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

第十八章 李宗仁白崇禧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十八章 李宗仁白崇禧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县人,1891年8月13日(清光绪十七年七月初九)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6岁时,进入其父李培英的塾馆中读书;13岁进入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学习,两个学期后辍学。1908年冬,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同学中有黄绍竑、白崇禧等。

  白崇禧字健生①,也是临桂县人,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3月18日生。父亲白志书是个杂货店主。少年白崇禧性格刚烈,天资聪颖敏悟,5岁进私塾读书,14岁便以第六名的资格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不久,因患恶性疟疾而辍学,两年后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广西省立初级师范。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白崇禧参加广西学生敢死队北上武昌,后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5年6月,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

  李宗仁早在辛亥革命前一年,就加入了同盟会外围组织“军事指针社”。1911年,暑假时他回家乡与李秀文完婚。北伐军离桂后,陆小改为陆军速成学校,李留校学习。1913年秋毕业,到 南宁将校讲习所,历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次年春,因该校解散,李遂到桂林省立模范小学任军事教官兼体育教员。

  1916年讨袁护国军兴,李宗仁应友人之邀,到滇军第四师当排长,不久转入护国军第六军(桂军),仍任排长。6月随军参加讨龙(济光)战争,升任连长。1917年秋护法战争时,李随粤桂联军入湘作战,在绿田战斗中,他身中四弹,仍身先士卒,率部击溃迎面之敌。从此,李宗仁以其骁勇慓悍而闻名军中,绰号“李铁牛”。1918年升任营长。

  1916年白崇禧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回广西,在桂军第一师任见习官。次年夏,广西督办公署建立以马晓军为营长的模范营,白在该营任副连长,连长。1921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旧桂系土崩瓦解,马晓军通电拥护革命,被委任为“田南警备司令”,马将所部扩编为5个营,白崇禧任第一营营长。不久,部队为刘日福的广西自治军击溃,马晓军只身逃往南宁。白崇禧集合残部逃往黔桂边境一带,与刘部对峙。1921年底,刘部为粤军援兵击败,白率兵回师百色。其间白崇禧在一次夜间巡视中坠崖,跌断一腿,赴广州医治,因治疗不及时而致终生跛行。

  李宗仁的运气比白崇禧好些。旧桂系崩溃之际,已升为统领的李宗仁率部退入六万大山,据险自保。不久,接受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改编,任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令,开往北流整训。1922年,粤军退出广西,八桂①无主,各地自治军蜂起,各霸一方。混乱中,李宗仁乘机将势力范围扩大到玉林一带,树起“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的旗帜,后又派兵进驻贵县、容县。不久,黄绍竑率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加入李部,李宗仁实力增至三千人枪。

  李宗仁占据玉林等七县地区后,采取整军经武、结纳豪强、和缓各方、安民自保的方针。他把部队编为三个支队,以李石愚、何武、黄绍竑分任支队司令。经过一年多的整顿,增至万余人马,“军容整肃”,“实力乃冠于各部”①,为日后统一广西打下了基础。

  1922年秋,陆荣廷被北京政府委任为广西边防督办,东山再起。他力图改编李部,李宗仁虚以委蛇,只是改旗号为“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其他照旧。但李宗仁“安民自保”的做法,为黄绍竑所不满。黄决定以“假受编”的方式打入沈鸿英驻梧州部队,从中相机行事,夺取梧州。临行前,黄自作主张,带走了李部俞作柏、伍廷飏两营人马,李宗仁的亲信们纷纷要求派兵追击,但李还是容忍了黄的拆台之举,没有兵戎相见,因而获得了“器量宽宏,能忍人所不能忍”②的好名声。

  黄绍竑到梧州后,通过在广州养伤的白崇禧,与广东政府建立了联系,被孙中山委任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1923年夏,黄部在粤军配合下,击败沈军,占领梧州,进而成立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以白崇禧为参谋长。同年秋,李宗仁也将独立旅改为“广西定桂军”。两军相互配合,击败了盘踞桂平、平南、横县、宾阳一带的自治军陆云高部。此后,李宗仁迁司令部于桂平。在此,他与桂平女子师范“校花”郭儒仙一见钟情,喜结鸳缘。婚后,李给儒仙改名为德洁。

  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分别占有广西最富庶地区梧州、玉林和浔州(桂平),与占领柳州、南宁的陆荣廷和占领桂东、桂东北的沈鸿英形成鼎足之势。1924年2月,陆荣廷率数千人北巡,被沈鸿英围困在桂林三个月。李、黄、白决定将他们各个击破。1924年5月23日,他们通电请陆下野,又兵分两路,出师讨陆,6月25日占领南宁。进驻南宁后,黄绍竑手下悍将俞作柏怂恿黄以武力解决李宗仁所部,白崇禧闻讯,坚决反对。最终李、黄两部决定联合,成立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李宗仁任总指挥,黄绍竑任副总指挥,白崇禧任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从此,李、白携手,时间长达25年之久。

  联军成立后,决心统一广西。从5月至8月,消灭了陆荣廷所部2万余人。9月,陆荣廷通电下野,联军统一了广西大部,形成与沈鸿英对峙的局面。12月,广西“定桂讨贼军”撤销。胡汉民以孙中山的名义任命李宗仁为广西绥靖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黄绍竑为绥靖会办兼广西陆军第二军军长,白崇禧为绥靖督办公署参谋长兼第二军参谋长。1925年2月至4月,他们在粤军李济深师协助下,集全力讨伐沈鸿英,白崇禧率兵攻占桂林,沈鸿英从此一蹶不振。是年春,白崇禧在桂林与马佩璋结婚。5月到7月,在粤军的帮助下,经昆仑关、沙埔两大战役,桂军将假道广西企图进攻广东的唐继尧部驱回云南。自此,李、黄、白统一了广西,开始了新桂系在广西长达20多年的统治。

  在统一广西的各大战役中,白崇禧充分展示了他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赢得了“小诸葛”的美誉。在统一广西期间,白、李、黄先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宗仁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3 月,广东国民政府召开两广统一会议,决定将广西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命李宗仁为军长,黄绍竑为党代表,白崇禧为参谋长。

  两广统一后,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6月下旬,李宗仁亲率第七军的4个旅约2万余人,会同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两师进入湖南,援助时已加入国民革命军的唐生智第八军,讨伐吴佩孚。7月初,广东国民政府正式誓师北伐。湖南前线的三路北伐大军对吴军发动正面进攻,11日克复长沙,22日占领岳州后,四、七、八军沿粤汉路北上攻取武汉。在攻打武汉的战斗中,李宗仁为右纵队指挥官,指挥第四、七两军;先后参加泪罗河之战、贺胜桥之战及武昌攻城战。当时,蒋介石指挥的北伐军在江西与孙传芳军相持不下,9月下旬,第七军被调往江西增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七军以寡敌众,三战三捷,连挫若溪、德安、王家铺之强敌,歼灭孙传芳的精锐谢鸿勋等部,扭转了江西战局。当时蒋介石致电嘉勉李宗仁:“兄弟孤军深入,屡摧强敌,赣局转危为安,实深利赖。”①10月,李又指挥第七军和第四军,破敌于马回岭,肃清赣北残敌。江西底定后,1927年1月,李宗仁被蒋介石任命为中路江左军总指挥,东下攻取安徽,3月初进驻安庆,下旬占领南京。

  在北伐战争中,白崇禧出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协助蒋介石运筹帷幄,拟订作战方略,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北伐军占领南昌后,白出任追击部队总指挥,他率部星夜兼程,截断逃敌后路,俘获孙传芳部下郑俊彦部官兵3万 余人。1927年初,白崇禧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2月攻占杭州;3月22日进占上海,兼任淞沪警备司令。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武汉召开,李宗仁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4月初,李宗仁抵达上海,参加蒋介石在龙华举行的“清党”秘密会议,白崇禧、黄绍竑、李济深等人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一致支持蒋介石的“清党”提案。4月12日,白崇禧奉蒋介石之命派军队袭击工人纠察队,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宁汉分裂期间,南京方面所辖部队继续“北伐”。李宗仁出任第三路总指挥,白崇禧出任第二路代总指挥,率领所部向北推进,与直鲁联军作战。先后攻下蚌埠、徐州等重镇,6月进入鲁南。但蒋介石为对付武汉方面东征之师,又令李宗仁将第七军撤到芜湖以西布防,致使徐州复失。8月初,蒋亲自指挥反攻徐州,又遭惨败。这时,李、白已拥有第七、第十三、第十九三个军,羽毛渐丰,他们不甘屈居蒋下,乘蒋在前线打了败仗,武汉方面又要求蒋下野,便联合何应钦“逼宫”,责蒋“不宜因个人地位而牺牲党国大计”①。

  8月12日,蒋介石下野。李、白、何担任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行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权。8月下旬,孙传芳率部大举渡江南犯,占领龙潭、栖霞一带,南京危急。李、白、何指挥所部协力反击,全歼孙军渡江部队。这一胜利稳定了南京政局,提高了李、白的地位。9月,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合流,成立中央特别委员会。李宗仁、白崇禧出任特委会委员,以武力为后盾,操纵着特委会。特委会遭到武汉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的反对。10月,南京当局决定西征讨唐,命令李宗仁、程潜率第三、第四两路军分江右、江左军直趋武汉。11月,唐生智兵败下野,残部退到湖南。1928年初,白崇禧前往汉口主持征湘计划,指挥西征军入湘作战,收编了唐部。两湖遂为李、白为首的桂系所控制。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为了稳定和利用实力派,他通过四中全会指定李、白为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3月7日,蒋任命李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4月8日任命李、白为第四集团军正、副总司令。蒋桂关系表面和缓。随后,白崇禧以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名义,统率部分收编湘军,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6月,白部进入北平,9月歼灭直鲁联军残部,进驻唐山地区。10月,蒋改组南京政府,自任主席,任命李宗仁为军事参议院院长;白崇禧则出任北平政治分会委员。

  至此,李宗仁、白崇禧统率广西部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镇南关打到了山海关”,势力急剧膨胀。白崇禧率十万军队,盘踞华北,企图操纵华北军政;李宗仁坐镇武汉,控制两湖,虎视长江下游;广西老巢由黄绍竑看守,联合广东的李济深,把持两广。李、白势力的膨胀,严重影响了蒋介石的统治。

  1929年3月,为争夺湖南地盘,蒋桂矛盾激化,双方调兵遣将,战云密布。为了制服桂系,蒋介石设计把李济深诱至南京加以软禁,拆散两广联盟。同时重新起用唐生智,令其策动在冀东的旧部叛离白崇禧,白只身逃回广西。3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讨伐桂系,蒋桂战争爆发。随后,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开除李宗仁、白崇禧的党籍。在湖北前线,蒋介石收买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倒戈,桂军仓皇西撤,在鄂中、鄂西一带被包围、收编。

  李宗仁不甘心失败,潜回广西决定攻粤反蒋。5月5日,他组织南路护党救国军,发出反蒋通电,所部由黄绍竑、白崇禧率领进兵广东,但在花县为粤军击败。6月7日,蒋介石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编遣区主任。李、黄、白见大势已去,遂通电下野,于6月底出走香港,蒋桂战争结束。

  1929年9月,国民党改组派发起“护党救国”运动,策动张发奎、俞作柏、李明瑞等起兵反蒋。10月,俞、李反蒋失败,李宗仁和黄绍竑、白崇禧乘机重返广西。出于反蒋的共同利益,他们与汪精卫、张发奎携手,决定共同出兵攻粤。11月,李宗仁在南宁就任汪以国民党第二届执监委员会名义任命的护党救国军总司令职,黄为副司令兼广西省主席,白为前敌总指挥。张发奎部也归李节制。11月底,张、桂军分道袭取广州,与蒋、粤军激战于花县,失败后退回广西。

  1930年春,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李宗仁通电响应,被推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张、桂军改编为第一方面军,李兼总司令。白崇禧任第一方面军总参谋长。5月,中原大战爆发。李、白、张等决定放弃广西,倾巢入湘,北上攻取武汉,与阎、冯会师中原。22日,李、白、张率军分三路入湘,至6月初,先后占领衡阳、长沙、岳州,前锋进入湖北。但后续部队因黄绍竑不愿放弃广西地盘,进兵迟缓,以至后路交通重地衡阳为粤军占领,张、桂军顿被腰斩,首尾不能相顾。李、白、张被迫回师,与黄会攻衡阳失利,只得于7月初全军退回广西。接着,湘军进驻全州,粤军占领梧州,滇军包围南宁,桂军四面楚歌。黄绍竑心灰意冷,反对继续内战,脱离桂系。但李宗仁仍不肯屈服,他任命白为副手,退驻柳州,重整军队,择要固守,抱着半个残破的广西苦苦挣扎。

  1931年5月,陈济棠以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被蒋介石幽禁汤山为借口,在广州树起了反蒋旗帜。李宗仁率部通电响应,于是,桂、粤通款言和,粤军撤回广东。27日,不愿与南京合作的国民党第一、二、三届中委,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28日成立反蒋的“国民政府”。李当选为“非常会议”和“国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桂军改编为第四集团军,李、白分任总、副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迫于形势,与粤、桂和好,广州国民政府自行解散,另成立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年底,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白分别当选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以后数年,西南处于半独立状态。1932年4月,李、白分任广西绥靖正、副主任。他们以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相标榜,锐意经营广西,准备应变。当时,李宗仁以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委的名义常驻广州,与陈济棠分掌西南政务委员会实权。广西的军政则由白崇禧主持。为了维持他们在广西的统治,李、白在桂系中建立了秘密组织。1930年,李、白和张发奎联合组织以他们三人为常务干事的“中国国民党护党救国青年军团”。1932年春,张发奎率部离桂,该组织改名为“三民主义革命同志会”;1934年秋,又改称“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均由李、白任正、副会长;会员都必须向他俩宣誓效忠。同时,他们还发起一场“广西建设运动”,在省内实行军政改革。改革中心环节是建立“新型”的民团制度。白崇禧亲任广西民团总司令,负责全省民团建设事务。为了达到全省军事化的目的,白崇禧推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三寓政策,力图使广西每一名壮丁都成为训练有素的士兵。同时,民团组织还担负在基层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的任务。民团指挥官兼任乡、村长,学校校长。白崇禧在广西推行的新民团制度,既成功地树立起广西的新历史形象——强悍、好战、坚韧,充满军国主义气氛,使广西成为一个针插不进的“独立王国”,也使广西赢得“模范省”的称号。李、白成为全国著名的干练的行政官员。①新民团制度在客观上也起了为抗日战争做准备的作用。截止1937年,受训“团兵”达130万。抗战爆发后,广西在两年内,先后征调壮丁40万开赴前线御敌,成为我国最大的兵源基地之一。②在抗日问题上,李、白是国民党内的坚决抗战派。九一八事变后,李宗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言论,抨击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1936年4月17日,他在广州发表谈话,呼吁“发动整个民族解放战争,本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③,倡导“焦土抗战”。此后,李、白又发表了《焦土抗战与民族复兴》、《抗日救国》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他们的基本主张,即在政治上为了发动举国一致的对日战争,必须下最大的决心,不怕牺牲,纵使全国化为焦土,也要与日寇血战到底。在军事上,必须是总动员的全面战,而非局部战;是主动的进攻战,而非单纯的防御战;是游击战、运动战、坚壁清野相结合的长期消耗战,而非速决战。用白的话说就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①。

  1936年夏,胡汉民病故,蒋介石企图分裂两广,然后各个消灭。6月1日,李、白与陈济棠联合,发动抗日反蒋的“两广事变”。两广军队改称“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由陈、李分任总、副司令,出兵湘南。9月,蒋桂冲突和平解决,桂军被改编为第五路军,李、白分任正、副总指挥。在西安事变中,李、白主张政治解决事变,同时联名致电周恩来,赞成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8月4日白崇禧飞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和航空委员会委员。10月12日,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指挥津浦线防御战。不久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至此,李、白与国民党中央携手,一致对日作战。

  李宗仁到达徐州后不久,南京失守,中日战争主战场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在此,李出色地指挥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徐州会战。会战中,李宗仁抓住敌军骄狂的弱点,以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与敌周旋。在津浦线南段,李指挥各部取“敌进我退,敌退我打”的作战方法与日军纠缠,将强敌阻于淮河南岸。在津浦线北段,李宗仁在白崇禧的协助策划下,打防御战中的进攻战,设法歼敌。先在临沂,以庞炳勋、张自忠部两败敌板垣师团,继而又利用敌矶谷师团轻敌孤军深入的错误,捕捉战机,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在台儿庄地区歼敌万余,取得中日开战以来正面战场上的空前胜利。

  徐州失守后,武汉会战打响,李宗仁率五战区各部队驻防大别山地区,担负长江以北的作战任务。会战中,李宗仁患牙疾住院,白崇禧代理五战区司令职务。白以消耗战的作战方针,指挥各部“据险而守,乘时而攻”,尽量阻滞日军进攻武汉的步伐。在广济争夺战中,歼敌两千。

  武汉失守后,李宗仁率五战区主力退守鄂西北桐柏山、大洪山两个战略据点。他先后参加指挥了三次随枣会战,豫南、鄂北诸战役。1943年9月,李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

  白崇禧1938年11月兼任桂林行营主任,统一指挥长江以南的第三、四、七、九四个战区。1939年日军进犯广西时,白亲自指挥了桂南会战,取得毙敌中村正雄旅团长,歼敌5000的昆仑关大捷。但在昆仑关战役中,蒋介石的机械化主力部队第五军损失惨重,无力反攻,白未能按命令将日军赶出广西,被召回重庆。自此以后一直到战争结束,他担任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军事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担任全国伊斯兰教救国同盟主席。

  1940年10月和12月,蒋介石指使何应钦和白崇禧以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给朱德、叶挺先后发出皓电和齐电,限令新四军北撤,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白崇禧出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1947年3月,台湾人民发动二二八武装起义后,白受命前往“宣慰”。他调集大批“国军”入台,镇压了起义。11月,白崇禧在九江设立国防部长指挥所,围攻已挺进到大别山的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解放军中原野战军。

  李宗仁在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1946年9月改称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主任。他支持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10月,调傅作义部攻占了张家口。

  1947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已经失望,有意以李宗仁为“换马”对象。9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答复美国国务院征询时说:“在学生中间,作为国民党统治象征的蒋介石,已经大大地丧失了他的地位。”“李宗仁上将日益获得了公众的信赖。”①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宗仁决定参加1948年3月“行宪国大”副总统的竞选。1948年3月22日,李由北平飞抵上海,向中外记者表示,如果当选副总统,将尽力在政治上实行民主政策。

  3月29日,“国民大会”正式开场。蒋介石把李宗仁参加竞选视为插入他心口的“一把利刃”②,先是以国民党员参加竞选应由国民党中央提名,“劝”李退出,未遂,便发动CC系和黄埔系支持孙科竞选。李不甘示弱,组织庞大的竞选班子,到处演说,略谓:“本人参加副总统竞选的动机,一为倡导民主风气,二是基于对国家之责任感,即愿作为人民与政府之桥梁”,表示要“清算豪门资本。”③甚至不惜血本请客拉选票,在南京安乐酒家开丰盛的“流水席”,每日三餐,宴请各省的国大代表。此外,李宗仁、郭德洁夫妇还不停地到各代表寓所走访,递上名片,握手寒暄。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3日,国民大会选举副总统开始。前 两次投票结果,李宗仁得票领先,孙科次之,程潜第三。但因无一人得票超过代表总额的半数,依选举法规定,必须继续进行选举。在这紧要关头,蒋介石亲自出马,想方设法扶孙抑李。李宗仁采纳黄绍竑提出的“以退为进”策略,25日以选举不民主,幕后压力太大为由,宣布退出竞选,引起舆论大哗。蒋不得已,只好于27日召见白崇禧,请他劝说李重新参加竞选,并信誓旦旦说:“请各代表自由投票,不得假借主席名义,支持竞选者。”①这时,李宗仁俨然成为国民党内争取民主改革的旗帜,凡二十年来对蒋介石不满的人,大多站到李宗仁一边。29日,李以微弱多数战胜孙科,当选为副总统。

  李宗仁违背蒋介石意志,竞选副总统成功,激化了国民党内部矛盾。6月1日,蒋介石突然任命何应钦为国防部长,调白崇禧为华中“剿匪”总司令,要外放白。白乘机建议,认为守江必守淮,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设置一个单一的华中战区,以期兵力能够集中使用。而蒋介石则主张中原划分徐州“剿总”和武汉华中“剿总”两个战区,拒绝白的建议。白一气之下跑到上海,拒不就职。后来,黄绍竑奉蒋之命,前往上海劝白就职。黄开门见山地对白说:人家说你是“小诸葛”,现在我看你这个诸葛亮实在不太亮了。这些年来你在南京,不过是笼中之鸟。既然老蒋要放你出去,你何不借此机会远走高飞。你到武汉后,把广西部队掌握起来,等老蒋到了无法应付的时候,必定下野,届时德公就可以出来收拾局面。我们岂不是大有可为吗?白一听此话,随即回南京,同李宗仁商谈后,6月16日飞汉口就职。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军主力丧失殆尽,蒋政权垮台已成定局。美国再次策动“和平”阴谋,企图以李宗仁代替蒋介石主持同共产党和谈。白崇禧于1948年12月向蒋发出通电,促蒋下野,并呼吁恢复同中共和谈。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凄然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李宗仁就职后,最大愿望就是企图与共产党两分天下,划江而治。因此,他积极进行“和谈”活动。可是,这仅是他的一厢情愿,蒋实际仍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在溪口操纵一切。1月27日,李致电毛泽东,表示愿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为谈判基础。此举遭到了国民党死硬派的反对。蒋介石策动行政院长孙科“迁府”广州,南京国民政府分裂。3月8日,孙科辞职,李宗仁与白崇禧磋商后,推何应钦为行政院长组阁。4月1日,南京李、何政府派出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黄绍竑等为代表的和谈代表团到北平谈判。经多日的反复协商,16日,黄绍竑携中共代表团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回南京请示。李、白等商议后,认为该案是“征服者对被征服者之处置”,拒绝接受。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23日胜利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此后,李宗仁先退桂林,后去广州,继续组织国民党军队作垂死挣扎。在这期间,白崇禧指挥的华中部队在鄂、湘、赣三省被解放军击败,白率残部退回广西。10月4日,李宗仁在广州发表文告,叫嚷:“将始终不渝,彻底反共戡乱。”①白则准备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建立最后立足点。10月至12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发起广西战役,全歼白崇禧残部于广西境内。至此,李宗仁在政治上赖以生存的条件全部消失。11月,李宗仁逃往香港,12月由香港飞美国。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宣布“复职”。李为形势所迫,定居美国新泽西州的盎格鲁林镇。1954年3月10日,台北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罢免了李的副总统职。

  白崇禧在所部被歼后逃往海南岛,后在蒋介石的劝诱下,又去了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66年12月2日,73岁的白崇禧因心脏病猝死于台北松山路寓所。

  李宗仁晚年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从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的十年间,先后5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为他回归祖国大陆作准备。1965年7月20日,他与夫人郭德洁回到北京,并发表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①李宗仁回国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回国后8个月,郭德洁病逝。不久,在旧友的关心下,李宗仁与胡友松结婚。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患肺气肿,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①白崇禧原字剑生,外间多误为健生,而白氏也从不更正。

  ①广西的代称。

  ①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上册,1930年上海版,第345页。

  ②尹承纲:《李宗仁起家经过》,《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132页。

  ①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18册,第101页。

  ①《晨报》1927年8月17、24日。

  ①南宁《民国日报》,1935年1月19日。

  ②卢豫东:《中国抗战军事发展史》,1941年版,第217页。

  ③李宗仁:《我对于中日问题的观察和主张》,《南宁民国日报》1936年4月18日。

  ①《白崇禧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页。

  ①《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299—300页。

  ②梁开俊:《蒋李斗争内幕》,第6页。

  ③《广西日报》1948年4月12日。

  ①《广西日报》,1948年4月28日。

  ①南宁《中央日报》,1949年10月4日。

  ①《人民日报》1965年7月21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