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卷六十六 传第二十五 谭体元 胡永祥 谭体元 谭体元广西象州人。清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年)出生。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年)十五岁,加入拜上帝会。过两年,随天王在金田起义〔一〕。积功封青天豫〔二〕。
体元隶石达开部下,任翼殿中旗中制军〔一〕。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体元和翼殿宰制傅忠信、李寿辉在广州浔西率领本部将士反对石达开分裂路线,起义直回天京〔二〕。后来石达开对这一次斗争作过辩护说:「因夥众三江、两湖入,各有思归之念,不能管束,将大队散回」〔三〕,这不是事实。革命队伍对石达开的斗争,是反对石达开分裂太平天国,是正确对错误,是一场大是大非的斗争,绝不存在什么「思归之念」。体元是广西象州人,傅忠信是广西桂平人,李寿辉是广西贵县人。由体元等三人统带的这支起义军队的三位领导者就都是广西人,在这支军队中更有不少的广西人,他们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反对石达开而起义回天京的。体元等这一正义的斗争,更完全戳穿了石达开的辩护。
辛酉十一年,体元率部向浙江进军,在平定浙江战役中,立了功劳。壬戌十二年春夏间,驻军松阳旧市,与守松阳的■天豫彭宏财、守叶川的众天福张永寿等连营百余座,预备向福建进军。六月奉命班师,归援天京〔一〕。
天王论体元功,封为偕王。天京既陷,体元与堵王黄文金等奉幼天王自广德州撤退,分为两路,约定到浙江昌化、淳安间会合,同经徽州境入江西。甲子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夏历八月初八日),体元率军到淳安威坪境,被敌截击,战败,军队散失。体元剃发潜藏,闻汪海洋军队在江西建昌,日伏夜行,从间道到汪海洋军中〔二〕。
乙好十五年三月下旬,体元与汪海洋从广东大埔回攻福建永定。时清军统领王开琳守永定县城,派总兵丁长胜分军扼扎距城三十五里的猎射凹。三月三十一日(夏历四月二十日),汪海洋率领一军直攻永定县城,体元率领一军分攻猎射凹清军营垒,先于要隘分筑四垒,以绝永定赴援的路,晚间又添筑数垒来围困。至四月初二日(夏历四月二十二日)午,把丁长胜亲守的营垒攻破,体元当先冲入垒内斩丁长胜,清军各营垒都攻下〔一〕。清军统帅闽浙总督左宗棠向清廷奏报说:「四月二十二日,永定猎射凹之败,新湘六营,老湘两营俱陷,宿将丁长胜死之,为臣军从来未有之事」〔二〕。这是太平军入闽在攻克漳州之役后的又一役大捷。
乙好十五年十二月,汪海洋在嘉应州战死,众推体元为领导〔三〕。时清军将合围,体元集诸将会议,他以两广清军战斗力薄弱,建议西出兴宁、和平以趋广西。胡永祥不同意,坚欲由丰顺、潮州一带出闽、浙边界回安徽,以与北方大军会合。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从胡永祥主张,取道黄沙嶂,经丰顺、潮州北出〔四〕。二十五夜(夏历十二月二十二夜)二更,开西南门从嘉应州撤退,由胡永祥当先开路,体元断后,经长沙墟小密清军广东部队营盘而过,出黄沙嶂〔一〕。全军撤完,城虚无人,各路围城清军才知道〔二〕。
「黄沙嶂者,州南狭隘,群峰峭削,一径萦纡,为嘉应出新田、大田,右至丰顺,左至潮州之间道」。大军「冒死出险,急不得前」〔三〕。第二天,清军追及,体元率后卫力拒追兵,以掩护将士出隘,力竭坠岩,死而复苏。辗转掩藏,卒因伤重,又饿病兼旬,不能行走,僵卧道旁。丙寅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夏历正月二十一日),被敌人识破。他慷慨陈述参加革命的经过,最后说「惟求速死」,遂从容就义于广东嘉应州松口堡〔四〕。
胡永祥 胡永祥安徽东流人。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出生。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九月,在安庆参加革命,隶赖裕新部〔一〕。他眇一目,身材不逾中人,而足智多谋,剽悍善战,熟练各种阵图,变化不测,军中推为冠〔二〕。
赖裕新追随石达开。永祥在他部下,转战赣、浙、闽、湘、桂五省间。庚申十年,翼殿各部分纷纷起义回京。永祥也认识到石达开所走的分裂路线对太平天国革命的严重危害性,他就率领所统战士参加起义,从广西一路战斗,打破敌人的截击,回到天京来。
永祥立了许多功劳,进封到天将。癸开十三年,随汪海洋守馀杭县。甲子十四年二月,从浙江撤退,转战赣、闽、粤三省。乙好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夜,从广东嘉应州撤退,永祥当先开路,经长沙墟小密清军围城广东部队营垒,清军不敢拦阻,永祥进入黄沙嶂,得谭体元率后卫力拒追兵,他率领前军已穿岩度涧蓦入丰顺县的大田北溪一带〔三〕。
这儿有一个险要叫北溪凹(又叫分水凹),内有隘道叫径渚,悬崖峭壁,下临深涧,仅有鸟道可通。清军闻太平军将到,星夜将道掘断。太平军不知,长驱入凹,前锋人马都堕崖死深涧中,积尸齐径。后至者都踏尸而过。到抵北溪村,辎重尽失,至搜取山上骨罐盖为炊具。过两天,复整旅欲冲出大田,东越韩江,讵前锋出北溪村口,望见■婆嶂前横,乱山层叠,疑又陷绝地折回〔一〕。军饿无所得食〔二〕,敌人追至,永祥退到长峎山坳,军覆被俘。丙寅十六年正月初二日(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就义于广东嘉应州松口堡〔三〕。胡永祥和谭体元成为太平天国南方大军最后牺牲的两位英雄人物。
体元隶石达开部下,任翼殿中旗中制军〔一〕。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体元和翼殿宰制傅忠信、李寿辉在广州浔西率领本部将士反对石达开分裂路线,起义直回天京〔二〕。后来石达开对这一次斗争作过辩护说:「因夥众三江、两湖入,各有思归之念,不能管束,将大队散回」〔三〕,这不是事实。革命队伍对石达开的斗争,是反对石达开分裂太平天国,是正确对错误,是一场大是大非的斗争,绝不存在什么「思归之念」。体元是广西象州人,傅忠信是广西桂平人,李寿辉是广西贵县人。由体元等三人统带的这支起义军队的三位领导者就都是广西人,在这支军队中更有不少的广西人,他们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反对石达开而起义回天京的。体元等这一正义的斗争,更完全戳穿了石达开的辩护。
辛酉十一年,体元率部向浙江进军,在平定浙江战役中,立了功劳。壬戌十二年春夏间,驻军松阳旧市,与守松阳的■天豫彭宏财、守叶川的众天福张永寿等连营百余座,预备向福建进军。六月奉命班师,归援天京〔一〕。
天王论体元功,封为偕王。天京既陷,体元与堵王黄文金等奉幼天王自广德州撤退,分为两路,约定到浙江昌化、淳安间会合,同经徽州境入江西。甲子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夏历八月初八日),体元率军到淳安威坪境,被敌截击,战败,军队散失。体元剃发潜藏,闻汪海洋军队在江西建昌,日伏夜行,从间道到汪海洋军中〔二〕。
乙好十五年三月下旬,体元与汪海洋从广东大埔回攻福建永定。时清军统领王开琳守永定县城,派总兵丁长胜分军扼扎距城三十五里的猎射凹。三月三十一日(夏历四月二十日),汪海洋率领一军直攻永定县城,体元率领一军分攻猎射凹清军营垒,先于要隘分筑四垒,以绝永定赴援的路,晚间又添筑数垒来围困。至四月初二日(夏历四月二十二日)午,把丁长胜亲守的营垒攻破,体元当先冲入垒内斩丁长胜,清军各营垒都攻下〔一〕。清军统帅闽浙总督左宗棠向清廷奏报说:「四月二十二日,永定猎射凹之败,新湘六营,老湘两营俱陷,宿将丁长胜死之,为臣军从来未有之事」〔二〕。这是太平军入闽在攻克漳州之役后的又一役大捷。
乙好十五年十二月,汪海洋在嘉应州战死,众推体元为领导〔三〕。时清军将合围,体元集诸将会议,他以两广清军战斗力薄弱,建议西出兴宁、和平以趋广西。胡永祥不同意,坚欲由丰顺、潮州一带出闽、浙边界回安徽,以与北方大军会合。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从胡永祥主张,取道黄沙嶂,经丰顺、潮州北出〔四〕。二十五夜(夏历十二月二十二夜)二更,开西南门从嘉应州撤退,由胡永祥当先开路,体元断后,经长沙墟小密清军广东部队营盘而过,出黄沙嶂〔一〕。全军撤完,城虚无人,各路围城清军才知道〔二〕。
「黄沙嶂者,州南狭隘,群峰峭削,一径萦纡,为嘉应出新田、大田,右至丰顺,左至潮州之间道」。大军「冒死出险,急不得前」〔三〕。第二天,清军追及,体元率后卫力拒追兵,以掩护将士出隘,力竭坠岩,死而复苏。辗转掩藏,卒因伤重,又饿病兼旬,不能行走,僵卧道旁。丙寅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夏历正月二十一日),被敌人识破。他慷慨陈述参加革命的经过,最后说「惟求速死」,遂从容就义于广东嘉应州松口堡〔四〕。
胡永祥 胡永祥安徽东流人。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出生。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九月,在安庆参加革命,隶赖裕新部〔一〕。他眇一目,身材不逾中人,而足智多谋,剽悍善战,熟练各种阵图,变化不测,军中推为冠〔二〕。
赖裕新追随石达开。永祥在他部下,转战赣、浙、闽、湘、桂五省间。庚申十年,翼殿各部分纷纷起义回京。永祥也认识到石达开所走的分裂路线对太平天国革命的严重危害性,他就率领所统战士参加起义,从广西一路战斗,打破敌人的截击,回到天京来。
永祥立了许多功劳,进封到天将。癸开十三年,随汪海洋守馀杭县。甲子十四年二月,从浙江撤退,转战赣、闽、粤三省。乙好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夜,从广东嘉应州撤退,永祥当先开路,经长沙墟小密清军围城广东部队营垒,清军不敢拦阻,永祥进入黄沙嶂,得谭体元率后卫力拒追兵,他率领前军已穿岩度涧蓦入丰顺县的大田北溪一带〔三〕。
这儿有一个险要叫北溪凹(又叫分水凹),内有隘道叫径渚,悬崖峭壁,下临深涧,仅有鸟道可通。清军闻太平军将到,星夜将道掘断。太平军不知,长驱入凹,前锋人马都堕崖死深涧中,积尸齐径。后至者都踏尸而过。到抵北溪村,辎重尽失,至搜取山上骨罐盖为炊具。过两天,复整旅欲冲出大田,东越韩江,讵前锋出北溪村口,望见■婆嶂前横,乱山层叠,疑又陷绝地折回〔一〕。军饿无所得食〔二〕,敌人追至,永祥退到长峎山坳,军覆被俘。丙寅十六年正月初二日(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就义于广东嘉应州松口堡〔三〕。胡永祥和谭体元成为太平天国南方大军最后牺牲的两位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