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

第二章考古资料 第一节城址与界壕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城址与界壕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各类城市星罗棋布,城市布局也与唐代有很大的不同。封闭式的坊市首次被开放式的街巷所取代,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阶段。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的布局,是皇权至上思想在都城规划中的反映。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地方城市的发展及其规划起了促进作用。至于辽金两朝前后期都城布局的变化,则反映了契丹和女真族接受汉文化的过程。

   都城

  开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都城开封城遗址位于今河南开封市。由于黄河泛滥,故城已深埋地下,使考古工作十分困难。初步探明整个外城的轮廓和部分城门,并进行了部分解剖试掘①。故城为三套城墙,东西略短,南北稍长,平面形状为不十分方正的矩形。

  中心为皇城,即宫殿所在地,原为唐宣武节度使衙,后梁建为宫城,北宋初扩建,形制略作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周长约2500米。皇城为砖砌城墙,四面开6门,其中南墙开3门。这与宫城居中的布局有关,与唐长安城不同。这种方式也影响了金中都及元大都的规划。南面正门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考古勘探已发现南墙的两处门址。

  第二重为里城,主要用作商业和居民区,也是官署、寺观等的集中区。原唐汴州城,后梁建都,升为开封府。遗址相当于今开封市区,形制略呈正方形,周长约25华里。文献载有12门,每壁各有3门,城门的旧名表示它联系的地区,如宋门通宋州(商丘)、曹门通曹州、郑门通郑州。这也说明当时城市与周围地区在交通及经济上的联系较密切。各城门皆有瓮城,通御路的4个门,有门3重,各城门正对,其他城门有门4重,各门不正对。现有各城门位置与文献记载的相对位置基本上相同。

  最外一重为外城,也称罗城,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北宋定都开封后,曾多次在后周外城的基础上重修和扩筑。外城经考古勘探试掘,已发表了平面实测图,共有水旱门20个,其中水门7个。除北壁为4个城门外,余均为3门,城垣平面形状并不十分规则。城门位置与里城城门相对。勘探实测表明,外城与今开封保存的明清城壁基本平行,东墙距今墙最近为1.4公里,最远的西墙距今墙2公里。实测东墙长7660米,西墙7590米,南墙6990米,北墙6940米,全城周围长29公里余(合29120米),与文献所记元丰年间扩修后的长度基本相符(据宋太府尺计算应为28250.21米)。城墙夯筑,现均深埋在地下,一般距地表3米左右,其中保存较好的西墙,宽度为10—20米。已探出旱水门缺口10处,疑为6处旱门和4处水门的遗址,其中南墙的南薰门为一瓮城门,略呈长方形。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0米,瓮门在瓮圈中部,宽达70余米,与城内探出古州桥遗址及宋皇宫遗址所在——龙亭呈一南北直线,从而证明今开封市区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中山路,即是宋东京开封城内的中心大道——御街。西墙的新郑门规模较南薰门还大,门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城门缺口宽达30米,是已发现诸门中保存最好的一处,试掘发现瓮门和门道间的路土和几条明显的车辙印。外城里外都是版筑的夯土墙,西城墙经解剖现存高度为8.7米,顶部残宽4米,底部宽34.2米。城墙夯土层次分明,多采用梅花夯筑法。夯土中杂有“天圣”、“治平”年号的宋钱,并有多次修补痕迹。另外,城墙外侧发现了专为减缓水的下冲力设置的泄水槽,这说明筑城技法到宋代又有了新的发展。

  里城及外城墙外均有宽城壕,城内河道较多,号称“四水贯都”,汴河两岸是繁盛的街市所在。城内御街横跨汴河的重要桥梁之一——州桥遗址也已被发掘,桥面宽度达30米,河流对城市布局及其发展有一定影响。

  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纵横有序的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及巷道也多呈方格形,或有丁字形相交的,但不见坊里划分。在里城和外城间尚有数条斜街,这显然与唐代两京严整的方格型道路网不同。住宅和店铺、作坊等都面临街道建造,有些街道已成为各行各业集中的地段。

  临安五代吴越国都城杭州和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浙江杭州城基本重合,调查发掘困难很大。文献载杭州城为隋杨素所筑,周36华里。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垣是在五代吴越城的基础上增修而成的,由宫城和大城两重,旱门13、水门5座,成不规则形。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临安城的考察。1983年吴越捍海塘的发掘,不仅查明了海塘的走向及构筑技术,也为南宋宫城方位的界定勘察做了必要的准备①。

  宫城在城南凤凰山东,原为吴越时王府所在的子城。周围9里,南北各开1门,规模较小,宫殿和官署分布其内。考古探明了宫城的北城墙、东城墙和城内若干夯土基址,同时配合基建发掘了与德寿宫及六部遗址有关的道路或建筑基址。

  全城市肆密布,据载多达440个,主要街道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大运河在城市北门外,为主要运输线。城市中河道很多,商业点主要依据河道而列。

  辽上京遗址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为辽代五京之一。辽太祖神策三年(918)开始筑城,天显元年(926)扩建,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抗战期间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重新进行了勘测,基本上搞清了皇城内的平面布局和部分汉城内的遗迹分布状况②。

  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两大部分组成,城墙由黄土版筑而成,周围约6400米。皇城在北,是契丹族居住的区域,残墙最高达9米,现存有南、西、北3座门址。门外都加筑瓮城,东、西、北三面墙上还保留有“马面”遗迹。城内东、南一带建筑遗迹很多,有的还残存院墙痕迹,应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自皇城南墙正中向北,有一条大道直通“大内”,各组建筑物间亦有不规则的道路相连接。城内西部的小山上有寺庙和窑址,窑址出土匣钵、支钉等窑具及大量的白瓷片,器型以碗、盘等食具为主,盆、罐等容具次之。城内北部为空旷地带,不见建筑遗址,应是搭设毡帐的地区。大内位于皇城的中部,是宫廷所在,四周有围墙,残墙高仅1米多,南墙遗迹已很不明显。主殿基址在城中部最高处,原是天然石丘,经平整后兴建宫殿,殿后有排列整齐的小型建筑台基。

  汉城在南面,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的南墙,现存有4座门址。城内除少数官署庙宇外,多为民用住宅和工匠作坊,并有少量市楼建筑遗迹。由于白音戈洛河河床逐渐北移到皇城南墙附近,城内遗迹受洪水冲刷,仅保存了北部中央的部分。

  辽中京遗址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名)城,1959—1960年间进行了全面勘测和重点发掘①。全城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城墙全用黄土版筑,残迹最高约4米。

  外城南北长约3500米,东西宽约4200米,周长共约15400米。内城在外城中央稍偏北,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2000米,与外城构成回字形平面,墙上有“马面”无角楼。皇城在内城的正中偏北,仅筑有东、南、西三墙,其北墙即内城北墙,每面长约1000米,四角有角楼基址。外城的朱夏门、内城的阳德门和皇城的阊阖门、左右掖门的遗址已被发现。皇城正门阊阖门有3个门道,自朱夏门经阳德门至阊阖门以内的中轴大道也已钻探清楚。外城部分路宽约64米,内城部分路宽约40米,用黄土、灰土及砂子铺垫。路面中央略凸起,剖面呈弧形,路两侧有排水沟,沟上盖木板或石板。中轴大路两旁各有南北纵街3条,东西横街5条,宽者达15米,窄者约4米,东西两侧对称布局,次序井然。外城南部为坊市所在,北部还发掘了官署、庙宇及廊舍遗址。廊舍在中轴大道之西,为一南北向的长方形建筑,柱础和夯土台基尚存。在外城西南隅土山顶上发掘了寺院遗址中的一座佛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皆为5间,殿内用方砖铺地,中央有佛坛。内城阳德门至阊阖门之间的大路宽约40米,两旁无建筑遗迹。皇城阊阖门内的大路宽约8米,东西掖门也有道路通往武功、文华两门。武功、文华两个殿址也已被发现,布局上均属汉式传统木构架建筑。辽中京城比辽代初期所建的上京城更多地模仿了中原都城的制度。

  金上京遗址位于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为金代初期的都城遗址。金太宗时称会宁府,熙宗天眷元年(1138)称上京。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迁都中都,削上京之号。正隆二年(1157)毁上京宫殿、宗庙及诸大族邸第等建筑,夷为耕地。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复称上京,为陪都。大定二十一年(1181)陆续修复宫殿、城垣。

  金上京分为南北二城,平面呈曲尺形,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8米,两城之间筑隔墙,有门相通。全城现有9个可能是城门址的豁口。夯土城墙和角楼、马面、瓮城等遗迹尚存。南城西北部有皇城,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米。皇城午门外有土阙,午门内的中轴线上有5个宫殿台基,两侧有左右廊基址,殿基平面呈“工”字形。近年在上京遗址内外常发现金代遗物,如上京路的官印、腰牌,打有“上京翟家记”戳子的银镯、银锭,凿有“上京警巡院”等验记的铜镜,还发现窖藏的铜钱、银器等①。

  金中都位于今北京旧城外城的西南部,为金代都城。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在辽燕京城(又称南京城,即唐幽州城)的基础上扩建,并重建宫城。贞元元年(1153)新宫告成,从上京迁都于此,改名为中都。1959年曾对城垣遗址作过调查,1965—1966年又对外城城垣、宫殿和街道等遗址进行了重新勘测②。

  金中都外郭城的东南角在今永定门火车站西南的四路通,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今军事博物馆南皇亭子,西南角在今丰台区凤凰嘴村。凤凰嘴村南和马连道附近的地面上,尚保存有南垣和西垣的夯土残壁。外郭城东、西、南各开3个城门,北城垣据《金史》记载有4个城门,总计13个城门。宫城位于全城的中央,平面呈长方形。前朝是大安殿,遗址在今广安门外滨河南路西侧,经钻探得知面阔为11间,与文献记载相符。宫城正南门应天门、皇城正南门宣阳门和外郭城正南门丰宜门在同一条轴线上。丰宜门内大街、端礼门内大街、会城门内大街,以及丰宜门和端礼门之间东西向横排的街巷,都已被勘查出来。已发掘的一处夯土遗迹,南北长60米,东西残长60米,夯土厚近5米,参照文献记载,该遗址很可能就是金中都大安殿遗址,是在辽代宫殿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水关遗址位于今右安门西南,距现地表5.1米,呈南北向,入水口东南两“摆手”呈倒“八”字排列,石板构筑,并以铁锭固定。摆手残高1.5米,摆手前排有密集的、起保护作用的圆柏木桩。水关主体呈长方形,流水面平铺石板,石板下衬有粗大的方形横木,即衬石枋;地面上靠近入水口的石板,还用大铁钉固定在衬石枋上。衬石枋之下是成排的地钉,两者用榫卯结构垂直相接。水关遗址是目前所知金中都城址内保存最大的一处遗址①。

  据考古复原研究,金中都原属于辽南京城范围内的街道,仍保存着唐代街坊的形式,而金代新扩展的部分,则改为沿大街两侧平行排列。两种不同形式的城市街道共处于一个城市之中,是金中都规划的特点。

   地方城市

  这一时期地方城市发展很快,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越了前代,特别是工商业的发达,对地方城市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根据考古调查和分析,这一时期地方城市布局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中原北方地区流行方形十字街式,南方地区则流行长方形纵街横巷式,一些典型的商业城市则自发形成不规则狭长形城市。

  扬州宋城位于今江苏扬州,为现代城所叠压。宋代扬州城是由三个互不相属而又关系密切的城圈组成,自南而北分别为大城、夹城和堡城,分布范围大体与唐代扬州城相同。南北全长5600米,总体平面布局略呈“吕”字形①。

  宋大城即州城,约当唐代罗城东南部分,为南北向长方形,建于五代,南北长2900米、东西宽2200米,今四周城壕犹存。城墙以黄粘土夯筑,外包砌青砖,大量城砖有“武锋军”戳记。其四垣城门经发掘或钻探已得确定,其中南门门址直接叠压在唐城门址上。城内主要大街、河道都沿袭了唐城的规划。宋大城实测周长10110米,与《宋会要辑稿》记载相近。

  堡城是由唐代的子城改筑而成,西、南城墙和北城墙的大部分都沿用了唐代城墙,实测周长5000米。四垣各设一门,其中南门沿用了唐代子城南门。夹城位于堡城和大城之间,为南北向长方形,周长2700米。四面城壕依然存在,夹城东墙和北墙中部各发现城门遗址一处。

  宋扬州三城城内均开十字形大道并与四面城门相连。宋大城南北大街西侧并行一条市河,与南北水门通。大城内的东西向街皆互相平行,间距300—350米,其间又平行分布三条东西小巷,巷口通往南北街道上。探明东西向主干大道共有三条。南北大街两侧为开放式的街巷。这种纵街横巷式的布局常见于我国南方宋城。大街傍临河道则是扬州宋城的特点。扬州宋三城的出现和历次增筑,均与当时的军事形势密切相关。

  平江城位于今江苏苏州的宋代平江城,考古工作虽然做得不多,但南宋绍定二年(1229)刻成的现存宋代城市图中最详密的图碑——平江图碑,翔实地记录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布局。

  平江城有外城、子城两重城墙。外城呈南北长的矩形,城内外均有壕,北、南、西三面各一城门,东面二门。每门均水门、旱门并列,除南门外均无城楼。各城门均不相对,无穿城直街。街道均取南北或东西正方向,呈丁字或十字相交。北半部为居民区,采取南北街和东西巷的布置。街巷多与河并行,组成水陆交通网。住宅多面街背河。城的南半部官署、学校、寺观较多。全城共有357座桥,65座跨街而建的牌坊。

  子城在城内中部,平面呈长方形,内为府衙,仅南、西两面有城门。南门以内于轴线上建府衙,前设厅,后为“王”字形平面的宅堂。两侧为府属各厅。

  平江城不同于古代北方城市平面那样的规则方正,这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平江城居民区小巷横列、跨街建坊等布局为后代城市所仿效,为坊市制度废除后宋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新形式。

  辽金地方城市东北地区的辽代城址发现很多,周长在4公里以上的都属府城或节度使州州城,刺史州州城一般不足3公里,比较小的城址则应为当时的县城。吉林省境内的城址保存较好,有清楚的城垣,夯土版筑,形制整齐,均有瓮城、角楼、马面等设施。城内出土有辽地生产的铁器、陶瓷器,也有中原地区制作的瓷器、钱币等。

  辽代在东北地区兴筑的五国部之一奥里米故城,经考古勘查,在今黑龙江绥滨。该城南墙被河流冲毁,北墙保存完整,全长912米,夯筑,高3—4米,附有马面18个,墙外有壕。城正南北向,近方形,全城周长约2200余米。城内土丘起伏,排列有序,其上遍布瓦砾、陶瓷片,应为建筑遗址①。

  位于今黑龙江克东的金代蒲峪路故城,1975—1979年曾两次被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瓮门、官衙址等,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金代城市考古。城为椭圆形,实测周长2892米,南北瓮门各一,该城城墙外表的砖砌技术,官署区与手工业居民区分设的城市布局,以及室内外先进建筑技术的应用,都是难得的研究金代城市史的资料②。

  西夏地方城市西夏建国前,1024年李德明在定州建省嵬城。遗址在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庙,1964—1965年曾调查和小规模发掘。城略作方形,城墙夯筑,未用砖包砌。东门遗址保存有两壁下部的基础条石和排叉柱洞的痕迹③。

  黑水城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治达赖湖波镇东南,遗址为早、晚两座城址压在一起,外围大城为元代亦集乃路故城,小城位于大城东北隅,为西夏黑水镇燕监军司治所。小城呈正方形,边长约238米,正南设城门,有瓮城、马面、角台等设施,20世纪初以来出土了大量西夏文书④。

   金代界壕遗迹

  金代北部边界遗迹——界壕,东北起嫩江右岸,西南抵大青山之北,全长约2500公里,界壕在金初由泰州都统婆卢火开始建筑,代有增修,至金章宗承安一年至二年(1196—1197)全部告竣。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作过多次调查,已基本搞清楚了它的分布和形制①,全线除东西两端为单线外,中间地段还分为内、中、外线和一些支线。东北的起点在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治尼尔基镇北8公里的七家子附近,沿大兴安岭东南麓,经扎兰屯、扎赉特旗等地,至科右前旗西南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突泉北部,在科右中旗北部穿越兴安岭,进入锡林郭勒草原,经东乌珠穆沁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又于阿巴嘎旗北部进入我国内蒙古境内,再经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至四子王旗;南线从科右前旗西南经突泉、科右中旗、扎鲁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克什克腾旗,在达尔泊西南入锡林郭勒草原,然后再经正蓝旗、正镶白旗、镶黄旗,向西南经过商都县和苏尼特右旗境内,再经察右后旗,在四子王旗的查干脑包与北线会合。会合后的界壕,自四子王旗西以东北—西南方向经达茂旗境内至武川境内,消失在大青山北部的群山之中。

  界壕遗址以东北路北段保存最好,一般都有主墙和副墙。主墙基宽10米,墙外即为壕沟,壕宽2.5米,自壕底至墙顶高约4—5米。主墙上每隔80—100米设一墩台。主墙外侧20—30米外筑与主墙平行的副墙,个别地方设两道副墙。在主墙之内约数百米处设150米见方的边堡,边堡之间相距约10公里。在约200公里长的界壕上设有19个边堡和3座城堡。边堡中出土有铁镞、铁马具、铁铲、铡刀、石磨和陶器等遗物,反映了金代屯驻在边堡上戍卒的生活情况。界壕西部和中部南线的形制与东北路的形制相同,但中部分叉处南北两线大不相同,北线无副墙,南线不仅有副墙,且每隔数十米筑有一马面。界壕和边堡工程浩大,它不仅反映了当时这一带蒙金对峙的激烈形势,也显示了金代北部地区的经济水平①。

  

  ①开封宋城考古队:《北宋东京外城的初步勘探与试掘》,《文物》1992年第12期;丘刚:《北宋东京三城的营建和发展》,《中原文物》1990年第4期。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新近十年的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②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等:《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①辽中京发掘委员会:《辽中京遗址发掘的重要收获》,《文物》1961年第9期;李作智:《论辽上京城的形制》,《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①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从出土文物看黑龙江地区的金代社会》,《文物》1977年第4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①《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①扬州城考古队:《扬州城考古工作简报》,《江苏扬州宋三城的勘探与试掘《考古》1990年第1期、第7期。

  ①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松花江下游奥里米故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考古》1977年第4期。

  ②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克东县金代蒲峪路故城发掘》,《考古》1987年第2期。

  ③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况》,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内蒙古黑水城考古发掘纪要》,《文物》1987年第7期。

  ①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东北路界壕边堡调查》,《考古》1961年第5期;《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①哲里木盟博物馆:《内蒙古霍林河矿区金代界壕边堡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2期;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考古工作近十年的主要收获》,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