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乡村建设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乡村建设派”,从广义上说,是三十年代的一个团体很多、叫得很响的社会改良派别。其中有一套乡建理论而又付诸实施、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是梁漱溟。从狭义上说,也就是一般的说法,乡村建设派指的是梁漱溟领导的一派。
梁漱溟虽未直接参加大革命,但却密切关注着革命的进展。通过对大革命进程和失败的反思和总结,他猝然“开悟”,“不独认识了共产党,更深刻地认识了西洋人”。面对国民革命失败后人们“走投无路”,或“穷极思返”,或“穷极思异”的危机,他写成《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7年又出版了《乡村建设理论》,详细阐发了他对中国出路的探索结果,即乡村建设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文化失调”论。他认为:“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①(2)“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论。他说:“中国旧日之社会构造,与西洋中古及近代社会皆不同。假如我们说西洋近代社会为个人本位的社会、阶级对立的社会,那末,中国旧社会可说为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②。所谓“伦理本位”,就是整个社会都受着“伦理关系”即“情谊关系”、“义务关系”的支配;所谓“职业分立”,就是中国“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③。(3)“旧辙已破,新轨未立”,是“文化失调”的表现,也是中国问题产生的根源。(4)中国的出路是“沟通调和”中西文化,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乡农学校,反对走苏俄革命的路和欧美民主主义的路。(5)“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以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翻身之路”④;“以乡村为本而繁荣都市”⑤。
考察上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应注意:第一,梁漱溟反思、探索中国出路的视角是很独特的。国民革命失败后,各种政派都偏重于从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方面来立论,通过直接反思当时的具体环境来探索中国出路,决定本政派的方针政策。而梁却不同,他是从反思整个中国文化特性的角度来展开自己的理论的。他探索中国出路的思路是:首先诊断中国文化的特性,揭示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殊性;然后分析中国不能走“欧美近代民主政治的路”和“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的根本原因;最后,他依据对中国文化的诊断,提出了自以为合乎中国文化特性,切中中国问题关键的理想出路——乡村建设之路。这种探索中国出路的思路,是值得推崇的。他对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的揭示,从侧面提出了任何理论引用到中国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这一基本原则,也是应该肯定的。
第二,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诊断以及对中国国情分析的总结论是以偏盖全的。中国与西欧社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就其整体而言、本质而言,并不能以“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来概括;而是中国社会长期是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又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以来中国最迫切的直接的问题,主要不是“文化失调”,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他根本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分别和阶级斗争,否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导致中国社会混乱的“乱源”,显然是错误的。
第三,梁漱溟摒弃了“欧美近代资本主义的路”,又反对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他理想的路是“乡村建设”之路。从理论上说,这条路包含了太多的传统思想内容,他的设计远远落后于时代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要求。从实践上说,1931年到抗战爆发前的7年间,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乡村建设的试验,结果收效甚微。说明这一条道路作为“中国民族自救”之路是不可靠的。
总之,在国民革命失败、革命高潮暂时低落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三党、改组派、人权派、乡村建设派以及托陈取消派等,都站在本阶级或政派的立场上,从各种角度反思刚刚逝去的那段历史,审视当时的现实,探索中国的出路。在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掀起了多次论战和讨论,如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等,都是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探索,都与中国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有的就是政治斗争的直接延伸和表现。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种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和理论灿然纷呈的状况。这种状况虽然比不上五四时期思想界的活跃,但许多探讨却比过去深入了。这可算是一个小小的“百家争鸣”局面。
这种情况是中国复杂、扰乱、困惑的现实而又要求改变这种现实的反映。总的来说,探讨的目的在于寻找中国的正当出路。这种探讨是中国前途希望之所在。当然不能否认各种主张和意见中有着个人和党派的私利在内,或者伴有甚至是出于争权夺利的企图,但不能因此抹杀它们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可惜的是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地更广阔深入地开展。所以如此,有四个原因:其一,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和文化专制主义的压制和打击。其二,是中国共产党“左”倾教条主义的打击。其三,是军阀混战和国共武装斗争的现实,使思想上理论上的讨论显得十分软弱无力和无补于实际。其四,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紧迫的国家危机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因此这种相当活跃的局面,很快就消沉了。
但是思想界活跃局面的消沉不是中国问题的消失和解决。讨论中的那些基本问题,在另一种历史情况下,在另外的人们关注点上会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①《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②同上书,第166—167页。
③同上书,第171页。
④同上书,第508页。
⑤《乡村建设旨趣》,《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79页。
“乡村建设派”,从广义上说,是三十年代的一个团体很多、叫得很响的社会改良派别。其中有一套乡建理论而又付诸实施、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是梁漱溟。从狭义上说,也就是一般的说法,乡村建设派指的是梁漱溟领导的一派。
梁漱溟虽未直接参加大革命,但却密切关注着革命的进展。通过对大革命进程和失败的反思和总结,他猝然“开悟”,“不独认识了共产党,更深刻地认识了西洋人”。面对国民革命失败后人们“走投无路”,或“穷极思返”,或“穷极思异”的危机,他写成《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7年又出版了《乡村建设理论》,详细阐发了他对中国出路的探索结果,即乡村建设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文化失调”论。他认为:“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①(2)“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论。他说:“中国旧日之社会构造,与西洋中古及近代社会皆不同。假如我们说西洋近代社会为个人本位的社会、阶级对立的社会,那末,中国旧社会可说为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②。所谓“伦理本位”,就是整个社会都受着“伦理关系”即“情谊关系”、“义务关系”的支配;所谓“职业分立”,就是中国“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③。(3)“旧辙已破,新轨未立”,是“文化失调”的表现,也是中国问题产生的根源。(4)中国的出路是“沟通调和”中西文化,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乡农学校,反对走苏俄革命的路和欧美民主主义的路。(5)“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以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翻身之路”④;“以乡村为本而繁荣都市”⑤。
考察上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应注意:第一,梁漱溟反思、探索中国出路的视角是很独特的。国民革命失败后,各种政派都偏重于从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方面来立论,通过直接反思当时的具体环境来探索中国出路,决定本政派的方针政策。而梁却不同,他是从反思整个中国文化特性的角度来展开自己的理论的。他探索中国出路的思路是:首先诊断中国文化的特性,揭示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殊性;然后分析中国不能走“欧美近代民主政治的路”和“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的根本原因;最后,他依据对中国文化的诊断,提出了自以为合乎中国文化特性,切中中国问题关键的理想出路——乡村建设之路。这种探索中国出路的思路,是值得推崇的。他对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的揭示,从侧面提出了任何理论引用到中国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这一基本原则,也是应该肯定的。
第二,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诊断以及对中国国情分析的总结论是以偏盖全的。中国与西欧社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就其整体而言、本质而言,并不能以“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来概括;而是中国社会长期是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又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以来中国最迫切的直接的问题,主要不是“文化失调”,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他根本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分别和阶级斗争,否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导致中国社会混乱的“乱源”,显然是错误的。
第三,梁漱溟摒弃了“欧美近代资本主义的路”,又反对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他理想的路是“乡村建设”之路。从理论上说,这条路包含了太多的传统思想内容,他的设计远远落后于时代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要求。从实践上说,1931年到抗战爆发前的7年间,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乡村建设的试验,结果收效甚微。说明这一条道路作为“中国民族自救”之路是不可靠的。
总之,在国民革命失败、革命高潮暂时低落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三党、改组派、人权派、乡村建设派以及托陈取消派等,都站在本阶级或政派的立场上,从各种角度反思刚刚逝去的那段历史,审视当时的现实,探索中国的出路。在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掀起了多次论战和讨论,如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等,都是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探索,都与中国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有的就是政治斗争的直接延伸和表现。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种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和理论灿然纷呈的状况。这种状况虽然比不上五四时期思想界的活跃,但许多探讨却比过去深入了。这可算是一个小小的“百家争鸣”局面。
这种情况是中国复杂、扰乱、困惑的现实而又要求改变这种现实的反映。总的来说,探讨的目的在于寻找中国的正当出路。这种探讨是中国前途希望之所在。当然不能否认各种主张和意见中有着个人和党派的私利在内,或者伴有甚至是出于争权夺利的企图,但不能因此抹杀它们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可惜的是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地更广阔深入地开展。所以如此,有四个原因:其一,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和文化专制主义的压制和打击。其二,是中国共产党“左”倾教条主义的打击。其三,是军阀混战和国共武装斗争的现实,使思想上理论上的讨论显得十分软弱无力和无补于实际。其四,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紧迫的国家危机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因此这种相当活跃的局面,很快就消沉了。
但是思想界活跃局面的消沉不是中国问题的消失和解决。讨论中的那些基本问题,在另一种历史情况下,在另外的人们关注点上会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①《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②同上书,第166—167页。
③同上书,第171页。
④同上书,第508页。
⑤《乡村建设旨趣》,《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