自来有关洛阳的军事行动,似皆与洛河中游无若何关系,隋唐时期也是如此。这样说来,高门关对于拱卫洛阳,也难得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隋唐两代的建都长安和当时的关陇集团 隋唐两代相继以长安为都城,这虽是两代的新猷,却是西魏、北周的旧贯。长安自西汉、新莽之后,废不为都,中间东汉献帝、西晋愍帝以及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和前、后秦,皆曾在这里建过都城,历年都甚短促,前后合计,尚不及百年。自后秦覆灭后,又复废不为都将及一百二十年。北魏孝武帝西奔,使长安作为都城,重新开始新的阶段。孝武帝开创了西魏的社稷,可是当时对于部城的建置势难从容选择。孝武帝本来不甘再受高欢的压迫,思欲另谋生路,可以投奔求其庇护的,只有宇文泰,而宇文泰正据有关中,距洛阳尚非过远。孝武帝当时所设想的只是一位宇文泰,并非长安城。长安城能够又复作为都城,乃是一种偶然性导致的结果,并非历史规律性的演变。
北周皇朝能够建立,是由于宇文泰早在西魏初年即已掌握全部权力;隋朝能够建立,也是由于杨坚早在北周末年即已控制整个朝廷。皇朝的更迭都采取禅让形式,因而都城也都沿袭旧规,无所改易。后来唐朝代替隋朝,仍然是同样的手法,所以长安依旧成为都城。其间只是在隋朝初年,另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原下建立大兴城,作为新的都城。新都仍设大兴、长安两县。唐初改大兴为万年,仍与长安并治城内,长安名称得以保存下来,已不是原来西汉的长安城了。
西魏以长安为都城,如前所说,乃是时势所逼,别无选择余地,其后逐渐演变,也无余地可供选择,因而累代相沿,至于唐时。当北魏孝武帝西迁之后,高欢亦挟魏室东迁于邺。迁邺之际,洛阳颇受破坏。接着东西相争,洛阳又处于两者之间,复沦于疆埸,成为争战的场所,已难于重建。西魏自其初年起,权力皆为宇文泰所掌握。宇文泰以关陇一隅之地,与据有山东富庶地区的高齐相抗衡,就不能不有所振作。近人论当时史事,谓宇文泰所推行的为“关中本位政策”,相应地形成关陇集团,这样的说法正与当时情势相符合。远在北魏孝文帝由平城迁都洛阳之时,随着迁来的代北鲜卑人一并改籍为河南人,使其不再有故土之思。这时随孝武帝西迁的许多著籍河南的鲜卑人,也一并改籍为京兆郡望。不仅诸胡族有此改变,就是仕宦于关中的山东士族,同样皆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当年汉高帝初定天下,说到建都,其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就多劝高帝都于洛阳,不欲远到关中来。而这时在关中的诸胡族和山东士族都已改籍京兆和关中,关中就是这些人的桑梓所在,对于都城位置就不应再有异议。
建立隋朝的杨坚,史称其为弘农华阴人。推其本源可能也是山东士族,而随例改籍的。华阴杨氏自东汉杨震以来,就是关中著姓。杨坚改籍也就成了关陇集团的人物。杨坚取得政权,自是得力于乃父的军功和其本人与北周有椒房之亲,也是得力于关陇集团的拥护。杨坚一直就在长安,这样就顺水行舟,无往不利。建立唐朝的李渊,论其家世也和杨坚一样,都属于关陇集团。李渊在太原起兵,处心积虑,必欲回到长安,就是要争取关 陇集团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建立唐室的江山。正是这样,以长安为都城就成了定型,不应再有别的打算。
隋及唐初山东的局面及陪都洛阳的建置 自东西魏分立之后,宇文泰以关陇一隅之地与据有山东富庶地区的高齐相抗衡。这样的抗衡并非都是顺利,有时甚至形成势同燃眉之急的压力。宇文泰曾经夺取过洛阳,可是洛阳以东就不易染指。高欢却不断西向进军,沙苑之役对于宇文泰来说,殊属发发可危,幸能取得胜利,免于颠覆。战后植树庆功,也是难得的际遇。后来北周还是灭了北齐,这样的硕果并非一蹴所能获得,也是经历了若干艰难险阻,才能有如此成就。北齐灭亡之后,杨坚思欲取代北周,肇建隋朝之际,各地间有起兵反抗,其中以山东为多,有荥州(隋时改为郑州)刺史宇文胄、青州总管尉迟勤、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而以相州总管尉迟迥兵力最为强大。相州治所就是东魏北齐的邺都。平尉迟迥后,移相州于安阳,其邺城及邑居并皆毁废。山东各地还应加上江南的陈国,陈国和东魏、北齐一样,也是周、隋的对手。举兵于郧州的司马消难,在兵败之后,并郧州投奔陈国,使杨坚多一番顾虑。迄至隋末,各地纷纷起兵,先后割据称雄,也以山东为多,有劳唐初的征讨平灭。从东魏、北齐以来,这东西两方之间,仿佛隐隐有一条界线,显示出其间还有若干差距。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差距。以关陇集团为基础的建于关中的皇朝,就难免对于山东人士有了若干戒心。隋炀帝初年,上距北齐的灭亡已有二十余年,就是陈国的倾覆也有十余年,炀帝诸臣还是以此为言。其通事谒者上疏说:“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并且指出这些山东人“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还指出“朋党人姓名和奸状”,炀帝因而下诏推究,有关的山东人并被免官流配。这虽然只是一条例证,可见当时的山东人是被另眼相看的。朝中官员可以免官流放,偌大的山东如何防备,确实是个问题。就在炀帝登基伊始,并州总管汉王谅就举兵反抗,这如何能使炀帝放得下心来。
隋时营建洛阳为东都,就是炀帝决定的。当时所颁的语书,由汉王谅的反抗说起。诏书说,“今者汉王谅悻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急赴,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周迁殷人,意在于此。况复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时顺动,今也其时”。这对于营建东都的设想,说的十分明确。就在开始营建东都时,还掘凿了一道长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渡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从现在地理来说,就是由山西河津县西北濒黄河的龙门山开始掘堑,东行经晋城市北,东越太行山,达到河南卫辉市,向南渡过黄河,经过开封市和临汝县,而至于陕西商县,形成一个椭圆形。这椭圆形的中心就是洛阳。椭圆形西口没有封闭,因为再往西去就是都城长安。都城和陪都之间用不着再有什么防御的措施。由隋文帝始建皇朝时起,到炀帝之时,已经二十余年。在这二十余年中,长安不是没有受到过威胁,威胁来自突厥,还未惊动长安。炀帝营建东都,其起因是汉王谅的造反,其实汉王谅的乱事很快就已告敉平,不足作为兴工的理由。炀帝所颁的诏书说:“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可见从隋朝始建邦国,对于安抚东夏,就初未释怀。在这样一些痕迹中,还仿佛可以看到关陇集团的余波不时仍在荡漾。
这样的余波并未因隋朝社稷的崩溃而逐渐静止,唐朝初年也仍隐约显露出来。就在唐朝肇建之时,唐高袒诸子建成、元吉和秦王世民倾轧,还以山东人为口实。《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建成、元吉)密令数人上封事曰:‘秦王左右多是山东人。’”《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则改成“秦王左右皆山东人”,显得更为严重。这时上距隋文帝的统一南北为时更久,可见其积习之深。这些话说还是皇族之间和朝廷内部的琐事,其实民间也有歧视之处。唐长安外郭城皇城东第三街最南的一坊为敦化坊,再南就是曲江池了。这座坊的西门之北为秘书监颜师古宅、太常少卿欧阳询宅、著作郎沈越宾宅。贞观、永徽间,颜师古、欧阳询、沈越宾住此坊。颜即南朝旧族,欧阳与沈又江左士人,时人呼为吴儿坊。南朝旧族还被称为吴儿,显示其间并非和谐一气。吴儿亦应在山东人数内,是山东人依旧为关陇集团所见外。
虽然还有这样一些芥蒂,似已与东都洛阳的恢复和重建没有甚大的关系。唐初统一宇内,就废去隋的东都,太宗贞观年间改称为洛阳宫。直至高宗显庆年间,始复称东都。如果武德、贞观之间,对于山东人犹如隋初的防范,则东都就不应任其荒芜。就是高宗显庆年间恢复东都称号之时,似也没有这样的设想。高宗在恢复东京称号时,曾告其臣下说:“两京朕东西二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这与隋炀帝肇始营建东都之时,迥然异趣,前后不能相提并论。
隋炀帝自营建东都后,再未返回长安。可以说,洛阳虽为陪都,实际上就是都城。唐高宗恢复东都之后,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正如他所说的东西二宅一样。虽常巡幸洛阳,长安作为都城似未有所减色。至武则天时,以东都为神都,竟久居其地,仅于长安元年(701)十月返至长安,三年(703)十月又复东归洛阳,居西京者只有两年。既然久居洛阳,则重要朝廷机构亦当随之前去。甚至选举贡士亦在洛阳举行。武后载初年间,就曾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可见洛阳已经代替长安作为都城,直至武后殁后,始得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