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 早期法、俄在北京的活动
十八世纪中叶就有法国人在中国进行气象观测。耶稣会士宋君荣(Gaubil, Antoine Peter,1689—1759)和钱德明(Amoit,Jean Joseph Marie,1718—1793)精通满文,获得清廷信任。宋君荣1743年曾在北京进行气温观测。钱德明于1757—1762年首先在北京进行6年项目完整的观测。
1841年俄国教会在北京设立一测候站,1850年扩充改称北京地磁气象台,1867年改属彼得堡科学院,俄著名科学家傅烈旭(H.Frische)为台长,连任16年。在1841—1914年这74年中多次停顿,仅存29年气温记录,降水量存54年记录。
俄国在新疆的考察
1868年俄国人布耶可夫斯基曾在天山进行观测。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三次来新疆,从伊宁深入内地沿途观测,到达哈密和罗布泊。1893年俄国人罗波洛夫斯基到达鲁克沁设站观测(1893年12月—1895年12月)。同年俄国人克莱得茨曾对阿勒泰一带观测。1906年6月奥地利动物学家楚格迈尔曾到和田克孜勒山口观测。
法国在上海设徐家汇观象台
法国早在1840年就筹划在江南设一观象台。1853年3月新建成上海董家渡天主堂,1865年法国教会派曾受过气象培训的神父到董家渡建观象台进行观测。1847年上海徐家汇耶酥会会所建成,新建的徐家汇观象台于1872年12月开始接替董家渡观测。次年在肇家浜(今蒲西路)新址观测。气象方面的成就有:(1)项目完全的地面气象观测连续77年无中断,为全国之最。
(2)1879年8月初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台风将临近上海,受到租界当局和舰只的赞赏和鼓励。1895年9月绘制第一张地面天气图。预报台风和海上大风有了依据。
(3)1884年9月租界当局建成外滩信号台,每日悬挂长江口和上海港风情旗帜信号。1906年起信号扩大到表示海域分区大风、台风和低气压情况。1911年起增加夜间灯信号。
(4)1914年5月起,通过法租界无线电台,每日两次发布海区天气实况和预报及授时信号,扩大了海洋服务面。
(5)收集各地天主教堂的气象观测记录。
(6)出版:《观测公报》,包括本台详细气象记录和地磁记录(1872—1941);《月报》,包括海关各观测点和教会的气象要素月值统计(1913—1943);科学研究报告。
俄国在东北的观测网
1891年《中俄密约》许俄建中东铁路。1909年俄在沿北线建成满洲里等9处测候所,1914—1916年增建5处。其中有7处1936年后为伪满所接办。
日本在东北、台湾和南方的观测网
中东铁路南段于1905年为日本所占有。1905—1909年,日军先后设大连、营口、沈阳、旅顺、长春等测候所。1913—1934年,南满铁路增设12个测候所,并着眼于农业开发。另外在杭州(1904—1918)、汉口(1905—1936)、沙市(1905—1920)、济南(1916—1943)和上海(1920—1941)领事馆中进行气象观测。
1895年6月日本入侵台湾,1897年在台北等处设测候所5处,后又增设4处。在台北设有气象台。
德国在青岛设气象台站
德国于1897年强占胶州湾,其港务测量部开始简单的气象观测。1905年迁水道山。1909年增设地震、地磁、天文观测。1911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增加潮汐观测。德国原有在山东筑铁路的企图,曾设济南、张店、青州、坊子、高密、胶州等测候所。
1914年11月日本侵占青岛后,改称“测候所”,1916年5月委托朝连岛灯塔进行海洋和气象观测,1917—1924年曾在市郊和胶济铁路沿线各设9处测候所,并在大公岛灯塔设海洋和气象观测。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气象台站
英国1883年在香港设皇家气象台,主要为航海航空服务,早年曾设信号台。不久又开展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业务。后来逐步在启德机场和附近岛屿设有气象站20多处。1922年起有测风气球观测,后又有无线电探空观测。气象台在1942—1946年日军入侵时期停止工作。英国人在天津开埠后于1887年9月设测候所,直到1941年停止工作。
其他国家,如葡萄牙于1881年在澳门,法国在昆明(1921—1936)、蒙古(1928—1932),印度在西藏亚东(1933—1939)设站观测气象。
十八世纪中叶就有法国人在中国进行气象观测。耶稣会士宋君荣(Gaubil, Antoine Peter,1689—1759)和钱德明(Amoit,Jean Joseph Marie,1718—1793)精通满文,获得清廷信任。宋君荣1743年曾在北京进行气温观测。钱德明于1757—1762年首先在北京进行6年项目完整的观测。
1841年俄国教会在北京设立一测候站,1850年扩充改称北京地磁气象台,1867年改属彼得堡科学院,俄著名科学家傅烈旭(H.Frische)为台长,连任16年。在1841—1914年这74年中多次停顿,仅存29年气温记录,降水量存54年记录。
俄国在新疆的考察
1868年俄国人布耶可夫斯基曾在天山进行观测。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三次来新疆,从伊宁深入内地沿途观测,到达哈密和罗布泊。1893年俄国人罗波洛夫斯基到达鲁克沁设站观测(1893年12月—1895年12月)。同年俄国人克莱得茨曾对阿勒泰一带观测。1906年6月奥地利动物学家楚格迈尔曾到和田克孜勒山口观测。
法国在上海设徐家汇观象台
法国早在1840年就筹划在江南设一观象台。1853年3月新建成上海董家渡天主堂,1865年法国教会派曾受过气象培训的神父到董家渡建观象台进行观测。1847年上海徐家汇耶酥会会所建成,新建的徐家汇观象台于1872年12月开始接替董家渡观测。次年在肇家浜(今蒲西路)新址观测。气象方面的成就有:(1)项目完全的地面气象观测连续77年无中断,为全国之最。
(2)1879年8月初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台风将临近上海,受到租界当局和舰只的赞赏和鼓励。1895年9月绘制第一张地面天气图。预报台风和海上大风有了依据。
(3)1884年9月租界当局建成外滩信号台,每日悬挂长江口和上海港风情旗帜信号。1906年起信号扩大到表示海域分区大风、台风和低气压情况。1911年起增加夜间灯信号。
(4)1914年5月起,通过法租界无线电台,每日两次发布海区天气实况和预报及授时信号,扩大了海洋服务面。
(5)收集各地天主教堂的气象观测记录。
(6)出版:《观测公报》,包括本台详细气象记录和地磁记录(1872—1941);《月报》,包括海关各观测点和教会的气象要素月值统计(1913—1943);科学研究报告。
俄国在东北的观测网
1891年《中俄密约》许俄建中东铁路。1909年俄在沿北线建成满洲里等9处测候所,1914—1916年增建5处。其中有7处1936年后为伪满所接办。
日本在东北、台湾和南方的观测网
中东铁路南段于1905年为日本所占有。1905—1909年,日军先后设大连、营口、沈阳、旅顺、长春等测候所。1913—1934年,南满铁路增设12个测候所,并着眼于农业开发。另外在杭州(1904—1918)、汉口(1905—1936)、沙市(1905—1920)、济南(1916—1943)和上海(1920—1941)领事馆中进行气象观测。
1895年6月日本入侵台湾,1897年在台北等处设测候所5处,后又增设4处。在台北设有气象台。
德国在青岛设气象台站
德国于1897年强占胶州湾,其港务测量部开始简单的气象观测。1905年迁水道山。1909年增设地震、地磁、天文观测。1911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增加潮汐观测。德国原有在山东筑铁路的企图,曾设济南、张店、青州、坊子、高密、胶州等测候所。
1914年11月日本侵占青岛后,改称“测候所”,1916年5月委托朝连岛灯塔进行海洋和气象观测,1917—1924年曾在市郊和胶济铁路沿线各设9处测候所,并在大公岛灯塔设海洋和气象观测。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气象台站
英国1883年在香港设皇家气象台,主要为航海航空服务,早年曾设信号台。不久又开展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业务。后来逐步在启德机场和附近岛屿设有气象站20多处。1922年起有测风气球观测,后又有无线电探空观测。气象台在1942—1946年日军入侵时期停止工作。英国人在天津开埠后于1887年9月设测候所,直到1941年停止工作。
其他国家,如葡萄牙于1881年在澳门,法国在昆明(1921—1936)、蒙古(1928—1932),印度在西藏亚东(1933—1939)设站观测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