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上册)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清廷的对外卖国、对内压榨,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清廷还利用推行“新政”之机,加捐加税,勒索人民。当时,“所有柴、米、纸张、杂粮、蔬菜等项,凡民间所用,几乎无物不捐”②;“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③。各级官吏乘机从中勒索中饱,广大民众难以为生,民怨鼎沸。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省一带的农民起义,鲜明地举起了“扫清灭洋”的大旗。规模更大的是同年广西省汉、壮、苗、瑶等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烽火燃遍全省,斗争持续了三年。抗捐抗税和抢米的斗争,在各省普遍发生,其中规模大的有湖南省长沙的抢米风潮和山东省莱阳的抗捐斗争。宣统二年(1910),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的水旱灾荒。一时间,“江、浙、湘、沔、淮、泗之间,嗷嗷之声,达于比户。而淮安、扬州、江宁、平湖、海州等处,老弱流亡,络绎道路,或数百人为一起,或数千人至万人一起。汉口地方聚至二十余万人”①。灾民只得靠吃树皮、草根过活。绅士、地主和中外商人则乘机囤积粮食,获取暴利,致使米价暴涨,饥馑遍地。宣统二年三月(1910年4月),长沙城乡饥民忍无可忍,要求官府减价粜米,遭到镇压,死伤数十人。饥民奋起跟清军搏斗,参加的群众发展到几万人。他们捣毁米店、钱庄,烧毁巡抚衙门、税局,还捣毁外国领事住宅、洋行和教堂,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终于迫使清廷允许平粜。同年,莱阳县乡民要求清算被官绅侵吞的备荒积谷,用来渡荒和支付捐税。他们的要求被官吏拒绝,代表被拘押。于是,几万乡民围困了莱阳县城,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1902—1911),全国各地此伏彼起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遍布全国的越来越尖锐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皇朝的统治,使它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也在工人、农民、学生和城市居民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下,在全国蓬勃展开。

  光绪二十九年(1903)爆发的拒俄运动,揭开了反帝爱国运 动的序幕。由于武装占据东北的俄国侵略军拒不如约按期撤兵,反而向清廷提出了七项无理要求,企图长期占领东北,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上海各界爱国人士纷纷举行集会,抗议沙俄的侵略行径,致电清廷外务部,表示对俄国的要求“我全国人民万难承认”;并通电各国外交当局说:“即使政府承允,我全国国民万不承认,倘从此民心激变,遍国之中,无论何地,再见仇洋之事,皆系俄国所致。”①北京、武汉等地的学生也相继集会抗议,罢课示威。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召开了拒俄大会,组成拒俄义勇队(后更名“学生军”),发誓要与侵略军血战到底。留学生还派代表回国,请求清廷出兵抗俄,并表示学生军愿为先锋。但是,清廷却指责学生军“名为拒俄,实则革命”,命令驻日公使蔡钧勾结日本政府强制解散了学生军,压制了运动。

  光绪三十一年(1905),资产阶级领导的抵制美货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资产阶级从中国诱骗走了大批的华工。这些华工在美国垦荒、修路、开矿,担负着极为繁重的劳动,促进了美国的繁荣。同治、光绪年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美国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开始煽动排华。光绪二十年(1894),美国迫使清廷订立了《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对赴美华工作了种种苛刻的限制。美国各州也发布了各种排华法令,迫害华工、华侨的罪行愈演愈烈。三十年(1904)条约期满,清廷在广大华侨和国内人民的压力下,向美国提出了修约的要求,但遭到拒绝。于是爆发了反对美国排华、抵制美货的爱国运动。三十一年四月初七日(1905年5月10日),上海商务总会决定,以两个月为期,如美国强我续约,则联合全国誓不运销美货以作为抵制。运动以上海为中心,迅速波及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并得到了海外侨胞的大力声援。工商业者、学校师生和各界群众组成了各种爱国团体,举行集会演说,商家不进、不卖美货,人们不买、不用美货,码头工人不装、不卸美货。抵制美货运动的迅速高涨,使美国政府大为震惊。于是,对清廷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清廷出面压制。在美国的压力下,清廷下令停止对美货的抵制,并电令严办运动的领导者、上海商务总会会长曾铸等人。压力之下,民族资产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上层人物开始动摇。曾铸发表了《留别天下同胞书》后,从此就称病不出。但广大群众坚持斗争,终于迫使清廷和美国未敢再续签限制华工的条约。

  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起,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控制我国路矿权的收回利权运动,在全国的许多省区迅速开展起来。经过斗争,先后收回了黑龙江、山西、奉天、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省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部分矿区。广东、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省,还相继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以确保利权为宗旨,要求清廷收回路权,废除向外国借债修路的合同。收回利权运动持续发展,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都遭到了清廷的破坏和镇压,这使得人们逐渐认清了清皇朝的反动本质,懂得只有推翻清廷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如拒俄运动失败后,黄兴、陈天华等一部分留日学生就立即组成了革命团体军国民教育会。他们抛弃了以往“乞怜于满洲政府”的做法,从此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②《江西巡抚冯汝骙奏宜春乡民抗捐仇绅聚众攻城折》,《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5页。

  ③《论近日民变之多》,《东方杂志》1904年第11期。

  ①陈雨人:《陈侍御奏稿》卷1,第37页。

  ①《江苏》第2期,《纪事》,《本省时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