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上册)

第十二节 漆器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十二节 漆器 髹漆技术的进展

  天然漆亦称大漆、生漆,是漆树分泌的汁液,其中含有漆酚、漆酶、含氮物质和树胶质等成分。漆通过适当加工,涂刷在车辆、用具等物体的表面,可形成一层光亮的薄膜。这种漆膜非常坚牢,并且不怕日晒水烫,具有耐高温和抗腐蚀的优良性能。如果在漆液中加入各种颜料,还可以配制出不同的色漆,以增加漆器的装饰效果。中国用漆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初步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涂饰器物。此后历经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漆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密,漆器工艺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漆器生产继续发展并有所创新。如夹纻技术在战国时已经出现,至汉代而盛行。这种技术是先用泥塑成底胎,然后在底胎表面糊裱几层麻布再加以髹饰,最后除去泥胎,即可制成坚实轻巧的夹纻漆器。汉代以前,夹纻大多为杯、奁、匣等形状比较简单的器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已能制作外形多变、体态较复杂的中空造像,如塑制高达一丈八尺的大型佛像,这是夹纻技法的重要的新成就。宋元后所谓“布心纸胎”、“重布胎”以及清代以来且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的脱胎漆器,实际上都是夹完好纻,只不过名称和胎骨用料稍有不同而已。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还列有专条介绍保护漆器的方法,反映了当时对漆的性质的认识以及在漆器使用和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

  隋唐以后,瓷器迅速兴起,逐渐取代了日用漆器,但漆器作为轻巧美观的生活用品尤其是作为精美的工艺品,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工艺技术也有明显的进步。如唐代创制了剔红漆器。剔红,即雕红漆,是以银朱调成朱漆,把朱漆层层涂在木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胎骨上,然后用刀雕刻出深浅不同的花纹图案,使之呈现出立体感。剔红漆器的漆层有多有少,唐代属于剔红的草创时期,漆层较少且花纹大多较低平,明清剔红的漆层则有多到五六十道甚至百道以上的。唐代的金银平脱器也非常著名。“金银平脱”就是先将金银箔雕切成花片和鸟兽等图像薄片,有的还要在其上加刻花纹,以胶漆粘贴在器物表面,然后上漆若干道使其与漆地齐平再打磨抛光。这样制成的金银平脱器,漆面闪现出光亮的金银花纹,更显华贵考究。据文献记载,唐代有平脱屏风帐、平脱盘、平脱盏、平脱胡平床等,传世实物有金银平脱镜以及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金平脱古琴等①。

  宋元时期漆器品种增多,剔红、剔犀、螺钿嵌饰、戗金等髹饰技艺也大为提高和更加纯熟,其中尤以雕漆的成就最为突出。雕漆可细分为剔红、剔黄、剔彩、剔犀等。如宋代的剔红亦称雕红,比唐代剔红更为精细。宋内府所用剔红漆器,有的用金银做底胎,雕工精巧,剔刻刀口显露出灿烂分明的金银胎色,尤其名贵华美。明代张应文提到:“宋人雕红漆器,宫中所用者多以金银为胎,妙在刀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极厚而无敲裂,所刻山水、楼阁、人物、鸟兽,皆俨若图画,为佳绝耳。”①剔犀,近世通称“云雕”,是在器物上用两种或三种色漆逐层涂刷,并涂至相当的厚度,然后剔刻出回文、云钩等花纹图案,在刀口断面可见不同的色层。1977年江苏武进出土的南宋剔犀执镜盒,圆形带柄,木胎,在褐色漆地上用朱、黑、黄三色漆更叠髹制堆积成层,用刀剔出八组云纹,刀口显露不同漆色,这是现在已知最早的剔犀漆器。元代剔红和剔犀继承和发扬了前代的漆艺成就,故宫博物院藏著名匠师张成造栀子纹剔红盘,杨茂造观瀑图剔红八方盘,安徽省博物馆藏张成造剔犀盒,都是传世的元代雕漆精品。螺钿漆器是用经过研磨和裁切的蚌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以之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且有厚螺钿与薄螺钿之分。厚螺钿漆器起源很早,如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嵌蚌泡漆托,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嵌蚌泡漆豆,一直到唐代漆背嵌螺钿铜镜,晚唐五代间花鸟纹嵌螺钿黑漆经箱等,都属于厚螺钿一类。薄螺钿漆器以前多认为始于明代,1970年在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发现了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残片,表明元代薄螺钿技法已经相当成熟,但迄今还仅此一例。关于元代漆艺、陶宗仪《辍耕录》卷三十对黑光、朱红、鳗水三种漆器的做法和戗金银法等,有较详细的记载,这是研究漆器发展史应予重视的较早的重要文献。

   明代漆器和黄成《髹饰录》

  明代是漆器生产有更大发展、漆器技术达到高峰的时期。当时官办和民营漆器制造业都很兴旺发达。如明宫廷内官监下设油漆作,御用监有专人负责造办螺钿等漆器,内府供用库还特设丁字库,常贮生漆、桐油等物,在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1435)又开设果园厂,调用著名漆工,专门制作漆器。民营油漆作坊也分布很广,如浙江嘉兴、安徽新安、山西新绛,以至北京、扬州、苏州、云南、四川等都是重要的漆器产地。明代漆器品种已很齐全,主要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等。其中如嘉兴和新安的剔红,苏州和北京的描金,扬州的薄螺钿和百宝嵌,新绛的雕填和剔犀,云南大理的雕漆等,都名重一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明代漆器不仅品种繁多,色彩绚丽,图案精美,而且刻花、雕琢、镶嵌和仿塑瓜果、花卉、飞禽、走兽及亭台楼阁等,也无不精工,髹饰工艺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如传世的宣德林檎双鹂图剔彩捧盒,木胎,色漆层次为红、黄、绿、红、黑、黄、绿、黑、黄、红、黄、绿、红,共四色十三层,刀法圆润,图案生动,色彩为刻后磨显,雅丽多变,可说是明代剔彩器中罕见的作品。又如进狮图剔红圆盒,锡胎,漆色鲜红,上刻一彪形大汉,高颧钩鼻,须髯卷曲,耳穿大环,戴皮帽,插长雉尾,两袖飞扬,作叱喝之势,旁一雄狮,回头奋爪,奔驰欲前。整个图案人兽神情飞动,刻工简练,是明代别具风格的剔红精品①。明末清初扬州著名漆工江千里所制漆器,驰名当世,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誉。传世的江千里云龙海水纹螺钿漆盒,是他的一件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薄螺钿漆器的最高水平。清代除宫廷设有漆作(漆器工场)外,民间漆器生产也有所发展。在髹漆工艺方面则全面地继承了明代的技术,有些品种如百宝嵌、薄螺钿、剔红等做工更加精致纤巧,后来甚至趋于繁琐拘敛。漆器产地与明代相比变化不大,但盛衰和质量略有不同。比较突出的是福建脱胎漆器和北京的雕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至现代仍盛而不衰。此外,如广东阳江漆器以牛皮作胎,贵州大方漆器以马皮作胎等,防潮防水,坚固耐用,独具风格。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善于制作漆器,如彝族、傣族、高山族所制高脚盘、木勺、酒具、皮甲、皮盾、弓箭壶、马鞍等,一般用黄、红、黑等色漆描绘几何图案,纹饰古朴,风格粗犷,色彩对比强烈,可说是独树一帜,颇受使用者和收藏者珍爱。

  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漆工技术专著。黄成,字大成,安徽新安人,是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的著名漆工。他技艺高超,尤精于剔红,并且“精明古今之髹法”①,《髹饰录》就是他系统整理和总结前人及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此书在天启五年(1625)又经嘉兴漆工杨明(字清仲)逐条加注,并撰写了序言,内容更加丰富翔实。《髹饰录》分乾、坤两集,共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乾集主要讲述制作漆器的原料、工具和设备,以及漆工容易犯的各种毛病和原因;坤集主要讲述漆器分类和各类的不同品种,以及漆器的制作、髹饰和修复方法。《髹饰录》的突出贡献是根据漆器特征和工艺特点为髹饰工艺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分类体系,同时也为品种繁多的漆器定名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这部著作虽然讲的是明代漆器但又不限于明代,往往上溯古法,描述唐宋或更早的制作,因而它也是研究漆工史的重要文献。《髹饰录》用相当多的篇幅来叙述各种漆器的形态和作法,其中有不少是现已失传的品种,这类材料无疑是很宝贵的;书中关于漆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漆器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应避免的弊病等方面的内容,也都很有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对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传统漆器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髹饰录》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很可惜在国内早已失传,三四百年来只有一部抄本保存在日本。直到1927年,此书才由朱启钤先生根据日本抄本刊刻行世。198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王世襄先生所撰《髹饰录解说》,对此书作了精辟的注释和讲解,并引用考古发现和传世漆器二百十三件,插图三十幅,书后附漆工术语和漆器门类表,使之内容更加详明完备,现已成为这一领域公认的经典之作。除了《髹饰录》以外,曹昭《格古要论》和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等,关于漆器也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中国漆器在国外的流传

  中国的漆器及其制造技术,早在汉代以至唐宋时期就已相继传到朝鲜、日本、缅甸、印度、泰国以及东南亚、中亚、西亚各国,并在当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漆器行业。如朝鲜平壤古代乐浪郡遗址曾出土了彩绘神仙龙虎盘等许多中国汉代漆器。在唐代,中国大量漆器以及夹纻造像、金银平脱、螺钿等髹饰技法流传日本,奈良正仓院现藏有金平脱花鸟纹八角镜、盒、古琴等唐代漆器,奈良唐招提寺供奉有鉴真圆寂时其弟子制作的夹纻“鉴真坐像”。宋元时期浙江杭州、温州的雕漆,嘉兴张成的剔红,也曾传至日本,备受推崇,如京都龙翔寺珍藏张成款绶带鸟纹香盒,被日本指定为国宝。明代永乐年间中国使臣出访日本也曾带去大量漆器。而日本在仿制中国漆器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反过来回传中国,对中国髹漆工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明代杨埙、方信川、蒋回回等都是仿制日本描金洒金等漆器的著名漆工。《新唐书》卷二二二《骠国列传》提到,骠国(缅甸)国王雍羌曾派遣其弟舒难陀率国家乐队至成都,他们所用乐器中的牙笙、三角笙等都作了髹饰。缅甸与我国云南接壤,两国之间无疑会存在髹漆工艺方面的交流。

  我国的漆器还曾经由波斯和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商船又曾将中国漆器直接运往欧洲,深受欧洲各国人民的欢迎。当时传入欧洲的漆器大多是屏风、家具和花瓶、酒具、茶具等,其中不少珍品现藏于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内。康熙时法国传教士李明等还曾在寄回本国的书信中介绍了中国漆器生产技术的情况。欧洲一些国家也曾仿制中国漆器,但直到十八世纪,法国、丹麦、奥地利、英国等国的漆器才有了较迅速的发展。随着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各种化学合成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中国天然漆及传统漆器尤其是漆工艺品的一些优良性能和装饰效果,仍然是合成漆所难以企及的。

  

  ①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①张应文:《清秘藏》。

  ①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①黄成:《髹饰录》杨明序。

  ①王世襄:《髹饰录解说》前言,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