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文天祥张世杰
第一节 文天祥
身世与文章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20岁,举进士。理宗宝祐四年(1256),对策集英殿,擢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开庆初年(1259),元兵犯宋。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时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不报。乃自免归。后迁刑部郎官、尚书左司郎官等职。因忤贾似道,致仕。时年仅37岁。
咸淳十年(1274),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告急,诏天下勤王。文天祥提兵入卫临安。明年,出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派赴元军议和。被拘。夜亡走入真州。
文天祥此时曾欲请两淮之兵合纵抗战,但不为所用,且被猜疑。于是辗转逃避,泛海至温州,复收兵转战。终因力寡势孤,屡战屡败。景炎三年被俘,遣送至燕。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不屈而死。著作有《文山先生文集》。
《宋史》卷418本传称文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而当国家危亡之际,乃“痛自贬损,尽以家资为军费”。一似文天祥由富家子弟一变而为民族英雄者。但从文天祥的遗文看来,颇似儒学教养极深的学者,不似性本豪华的文人。
文天祥早年的文章,存有《御试对策》一道。滔滔万言,其中有云:圣人出,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不过以一不息之心充之。充之而修身治人,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致知,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自精神心术以至于礼乐刑政,亦此一不息也。自有三坟五典以来,以至于太平六典之世,帝之所以帝、王之所以王,皆自其一念之不息者始。
此文用语,几乎都是理学家言。大概到了南宋末叶,程朱之学已经深入士子之心。虽然有过伪学之禁,但解禁之后,其学反而更加流行。文天祥此策的基本思想就是深受理学影响的。
宋元之际的儒学人物,为人处世,蹊径不同。有人只讲儒学的传宗接代,并不固执臣节;有人则固守臣节,不事二君。文天祥虽非程朱嫡传,其固守臣节,似与后者相近。
文天祥这篇文章还有一段值得注意。例如:陛下以为今日之民生何如邪?今之民生困矣。自琼林、大盈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缮而民困,自献助叠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私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吾民如家鸡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呜呼,东南民力竭矣。
这段文字与前段不同,不是理学说教,而是为民请命。列举民生之所以困,都是征实之言,而且颇带情感。这样的文章似乎不是一般儒学后辈写得出来的,也不是“自奉甚厚”的豪华子弟所能写得出来的。
文天祥这篇对策写于弱冠之年,对于民生疾苦,已经如此关切,指陈时弊,已经如此愤慨,于是,当他历尽艰辛困苦之后,所撰《指南录序》和《后序》,也就写得更加悲歌慷慨、真切动人。
《后序》在历述苦难艰辛之后,说: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黥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则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这篇《后序》写于景炎元年(1267),已是南宋末日,国破家亡,九死一生,发而为文,故沉痛如此。
“愁苦之词易工”,天祥本来工于词章,又历经愁苦,故形诸文字,其词之工,有非寻常人力所能及者。
与此文同工者,还有《正气歌》的小序。其中列叙自己囚于“土室”的遭遇,也是前此少有的文章。其言有云: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汙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汙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余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
这样的笔墨,也可以说是纪实之文。南宋建炎以来,在兵荒马乱之中,纪实之文产生了不少,多存于野史杂著。但文天祥此文,不同于野史杂著,身为囚徒,自述遭遇,所记诸般,更富实感。
《指南录序》、《后序》以及《正气歌序》等,都是南宋之末殉国志士的代表作品,也是文天祥的传世之作。指事造实,直抒胸臆。这类作品和他的诗歌诸作,也是异曲同工,都是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
文天祥还有一些书启记叙题跋文字值得称道,而历来称道者少。其中有的文章是很出色的。例如《衡州上元记》有这样的记述:岁正月十五,衡州张灯火合乐,宴宪若仓于庭。州之士女,倾城来观。……咸淳十年,吏部宋侯主是州,予适忝陈臬事。常平以王事请长沙,会改除,于是侯与予为客主礼。……
及献酬,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游者益自外至,不可复次序。妇女有老而秃者,有羸无齿者,有伛偻而相携者,冠者,髽者,有盛涂泽者,有无饰者,有携儿者,有负在手者,有任在肩者,或哺乳者,有睡者,有睡且苏者,有啼者,有啼不止者,有为儿弁髦者,有为总角者。有解后叙契阔者,有自相笑语者,有甲笑乙者,有倾堂笑者,有无所睹随人笑者。跛者,倚者,走者,趋者,相牵者,相扶擎者,以力相拒触者。有醉者,有倦者,咳者,唾者,嚏者,欠申者,汗且扇者。有正簪珥者,有整冠者,有理裳结袜者。有履阈者,有倚屏者,有攀槛者,有执烛跂惟恐堕者。有酒半去者,有方来者,有至席彻者。儿童有各随其亲且长者,有无所随而自至者。立者,半坐于地者,有半坐杌下者。有环客主者,有坐复立者,有立复坐者。视妇女之数,多寡相当。盖自数月之孩,以至七八十之老,靡不有焉。
从这样的文章看,文天祥的文笔是颇擅于描绘刻画的。这里对于州民老幼男女的描述,可谓穷形尽态。文章写于咸淳十年,南宋统辖的地区已甚狭小,而衡州一隅之地尚有如此承平景象,是很难得的。在文天祥看来,这乃是“国家忠厚积累,于民力爱养有素”所致。
这样的笔墨和上面所举文天祥诸作的内容显然不同,但从行文的工巧看,也有一致之点。
在记序文字中,文天祥也有一些应酬之作。但文天祥之文,并非一般应酬,应酬之中,时抒己见。如《送隆兴邹道士序》有云:新吴昭德观,或传西晋刘仙人飞升之地。其观前井,犹仙人时丹井也。今邹高士居其观,亦以炼丹名。或曰:高士仙人之徒与?予诘其所以为丹,则高士之丹,非仙人之丹也。仙人之所谓丹,求飞升也;高士之所谓求丹,伐病也。仙人之心,狭于成己;高士之心,溥于济人。且夫兼人己为一致,合体用为一原,吾儒所以为吾儒也;重己而遗人,知体而忘用,异端之所以为异端也。高士非学吾儒者,而能以济人为心,噫,高士不贤于仙人欤?
文天祥是儒者,赠序给道士,当属应酬之文;但他认为邹乃“高士”,其“求丹”,在于“伐病”;其居心,亦“溥于济人”,这同那种只求自己“飞升”的仙人不同。对于这样的道士,文天祥是赞成的。这样的文章,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应酬文字。
在文天祥的题跋文字中,有一篇《跋李景春万言书稿》也是很有特点的文章。其文云:吾乡布衣李君景春,上书于绍兴,累累万言,尽疏闾阎隐微之故,可谓知无不言矣。厥亦惟我高宗皇帝,仁厚恻怛,勤求民瘼,是以旁通下情,庶几古者询于荛之遗意。凡我有官君子,暨于国人,式克于劝,读君之言,当时州县间可嗟叹者如此。今去之百有余年,孰知又有过于君所观者!识者于此,又重为世道感。
称赞李景春上书之“知无不言”,又称赞宋高宗之“仁厚恻怛”,文天祥为人之忠厚,于此亦可概见。说到最后,指出“去今之百有余年”,“世道”之可“嗟叹”者,又有过于“君(李景春)所观者”。这是文天祥有慨于时事的。但尽管慨乎言之,出语却相当委婉,不为愤激之言。
这样的文章,应是文天祥早期所作。和《指南录序》及《后序》比较,思想是一贯的,但情绪不同。虽有感慨,而不甚激切。
从这样的文字看来,如果文天祥不是身遭亡国之祸,拘囚之苦,使得优游于翰墨之间,则其文章之意度,可能与一般文士学者同风。只是生逢易代之际,于惶恐零丁之中,才产生了悲歌慷慨的作品。
《过零丁洋》与《正气歌》
文天祥一生业绩不在于诗,但在兵戈战乱之中、拘囚患难之际,苦吟不辍。而且以诗纪事,颇以“诗史”自期,曾说:“后之良史庶几有考焉”(《集杜诗自序》)。其存于《指南录》之诗记录了他出使蒙元军营、被拘北上、逃难救亡的经历。《指南后录》之诗,记录了他再次被俘以及囚于燕京的历程。其中最为世间传诵的作品有《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等。《过零丁洋》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有附注云:“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这里的张元帅乃元军统帅张弘范。张少保乃南宋抗战英雄张士杰。文天祥时为元军俘虏,被逼作招降之书,实为奇耻大辱,故以死抗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志如此,也就无所畏惧。有诗如此,则其人可知。何止“好人好诗”而已。
《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愿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宿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当时文天祥被囚于燕京土室已历两年之久。身体所受的创伤,精神所受的折磨,自不待言。所赖以自存者,只有“正气”。此种“正气”,在文天祥看来,其钟于人者,即临危之大节。“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诗中列举春秋以来的人物,都是天地之“正气”所在。文天祥之所以久被拘囚而不屈,实以这些人物自期。这样的思想品格,超出了当时某些以儒学道统自负的儒者。这样的作品,也不同于自悲身世的吟哦,而确是一首声振千古的正气之歌。
第二节 张世杰① 提兵抗元,入卫临安
张世杰(?—1279),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名将。
张世杰出身行伍,早年曾在北方金将张柔部下当兵,驻防杞县(今属河南),后来张柔降蒙古,他便逃奔南宋。宋将吕文德任命他为军中小校,后屡立战功,渐升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
开庆元年(1259)九月,忽必烈率领蒙古军自阳逻堡(今湖北黄冈境)渡江,进围南宋重镇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战争十分激烈。由于宋将高达率军奋勇抗击,张世杰救援得力,蒙古军久攻未下。此时北方蒙古大汗虚位,忽必烈匆忙北返,遂解鄂州之围,张世杰因功迁转十官。
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接受降蒙宋将刘整“先攻襄阳”建议,命蒙古军主将阿术围攻襄、樊。阿术亲率蒙古军主力自白河猛攻襄阳,并修筑鹿门、新城等堡,以控制汉水通道。襄阳守将请朝廷派兵增援,时任京湖都统制的张世杰领兵前往,与蒙古军在赤滩浦(今湖北襄樊东南)展开激战,后被蒙古军击败。襄、樊被围五六年,外援断绝,咸淳九年(1273)正月,樊城首先被攻破。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向元军投降。
咸淳十年(1274)九月,以左丞相伯颜为首的元军主力20万自襄阳南下,张世杰驻守郢州(今湖北钟祥),由于设防坚固,元军攻城不克,招降未果,于是绕道而走,沿汉水而下,直取鄂州。元军渡江后,鄂州守将向元军投降。
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进犯,沿长江顺流而下,两岸州县守臣、武将大多丧失斗志,不降则逃,使得伯颜所率领的元军犹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很快逼近临安。这时,临安守卫空虚,辅佐5岁小皇帝赵顯(宋恭帝)执政的太皇太后谢氏急忙下诏,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然而提兵赶来的只有郢州守将张世杰和赣州知州文天祥两人,朝廷上下感叹不已。
张世杰经江西等地入卫临安,途中收复饶州(今属江西),立下战功,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被朝中执掌政事的宰相陈宜中怀疑,说他有降元嫌疑,于是调换了他原来所统率兵马。张世杰到了临安,受命总都督府各军。
五月,张世杰部下刘师勇收复了被元军占领的常州。接着,张世杰又调兵遣将,四出进攻被元军占领的浙西诸郡县,收复了平江(今江苏苏州)、安吉(今浙江安吉西)、广德(今属安徽)、溧阳(今属江苏)等地,浙右降元的不少地方又反正归宋,一时宋军兵势大振。
七月间,张世杰与刘师勇、孙虎臣等集结战船万余艘,驻扎在焦山(今镇江),与元军对阵。张世杰命令以十船为一方,没有主帅号令,不得起锚,以示必死决心。元将阿术、张弘范以大船发动火攻,宋军猝不及防,船不能前后移动,士兵与元军展开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许多士兵溺水而死。张世杰失利,引兵暂退耑山,刘师勇退回常州。张世杰要求增兵,南宋朝廷未予理睬。
十月,元军进迫临安,此时,张世杰为检校少保。他与文天祥商议,各路“勤王军”此时已有三四万人,不如与元军决一死战,万一取胜,就命令尚在淮东抗元的宋军切断元军后路,国事尚有可为。但是,宰相陈宜中正向元军投降求和,对此建议无动于衷。十一月底,元军攻破独松关后,左丞相留梦炎弃官逃跑,陈宜中得到谢后允准,派人到元军求降,但遭到元宰相伯颜断然拒绝。
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破潭州(今湖南长沙)后,又有十多个郡县相继降元,谢后多次派人与元朝议降仍遭拒绝,南宋形势更加危急。张世杰、文天祥请求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少帝)转移海上避难,由他领兵背城一战,又为陈宜中等所反对。不久,陈宜中暗中做了手脚,向元军送去宋朝的传国玉玺和以皇帝赵顯名义写的降表。伯颜看了降表,要陈宜中亲自到元军商议投降事宜,并且捎信说:非宰相不能讲和。陈宜中害怕被杀,趁黑夜逃到温州。张世杰见南宋皇室决意投降,临安难保,于是领兵南下,准备在南方扩大力量,继续抗元。
德祐二年(1276)三月,伯颜入临安,全太后和小皇帝赵顯被送往大都(今北京),太皇太后谢氏因病暂缓启程,以后也被解往大都,偏安江南150年的南宋至此宣告灭亡。
志存社稷,力挽残局
临安陷落前,益王赵昰(8岁)、广王赵昺(5岁),由秀王赵与择等人护送,从临安逃亡婺州(今浙江金华),伯颜进入临安后,派元军追赶,他们又逃到温州。当时南宋一些不甘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去投奔。陆秀夫就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由定海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又聚在二王的麾下。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大臣立时拥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宋朝。随后元帅府迁往福州。小皇帝赵顯被掳北上后,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人就在德祐二年(1276)五月初一日,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宋端宗),改元景炎,册立杨淑妃为杨太妃,与赵昰一起听政。张、陈、陆三人各委以重职,组成行朝的权力中枢,企图重整旗鼓,继续抗元,中兴朝政。
十一月,元军自浙江南下,进入福建,张世杰护卫着端宗登舟入海,此后南宋小朝廷一直设在船上,成为海上流亡政权。不久,端宗的船队逃至泉州。泉州招抚使是阿拉伯商人蒲寿庚,他看到宋朝复国无望,心怀异志,请端宗驻跸泉州。张世杰认为这不是长远之计,没有同意。之后,宋军海船不足,张世杰征用了他的大批海船,蒲寿庚大怒,投降元朝。端宗在泉州立不住脚,转移到潮州。不久,又转移到惠州,继续在海上流亡。
景炎二年(1277),张世杰、文天祥在江西、广东等地连续反攻,各地宋朝故将或义兵纷纷响应,收复不少失地。特别是福建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吊眼、许夫人等率领汉、畲各族人民投入了反元斗争,抗元形势似乎出现了转机。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回光返照。十月,元将唆都增援泉州,正在攻打蒲寿庚的张世杰被迫还师浅湾,元将刘深尾随而来,张世杰迎战失利,护卫端宗逃亡秀山,又转往珠江口外的井澳。在井澳,海上刮起飓风,端宗受惊吓落病。景炎三年(1278)四月,端宗病死在广州碙州。
四月,张世杰、陆秀夫等又拥立8岁的广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继续打着宋朝的旗帜。张世杰派兵进攻雷州失利后,觉得碙州不够安全,便把行朝转移到新会县南八十里大海中的厓山。张世杰在岛上修建行宫、军营,储备粮食,制造舟楫,准备继续抵抗。
元世祖忽必烈派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帅,率领水军和骑兵,海陆并进,大举进攻福建、广东,企图最后一举消灭宋军。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兵追至厓山,张世杰决意和元军决一死战。
厓山决战,覆舟殉难
决战之前,张弘范发现元军中有个姓韩的军官是张世杰的外甥,于是连续三次派他去招降,张世杰严词拒绝:“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文天祥被俘后,张弘范又请他写信劝降,文天祥毫不犹豫地写出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作为回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劝降毫无希望,决战已成不可避免。此时有人向张世杰提出:海口之地,至关重要,倘若元军以水师扼守海口,则宋军不能进退。不如派兵防守,若能侥幸取胜,即是国家的福气;不胜,还可撤走。但是张世杰担心,如果大军调动,士卒离散,再也无力抗战,便慷慨地说:“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不久,张弘范果然派水师占领海口,断绝了宋军打柴取水的生命线。宋军没有淡水,吃了十多天干粮,渴得不得了只好喝海水,呕吐不止,士卒疲乏无力,战斗力锐减。
二月初六日,元军发起猛攻,宋元两军进行最后决战。张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等宋军将士,将千余大船,结成一字长阵,以大绳串联,联舟为垒,停泊于海中,四周修起楼棚,像陆地上的城堡一样,又将行宫焚掉,皇帝赵昺也迁到海上。从早晨一开始,双方就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从晌午到傍晚,海面上怒涛汹涌,炮火轰鸣,虽然宋军顽强抵抗,以死相拼,但终究大势已去,士卒伤亡惨重。张世杰派人去把皇帝接来,纷乱中未能成功。宰相陆秀夫眼看要被元军俘虏,就背起9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张世杰只好砍断维绳,指挥战船趁着朦胧夜色,保护着杨后突围,撤退到海陵山。张世杰还想奉杨太后求立赵氏之后,但杨太后听说帝昺遇难,也恸哭赴海死。张世杰收太后尸,葬于海滨。四天后,海上刮起飓风,将士劝他登岸避风,张世杰叹息道:“无以为也。”他相信上天有灵,便登上舵楼祈祷说:“我为赵氏矣,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①风浪越来越大,大船倾覆,张世杰这位抗元名将,最终未能实现他收复失地的夙愿,饮恨葬身于平章山下大海之中。
①本节材料主要依据《宋史》卷451《张世杰传》,下引不另作注。
①《续资治通鉴》卷184,至元十六年。
第一节 文天祥
身世与文章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20岁,举进士。理宗宝祐四年(1256),对策集英殿,擢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开庆初年(1259),元兵犯宋。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时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不报。乃自免归。后迁刑部郎官、尚书左司郎官等职。因忤贾似道,致仕。时年仅37岁。
咸淳十年(1274),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告急,诏天下勤王。文天祥提兵入卫临安。明年,出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派赴元军议和。被拘。夜亡走入真州。
文天祥此时曾欲请两淮之兵合纵抗战,但不为所用,且被猜疑。于是辗转逃避,泛海至温州,复收兵转战。终因力寡势孤,屡战屡败。景炎三年被俘,遣送至燕。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不屈而死。著作有《文山先生文集》。
《宋史》卷418本传称文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而当国家危亡之际,乃“痛自贬损,尽以家资为军费”。一似文天祥由富家子弟一变而为民族英雄者。但从文天祥的遗文看来,颇似儒学教养极深的学者,不似性本豪华的文人。
文天祥早年的文章,存有《御试对策》一道。滔滔万言,其中有云:圣人出,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不过以一不息之心充之。充之而修身治人,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致知,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自精神心术以至于礼乐刑政,亦此一不息也。自有三坟五典以来,以至于太平六典之世,帝之所以帝、王之所以王,皆自其一念之不息者始。
此文用语,几乎都是理学家言。大概到了南宋末叶,程朱之学已经深入士子之心。虽然有过伪学之禁,但解禁之后,其学反而更加流行。文天祥此策的基本思想就是深受理学影响的。
宋元之际的儒学人物,为人处世,蹊径不同。有人只讲儒学的传宗接代,并不固执臣节;有人则固守臣节,不事二君。文天祥虽非程朱嫡传,其固守臣节,似与后者相近。
文天祥这篇文章还有一段值得注意。例如:陛下以为今日之民生何如邪?今之民生困矣。自琼林、大盈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缮而民困,自献助叠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私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吾民如家鸡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呜呼,东南民力竭矣。
这段文字与前段不同,不是理学说教,而是为民请命。列举民生之所以困,都是征实之言,而且颇带情感。这样的文章似乎不是一般儒学后辈写得出来的,也不是“自奉甚厚”的豪华子弟所能写得出来的。
文天祥这篇对策写于弱冠之年,对于民生疾苦,已经如此关切,指陈时弊,已经如此愤慨,于是,当他历尽艰辛困苦之后,所撰《指南录序》和《后序》,也就写得更加悲歌慷慨、真切动人。
《后序》在历述苦难艰辛之后,说: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黥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则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这篇《后序》写于景炎元年(1267),已是南宋末日,国破家亡,九死一生,发而为文,故沉痛如此。
“愁苦之词易工”,天祥本来工于词章,又历经愁苦,故形诸文字,其词之工,有非寻常人力所能及者。
与此文同工者,还有《正气歌》的小序。其中列叙自己囚于“土室”的遭遇,也是前此少有的文章。其言有云: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汙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汙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余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
这样的笔墨,也可以说是纪实之文。南宋建炎以来,在兵荒马乱之中,纪实之文产生了不少,多存于野史杂著。但文天祥此文,不同于野史杂著,身为囚徒,自述遭遇,所记诸般,更富实感。
《指南录序》、《后序》以及《正气歌序》等,都是南宋之末殉国志士的代表作品,也是文天祥的传世之作。指事造实,直抒胸臆。这类作品和他的诗歌诸作,也是异曲同工,都是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
文天祥还有一些书启记叙题跋文字值得称道,而历来称道者少。其中有的文章是很出色的。例如《衡州上元记》有这样的记述:岁正月十五,衡州张灯火合乐,宴宪若仓于庭。州之士女,倾城来观。……咸淳十年,吏部宋侯主是州,予适忝陈臬事。常平以王事请长沙,会改除,于是侯与予为客主礼。……
及献酬,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游者益自外至,不可复次序。妇女有老而秃者,有羸无齿者,有伛偻而相携者,冠者,髽者,有盛涂泽者,有无饰者,有携儿者,有负在手者,有任在肩者,或哺乳者,有睡者,有睡且苏者,有啼者,有啼不止者,有为儿弁髦者,有为总角者。有解后叙契阔者,有自相笑语者,有甲笑乙者,有倾堂笑者,有无所睹随人笑者。跛者,倚者,走者,趋者,相牵者,相扶擎者,以力相拒触者。有醉者,有倦者,咳者,唾者,嚏者,欠申者,汗且扇者。有正簪珥者,有整冠者,有理裳结袜者。有履阈者,有倚屏者,有攀槛者,有执烛跂惟恐堕者。有酒半去者,有方来者,有至席彻者。儿童有各随其亲且长者,有无所随而自至者。立者,半坐于地者,有半坐杌下者。有环客主者,有坐复立者,有立复坐者。视妇女之数,多寡相当。盖自数月之孩,以至七八十之老,靡不有焉。
从这样的文章看,文天祥的文笔是颇擅于描绘刻画的。这里对于州民老幼男女的描述,可谓穷形尽态。文章写于咸淳十年,南宋统辖的地区已甚狭小,而衡州一隅之地尚有如此承平景象,是很难得的。在文天祥看来,这乃是“国家忠厚积累,于民力爱养有素”所致。
这样的笔墨和上面所举文天祥诸作的内容显然不同,但从行文的工巧看,也有一致之点。
在记序文字中,文天祥也有一些应酬之作。但文天祥之文,并非一般应酬,应酬之中,时抒己见。如《送隆兴邹道士序》有云:新吴昭德观,或传西晋刘仙人飞升之地。其观前井,犹仙人时丹井也。今邹高士居其观,亦以炼丹名。或曰:高士仙人之徒与?予诘其所以为丹,则高士之丹,非仙人之丹也。仙人之所谓丹,求飞升也;高士之所谓求丹,伐病也。仙人之心,狭于成己;高士之心,溥于济人。且夫兼人己为一致,合体用为一原,吾儒所以为吾儒也;重己而遗人,知体而忘用,异端之所以为异端也。高士非学吾儒者,而能以济人为心,噫,高士不贤于仙人欤?
文天祥是儒者,赠序给道士,当属应酬之文;但他认为邹乃“高士”,其“求丹”,在于“伐病”;其居心,亦“溥于济人”,这同那种只求自己“飞升”的仙人不同。对于这样的道士,文天祥是赞成的。这样的文章,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应酬文字。
在文天祥的题跋文字中,有一篇《跋李景春万言书稿》也是很有特点的文章。其文云:吾乡布衣李君景春,上书于绍兴,累累万言,尽疏闾阎隐微之故,可谓知无不言矣。厥亦惟我高宗皇帝,仁厚恻怛,勤求民瘼,是以旁通下情,庶几古者询于荛之遗意。凡我有官君子,暨于国人,式克于劝,读君之言,当时州县间可嗟叹者如此。今去之百有余年,孰知又有过于君所观者!识者于此,又重为世道感。
称赞李景春上书之“知无不言”,又称赞宋高宗之“仁厚恻怛”,文天祥为人之忠厚,于此亦可概见。说到最后,指出“去今之百有余年”,“世道”之可“嗟叹”者,又有过于“君(李景春)所观者”。这是文天祥有慨于时事的。但尽管慨乎言之,出语却相当委婉,不为愤激之言。
这样的文章,应是文天祥早期所作。和《指南录序》及《后序》比较,思想是一贯的,但情绪不同。虽有感慨,而不甚激切。
从这样的文字看来,如果文天祥不是身遭亡国之祸,拘囚之苦,使得优游于翰墨之间,则其文章之意度,可能与一般文士学者同风。只是生逢易代之际,于惶恐零丁之中,才产生了悲歌慷慨的作品。
《过零丁洋》与《正气歌》
文天祥一生业绩不在于诗,但在兵戈战乱之中、拘囚患难之际,苦吟不辍。而且以诗纪事,颇以“诗史”自期,曾说:“后之良史庶几有考焉”(《集杜诗自序》)。其存于《指南录》之诗记录了他出使蒙元军营、被拘北上、逃难救亡的经历。《指南后录》之诗,记录了他再次被俘以及囚于燕京的历程。其中最为世间传诵的作品有《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等。《过零丁洋》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有附注云:“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这里的张元帅乃元军统帅张弘范。张少保乃南宋抗战英雄张士杰。文天祥时为元军俘虏,被逼作招降之书,实为奇耻大辱,故以死抗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志如此,也就无所畏惧。有诗如此,则其人可知。何止“好人好诗”而已。
《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愿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宿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当时文天祥被囚于燕京土室已历两年之久。身体所受的创伤,精神所受的折磨,自不待言。所赖以自存者,只有“正气”。此种“正气”,在文天祥看来,其钟于人者,即临危之大节。“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诗中列举春秋以来的人物,都是天地之“正气”所在。文天祥之所以久被拘囚而不屈,实以这些人物自期。这样的思想品格,超出了当时某些以儒学道统自负的儒者。这样的作品,也不同于自悲身世的吟哦,而确是一首声振千古的正气之歌。
第二节 张世杰① 提兵抗元,入卫临安
张世杰(?—1279),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名将。
张世杰出身行伍,早年曾在北方金将张柔部下当兵,驻防杞县(今属河南),后来张柔降蒙古,他便逃奔南宋。宋将吕文德任命他为军中小校,后屡立战功,渐升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
开庆元年(1259)九月,忽必烈率领蒙古军自阳逻堡(今湖北黄冈境)渡江,进围南宋重镇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战争十分激烈。由于宋将高达率军奋勇抗击,张世杰救援得力,蒙古军久攻未下。此时北方蒙古大汗虚位,忽必烈匆忙北返,遂解鄂州之围,张世杰因功迁转十官。
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接受降蒙宋将刘整“先攻襄阳”建议,命蒙古军主将阿术围攻襄、樊。阿术亲率蒙古军主力自白河猛攻襄阳,并修筑鹿门、新城等堡,以控制汉水通道。襄阳守将请朝廷派兵增援,时任京湖都统制的张世杰领兵前往,与蒙古军在赤滩浦(今湖北襄樊东南)展开激战,后被蒙古军击败。襄、樊被围五六年,外援断绝,咸淳九年(1273)正月,樊城首先被攻破。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向元军投降。
咸淳十年(1274)九月,以左丞相伯颜为首的元军主力20万自襄阳南下,张世杰驻守郢州(今湖北钟祥),由于设防坚固,元军攻城不克,招降未果,于是绕道而走,沿汉水而下,直取鄂州。元军渡江后,鄂州守将向元军投降。
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进犯,沿长江顺流而下,两岸州县守臣、武将大多丧失斗志,不降则逃,使得伯颜所率领的元军犹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很快逼近临安。这时,临安守卫空虚,辅佐5岁小皇帝赵顯(宋恭帝)执政的太皇太后谢氏急忙下诏,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然而提兵赶来的只有郢州守将张世杰和赣州知州文天祥两人,朝廷上下感叹不已。
张世杰经江西等地入卫临安,途中收复饶州(今属江西),立下战功,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被朝中执掌政事的宰相陈宜中怀疑,说他有降元嫌疑,于是调换了他原来所统率兵马。张世杰到了临安,受命总都督府各军。
五月,张世杰部下刘师勇收复了被元军占领的常州。接着,张世杰又调兵遣将,四出进攻被元军占领的浙西诸郡县,收复了平江(今江苏苏州)、安吉(今浙江安吉西)、广德(今属安徽)、溧阳(今属江苏)等地,浙右降元的不少地方又反正归宋,一时宋军兵势大振。
七月间,张世杰与刘师勇、孙虎臣等集结战船万余艘,驻扎在焦山(今镇江),与元军对阵。张世杰命令以十船为一方,没有主帅号令,不得起锚,以示必死决心。元将阿术、张弘范以大船发动火攻,宋军猝不及防,船不能前后移动,士兵与元军展开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许多士兵溺水而死。张世杰失利,引兵暂退耑山,刘师勇退回常州。张世杰要求增兵,南宋朝廷未予理睬。
十月,元军进迫临安,此时,张世杰为检校少保。他与文天祥商议,各路“勤王军”此时已有三四万人,不如与元军决一死战,万一取胜,就命令尚在淮东抗元的宋军切断元军后路,国事尚有可为。但是,宰相陈宜中正向元军投降求和,对此建议无动于衷。十一月底,元军攻破独松关后,左丞相留梦炎弃官逃跑,陈宜中得到谢后允准,派人到元军求降,但遭到元宰相伯颜断然拒绝。
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破潭州(今湖南长沙)后,又有十多个郡县相继降元,谢后多次派人与元朝议降仍遭拒绝,南宋形势更加危急。张世杰、文天祥请求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少帝)转移海上避难,由他领兵背城一战,又为陈宜中等所反对。不久,陈宜中暗中做了手脚,向元军送去宋朝的传国玉玺和以皇帝赵顯名义写的降表。伯颜看了降表,要陈宜中亲自到元军商议投降事宜,并且捎信说:非宰相不能讲和。陈宜中害怕被杀,趁黑夜逃到温州。张世杰见南宋皇室决意投降,临安难保,于是领兵南下,准备在南方扩大力量,继续抗元。
德祐二年(1276)三月,伯颜入临安,全太后和小皇帝赵顯被送往大都(今北京),太皇太后谢氏因病暂缓启程,以后也被解往大都,偏安江南150年的南宋至此宣告灭亡。
志存社稷,力挽残局
临安陷落前,益王赵昰(8岁)、广王赵昺(5岁),由秀王赵与择等人护送,从临安逃亡婺州(今浙江金华),伯颜进入临安后,派元军追赶,他们又逃到温州。当时南宋一些不甘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去投奔。陆秀夫就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由定海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又聚在二王的麾下。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大臣立时拥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宋朝。随后元帅府迁往福州。小皇帝赵顯被掳北上后,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人就在德祐二年(1276)五月初一日,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宋端宗),改元景炎,册立杨淑妃为杨太妃,与赵昰一起听政。张、陈、陆三人各委以重职,组成行朝的权力中枢,企图重整旗鼓,继续抗元,中兴朝政。
十一月,元军自浙江南下,进入福建,张世杰护卫着端宗登舟入海,此后南宋小朝廷一直设在船上,成为海上流亡政权。不久,端宗的船队逃至泉州。泉州招抚使是阿拉伯商人蒲寿庚,他看到宋朝复国无望,心怀异志,请端宗驻跸泉州。张世杰认为这不是长远之计,没有同意。之后,宋军海船不足,张世杰征用了他的大批海船,蒲寿庚大怒,投降元朝。端宗在泉州立不住脚,转移到潮州。不久,又转移到惠州,继续在海上流亡。
景炎二年(1277),张世杰、文天祥在江西、广东等地连续反攻,各地宋朝故将或义兵纷纷响应,收复不少失地。特别是福建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吊眼、许夫人等率领汉、畲各族人民投入了反元斗争,抗元形势似乎出现了转机。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回光返照。十月,元将唆都增援泉州,正在攻打蒲寿庚的张世杰被迫还师浅湾,元将刘深尾随而来,张世杰迎战失利,护卫端宗逃亡秀山,又转往珠江口外的井澳。在井澳,海上刮起飓风,端宗受惊吓落病。景炎三年(1278)四月,端宗病死在广州碙州。
四月,张世杰、陆秀夫等又拥立8岁的广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继续打着宋朝的旗帜。张世杰派兵进攻雷州失利后,觉得碙州不够安全,便把行朝转移到新会县南八十里大海中的厓山。张世杰在岛上修建行宫、军营,储备粮食,制造舟楫,准备继续抵抗。
元世祖忽必烈派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帅,率领水军和骑兵,海陆并进,大举进攻福建、广东,企图最后一举消灭宋军。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兵追至厓山,张世杰决意和元军决一死战。
厓山决战,覆舟殉难
决战之前,张弘范发现元军中有个姓韩的军官是张世杰的外甥,于是连续三次派他去招降,张世杰严词拒绝:“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文天祥被俘后,张弘范又请他写信劝降,文天祥毫不犹豫地写出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作为回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劝降毫无希望,决战已成不可避免。此时有人向张世杰提出:海口之地,至关重要,倘若元军以水师扼守海口,则宋军不能进退。不如派兵防守,若能侥幸取胜,即是国家的福气;不胜,还可撤走。但是张世杰担心,如果大军调动,士卒离散,再也无力抗战,便慷慨地说:“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不久,张弘范果然派水师占领海口,断绝了宋军打柴取水的生命线。宋军没有淡水,吃了十多天干粮,渴得不得了只好喝海水,呕吐不止,士卒疲乏无力,战斗力锐减。
二月初六日,元军发起猛攻,宋元两军进行最后决战。张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等宋军将士,将千余大船,结成一字长阵,以大绳串联,联舟为垒,停泊于海中,四周修起楼棚,像陆地上的城堡一样,又将行宫焚掉,皇帝赵昺也迁到海上。从早晨一开始,双方就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从晌午到傍晚,海面上怒涛汹涌,炮火轰鸣,虽然宋军顽强抵抗,以死相拼,但终究大势已去,士卒伤亡惨重。张世杰派人去把皇帝接来,纷乱中未能成功。宰相陆秀夫眼看要被元军俘虏,就背起9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张世杰只好砍断维绳,指挥战船趁着朦胧夜色,保护着杨后突围,撤退到海陵山。张世杰还想奉杨太后求立赵氏之后,但杨太后听说帝昺遇难,也恸哭赴海死。张世杰收太后尸,葬于海滨。四天后,海上刮起飓风,将士劝他登岸避风,张世杰叹息道:“无以为也。”他相信上天有灵,便登上舵楼祈祷说:“我为赵氏矣,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①风浪越来越大,大船倾覆,张世杰这位抗元名将,最终未能实现他收复失地的夙愿,饮恨葬身于平章山下大海之中。
①本节材料主要依据《宋史》卷451《张世杰传》,下引不另作注。
①《续资治通鉴》卷184,至元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