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阝]之战
公元前597年春,楚攻郑时,“郑告患晋”(《史记·晋世家》。)但延至夏六月,晋才派荀林父率三军救郑,这样晋、楚发生大战,史称[必阝]之战。
晋军以荀林父将中军,先谷佐之;士会将上军,[谷阝]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还有其他诸多大夫将领,阵容齐整。当他们领大军赶到黄河边时,闻郑已附楚,荀林父认为“无及于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主张撤回,待楚军走后再伐郑。士会除赞同荀林父意见外,还详尽地分析了楚国情况,认为其时楚国“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是难以战胜的。先谷则坚决反对,并擅以其部过河。知庄子(下军大夫)指斥先谷行为,认为遇敌必败,即使免于战死而归,“必有大咎”。韩献子(司马)对荀林父说:“彘子(先谷)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亡师,为罪己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荀林父遂率全军南渡。
其时,楚庄王驻军于[延阝](郑地,今河南郑州市北)。沈尹(一说沈尹即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闻晋军已渡河,楚庄王想回师。嬖人(宠臣)伍参主战,令尹孙叔敖不想战,两人争执不下。伍参进而对楚庄王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楚庄王接受了这一意见,要令尹孙叔敖命令军队掉转车头北进,驻于管(今郑州市北)。
晋军渡河后驻敖、[高阝]二山之间(今河南荥阳北)。郑卿皇戌奉命至晋军前,表示郑已服楚,只是权宜之计,对晋国并无二心;又说楚军已疲劳不堪,郑军坚决协同作战,楚国必败。先谷更加得意,认为“败楚、服郑”,在此一举。栾武子(即栾书)认为楚势正盛,且早有准备,不能轻信郑卿皇戌之言。赵括(中军大夫)、赵同(下军大夫)支持先谷;知庄子、赵朔(下军主将)支持栾武子。晋国将领之间的意见分歧进一步加深,荀林父也就更加举棋不定。此时,楚庄王仍争取议和,派出使者到晋军驻地,对荀林父等将领说楚国此次出兵,只是教训郑国,并非想得罪晋国。士会也说晋军是为郑国而来,与楚国无关。先谷则使赵括更改士会对楚使者说的话,称晋军此来是奉命把楚军赶出郑国,非与楚战不可。楚庄王毫不介意,又遣使“求成于晋”。但由于双方陈兵相持,剑拔弩张,故双方将领都出现了私下挑战事件。如楚许伯等先单车挑战,晋魏[钅奇]先挑战,后赵旃夜至楚军挑战,楚庄王怒不可遏,亲以左广(三十乘战车)追逐赵旃,晋军为接应魏[钅奇]、赵旃,亦出阵迎战。令尹孙叔敖说:“进之!宁我薄(追)人,无人薄我。”乘势号令三军,迅速进发,于是“车驰、卒奔,乘晋军”,像潮水般压来,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不知所措,击鼓宣布:“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抢渡,先上船的以刀砍掉后攀船舷的人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用手捧。士会率领的上军较谨慎,故未败损。至黄昏,楚军进驻于(今河南荥阳东北)。晋军残部已溃不成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第二天,楚军移驻衡雍(今河南原阳境)。晋军尸横遍野,楚大夫潘党建议收晋尸筑武军(收晋尸而封土),建京观(建表木以书之)以示子孙勿忘武功。楚庄王不以为然,认为周武王伐纣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自己则无一德,何有武功以示子孙?于是只在黄河边祭祀河神,修建神庙,向祖先神灵告捷后,就率军回国了(之战经过,详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必阝]之战是楚、晋争霸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从此,楚国声威大振,晋国一时不敢南向与楚抗衡,为楚国称霸中原铺平了道路。楚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楚庄王在关键时刻能听取臣下建议,善于捕捉战机,果断进击。在战争中又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的士气,一举而取得了胜利。同时,令尹孙叔敖与楚庄王息息相通、配合默契,伍参精辟分析对方军情,为楚庄王决策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楚国其时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举国团结一致,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战争结束后,楚庄王拒绝了关于“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的建议,深感自己“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已荣,何以丰财?”(《左传·宣公十二年》。)所以楚庄王不仅军事上争霸,也重政治影响,做到“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同上),这也是这位霸主可贵的地方。
[必阝]之战后,这年冬,楚庄王又乘胜伐萧。宋以蔡师相救,萧人还俘虏了楚公子丙和大夫熊相宜僚。楚庄王使人告之勿杀,我即退兵,但萧人不予理会,竟将两人杀了。楚庄王愤怒至极,遂围萧。时值隆冬,将士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丝棉)”(同上),士气高昂,很快就击溃了萧国。
公元前597年春,楚攻郑时,“郑告患晋”(《史记·晋世家》。)但延至夏六月,晋才派荀林父率三军救郑,这样晋、楚发生大战,史称[必阝]之战。
晋军以荀林父将中军,先谷佐之;士会将上军,[谷阝]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还有其他诸多大夫将领,阵容齐整。当他们领大军赶到黄河边时,闻郑已附楚,荀林父认为“无及于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主张撤回,待楚军走后再伐郑。士会除赞同荀林父意见外,还详尽地分析了楚国情况,认为其时楚国“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是难以战胜的。先谷则坚决反对,并擅以其部过河。知庄子(下军大夫)指斥先谷行为,认为遇敌必败,即使免于战死而归,“必有大咎”。韩献子(司马)对荀林父说:“彘子(先谷)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亡师,为罪己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荀林父遂率全军南渡。
其时,楚庄王驻军于[延阝](郑地,今河南郑州市北)。沈尹(一说沈尹即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闻晋军已渡河,楚庄王想回师。嬖人(宠臣)伍参主战,令尹孙叔敖不想战,两人争执不下。伍参进而对楚庄王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楚庄王接受了这一意见,要令尹孙叔敖命令军队掉转车头北进,驻于管(今郑州市北)。
晋军渡河后驻敖、[高阝]二山之间(今河南荥阳北)。郑卿皇戌奉命至晋军前,表示郑已服楚,只是权宜之计,对晋国并无二心;又说楚军已疲劳不堪,郑军坚决协同作战,楚国必败。先谷更加得意,认为“败楚、服郑”,在此一举。栾武子(即栾书)认为楚势正盛,且早有准备,不能轻信郑卿皇戌之言。赵括(中军大夫)、赵同(下军大夫)支持先谷;知庄子、赵朔(下军主将)支持栾武子。晋国将领之间的意见分歧进一步加深,荀林父也就更加举棋不定。此时,楚庄王仍争取议和,派出使者到晋军驻地,对荀林父等将领说楚国此次出兵,只是教训郑国,并非想得罪晋国。士会也说晋军是为郑国而来,与楚国无关。先谷则使赵括更改士会对楚使者说的话,称晋军此来是奉命把楚军赶出郑国,非与楚战不可。楚庄王毫不介意,又遣使“求成于晋”。但由于双方陈兵相持,剑拔弩张,故双方将领都出现了私下挑战事件。如楚许伯等先单车挑战,晋魏[钅奇]先挑战,后赵旃夜至楚军挑战,楚庄王怒不可遏,亲以左广(三十乘战车)追逐赵旃,晋军为接应魏[钅奇]、赵旃,亦出阵迎战。令尹孙叔敖说:“进之!宁我薄(追)人,无人薄我。”乘势号令三军,迅速进发,于是“车驰、卒奔,乘晋军”,像潮水般压来,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不知所措,击鼓宣布:“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抢渡,先上船的以刀砍掉后攀船舷的人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用手捧。士会率领的上军较谨慎,故未败损。至黄昏,楚军进驻于(今河南荥阳东北)。晋军残部已溃不成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第二天,楚军移驻衡雍(今河南原阳境)。晋军尸横遍野,楚大夫潘党建议收晋尸筑武军(收晋尸而封土),建京观(建表木以书之)以示子孙勿忘武功。楚庄王不以为然,认为周武王伐纣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自己则无一德,何有武功以示子孙?于是只在黄河边祭祀河神,修建神庙,向祖先神灵告捷后,就率军回国了(之战经过,详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必阝]之战是楚、晋争霸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从此,楚国声威大振,晋国一时不敢南向与楚抗衡,为楚国称霸中原铺平了道路。楚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楚庄王在关键时刻能听取臣下建议,善于捕捉战机,果断进击。在战争中又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的士气,一举而取得了胜利。同时,令尹孙叔敖与楚庄王息息相通、配合默契,伍参精辟分析对方军情,为楚庄王决策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楚国其时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举国团结一致,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战争结束后,楚庄王拒绝了关于“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的建议,深感自己“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已荣,何以丰财?”(《左传·宣公十二年》。)所以楚庄王不仅军事上争霸,也重政治影响,做到“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同上),这也是这位霸主可贵的地方。
[必阝]之战后,这年冬,楚庄王又乘胜伐萧。宋以蔡师相救,萧人还俘虏了楚公子丙和大夫熊相宜僚。楚庄王使人告之勿杀,我即退兵,但萧人不予理会,竟将两人杀了。楚庄王愤怒至极,遂围萧。时值隆冬,将士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丝棉)”(同上),士气高昂,很快就击溃了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