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的历史渊源 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是有它的源远流长的渊源的。
在中国古代,本来有一种限制君主权力的丞相制度。丞相是秦代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最高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其职掌为「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应诏注说:「丞者,承也,相者,助也」,就是说秉承皇帝命,管理全国政务。汉初丞相位尊权重,所以近人有称为责任丞相制度的说法。自汉以后,丞相一职,废置不常。明朝初本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诛左丞相胡惟庸,遂废丞相不设,析中言政务归六部,以六部分掌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于是总搅权柄于皇帝一人之手。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复下敕谕,后世子孙,不得议设丞相,臣下有请设丞相的,处以极刑〔一〕。明代暴君迭出,残虐人民。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总结明朝历史,他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他在明夷待访录里,既痛斥「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大倡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一家的天下的民主道理,复极力主张宰相制,以分君主权力,并主张皇帝没有执行的事,宰相可代皇帝执行。黄宗义的主张,曾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虚君共和制所取怯。暴君嫉恨丞相制,哲人则主张用丞相制以分君主的权力,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来已久了。
在农民阶级方面说,自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为要求平等、平均,反对压迫,打倒暴君,推翻虐政,进行过大小数百次的革命战争,更是史不绝书的。
编著於元末农民大起义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便反映了一种防止暴君出现,限制君权的政治理想。这两部书的著者都是罗贯中,是个「有志图王者」据传他曾参加元末张士诚起义二〔一〕。他抱负未能实现,只得见之空言,寄托在这两部说书讲史的小说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五记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诸葛亮为军师,总督军马一应事务」。水浒传第二十回记梁山泊英雄立晁盖「为山寨之主」,扶他「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后,推吴用为军师说:「学究先生在此,便请做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须坐第二位」。
三国志通俗演义把历史上刘备的谋臣诺葛亮,改造为小说上总督军马一应事务的汉军师,把他写成智慧的化身,顶见未来的象征,著者显有寄托。在水浒传里,不把梁山泊权力交给那四海驰名,「智勇足备」为「山寨之主」的「托塔天王」晁盖,而交给这个「村中学究」的「智多星吴用」执掌,其用意更为明显。汉军师谒葛亮和粱山泊军师吴用都可说是著者的化身,也可就是著者政治理想的反映。太平天因的军师负责制,正是远承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种政治理想而来。我们两相对勘:三国志通俗演义汉军师诸葛亮「总督军马一应事务」,太平天国的军师也「总理国务」。水浒传立晁盖「为山寨之主」,推吴用为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太平天国也以主为国家元首。军师为政府首脑,执掌实权。水浒传梁山怕英雄聚义,在聚义厅上同时推立「山寨之主」和军师,太平天国也于建国时同时建立天王(主)和军师。两者完全一模一样。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成书后约三百年,於清康熙十三年甲寅(一六七四年)创始的天地会〔一〕,在它的反清复明根苗第一里,就有在高溪庙起义时,拜朱洪英(一作朱洪竹)为盟主,拜陈近南先生为军师的传说〔二〕。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有一卷天地会人物绘像〔三〕,把这个传说形象地绘了出来。这一卷绘像、绘的都是天地会传说人物。第一幅是朱洪竹小主绘像。第二幅便是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先生绘像。其他人物都是单人分幅绘於后(陈近南也有一幅在白鹤洞修道绘像列於后),这表明「主」为最高领袖。而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合绘列第二幅,则意味着「主」和「军师」为一体,也意味着天地会打算建立天地会写本上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绘像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陈婉临摹的政权是要采用以「主」和「军师」构成的政体。再从第二幅看,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并站在一起,明主站在右,军师站在左,右高左下〔一〕,明主表现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尊严,军帅面向明主,表现出承命的表情,而令旗则执在他的手中,这表明了「主」为元首,是第一位,「军师」是第二位,但实权却由「军师」执掌。天地会这一幅绘像,把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通过汉军师诸葛亮和梁山泊军师吴用而表现出来的以「主」和「军师」为构成的政体的政治理想活现在纸上。我们看了这幅绘像, 对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的实质和精神面貌都会得到深切的体会。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是两部著名的具有人民性的说书讲史的小说,水浒传写的是宋代粱山泊农民起义,著者更把他的理想寄托在其中。这雨部书,都为人民所喜爱,都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农民起义者在组织他们的会社或建立他们的政体时,往往向这两部书吸取养料。上面已经说到天地会在传说上就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有军师陈近南这个人物。现在再来看它的组织和制度。考天地会便是取水浒传「指天地作父母」的梁山泊大聚义的誓词,以泯除家族的畛域,而合异姓为一家的意义作为会名的〔一〕。天地会力求平等主义,会员间彼此都以兄弟称呼,入会的一体看待,便是从水浒传不分贵贱,无问亲疏,并且打破天赋的不均与教养的不齐的「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勇,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谁,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怆,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的梁山泊大聚义的理想而来的〔二〕。清末哥老会(即天地会后来的名称)重要首颁陶成章述天地会「力求平等主义」,「政体主共和」,也指出是取三国志通俗演义(桃园义气),水浒传(粱山泊聚义),说唐(瓦岗寨威风)三书贯通而来〔三〕。天地会的组织及其共和政体,取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也取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在十四世纪后半期撰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中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到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创始的天地会就以这种理想来组织会社,并且预期以「主」和「军师」为构成的体制作为将来建立政权的政体。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国,就把军师定为制度,创立了军师负责制,见之实行。从理想到预期,从预期到实现,其历史源流,是明如观火,昭然若揭的。
在中国古代,本来有一种限制君主权力的丞相制度。丞相是秦代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最高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其职掌为「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应诏注说:「丞者,承也,相者,助也」,就是说秉承皇帝命,管理全国政务。汉初丞相位尊权重,所以近人有称为责任丞相制度的说法。自汉以后,丞相一职,废置不常。明朝初本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诛左丞相胡惟庸,遂废丞相不设,析中言政务归六部,以六部分掌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于是总搅权柄于皇帝一人之手。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复下敕谕,后世子孙,不得议设丞相,臣下有请设丞相的,处以极刑〔一〕。明代暴君迭出,残虐人民。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总结明朝历史,他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他在明夷待访录里,既痛斥「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大倡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一家的天下的民主道理,复极力主张宰相制,以分君主权力,并主张皇帝没有执行的事,宰相可代皇帝执行。黄宗义的主张,曾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虚君共和制所取怯。暴君嫉恨丞相制,哲人则主张用丞相制以分君主的权力,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来已久了。
在农民阶级方面说,自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为要求平等、平均,反对压迫,打倒暴君,推翻虐政,进行过大小数百次的革命战争,更是史不绝书的。
编著於元末农民大起义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便反映了一种防止暴君出现,限制君权的政治理想。这两部书的著者都是罗贯中,是个「有志图王者」据传他曾参加元末张士诚起义二〔一〕。他抱负未能实现,只得见之空言,寄托在这两部说书讲史的小说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五记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诸葛亮为军师,总督军马一应事务」。水浒传第二十回记梁山泊英雄立晁盖「为山寨之主」,扶他「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后,推吴用为军师说:「学究先生在此,便请做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须坐第二位」。
三国志通俗演义把历史上刘备的谋臣诺葛亮,改造为小说上总督军马一应事务的汉军师,把他写成智慧的化身,顶见未来的象征,著者显有寄托。在水浒传里,不把梁山泊权力交给那四海驰名,「智勇足备」为「山寨之主」的「托塔天王」晁盖,而交给这个「村中学究」的「智多星吴用」执掌,其用意更为明显。汉军师谒葛亮和粱山泊军师吴用都可说是著者的化身,也可就是著者政治理想的反映。太平天因的军师负责制,正是远承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种政治理想而来。我们两相对勘:三国志通俗演义汉军师诸葛亮「总督军马一应事务」,太平天国的军师也「总理国务」。水浒传立晁盖「为山寨之主」,推吴用为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太平天国也以主为国家元首。军师为政府首脑,执掌实权。水浒传梁山怕英雄聚义,在聚义厅上同时推立「山寨之主」和军师,太平天国也于建国时同时建立天王(主)和军师。两者完全一模一样。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成书后约三百年,於清康熙十三年甲寅(一六七四年)创始的天地会〔一〕,在它的反清复明根苗第一里,就有在高溪庙起义时,拜朱洪英(一作朱洪竹)为盟主,拜陈近南先生为军师的传说〔二〕。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有一卷天地会人物绘像〔三〕,把这个传说形象地绘了出来。这一卷绘像、绘的都是天地会传说人物。第一幅是朱洪竹小主绘像。第二幅便是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先生绘像。其他人物都是单人分幅绘於后(陈近南也有一幅在白鹤洞修道绘像列於后),这表明「主」为最高领袖。而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合绘列第二幅,则意味着「主」和「军师」为一体,也意味着天地会打算建立天地会写本上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绘像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陈婉临摹的政权是要采用以「主」和「军师」构成的政体。再从第二幅看,明主朱洪竹和军师陈近南并站在一起,明主站在右,军师站在左,右高左下〔一〕,明主表现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尊严,军帅面向明主,表现出承命的表情,而令旗则执在他的手中,这表明了「主」为元首,是第一位,「军师」是第二位,但实权却由「军师」执掌。天地会这一幅绘像,把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通过汉军师诸葛亮和梁山泊军师吴用而表现出来的以「主」和「军师」为构成的政体的政治理想活现在纸上。我们看了这幅绘像, 对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的实质和精神面貌都会得到深切的体会。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是两部著名的具有人民性的说书讲史的小说,水浒传写的是宋代粱山泊农民起义,著者更把他的理想寄托在其中。这雨部书,都为人民所喜爱,都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农民起义者在组织他们的会社或建立他们的政体时,往往向这两部书吸取养料。上面已经说到天地会在传说上就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有军师陈近南这个人物。现在再来看它的组织和制度。考天地会便是取水浒传「指天地作父母」的梁山泊大聚义的誓词,以泯除家族的畛域,而合异姓为一家的意义作为会名的〔一〕。天地会力求平等主义,会员间彼此都以兄弟称呼,入会的一体看待,便是从水浒传不分贵贱,无问亲疏,并且打破天赋的不均与教养的不齐的「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勇,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谁,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怆,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的梁山泊大聚义的理想而来的〔二〕。清末哥老会(即天地会后来的名称)重要首颁陶成章述天地会「力求平等主义」,「政体主共和」,也指出是取三国志通俗演义(桃园义气),水浒传(粱山泊聚义),说唐(瓦岗寨威风)三书贯通而来〔三〕。天地会的组织及其共和政体,取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也取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在十四世纪后半期撰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中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到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创始的天地会就以这种理想来组织会社,并且预期以「主」和「军师」为构成的体制作为将来建立政权的政体。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国,就把军师定为制度,创立了军师负责制,见之实行。从理想到预期,从预期到实现,其历史源流,是明如观火,昭然若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