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 “丝绸之路”的开辟

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作者:张秀平,王晓明主编


  其“起点在2000年前的汉代,终点却在无限遥远的将来”

  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各地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到中亚、印度。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西域绿洲诸小国亦为匈奴所控制,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大军进攻匈奴,巩固西北诸郡边塞,又陆续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得以沟通西域。

  又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筑造了很多烽燧亭障,以防匈奴南侵。公元前77年汉兵攻克当道的楼兰国,更其国名曰鄯善,将其国都迁至以南扦泥城。公元前60年汉置西域都护,屯田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以保西域通道。早自张骞西使乌孙结盟后,汉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了中国。此后,王莽当政时和后汉期间,西域虽然几度因政局波动暂与汉廷短时中断关系,但商业往来并未受很大影响。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达300年,影响十分深远。

  这条道路虽然主要是商路,但中国和亚欧各国的政治往来、文化交流也都依赖这条通道。通过它,中亚和南亚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先后传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纺织、造纸以及一些工艺技术(如制作金银器、绘画等)也传到西方。

  唐代以后,海运逐渐发达,西北地区民族政权兴衰变化急剧,这条陆上通道的重要性与安全保障逐渐降低而趋于衰落。在元代,由于驿路畅通,又曾繁荣一时。

  一般认为“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地中海以达欧洲。

  它由东向西可分为3段。

  东段自长安至玉门关或阳关。其中在黄河以东的道路,与现在的几条公路干线和铁路线大体相当,线路较多,可称陇西道。在黄河以西则是循今武威、张掖、酒泉以至敦煌的“河西走廊”线,只有一条干道,可称河西道。在这条主要道路的南面和西面还有一条线路,即自今成都西北通过今松潘,循积石山北麓到青海,沿柴达木北缘,越阿尔金山进入新疆。

  这条线路是南北朝时南方通往西域的道路,它当时穿过黄河,经吐谷浑境内,所以称为“吐谷浑道”或“河南道”。

  中段是从玉门或阳关到达葱岭(今帕米尔)。由于有广阔干旱的沙碛和高峻寒冷的雪山阻碍,它是线路上的咽喉地段。

  在汉代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指昆仑山北麓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沿之间的东西通道。

  其间主要交通点有今若羌、且末、和阗、莎车。从塔克什库尔干越过帕米尔,可南下至印度,或西行至西亚各国。北道指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沿之间的通道。经过的主要交通点有楼兰和今焉耆、库车、阿克苏。由此或西南经喀什西越阿赖山脉进入中亚;或西北越过天山进入中亚。东汉明帝以后,北匈奴被迫西迁,汉朝开辟了另一条道路,称为新北道,即由敦煌转北经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西至柳中、高昌壁,至焉耆与原北道合。在隋唐时期,又开辟了从瓜州以北的玉门关经伊州、北庭、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北)、越伊犁河至碎叶进入中亚的道路。

  西段指葱岭以西。也有几条主要通道:一条从帕米尔经瓦罕山谷进入今阿富汗境,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山,东南至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条越帕米尔,经费尔干纳盆地,西行至河中地区,转入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进入欧洲或非洲;一条由中亚西北行,经咸海、里海、黑海以北草原,进入欧洲其他地区。

  近年来一些国外学者(主要是日本学者)扩大了“丝绸之路”的概念,认为上述道路只是通过沙漠绿洲的道路,因而称之为:“绿洲道”。又将通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道路称为“草原道”。中国南方海上西行的道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称“南海道”)。这些提法虽对研究东西交通及其贸易有意义,但已非指一般所谓的“丝路”

  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