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下册)

第一节 郑和航海与域外地理学著作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一节 郑和航海与域外地理学著作 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直达非洲东岸沿海国家。郑和的成功,对中国地理学主要有两项重要贡献。

   航海记录

  郑和航海的原始资料虽然被人销毁了①,但经后人搜集转载,仍留下了一图一编,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简称《郑和航海图》)和《针位编》。

  《郑和航海图》今收入《武备志》中,《针位编》已佚。明人曾将《针位编》与《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并列。②《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现存最早最详细的海图,绘有针路,包括针位和航程。来回针路一百零九条。图上标有地名、城垣、官署、庙宇、宝塔、桥梁、港湾、礁石、浅滩等。全图收入地名五百多个,其中外国地名占五分之三弱,大大超过《岭外代答》、《诸蕃志》、《岛夷志略》等书的记载。③明代学者称此图“详而不诬”④,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则称此图为“一幅真正的航海图”⑤。

  《针位编》记录郑和航程中罗盘针所指的方位,相当于航海手册。

   郑和随行人员撰写的域外地理著作

  郑和随行人员撰写的域外地理著作就目前所知有四种,即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和匡愚的《华夷胜览》。

  《瀛涯胜览》不分卷,写于1416年。作者随郑和三次下西洋,充当翻译。同时“采摭各国人物之丑美,壤俗之异同,与夫土产之别,疆域之制,编次成帙”①。全书采用分国叙述的方式,国与国之间,一般记有航向和日程。共记二十个国家,内容详略不等。一般有地理位置、气候、民族、宗教、风俗、物产、服装、住房、商品交易、货币、文化、刑法、历法、神话传说以及郑和活动情况、华侨状况等。

  《星槎胜览》,原本二卷,于1436年写成。后经他人改订为四卷,较原本有增删,文字亦由芜俚而雅洁。1936年出版的冯承钧校注本分前后两集,前集为作者亲览目识的二十二国情况,后集为作者得自传闻的二十二国情况。费信随郑和四次下西洋,书中记载的内容颇为丰富,包括航线、航行日程、各国地理位置、风俗民情、物产、气候、历法、房屋建筑、语言文字、宗教、民族、货币、贸易、神话传说以及郑和在各国活动情况。

  《西洋番国志》不分卷,写于1434年,作者曾随郑和下西洋。全书记载二十个国家,先后次序和内容与《瀛涯胜览》大致相同。卷首有永乐至宣德的三篇敕书,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始资料。作者所写的序言也很有价值,其中讲到下西洋时曾用牵星术过洋,用水罗盘定向,火长的职责,宝船巨大的篷、帆、舵乃至淡水的积贮等。这些对于研究十五世纪中国航海史都有重要的价值。

  《华夷胜览》已佚,作者是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医生。他用业余时间留心观察所到西洋各国的山川形胜,逐一记录,绘成图册。今仅存张洪为此书写的序文。从序文得知,此书记载了交阯、占城、爪哇、三佛齐、满刺加、苏门答腊、锡兰、暹罗、孛尼等国的地理形胜、风俗、物产、人物等。①郑和航海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域外地理著作,如《西洋朝贡典录》、《海语》、《东西洋考》、《咸宾录》、《日本考略》、《日本图纂》、《日本考》、《日本风土记》、《日本一鉴》等。

  

  ①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八。

  ②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序》。

  ③钮仲勋:《〈郑和航海图〉的初步研究》,载《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一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版。

  ④茅元仪:《武备志》卷二四○。

  ⑤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五卷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69页。

  ①《瀛涯胜览》序。

  ①载《归田稿》卷三,常熟市图书馆藏抄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