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在湘桂训练新军 光绪三十年(1904)初,蔡锷以日本士官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由日本返国。这时他刚到弱冠之年,英气勃发,东南各省督抚争相延聘。七月,江西巡抚夏时聘他为江西续备左军随营学堂监督,不久改任材官学堂总教习及监督。十一月,他辞职返湘。次年一月,他应湖南巡抚端方之聘,就任湖南教练处帮办,兼武备、兵目两学堂教官。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1905年8月),蔡锷在广西巡抚李经羲的再三敦请下,前往广西桂林,就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并兼随营学堂总理官。八月,又受委为巡抚部院总参谋官。九月,兼任广西测绘学堂堂长。他乘机邀请革命党人谭人凤等入广西活动,共谈国事;又延请他的老师樊锥入幕,恭执弟子之礼。时同盟会已在日本东京成立,黄兴化名张守正来广西活动,蔡锷与之共商革命方略,并曾挂名同盟会。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年9月),清廷在河南彰德举行新军秋操,蔡锷奉令前往观操,被选为中央评判官。秋练结束后,他赴北京考察军事,不久返回广西。三十三年正月,广西创办陆军小学堂,他受委兼任陆军小学堂总办;二月,又兼广西兵备处总办。三十四年三月,他被任命为广西新练常备军第一标标统,自桂林移驻南宁。宣统元年正月(1909年2月),他奉命前往龙州,任讲武堂总办,旋改任监督,将讲武堂迁于南宁。二年夏,复迁往桂林。不久,他擢升为广西新军混成协协统,兼学兵营营长、督练公所三处(参谋、兵备、教练)及干部学堂总办。
蔡锷在广西,历时6年,身兼数职,为在广西训练新军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他提出,“广西练兵主旨:一、为求中国独立自由,必须战胜至少一个帝国主义的国家,以此为最高目的;二、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全国一致;三、广西必须为把握全国之枢纽,为完成此事,要密切团结内部”①。练兵的爱国、民主色彩是很明显的。而另一方面,为着扎稳脚跟,团结内部,他处世行事,力求稳健、冷静,避免轻举妄动。广西同盟会支部负责人耿毅、何遂持黄兴介绍信前往联系,他也避免直接接触,还招致了一些年轻的同盟会会员的怀疑和不满。
广西新军原拟编练一镇一协。由于经费拮据,宣统二年(1910),蔡锷决定将已练成的一镇缩编为一个混成协。这样,干部学堂培养的200多名军官就难以全部安置。于是,他采取甄别的办法,考核品行,考试汉文,分别去留。结果,合格录取120余人,其中湖南籍占90余人,广西籍仅30余人。广西籍学生为此激愤不平。一些年轻的同盟会会员遂乘机宣扬蔡锷任用私人,偏袒同乡,排斥广西人。立宪派控制的广西咨议局也开会弹劾蔡锷。从而掀起了一场驱逐蔡锷出广西的风潮。蔡锷沉着应付,不加理睬。直到李经羲(时已调任云贵总督)电邀他去云南任职时,他才决计离开广西前往云南。
①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5页。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1905年8月),蔡锷在广西巡抚李经羲的再三敦请下,前往广西桂林,就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并兼随营学堂总理官。八月,又受委为巡抚部院总参谋官。九月,兼任广西测绘学堂堂长。他乘机邀请革命党人谭人凤等入广西活动,共谈国事;又延请他的老师樊锥入幕,恭执弟子之礼。时同盟会已在日本东京成立,黄兴化名张守正来广西活动,蔡锷与之共商革命方略,并曾挂名同盟会。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年9月),清廷在河南彰德举行新军秋操,蔡锷奉令前往观操,被选为中央评判官。秋练结束后,他赴北京考察军事,不久返回广西。三十三年正月,广西创办陆军小学堂,他受委兼任陆军小学堂总办;二月,又兼广西兵备处总办。三十四年三月,他被任命为广西新练常备军第一标标统,自桂林移驻南宁。宣统元年正月(1909年2月),他奉命前往龙州,任讲武堂总办,旋改任监督,将讲武堂迁于南宁。二年夏,复迁往桂林。不久,他擢升为广西新军混成协协统,兼学兵营营长、督练公所三处(参谋、兵备、教练)及干部学堂总办。
蔡锷在广西,历时6年,身兼数职,为在广西训练新军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他提出,“广西练兵主旨:一、为求中国独立自由,必须战胜至少一个帝国主义的国家,以此为最高目的;二、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全国一致;三、广西必须为把握全国之枢纽,为完成此事,要密切团结内部”①。练兵的爱国、民主色彩是很明显的。而另一方面,为着扎稳脚跟,团结内部,他处世行事,力求稳健、冷静,避免轻举妄动。广西同盟会支部负责人耿毅、何遂持黄兴介绍信前往联系,他也避免直接接触,还招致了一些年轻的同盟会会员的怀疑和不满。
广西新军原拟编练一镇一协。由于经费拮据,宣统二年(1910),蔡锷决定将已练成的一镇缩编为一个混成协。这样,干部学堂培养的200多名军官就难以全部安置。于是,他采取甄别的办法,考核品行,考试汉文,分别去留。结果,合格录取120余人,其中湖南籍占90余人,广西籍仅30余人。广西籍学生为此激愤不平。一些年轻的同盟会会员遂乘机宣扬蔡锷任用私人,偏袒同乡,排斥广西人。立宪派控制的广西咨议局也开会弹劾蔡锷。从而掀起了一场驱逐蔡锷出广西的风潮。蔡锷沉着应付,不加理睬。直到李经羲(时已调任云贵总督)电邀他去云南任职时,他才决计离开广西前往云南。
①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