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李全武仙崔立① 第一节 李全
李全(?—1231),金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他是金末地方武装集团的首领。因生于乱世,经历复杂,被人视为传奇人物。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五月,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军再度南下,在山东、河北等地大肆掳掠。金朝统治者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无力抵御蒙古军南下,依然对境内人民横征暴敛,加重剥削。为反抗金朝的黑暗统治,在山东、河北一带爆发了规模很大的红袄军起义。
早在章宗泰和、大安年间,山东就有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本名杨安国)领导的起义。宣宗南迁前夕,杨安儿起义军日益壮大,以青、潍、密、莒诸州为中心,活动地区扩展到整个胶东半岛。贞祐二年(1214),杨安儿称王,置官属,改年号天顺。李全喜习武,弓马矫捷,善使铁枪,人称“李铁枪”。至宁元年(1213),蒙古军进攻山东,李全之母、长兄皆为乱兵所杀。李全为复仇,遂与仲兄李福聚众数千起兵,响应杨安儿,攻打临朐(今属山东),进取益都。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刘庆福、国安用、郑衍德、田四、于洋、于潭等都归李全指挥。李全与杨安儿、泰安(今属山东)人刘二祖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当时红袄军起义的三支主力。
蒙古军北撤后,金朝廷遣宣招使仆散安贞率重兵镇压山东、河北红袄军。以完颜霆(原名李二措)、黄掴阿鲁答率金朝精锐部队“花帽军”来攻,杨安儿所占州县相继失陷。十二月,在阑头滴水败杨安儿。杨安儿与其党汲政等乘船退往即墨入海,欲至岠嵎山(今山东栖霞东北)。舟人曲成贪赏钱千金,引金军袭击杨安儿。杨安儿坠水死,其余部由妹杨妙真(人号四娘子)与母舅刘全统领,并奉杨妙真为首领,称“姑姑”。时刘二祖亦被金军所败遇害,其残部霍仪、彭义斌先后领导其残部继续与金军作战。李全也险些被金军所擒,为保存余力,决定退保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南)。刘全、杨妙真等率万余人与李全会合。李全与杨妙真在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结为夫妇。不久,彭义斌率领的刘二祖余部也来归附李全。
金兴定元年(1217),宋宁宗下诏伐金,并招安各路义军。宋嘉定十一年(1218)正月,李全等人附于宋。宋朝集中各路义军分两路攻金。李全袭破莒州(今山东莒县),擒金守将蒲察李家,别将于洋克密州(今山东诸城)。其兄李福也克青州。宋朝廷始授李全为武翼大夫及京东副总管的称号。四月,金招抚副使黄掴阿鲁答又夺回密州,李全战败。接着李全又兵败莒州。九月,李全出兵围海城,反攻密州,擒黄掴阿鲁答、夹谷寺家奴,进而攻克寿光、邹平、临朐等县。解送阿鲁答于楚州(今江苏淮安)。李全等人归宋后,受楚州节制。这年冬天,李全军徙屯淮阴的龟山。
继李全之后,红袄军将领石珪、夏全、时青等相继率军附宋抗金,使金朝受到极大的威胁。兴定二年十二月,金宣宗派开封府治中吕子羽联络,试探议和。遭到宋朝拒绝。宣宗下诏,命左副元帅、枢密副使仆散安贞辅太子完颜守绪大举攻宋。
兴定三年春,金兵攻下宋成州、凤州和兴元府。仆散安贞大军围攻宋安丰军(今安徽淮南)及滁(今安徽滁州)、濠(今安徽凤阳)、光(今河南潢川)三州。淮西告急。宋将李庆宗在濠州战败,损失兵马3000。金军前锋游骑到达采石杨林渡,建康震动。时宋淮东提刑知楚州贾涉负责节制忠义军,他命李全、李福断金兵后路,并报帅司调各路义军分头出击。李全率东海军与金兵在嘉山遭遇,获小捷。进军盱眙时,与杨安儿余部季先等部鼎立以御金兵。李全部至涡口(今安徽怀远),正遇号称“卢鼓槌”的金将纥石烈牙吾答率军渡淮河。李全与别将鹿仙袭击之,金兵溺于淮水者数千,俘获甚众。接着又与金驸马阿海激战于化湖陂,斩金将数人,并获阿海逃走时遗下的金牌,李全一直追击到曹家庄。在其他各处金军亦遭到沉重打击,只好退兵,自是金兵不敢至淮东。此次战胜,李全晋升领达州刺史衔,杨妙真封令人。
秋,李全回潍州扫墓时,闻知附金的益都府卒张林,有反金归宋之意。张林据益都,山东诸郡附其势。于是李全临青州城(今山东益都),劝说张林早日附宋。张林尚迟疑,李全只带数人入城与张林相见,张林置酒交谈甚欢,结为兄弟。张林遂附表将所辖山东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等二府九州版籍归宋。宋廷授张林为武翼大夫,京东安抚使兼总管。李全也升为广州观察使、京东总管,徙屯淮东军事重镇楚州(今江苏淮安)。
金兴定四年(宋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李全合张林军北渡黄河袭击金东平府(今属山东东平),因金行省蒙古纲率军固守,不得,改为夹汶水立寨。在汶水被金东平副帅幹不搭击败,兵力损失多半,不得不退回楚州。当时南宋朝廷称附宋的北方抗金义军为“北军”,虽然授以官号,只是利用他们抗金,但又行分化抑制的政策。因恐惧他们造反,竟封锁淮水,不许北军南渡。这样,各路义军无法联合起来共同抗金,增强防御能力,反而使他们逐渐变为地方割据势力。李全也因此由农民起义军将领蜕变为扩张个人势力的野心家。当季先被诱杀后,宋朝制置使贾涉欲收编其部,但季先部下裴渊等人拒不受编,拥石珪为统领。贾涉又决定把其部瓜分为六,以分化忠义军势力,但遭到拒绝。李全闻知,请率部讨伐石珪。贾涉以李全部逼石珪就范,石珪却率众降附蒙古。李全乘机吞并原季先的涟水忠义军。
金兴定五年(宋嘉定十四年,1221),李全以胶西(今山东胶县)地处南北商业、交通的冲要之地,便使兄李福守据之。初李全诱商人至山阳(今江苏淮安),以舟师俘其货没收一半归己,然后使商人自淮转海,至胶西。李福贪鄙,竟规定往来商人皆须用李氏舟、车,税其半,乃听商人往金诸郡贸易。同时,他见张林辖境内六盐场利厚,恃李全之势力,提出将六盐场分其一半。张林许他恣意取盐不分场。李福怒,扬言要与李全提兵取张林首级。张林诉之宋制置使贾涉,李福伏兵邀击,于是张林向蒙古请附。贾涉以此责李全,李全率兵急攻张林,张林弃地而逃,李全遂占领青州(今山东益都),从此青州成为李全又一据点。随后,李全又以收买军校的手段,趁宋朝调动官员,丘寿迈初摄帅事,吞并了原来由贾涉掌握的帐前忠义军。在此期间,李全官升领承宣使、保宁军节度使。
金宣宗元光二年(宋嘉定十六年)十一月,宋廷以许国任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到任后,压制北军,凡北军与南军(即南宋军队)有争执,无论曲直皆罪北军,裁扣朝廷犒赉北军的物资十之七八。李全时驻青州,不肯参谒,许国数致厚餽,邀李全议事。及李全前往参谒,许国时又倨傲自大。许国的幕僚章梦先亦对李全手下的大将刘庆福傲慢无礼,使李全等人极为不满。李全返回青州后(李全与杨妙真分驻青州与楚州),决意除掉许国。于是遣刘庆福还楚州,与忠义军统领王文信计谋,趁许国晨起莅事,刀箭攻之,许国在亲兵的护卫下登上城楼,缒城逃命,家眷悉被杀害。刘庆福手刃章梦先,报前日无礼之仇,放火烧了官府,积蓄尽为乱兵所夺。未几,许国在途中自缢而死。楚城之乱,使宋廷震动,丞相史弥远恐再生变故,姑且息事不问。授徐晞稷继任淮东制置使,令他屈意安抚李全。李全得刘庆福的报告,一面传牒原刘二祖部的彭义斌,称许国谋反,已伏诛,尔军并听我节制。一面自青州至楚州,佯责刘庆福不能压制忠义军的内讧,迎徐晞稷入城。徐晞稷对李全以礼待之,方相安无事。
彭义斌对李全的行径极为不满,杀李全派来的送牒人。李全率兵攻打恩州(今河北武城北),被彭义斌所败。彭义斌一直坚持抗金兵、御蒙古,对李全不顾全局扩张个人势力的行为十分痛恨。彭义斌打退李全的进攻后,又出兵进攻金真定府,败金将武仙,部众扩大到数十万人。他致书宋朝沿江制置使赵善湘,欲剿平李全,然后出兵收复中原。但宋朝惧李全的势力,未能采纳。于是彭义斌无奈自率众向北拓地,攻克真定,经西山(太行山),与蒙古将孛里海等军相望。可是,在与蒙古兵于内黄(今属河南)五马山的激战后,兵败被俘,最后慷慨就义。
金正大三年(宋宝庆二年,1226)九月,蒙古将孛鲁率军入山东,欲招降李全,李全不从。孛鲁下令攻打青州,李全未能击退蒙古兵,于是婴城自守。城内原有军民数十余万人,被围困一年之后,仅剩数千人。此时粮草亦尽,牛马亦食尽,不得已于次年五月出降。孛鲁奏闻,成吉思汗令便宜处置李全,乃以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
这期间驻守楚州的李福与刘庆福发生内讧。两人互相猜忌,矛盾日深。李福杀刘庆福,纳其首去见宋廷驻楚州将帅姚翀。姚翀见楚州军乱,深为惊恐。他乘夜只身逃出楚州,后死于去明州(今浙江宁波)的途中。宋廷以楚州军乱为教训,于是议论轻淮重江,遂改楚州为淮安军,视若羁縻州。李全部众,以军粮不继,多有怨言。国安用、张林、阎通、邢德等五人均想立功,以邀宋廷恩眷。他们对宋廷不发钱粮,认为是因李福谋反所致,乃议杀李福以献。于是起兵杀李福与李全次子。至杨妙真府邸,杀一妇人误以为是杨妙真,将首级函送京师。朝廷檄文告知盱眙军彭■及总管张惠、范成进、时青并兵进驻楚州,尽杀李全在楚州的余部。
李全得报恸哭,力告蒙古将孛鲁,请允许其率军南归。李全回到楚州时,张惠、范成进已杀彭■降金朝,王义深已逃亡。国安用杀张林、邢德向李全赎罪。李全杀时青,并其军。此后,李全以丰厚的待遇募兵,不限南北人。又大治舭■船,自淮及海相望。李全表面归附于宋朝,以取宋朝钱粮。实际上阴附蒙古,往往贸易货物输入蒙古,又遣人焚烧宋御前军器库,以销毁宋朝兵备。他治舟师以图东南地区。金正大七年(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八月,大阅舟师数日。当李全糴麦船通过盐城县时,宋知扬州翟朝宗令兵士夺之。李全大怒,以捕盗为名,率水陆军数万直■盐城,攻入城,城内所贮公私盐货尽为其所有。李全又上书宋廷,言捕盗入城安民,宋廷加李全为两镇节度使,罢翟朝宗官,改任赵璥夫摄事。李全仍不撤兵,一面加紧造舟,招募水手。一面要挟宋廷将沿江制置使赵善湘、淮东总兵岳珂等人罢官。李全行径令宋朝无法接受,于是宋决意出兵讨伐李全。
李全公开与宋敌对,欲先取通、泰二州,然后渡江攻取宋京师。占领泰州(今属江苏)后,进取通州、扬州,在湾头为宋军所阻。李全目标在攻占三城,便筑长围,与宋军展开了长达半年多的对峙战。初期,李全小胜。自宋绍定四年(1231)正月,李全军一再被宋军击败。宋削李全官职,罢钱粮。因军队给养不济,攻城不得,欲战不利,主力损失惨重,李全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正月十五,趁李全不备,宋将赵范、赵葵用计诓李全出营帐,堵塞退路,李全被迫逃走,北至新塘,陷入数尺深的泥淖。宋制勇军赵必胜等追及,用乱枪刺死。
杨妙真,小名四娘子。金末红袄军著名首领杨安儿之妹。善使枪,自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金贞祐三年(1216)杨安儿被杀后,刘全收集余众,奉称杨妙真为“姑姑”,统领其部。至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与李全部会合。后杨妙真与李全结为夫妇。她是李全的得力助手。金兴定六年(1222)李全占据青州后,以杨妙真统兵驻楚州,她不仅善骑射,有武艺,而且多计谋,能统兵。当时,楚州是宋朝淮东重镇,宋淮东安抚制置使亦驻在楚州。双方时有摩擦,多由杨妙真从中周旋。金元光二年(宋嘉定十六年)宋淮东制置使贾涉出城劝农,暮归入城门,李全部忠义军阻道,杨妙真得知后,骑马驰出城门,令忠义军让路,使贾涉入城,避免了与宋朝官员的正面冲突。
同年十一月,许国继任淮东安抚制置使,此人对李全扩张个人势力极为不满,主张压制李全势力的发展,进而削弱他的兵力。因此,初到任,杨妙真至城郊迎迓,许国辞而不见。杨妙真既知许国意图,便以军校自备,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宝庆元年,李全遣刘庆福自青州归楚州,与杨妙真共同计谋,杀许国及其幕僚,迫使宋朝另遣官员,改变对北军的政策。北军称李全“恩府”,杨妙真“恩堂”。
金正大三年(1226)李全被蒙古军围困于青州达一年之久。这期间,人传李全已死,宋淮东制置使刘琸欲乘机消灭驻在楚州的杨妙真及其统领的部众。令夏全(原刘二祖部下,北军的重要将领之一)将重兵陈于楚州城外。杨妙真临危不乱,请夏全入城,酒肉款待,转仇为好。夏全反出兵围刘琸于州治,刘琸夜半缒城,只身逃往扬州。夏全逐走刘琸后,杨妙真又将他拒之门外,夏全只好出楚州,后投附金朝。
李全在楚州的兵力赖杨妙真得以保全。但在李全降蒙古,青州刚解围,楚州李福与刘庆福内讧。刘庆福死后,李福又逐宋将姚翀,杨妙真亦助李福杀姚翀二妾。宋朝因此不再供北军钱粮,引起北军众将不满,共议杀李福和杨妙真献给宋朝。于是众将帅兵攻入杨妙真府宅,杀李福、李全次子以及一妇人,误以为杨妙真,实为李全侧室刘氏,以及家人和府兵数百人。杨妙真乘乱逃脱,回到李全身边,留在楚州的余部皆被杀戮。
金正大八年(1231),李全兵败而死。余部议还淮安(楚州),以杨妙真主之,后在湾头一战被宋军再败,损失惨重。五月,淮安等五城俱为宋军攻破。杨妙真及其余部据守大城,她对郑衍德等人说:“今事势已去,撑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尔。杀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图我,人谁纳降?”次日,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璟返回山东老家,继任金益都行省,居数年而死。李全在淮安、淮阴的余部或为宋所灭,或降金。
李全子李璟。袭父职治益都行省,专制山东三十年。依违于蒙宋之间,元世祖即位后,加授江淮大都督。中统三年(1262)叛蒙,七月,济南为蒙古军攻破,李璟被俘处死。
第二节 武仙
武仙(?—1234),金威州(今河北井陉北威州)人。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都南迁,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相继失陷。武仙率乡兵据守威州西山,抗蒙古自保,远近归附者日众,很快成为有影响的地主武装。不久,金宣宗诏授武仙为权威州刺史。兴定元年(1217)三月,金将石海据真定(今河北正定)叛金,武仙领兵破真定,斩石海,降其部众。宣差招抚使惟宏为他请赏,于是真授威州刺史,兼真定府治中,权知真定府事,驻守真定。未几,迁洺州防御使,兼同知真定府事,遥授河平军节度使。兴定四年(1220),授任知真定府事,兼经略使,遥领中京留守,权元帅右都监。
蒙古南下攻金,北方有不少有志之士、土豪聚众守土抵抗。金宣宗为使北方地主武装成为保卫开封的北面屏障,均授他们以官职,镇守本土。贞祐四年(1216),右司谏术甲直敦提出了封建河朔的建议。兴定三年(1219),太原失守,河北州县不能自立。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兵部尚书乌林答与等21人提出:“河朔诸州,亲民掌兵之职,择土人尝居官、有材略者授之,急则走险、无事则耕种。”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三人进一步建策:“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复一道(路),即以本道(路)总管授之。能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必能各保一方,使百姓复业。”宰臣们主张置公府,行封建。兴定四年(1220)二月,宣宗封建九公,各有封疆。活动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势力较大的地方官吏、地主武装首领九人,均晋封公爵,划定管辖州县。武仙被封为恒山公,管辖真定、中山府(今河北定县)、沃州(今河北赵县)、冀州(今河北冀县)、威州、镇宁(今河北获鹿)、平定州(今山西平定)、抱犊寨(今河北获鹿西)、栾城、南宫县等地。此外,封沧州经略使王福为沧海公(在今河北东部)、河间路招抚使移剌众家奴为河间公(在今河北中部),中都东路经略使张甫为高阳公(在今天津一带),中都西路经略使靖安民为易水公(在今北京以西地区),辽州从宜郭文振为晋阳公(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平阳招抚使胡天作为平阳公(在今山西临汾一带),昭义军节度使完颜开为上党公(在今山西长治、晋城一带),山东安抚副使燕宁为东莒公(在今山东益都一带)。九公除划定所管州县外,如能收复邻近州县,亦听管属。九公皆兼宣抚使,阶银青荣禄大夫,赐号“宣力忠臣”,总帅本路兵马,署置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事。在九公中,武仙财富兵强,号称最盛,为九府第一。
兴定四年八月,武仙在真定附蒙古军。蒙古大将木华黎以部将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武仙副之,驻真定,凡六年。后武仙与史天倪不和,欲南投金朝,金朝闻知招之。正大二年(1225),武仙杀史天倪,以真定附金。但被蒙古将笑乃■击败,自真定奔金南京(今河南开封)。兴定五年(1228),金哀宗复封他为恒山公,置府卫州(今河南汲县)。兴定七年,武仙率军收复蒙古占领的上党,被蒙古援军击败,退保卫州。未几,蒙古军围卫州,哀宗遣平章政事完颜合达,副枢密使移剌蒲阿率兵救援,卫州解围。徙武仙屯守鹘岭关,扼金州路(今陕西安康西北)。
兴定八年十一月,蒙古进兵峣峰关,由金州向东进军。哀宗下诏诸将屯军襄、邓,武仙由荆子口赴邓州(今属河南),与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军会合,以图阻止蒙古军攻打开封。天兴元年(1232)正月,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两军大战,金军败绩,主力丧失殆尽。武仙仅以四十余骑逃至南阳留山,收溃军得10万人,屯守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草,修器仗,兵势稍振。三月,开封被围,哀宗以武仙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河南行省。召他与邓州行省完颜思烈合兵救援。八月,行至密县东,遇蒙古大军不得前进,暂时按兵眉山店,遣使报完颜思烈阻涧结营,待军至共进。思烈急欲赴援,不听,行至京水被蒙古军击败。武仙退回留山,哀宗再召,则请缓行,不奉召。邓州宣差总领黄掴三合降蒙古,诈以书约武仙取裕州,武仙出兵应约,三合与蒙古军乘机夹击之,武仙兵败柳河,转走圣朵寨,招纳溃军散卒。
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已弃开封迁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再迁蔡州(今河南汝南)。武仙尚拥兵10万,当时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三月,以圣朵寨军食不足,移军邓州。邓州仓禀亦乏,于是分军至新野、顺阳、淅川就食民家。武仙到顺阳,与唐州守将武天锡、邓州守将移剌瑗相掎角。不久,移剌瑗附宋,将武仙的虚实尽告宋。宋将孟珙率兵5000袭武仙军于顺阳,武仙率军卒五六百人击败之,生擒统制、统领数十人,获马千余。金哀宗曾数次遣使召武仙勤王护驾,七月,再遣近侍兀颜责武仙赴蔡州,诏曰:“朕平日未尝负卿,国家危难至此,忍拥兵自恃,坐待灭亡耶!”将士闻知,相视哽咽,皆愿赴难。武仙欲保自己实力,又恐军心有变,于是与将士歃血盟誓,众军士心鼓舞。不久,武仙以军粮少,恐不能到蔡州,先攻取宋金州夺粮,安顿老弱,然后赴蔡州,迎哀宗西上不晚为由,令军卒自淅川溯流而上谋取金州,山路险阻,水流湍急,老幼溺死者不计其数,军士多逃亡。武仙无奈半路而回,仍徘徊不赴蔡州。
天兴三年(1234)正月,蔡州城破,哀宗自缢,金亡。武仙军将士大怨,且粮尽,遂全军瓦解。武仙仅带随从十余人北渡黄河,五月,在泽州(今山西晋城)为戍兵所杀。
第三节 崔立
崔立(?—1234),金将陵(今山东德州)人。原为游民,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前后,蒙古军南下,崔立投依上党公完颜开(金末封建九公之一)地主武装,并以功授任都统、提控,阶至遥领太原知府。哀宗正大初年,入京,请实授官品,为选曹所驳,每每以未至三品官而不满。
天兴元年(1232)正月,金军与蒙古军战于三峰山,几乎全军覆没。三月,蒙古军围攻南京(今河南开封),金朝岌岌可危,崔立出任安平都尉。十二月,哀宗弃南京逃往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将南京托付给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史完颜习揑阿卜留守,崔立被授以京城西面元帅。
自蒙古军围城,开封内外不通,米价高涨,每升银二两,百姓粮尽,饿殍相望,甚至有人相食者。完颜奴申和完颜习揑阿卜没有恢复之策,只知死守。百官士庶之中议论立荆王完颜守纯(宣宗之子)监国,以城降蒙古,或可以自活。崔立抓住这个时机,于天兴二年(1233)正月,与党徒孛术鲁长哥、韩铎、药安国等人发动政变,率甲士200人攻入尚书省官邸,杀二相,同时杀点检温屯阿里、谏议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古孙奴申等数人。出谕百姓曰:“吾以二相闭门无策,今杀之,为汝一城生灵请命。”在尚书省集百官商议立亲王监国之事,崔立言卫绍王太子完颜从恪的妹妹(公主)现在蒙古军中,可立从恪监国。于是勒兵入见太后,传令召从恪为梁王,监国。崔立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弟崔倚为平章政事,崔侃为殿前都点检,其党孛术鲁长哥为御史中丞,韩铎为副元帅兼知开封府事,折希望、药安国、张军奴、完颜合达并为元帅,师肃为左右司郎中,贾良为兵部郎中兼右司都事,凡除拜任官皆以监国为辞,操纵内府之事。
随后,崔立遣使至蒙古军前投降,蒙古大将速不■到青城(开封城西南),崔立服御衣,仪卫往见,以父事速不■。回开封后,悉烧京城楼橹,以示实降,蒙古将帅大喜,暂时按兵未入城。崔立政变降蒙古,欲仿金初刘豫之事做蒙古的傀儡皇帝,乘时僭窃,将梁王与宗室近族皆置宫中,派心腹看守,限制出入。以供军备为辞,尽括开封城内金银,横征暴敛,讯掠惨酷,郕国夫人及内侍高祐、随驾官吏家属多人被杖死,亦有不堪楚毒而自尽者。仅七八日就死上万人,城内人人切齿痛恨。四月,崔立将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驱赴青城。蒙古兵入城,时崔立正在城外,蒙古兵先入他的家中,掠取妻妾、宝玉。崔立闻知大恸,亦无可奈何。
崔立的行径引起金朝官吏的痛恨,都尉李崎,山西人,妻有姿色,崔立每欲强夺;又受崔立妹婿折希颜的折辱,于是首建杀崔立之谋。他联合都尉权东面元帅李贱奴,安平都尉司千户李伯渊共议杀崔立之策。六月,传闻附近有宋军,李伯渊等人乘夜放火烧外封丘门,以恐吓崔立。翌日晨,约崔立前往视察,及还,李伯渊伴送崔立还二王府,途中杀崔立,又斩杀折希颜、苑秀,将崔立尸体系马尾,号召众人说:“(崔)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不?”万口齐应:“寸斩之未称也。”于是斩崔立首级悬木上,望承天门祭哀宗,随后籍抄崔立家。
①本章主要依据《金史》卷118《武仙传》、卷115《崔立传》,《宋史》卷476、477《李全传》,以及《金史》的有关纪传。
李全(?—1231),金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他是金末地方武装集团的首领。因生于乱世,经历复杂,被人视为传奇人物。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五月,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军再度南下,在山东、河北等地大肆掳掠。金朝统治者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无力抵御蒙古军南下,依然对境内人民横征暴敛,加重剥削。为反抗金朝的黑暗统治,在山东、河北一带爆发了规模很大的红袄军起义。
早在章宗泰和、大安年间,山东就有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本名杨安国)领导的起义。宣宗南迁前夕,杨安儿起义军日益壮大,以青、潍、密、莒诸州为中心,活动地区扩展到整个胶东半岛。贞祐二年(1214),杨安儿称王,置官属,改年号天顺。李全喜习武,弓马矫捷,善使铁枪,人称“李铁枪”。至宁元年(1213),蒙古军进攻山东,李全之母、长兄皆为乱兵所杀。李全为复仇,遂与仲兄李福聚众数千起兵,响应杨安儿,攻打临朐(今属山东),进取益都。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刘庆福、国安用、郑衍德、田四、于洋、于潭等都归李全指挥。李全与杨安儿、泰安(今属山东)人刘二祖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当时红袄军起义的三支主力。
蒙古军北撤后,金朝廷遣宣招使仆散安贞率重兵镇压山东、河北红袄军。以完颜霆(原名李二措)、黄掴阿鲁答率金朝精锐部队“花帽军”来攻,杨安儿所占州县相继失陷。十二月,在阑头滴水败杨安儿。杨安儿与其党汲政等乘船退往即墨入海,欲至岠嵎山(今山东栖霞东北)。舟人曲成贪赏钱千金,引金军袭击杨安儿。杨安儿坠水死,其余部由妹杨妙真(人号四娘子)与母舅刘全统领,并奉杨妙真为首领,称“姑姑”。时刘二祖亦被金军所败遇害,其残部霍仪、彭义斌先后领导其残部继续与金军作战。李全也险些被金军所擒,为保存余力,决定退保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南)。刘全、杨妙真等率万余人与李全会合。李全与杨妙真在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结为夫妇。不久,彭义斌率领的刘二祖余部也来归附李全。
金兴定元年(1217),宋宁宗下诏伐金,并招安各路义军。宋嘉定十一年(1218)正月,李全等人附于宋。宋朝集中各路义军分两路攻金。李全袭破莒州(今山东莒县),擒金守将蒲察李家,别将于洋克密州(今山东诸城)。其兄李福也克青州。宋朝廷始授李全为武翼大夫及京东副总管的称号。四月,金招抚副使黄掴阿鲁答又夺回密州,李全战败。接着李全又兵败莒州。九月,李全出兵围海城,反攻密州,擒黄掴阿鲁答、夹谷寺家奴,进而攻克寿光、邹平、临朐等县。解送阿鲁答于楚州(今江苏淮安)。李全等人归宋后,受楚州节制。这年冬天,李全军徙屯淮阴的龟山。
继李全之后,红袄军将领石珪、夏全、时青等相继率军附宋抗金,使金朝受到极大的威胁。兴定二年十二月,金宣宗派开封府治中吕子羽联络,试探议和。遭到宋朝拒绝。宣宗下诏,命左副元帅、枢密副使仆散安贞辅太子完颜守绪大举攻宋。
兴定三年春,金兵攻下宋成州、凤州和兴元府。仆散安贞大军围攻宋安丰军(今安徽淮南)及滁(今安徽滁州)、濠(今安徽凤阳)、光(今河南潢川)三州。淮西告急。宋将李庆宗在濠州战败,损失兵马3000。金军前锋游骑到达采石杨林渡,建康震动。时宋淮东提刑知楚州贾涉负责节制忠义军,他命李全、李福断金兵后路,并报帅司调各路义军分头出击。李全率东海军与金兵在嘉山遭遇,获小捷。进军盱眙时,与杨安儿余部季先等部鼎立以御金兵。李全部至涡口(今安徽怀远),正遇号称“卢鼓槌”的金将纥石烈牙吾答率军渡淮河。李全与别将鹿仙袭击之,金兵溺于淮水者数千,俘获甚众。接着又与金驸马阿海激战于化湖陂,斩金将数人,并获阿海逃走时遗下的金牌,李全一直追击到曹家庄。在其他各处金军亦遭到沉重打击,只好退兵,自是金兵不敢至淮东。此次战胜,李全晋升领达州刺史衔,杨妙真封令人。
秋,李全回潍州扫墓时,闻知附金的益都府卒张林,有反金归宋之意。张林据益都,山东诸郡附其势。于是李全临青州城(今山东益都),劝说张林早日附宋。张林尚迟疑,李全只带数人入城与张林相见,张林置酒交谈甚欢,结为兄弟。张林遂附表将所辖山东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等二府九州版籍归宋。宋廷授张林为武翼大夫,京东安抚使兼总管。李全也升为广州观察使、京东总管,徙屯淮东军事重镇楚州(今江苏淮安)。
金兴定四年(宋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李全合张林军北渡黄河袭击金东平府(今属山东东平),因金行省蒙古纲率军固守,不得,改为夹汶水立寨。在汶水被金东平副帅幹不搭击败,兵力损失多半,不得不退回楚州。当时南宋朝廷称附宋的北方抗金义军为“北军”,虽然授以官号,只是利用他们抗金,但又行分化抑制的政策。因恐惧他们造反,竟封锁淮水,不许北军南渡。这样,各路义军无法联合起来共同抗金,增强防御能力,反而使他们逐渐变为地方割据势力。李全也因此由农民起义军将领蜕变为扩张个人势力的野心家。当季先被诱杀后,宋朝制置使贾涉欲收编其部,但季先部下裴渊等人拒不受编,拥石珪为统领。贾涉又决定把其部瓜分为六,以分化忠义军势力,但遭到拒绝。李全闻知,请率部讨伐石珪。贾涉以李全部逼石珪就范,石珪却率众降附蒙古。李全乘机吞并原季先的涟水忠义军。
金兴定五年(宋嘉定十四年,1221),李全以胶西(今山东胶县)地处南北商业、交通的冲要之地,便使兄李福守据之。初李全诱商人至山阳(今江苏淮安),以舟师俘其货没收一半归己,然后使商人自淮转海,至胶西。李福贪鄙,竟规定往来商人皆须用李氏舟、车,税其半,乃听商人往金诸郡贸易。同时,他见张林辖境内六盐场利厚,恃李全之势力,提出将六盐场分其一半。张林许他恣意取盐不分场。李福怒,扬言要与李全提兵取张林首级。张林诉之宋制置使贾涉,李福伏兵邀击,于是张林向蒙古请附。贾涉以此责李全,李全率兵急攻张林,张林弃地而逃,李全遂占领青州(今山东益都),从此青州成为李全又一据点。随后,李全又以收买军校的手段,趁宋朝调动官员,丘寿迈初摄帅事,吞并了原来由贾涉掌握的帐前忠义军。在此期间,李全官升领承宣使、保宁军节度使。
金宣宗元光二年(宋嘉定十六年)十一月,宋廷以许国任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到任后,压制北军,凡北军与南军(即南宋军队)有争执,无论曲直皆罪北军,裁扣朝廷犒赉北军的物资十之七八。李全时驻青州,不肯参谒,许国数致厚餽,邀李全议事。及李全前往参谒,许国时又倨傲自大。许国的幕僚章梦先亦对李全手下的大将刘庆福傲慢无礼,使李全等人极为不满。李全返回青州后(李全与杨妙真分驻青州与楚州),决意除掉许国。于是遣刘庆福还楚州,与忠义军统领王文信计谋,趁许国晨起莅事,刀箭攻之,许国在亲兵的护卫下登上城楼,缒城逃命,家眷悉被杀害。刘庆福手刃章梦先,报前日无礼之仇,放火烧了官府,积蓄尽为乱兵所夺。未几,许国在途中自缢而死。楚城之乱,使宋廷震动,丞相史弥远恐再生变故,姑且息事不问。授徐晞稷继任淮东制置使,令他屈意安抚李全。李全得刘庆福的报告,一面传牒原刘二祖部的彭义斌,称许国谋反,已伏诛,尔军并听我节制。一面自青州至楚州,佯责刘庆福不能压制忠义军的内讧,迎徐晞稷入城。徐晞稷对李全以礼待之,方相安无事。
彭义斌对李全的行径极为不满,杀李全派来的送牒人。李全率兵攻打恩州(今河北武城北),被彭义斌所败。彭义斌一直坚持抗金兵、御蒙古,对李全不顾全局扩张个人势力的行为十分痛恨。彭义斌打退李全的进攻后,又出兵进攻金真定府,败金将武仙,部众扩大到数十万人。他致书宋朝沿江制置使赵善湘,欲剿平李全,然后出兵收复中原。但宋朝惧李全的势力,未能采纳。于是彭义斌无奈自率众向北拓地,攻克真定,经西山(太行山),与蒙古将孛里海等军相望。可是,在与蒙古兵于内黄(今属河南)五马山的激战后,兵败被俘,最后慷慨就义。
金正大三年(宋宝庆二年,1226)九月,蒙古将孛鲁率军入山东,欲招降李全,李全不从。孛鲁下令攻打青州,李全未能击退蒙古兵,于是婴城自守。城内原有军民数十余万人,被围困一年之后,仅剩数千人。此时粮草亦尽,牛马亦食尽,不得已于次年五月出降。孛鲁奏闻,成吉思汗令便宜处置李全,乃以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
这期间驻守楚州的李福与刘庆福发生内讧。两人互相猜忌,矛盾日深。李福杀刘庆福,纳其首去见宋廷驻楚州将帅姚翀。姚翀见楚州军乱,深为惊恐。他乘夜只身逃出楚州,后死于去明州(今浙江宁波)的途中。宋廷以楚州军乱为教训,于是议论轻淮重江,遂改楚州为淮安军,视若羁縻州。李全部众,以军粮不继,多有怨言。国安用、张林、阎通、邢德等五人均想立功,以邀宋廷恩眷。他们对宋廷不发钱粮,认为是因李福谋反所致,乃议杀李福以献。于是起兵杀李福与李全次子。至杨妙真府邸,杀一妇人误以为是杨妙真,将首级函送京师。朝廷檄文告知盱眙军彭■及总管张惠、范成进、时青并兵进驻楚州,尽杀李全在楚州的余部。
李全得报恸哭,力告蒙古将孛鲁,请允许其率军南归。李全回到楚州时,张惠、范成进已杀彭■降金朝,王义深已逃亡。国安用杀张林、邢德向李全赎罪。李全杀时青,并其军。此后,李全以丰厚的待遇募兵,不限南北人。又大治舭■船,自淮及海相望。李全表面归附于宋朝,以取宋朝钱粮。实际上阴附蒙古,往往贸易货物输入蒙古,又遣人焚烧宋御前军器库,以销毁宋朝兵备。他治舟师以图东南地区。金正大七年(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八月,大阅舟师数日。当李全糴麦船通过盐城县时,宋知扬州翟朝宗令兵士夺之。李全大怒,以捕盗为名,率水陆军数万直■盐城,攻入城,城内所贮公私盐货尽为其所有。李全又上书宋廷,言捕盗入城安民,宋廷加李全为两镇节度使,罢翟朝宗官,改任赵璥夫摄事。李全仍不撤兵,一面加紧造舟,招募水手。一面要挟宋廷将沿江制置使赵善湘、淮东总兵岳珂等人罢官。李全行径令宋朝无法接受,于是宋决意出兵讨伐李全。
李全公开与宋敌对,欲先取通、泰二州,然后渡江攻取宋京师。占领泰州(今属江苏)后,进取通州、扬州,在湾头为宋军所阻。李全目标在攻占三城,便筑长围,与宋军展开了长达半年多的对峙战。初期,李全小胜。自宋绍定四年(1231)正月,李全军一再被宋军击败。宋削李全官职,罢钱粮。因军队给养不济,攻城不得,欲战不利,主力损失惨重,李全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正月十五,趁李全不备,宋将赵范、赵葵用计诓李全出营帐,堵塞退路,李全被迫逃走,北至新塘,陷入数尺深的泥淖。宋制勇军赵必胜等追及,用乱枪刺死。
杨妙真,小名四娘子。金末红袄军著名首领杨安儿之妹。善使枪,自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金贞祐三年(1216)杨安儿被杀后,刘全收集余众,奉称杨妙真为“姑姑”,统领其部。至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与李全部会合。后杨妙真与李全结为夫妇。她是李全的得力助手。金兴定六年(1222)李全占据青州后,以杨妙真统兵驻楚州,她不仅善骑射,有武艺,而且多计谋,能统兵。当时,楚州是宋朝淮东重镇,宋淮东安抚制置使亦驻在楚州。双方时有摩擦,多由杨妙真从中周旋。金元光二年(宋嘉定十六年)宋淮东制置使贾涉出城劝农,暮归入城门,李全部忠义军阻道,杨妙真得知后,骑马驰出城门,令忠义军让路,使贾涉入城,避免了与宋朝官员的正面冲突。
同年十一月,许国继任淮东安抚制置使,此人对李全扩张个人势力极为不满,主张压制李全势力的发展,进而削弱他的兵力。因此,初到任,杨妙真至城郊迎迓,许国辞而不见。杨妙真既知许国意图,便以军校自备,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宝庆元年,李全遣刘庆福自青州归楚州,与杨妙真共同计谋,杀许国及其幕僚,迫使宋朝另遣官员,改变对北军的政策。北军称李全“恩府”,杨妙真“恩堂”。
金正大三年(1226)李全被蒙古军围困于青州达一年之久。这期间,人传李全已死,宋淮东制置使刘琸欲乘机消灭驻在楚州的杨妙真及其统领的部众。令夏全(原刘二祖部下,北军的重要将领之一)将重兵陈于楚州城外。杨妙真临危不乱,请夏全入城,酒肉款待,转仇为好。夏全反出兵围刘琸于州治,刘琸夜半缒城,只身逃往扬州。夏全逐走刘琸后,杨妙真又将他拒之门外,夏全只好出楚州,后投附金朝。
李全在楚州的兵力赖杨妙真得以保全。但在李全降蒙古,青州刚解围,楚州李福与刘庆福内讧。刘庆福死后,李福又逐宋将姚翀,杨妙真亦助李福杀姚翀二妾。宋朝因此不再供北军钱粮,引起北军众将不满,共议杀李福和杨妙真献给宋朝。于是众将帅兵攻入杨妙真府宅,杀李福、李全次子以及一妇人,误以为杨妙真,实为李全侧室刘氏,以及家人和府兵数百人。杨妙真乘乱逃脱,回到李全身边,留在楚州的余部皆被杀戮。
金正大八年(1231),李全兵败而死。余部议还淮安(楚州),以杨妙真主之,后在湾头一战被宋军再败,损失惨重。五月,淮安等五城俱为宋军攻破。杨妙真及其余部据守大城,她对郑衍德等人说:“今事势已去,撑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尔。杀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图我,人谁纳降?”次日,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璟返回山东老家,继任金益都行省,居数年而死。李全在淮安、淮阴的余部或为宋所灭,或降金。
李全子李璟。袭父职治益都行省,专制山东三十年。依违于蒙宋之间,元世祖即位后,加授江淮大都督。中统三年(1262)叛蒙,七月,济南为蒙古军攻破,李璟被俘处死。
第二节 武仙
武仙(?—1234),金威州(今河北井陉北威州)人。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都南迁,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相继失陷。武仙率乡兵据守威州西山,抗蒙古自保,远近归附者日众,很快成为有影响的地主武装。不久,金宣宗诏授武仙为权威州刺史。兴定元年(1217)三月,金将石海据真定(今河北正定)叛金,武仙领兵破真定,斩石海,降其部众。宣差招抚使惟宏为他请赏,于是真授威州刺史,兼真定府治中,权知真定府事,驻守真定。未几,迁洺州防御使,兼同知真定府事,遥授河平军节度使。兴定四年(1220),授任知真定府事,兼经略使,遥领中京留守,权元帅右都监。
蒙古南下攻金,北方有不少有志之士、土豪聚众守土抵抗。金宣宗为使北方地主武装成为保卫开封的北面屏障,均授他们以官职,镇守本土。贞祐四年(1216),右司谏术甲直敦提出了封建河朔的建议。兴定三年(1219),太原失守,河北州县不能自立。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兵部尚书乌林答与等21人提出:“河朔诸州,亲民掌兵之职,择土人尝居官、有材略者授之,急则走险、无事则耕种。”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三人进一步建策:“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复一道(路),即以本道(路)总管授之。能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必能各保一方,使百姓复业。”宰臣们主张置公府,行封建。兴定四年(1220)二月,宣宗封建九公,各有封疆。活动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势力较大的地方官吏、地主武装首领九人,均晋封公爵,划定管辖州县。武仙被封为恒山公,管辖真定、中山府(今河北定县)、沃州(今河北赵县)、冀州(今河北冀县)、威州、镇宁(今河北获鹿)、平定州(今山西平定)、抱犊寨(今河北获鹿西)、栾城、南宫县等地。此外,封沧州经略使王福为沧海公(在今河北东部)、河间路招抚使移剌众家奴为河间公(在今河北中部),中都东路经略使张甫为高阳公(在今天津一带),中都西路经略使靖安民为易水公(在今北京以西地区),辽州从宜郭文振为晋阳公(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平阳招抚使胡天作为平阳公(在今山西临汾一带),昭义军节度使完颜开为上党公(在今山西长治、晋城一带),山东安抚副使燕宁为东莒公(在今山东益都一带)。九公除划定所管州县外,如能收复邻近州县,亦听管属。九公皆兼宣抚使,阶银青荣禄大夫,赐号“宣力忠臣”,总帅本路兵马,署置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事。在九公中,武仙财富兵强,号称最盛,为九府第一。
兴定四年八月,武仙在真定附蒙古军。蒙古大将木华黎以部将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武仙副之,驻真定,凡六年。后武仙与史天倪不和,欲南投金朝,金朝闻知招之。正大二年(1225),武仙杀史天倪,以真定附金。但被蒙古将笑乃■击败,自真定奔金南京(今河南开封)。兴定五年(1228),金哀宗复封他为恒山公,置府卫州(今河南汲县)。兴定七年,武仙率军收复蒙古占领的上党,被蒙古援军击败,退保卫州。未几,蒙古军围卫州,哀宗遣平章政事完颜合达,副枢密使移剌蒲阿率兵救援,卫州解围。徙武仙屯守鹘岭关,扼金州路(今陕西安康西北)。
兴定八年十一月,蒙古进兵峣峰关,由金州向东进军。哀宗下诏诸将屯军襄、邓,武仙由荆子口赴邓州(今属河南),与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军会合,以图阻止蒙古军攻打开封。天兴元年(1232)正月,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两军大战,金军败绩,主力丧失殆尽。武仙仅以四十余骑逃至南阳留山,收溃军得10万人,屯守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草,修器仗,兵势稍振。三月,开封被围,哀宗以武仙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河南行省。召他与邓州行省完颜思烈合兵救援。八月,行至密县东,遇蒙古大军不得前进,暂时按兵眉山店,遣使报完颜思烈阻涧结营,待军至共进。思烈急欲赴援,不听,行至京水被蒙古军击败。武仙退回留山,哀宗再召,则请缓行,不奉召。邓州宣差总领黄掴三合降蒙古,诈以书约武仙取裕州,武仙出兵应约,三合与蒙古军乘机夹击之,武仙兵败柳河,转走圣朵寨,招纳溃军散卒。
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已弃开封迁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再迁蔡州(今河南汝南)。武仙尚拥兵10万,当时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三月,以圣朵寨军食不足,移军邓州。邓州仓禀亦乏,于是分军至新野、顺阳、淅川就食民家。武仙到顺阳,与唐州守将武天锡、邓州守将移剌瑗相掎角。不久,移剌瑗附宋,将武仙的虚实尽告宋。宋将孟珙率兵5000袭武仙军于顺阳,武仙率军卒五六百人击败之,生擒统制、统领数十人,获马千余。金哀宗曾数次遣使召武仙勤王护驾,七月,再遣近侍兀颜责武仙赴蔡州,诏曰:“朕平日未尝负卿,国家危难至此,忍拥兵自恃,坐待灭亡耶!”将士闻知,相视哽咽,皆愿赴难。武仙欲保自己实力,又恐军心有变,于是与将士歃血盟誓,众军士心鼓舞。不久,武仙以军粮少,恐不能到蔡州,先攻取宋金州夺粮,安顿老弱,然后赴蔡州,迎哀宗西上不晚为由,令军卒自淅川溯流而上谋取金州,山路险阻,水流湍急,老幼溺死者不计其数,军士多逃亡。武仙无奈半路而回,仍徘徊不赴蔡州。
天兴三年(1234)正月,蔡州城破,哀宗自缢,金亡。武仙军将士大怨,且粮尽,遂全军瓦解。武仙仅带随从十余人北渡黄河,五月,在泽州(今山西晋城)为戍兵所杀。
第三节 崔立
崔立(?—1234),金将陵(今山东德州)人。原为游民,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前后,蒙古军南下,崔立投依上党公完颜开(金末封建九公之一)地主武装,并以功授任都统、提控,阶至遥领太原知府。哀宗正大初年,入京,请实授官品,为选曹所驳,每每以未至三品官而不满。
天兴元年(1232)正月,金军与蒙古军战于三峰山,几乎全军覆没。三月,蒙古军围攻南京(今河南开封),金朝岌岌可危,崔立出任安平都尉。十二月,哀宗弃南京逃往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将南京托付给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史完颜习揑阿卜留守,崔立被授以京城西面元帅。
自蒙古军围城,开封内外不通,米价高涨,每升银二两,百姓粮尽,饿殍相望,甚至有人相食者。完颜奴申和完颜习揑阿卜没有恢复之策,只知死守。百官士庶之中议论立荆王完颜守纯(宣宗之子)监国,以城降蒙古,或可以自活。崔立抓住这个时机,于天兴二年(1233)正月,与党徒孛术鲁长哥、韩铎、药安国等人发动政变,率甲士200人攻入尚书省官邸,杀二相,同时杀点检温屯阿里、谏议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古孙奴申等数人。出谕百姓曰:“吾以二相闭门无策,今杀之,为汝一城生灵请命。”在尚书省集百官商议立亲王监国之事,崔立言卫绍王太子完颜从恪的妹妹(公主)现在蒙古军中,可立从恪监国。于是勒兵入见太后,传令召从恪为梁王,监国。崔立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弟崔倚为平章政事,崔侃为殿前都点检,其党孛术鲁长哥为御史中丞,韩铎为副元帅兼知开封府事,折希望、药安国、张军奴、完颜合达并为元帅,师肃为左右司郎中,贾良为兵部郎中兼右司都事,凡除拜任官皆以监国为辞,操纵内府之事。
随后,崔立遣使至蒙古军前投降,蒙古大将速不■到青城(开封城西南),崔立服御衣,仪卫往见,以父事速不■。回开封后,悉烧京城楼橹,以示实降,蒙古将帅大喜,暂时按兵未入城。崔立政变降蒙古,欲仿金初刘豫之事做蒙古的傀儡皇帝,乘时僭窃,将梁王与宗室近族皆置宫中,派心腹看守,限制出入。以供军备为辞,尽括开封城内金银,横征暴敛,讯掠惨酷,郕国夫人及内侍高祐、随驾官吏家属多人被杖死,亦有不堪楚毒而自尽者。仅七八日就死上万人,城内人人切齿痛恨。四月,崔立将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驱赴青城。蒙古兵入城,时崔立正在城外,蒙古兵先入他的家中,掠取妻妾、宝玉。崔立闻知大恸,亦无可奈何。
崔立的行径引起金朝官吏的痛恨,都尉李崎,山西人,妻有姿色,崔立每欲强夺;又受崔立妹婿折希颜的折辱,于是首建杀崔立之谋。他联合都尉权东面元帅李贱奴,安平都尉司千户李伯渊共议杀崔立之策。六月,传闻附近有宋军,李伯渊等人乘夜放火烧外封丘门,以恐吓崔立。翌日晨,约崔立前往视察,及还,李伯渊伴送崔立还二王府,途中杀崔立,又斩杀折希颜、苑秀,将崔立尸体系马尾,号召众人说:“(崔)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不?”万口齐应:“寸斩之未称也。”于是斩崔立首级悬木上,望承天门祭哀宗,随后籍抄崔立家。
①本章主要依据《金史》卷118《武仙传》、卷115《崔立传》,《宋史》卷476、477《李全传》,以及《金史》的有关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