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隋唐时医学家的批判精神
隋唐时中医学所以取得较大的发展,与医学家们不泥古和讲求实际效果、敢于批评前人的错误是分不开的。例如:服石求仙之风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盛极一时,隋唐时期在士大夫和统治者当中仍甚风行。如唐太宗、唐高宗、唐宪宗均迷信盲从、妄求长生之术,但坚决反对者亦复不少,如有人敢于当着唐太宗之面揭穿西域僧“能咒人使立死,复咒即生”的骗局①,有人敢于现身说法,力劝高宗取消“合炼黄白”的念头等②。有的医学家观察到因服石中毒引起大量死亡和“石发”病等,所以更是积极地予以批判。巢元方批判了“寒食”(即服石)的流弊,孙思邈对于服石则坚决否定,指出:“宁食野葛,不服五石”。而且要求“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③。在学术上,孙思邈虽然十分崇敬张仲景,但他并不因循张仲景“六经辨证”的学说,易之为“方证辨证”;陈藏器虽然尊崇《神农本草经》,但他对“食姜能使人愚”的说法提出了批评。甚至唐廷在官修本草中对《内经》等也公然提出:“无稽必正”的原则。这些,对医学的发展有着解放思想的作用。
在古代,统治阶级迫害医学家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如扁鹊为李醯所杀,华佗被曹操所害,虽然这反映了统治者的愚昧和残暴,但并未有公开之反抗。隋唐时期,被无辜杀害的医学家大多仍不敢申诉,但已能引起大臣们的同情和为之舍命反抗。如咸通九年(868),同昌公主因病久治无效而死亡,唐懿宗竟以为医药有问题,而将翰林医官韩宗绍、康仲殷处死,并将韩、康两家宗族枝蔓三百余人下狱。宰相刘瞻令谏官温璋上疏,以为刑法太过,不料竟遭贬斥。刘瞻又亲自上疏指出:“公主久患危疾,医工无不尽其方术”,“自陛下雷霆一怒,朝野震惊……囚平人而结冤,此皆安不思危,忿不顾难者也”④。懿宗竟大怒,罢刘瞻相位。“璋叹曰:‘生不逢时……’是夜自缢而卒。”①虽然还缺少资料证明因唐顺宗之死迫害过医学家,但从唐顺宗之母病死时遗命“侍医无加罪”,或可证明顺宗死亡时曾迫害过,而社会舆论则在后来为改变这种暴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①参见《旧唐书》傅奕、叶法善、裴潾等传。
②《旧唐书》卷八四《郝处俊传》。
③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
④《旧唐书》卷十九上《懿宗纪》,并见《旧唐书》卷一七七《刘瞻传》。
①《旧唐书》卷一六五《温璋传》。
隋唐时中医学所以取得较大的发展,与医学家们不泥古和讲求实际效果、敢于批评前人的错误是分不开的。例如:服石求仙之风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盛极一时,隋唐时期在士大夫和统治者当中仍甚风行。如唐太宗、唐高宗、唐宪宗均迷信盲从、妄求长生之术,但坚决反对者亦复不少,如有人敢于当着唐太宗之面揭穿西域僧“能咒人使立死,复咒即生”的骗局①,有人敢于现身说法,力劝高宗取消“合炼黄白”的念头等②。有的医学家观察到因服石中毒引起大量死亡和“石发”病等,所以更是积极地予以批判。巢元方批判了“寒食”(即服石)的流弊,孙思邈对于服石则坚决否定,指出:“宁食野葛,不服五石”。而且要求“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③。在学术上,孙思邈虽然十分崇敬张仲景,但他并不因循张仲景“六经辨证”的学说,易之为“方证辨证”;陈藏器虽然尊崇《神农本草经》,但他对“食姜能使人愚”的说法提出了批评。甚至唐廷在官修本草中对《内经》等也公然提出:“无稽必正”的原则。这些,对医学的发展有着解放思想的作用。
在古代,统治阶级迫害医学家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如扁鹊为李醯所杀,华佗被曹操所害,虽然这反映了统治者的愚昧和残暴,但并未有公开之反抗。隋唐时期,被无辜杀害的医学家大多仍不敢申诉,但已能引起大臣们的同情和为之舍命反抗。如咸通九年(868),同昌公主因病久治无效而死亡,唐懿宗竟以为医药有问题,而将翰林医官韩宗绍、康仲殷处死,并将韩、康两家宗族枝蔓三百余人下狱。宰相刘瞻令谏官温璋上疏,以为刑法太过,不料竟遭贬斥。刘瞻又亲自上疏指出:“公主久患危疾,医工无不尽其方术”,“自陛下雷霆一怒,朝野震惊……囚平人而结冤,此皆安不思危,忿不顾难者也”④。懿宗竟大怒,罢刘瞻相位。“璋叹曰:‘生不逢时……’是夜自缢而卒。”①虽然还缺少资料证明因唐顺宗之死迫害过医学家,但从唐顺宗之母病死时遗命“侍医无加罪”,或可证明顺宗死亡时曾迫害过,而社会舆论则在后来为改变这种暴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①参见《旧唐书》傅奕、叶法善、裴潾等传。
②《旧唐书》卷八四《郝处俊传》。
③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
④《旧唐书》卷十九上《懿宗纪》,并见《旧唐书》卷一七七《刘瞻传》。
①《旧唐书》卷一六五《温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