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术团体
我国最早的有影响的科学团体是上面提到的科学社,但这不是专门的生物学学术团体。1924年,留学法国学生物的周太玄、刘慎谔、汪德耀、张玺、林镕、刘厚等40余人在里昂成立中国生物科学学会。1928年移到国内。并出版有关的生物学期刊。
1926年,生理学家林可胜和生化学家吴宪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生理学会。并出版《中国生理学杂志》。1927年出版了创刊号。这是一本高质量的生理学期刊,在1949年解放前夕发行到第17卷第2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该学会对会员资格限制很严格,有论文才允许参加。后来有会员百余人。
1928年,由张巨伯、吴福桢、柳支英、程金藩、李凤荪等人发起在南京成立“六足学会”(初亦称中国昆虫学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后因经费拮据,4年后即停止活动。1944年,张巨伯、邹树文、吴福桢、邹钟琳、刘崇乐、陈世骧等30余人在重庆又发起成立了中华昆虫学会。
1933年,胡先骕、钱崇澍、陈嵘、李继侗、张景钺、裴鉴、秦仁昌、钟心煊、刘慎谔、吴韫珍、张珽等在四川重庆中国西部科学院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①,当时即有会员百余人。第二年,学会会刊《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刊。1935年增出《中国植物学汇报》。
1934年,秉志、薛德焴、胡经甫、王家楫、朱冼、任国荣、伍献文、蔡堡、陈心陶、陈桢等在庐山发起成立了动物学会。当时有会员300多人,并出版《中国动物学报》。
上述生物科学团体的建立,对加强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的团结,以便更好地协作研究、切磋学术,促进生物学各分支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在近代发展科学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生物科学工作者和其他爱国仁人志士一样,充满高昂的创业精神,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进而使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不屈不挠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我国后来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汪振儒等:《中国植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页。
我国最早的有影响的科学团体是上面提到的科学社,但这不是专门的生物学学术团体。1924年,留学法国学生物的周太玄、刘慎谔、汪德耀、张玺、林镕、刘厚等40余人在里昂成立中国生物科学学会。1928年移到国内。并出版有关的生物学期刊。
1926年,生理学家林可胜和生化学家吴宪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生理学会。并出版《中国生理学杂志》。1927年出版了创刊号。这是一本高质量的生理学期刊,在1949年解放前夕发行到第17卷第2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该学会对会员资格限制很严格,有论文才允许参加。后来有会员百余人。
1928年,由张巨伯、吴福桢、柳支英、程金藩、李凤荪等人发起在南京成立“六足学会”(初亦称中国昆虫学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后因经费拮据,4年后即停止活动。1944年,张巨伯、邹树文、吴福桢、邹钟琳、刘崇乐、陈世骧等30余人在重庆又发起成立了中华昆虫学会。
1933年,胡先骕、钱崇澍、陈嵘、李继侗、张景钺、裴鉴、秦仁昌、钟心煊、刘慎谔、吴韫珍、张珽等在四川重庆中国西部科学院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①,当时即有会员百余人。第二年,学会会刊《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刊。1935年增出《中国植物学汇报》。
1934年,秉志、薛德焴、胡经甫、王家楫、朱冼、任国荣、伍献文、蔡堡、陈心陶、陈桢等在庐山发起成立了动物学会。当时有会员300多人,并出版《中国动物学报》。
上述生物科学团体的建立,对加强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的团结,以便更好地协作研究、切磋学术,促进生物学各分支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在近代发展科学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生物科学工作者和其他爱国仁人志士一样,充满高昂的创业精神,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进而使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不屈不挠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我国后来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汪振儒等:《中国植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