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女真人的经济生活与民族迁徙 一 建国初期女真人的经济生活 建国前,女真各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完颜部自绥可(阿骨打五世祖)定居于按出虎水后,才开始有原始农业。加古部、纥石烈部和阿跋思水温敦部等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有了专业的铁工,并制造甲胄出售。农作物只有糜、粟、豆、麻等数种,稗子是贫苦农民的主要食粮。渔猎和采集仍是女真人的重要经济活动。
女真人居地饶山林,多大河,有较好的渔猎条件。捕捞的鱼虾、螃蟹和猎获的野兽也是他们衣食的重要来源。他们有丰富的渔猎经验,能根据野兽的踪迹追捕猎物,能模仿野兽的叫声,呼兽而猎。辽代,他们经常向皇室贡献呼鹿人。
猎获的兽肉是他们的食物,兽皮可作衣服和被褥,同时用于对外交换。主要猎获物有獐、鹿、麂、狼、狐狸、青鼠、貂鼠、鹅、雁等。建国后,狩猎仍是女真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习武手段。出使金朝的宋使马扩曾参加金太祖的围猎活动。猎前,各首领掷所佩箭以定队伍前后左右次序,然后放马单行行进。每骑相距五至七步,两头相望常一二十里。队伍成箕掌形,空其一面,向两翼张开。由认旗指挥,缓慢前进,逐渐合围。野兽由内赴外者,四周近者可射;由外赴内者,只能由皇帝先射。约行三四十里,有可宿营处即合围,顷刻便可围数十重,围中野兽尽被射杀。每天都以猎获所得款待使臣。
女真人所居山林特产人参、蜜蜡、生金、北珠、白附子、松实等,除自用外,是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
女真人的畜牧业也很发达,牧畜有马、牛、羊、猪等。养猪是肃慎人的传统。马匹是战争和狩猎的重要工具,也是缔结婚姻的聘礼和赎罪的代价,是女真人的重要财富。完颜与纥石烈部曾因驱掠和盗窃马匹事发生过战争。
手工业也开始同农业分离。生女真有冶铁、纺织、酿酒、造船、木器制造等业。温都部的乌春、加古部的乌不屯都是专业铁工。布也是女真人的特产之一。麻布有粗细之别,女真细布是对外交换的重要手工业品。女真人会酿酒,用糜、米作原料。同时会用豆作酱。他们剖木为船,所用家具、器皿多为木制,有凳、盆、碗、碟、杯、勺等。
有了最初的分工,也就有了最初的交换。但建国初尚无城郭市肆,交易无钱,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
二 民族迁徙对女真社会的影响 (一)汉人北迁 建国初,凡与辽战所俘和来归者,多安置于女真内地上京地区。初期的迁民除用以充实女真内地外,也有防止敌对势力联合的意图。“天辅六年,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为内地,则移其民实之。……命从便以居。七年,以山西诸部族近西北二边,且辽主未获,恐阴相结诱,复命皇弟昂与孛堇稍喝等以兵四千护送,处之岭东。”这次迁民的规模很大,“而昂悖戾,骚动烦扰,致多怨叛”。只有章愍宫、小黄室韦二部达于内地。“七年取燕京路,二月,尽徒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①。灭北宋后,更迁宋宗室百官数千人。
在向上京迁民的同时,也逐渐将降民安置于东京、沈州等地。天辅七年,曾将招降的来、隰、迁、润四州民迁往沈州,将猛安详稳留住所领的归附人户迁往东京。
及至河北入金,又将所俘河南民户迁入河北。灭宋后,再一次将洛阳、襄阳、颖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之民迁往河北地区。
金初迁入内地的民户有契丹人,也有奚人、渤海人和汉人。他们为女真社会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及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充实了内地,促进了上京地区的发展进步,对女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金朝统治重心的南移,大规模的向北移民则为女真人的陆续南迁所取代。
(二)女真人向中原迁徙 女真人的迁徙,自建国之初即已开始。反辽战争初期,凡得辽地,便移女真人前往居住屯垦。“收国二年,分鸭挞、阿懒所迁谋克二千户,以银术可为谋克,屯宁江州。”这是女真人在新占领土戍守屯种之始。天辅二年,又以娄室为万户,屯戍黄龙府。五年,占领泰州后,令宗雄前去了解土质情况,知其适于种植,遂以婆卢火为万户,赐耕牛五十,由诸猛安中抽调万余家,屯戍泰州。猛安谋克户向新占领土的迁移,除巩固新得土地外,也为女真人提供了更适宜于农耕的土地。
灭北宋后,金朝势力深入河北,女真人又开始向这一地区迁徙。迁入中原的猛安谋克被称为屯田军或军户,原有的汉人则称民户。女真人向中原的迁徙,给金朝的统治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对女真社会、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产生了重大影响。
女真人迁入中原女真人向中原的迁徙,同向辽地的迁徙一样,当在占领中原部分土地后就已陆续进行。而大规模的迁徙则是在熙宗和海陵统治时期。天会四年(1126年),“宗望罢常胜军,给还燕人田业,命将士分屯安肃、雄、霸、广信之境”①。这是见于记载的女真人迁入中原之始。此后,撒离喝曾安排女真军屯田陕西。这些都是少量的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屯种戍守。
天会至皇统年间,陆续将猛安谋克人户迁往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迁徙的军户多为诸部女真人,目的也是为了镇压中原人民的反抗,巩固对河北的占领和加强对宋战争的军事力量。海陵即位后,也安排了一次向中原的移民,这次移民的对象是宗室和女真贵族,性质与第一次不同,目的在于打击、削弱女真奴隶主贵族的势力,解除他们对海陵皇权的威胁,推进女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南迁的女真军户。根据军事活动的需要,驻地也当进行过调整。与宋划淮为界后,河北的军户有的又相应向南迁至淮水以北地区。
屯田军的土地问题女真人远离故土,迁入新地,为解决其生计问题,金朝在中原括田,拨给女真军户。所括土地名为闲田、官田、逃绝户田、外路官本业外增置田等,实则常常以百姓已耕种多年的土地拨充,甚至田主执契据指坟垅为验者,亦不为申理,也有土地已被强占赋税却不为削减者,于是造成了军民间的矛盾和纠纷。
移民的土地分配也严重不公,贵族官僚凭借权势占有大量肥沃土地,甚至于多处请占,一般军户所得则贫瘠不可耕种。贫者地既贫瘠,力复不足,或慕豪富所为,不亲耕稼,军户贫困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对军户的授田和女真贵族大量兼并土地,直接触犯了民户的利益,由土地争夺带来的军户与民户的矛盾和女真人中一般屯田户与势家大族的矛盾贯穿金朝统治的始终。
(三)女真社会的奴隶制 建国初期,女真社会盛行奴隶制。奴隶被广泛地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和家内劳动,他们是早期女真社会各项劳动的主要承担者。
在金朝的户籍上,有课役户、不课役户、本户、杂户、正户、监户、官户、奴婢户、二税户等不同名目。他们分别以对国家徭役负担、民族成分和阶级地位的不同相区别。其中正户包括贵族、官员和平民,监户、官户、奴婢户、二税户则是不同类型的奴隶。
女真社会的奴隶,初期当以债务奴隶为主,也有因犯罪被降为奴者。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战争俘虏成了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数目的增加,买卖也成为获取奴隶的手段之一。奴隶同金、银、马、牛等一样被视为主人的财产,可以买卖、转送、赏赐。奴隶主占有奴隶的数目少者一二人,多者万人以上。世宗在东京时,“有奴婢万数”,直至金朝后期,诸王、贵族仍占有大量奴隶。在建国初期和濒临灭亡之际,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人员参战,也曾明令奴隶有战功者,可免为良。
金朝进入中原初期,掠人为奴的现象十分严重,除留作个人奴隶外,则立价于市出售。有的甚至驱往西夏、鞑靼、高丽、室韦等地出售或换取马匹。靖康之后,北宋帝王子孙、宦门仕族被俘北迁者,都被“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撄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①。洪皓也亲见北宋宗室、百官被俘人及其子弟“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得一斗八升,用为糇粮。岁支麻五把,令缉为裘,此外更无一钱一帛之入”②。残酷的奴役和虐待曾激起中原人民的顽强抵抗。
早期,奴隶的使用可能相当普遍。天会九年(1131年),太宗曾下诏“新徙戍边户,匮于衣食,有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户计其口而有二三者,以官奴婢益之,使户为四口”。③这显然是为了扶持女真人户,使之有能力参与征战,而令奴隶为其从事田间劳动。至熙宗和海陵统治时期,随着金朝中央集权化的加强,在政治治理上逐渐吸收了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方式。而大量屯田军的南迁,也使女真自上至下全面接触了汉地经济、文化,他们没有强行改变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加之战争的减少,大规模掠民为奴的现象终止了。但因贫困、灾荒典质为奴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推排物力,所检女真人61.5万余户,615.8万余人,其中正口481万余,奴婢口134.5万余,平均每户占有奴婢2.18人。在都宗室将军司所辖170户,正口982人,奴婢口27808人,则平均每户占有奴隶164人。可见大量占有奴隶的是女真贵族、官僚。但是,这一通检数目未必完全可靠,因为官豪们常以冒名增口的方式多请官田。一般女真人户为规避物力,多将奴隶典质与人。奴隶在上京、北京等女真人、契丹人居住地区一直是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①《辽史·太祖纪》、《金史·食货志一·户口》、《金史·完颜昂传》。
①《金史·宗望传》。
①《呻吟语》。
② [宋] 洪迈《容斋三笔》。
③《金史·太宗纪》。
女真人居地饶山林,多大河,有较好的渔猎条件。捕捞的鱼虾、螃蟹和猎获的野兽也是他们衣食的重要来源。他们有丰富的渔猎经验,能根据野兽的踪迹追捕猎物,能模仿野兽的叫声,呼兽而猎。辽代,他们经常向皇室贡献呼鹿人。
猎获的兽肉是他们的食物,兽皮可作衣服和被褥,同时用于对外交换。主要猎获物有獐、鹿、麂、狼、狐狸、青鼠、貂鼠、鹅、雁等。建国后,狩猎仍是女真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习武手段。出使金朝的宋使马扩曾参加金太祖的围猎活动。猎前,各首领掷所佩箭以定队伍前后左右次序,然后放马单行行进。每骑相距五至七步,两头相望常一二十里。队伍成箕掌形,空其一面,向两翼张开。由认旗指挥,缓慢前进,逐渐合围。野兽由内赴外者,四周近者可射;由外赴内者,只能由皇帝先射。约行三四十里,有可宿营处即合围,顷刻便可围数十重,围中野兽尽被射杀。每天都以猎获所得款待使臣。
女真人所居山林特产人参、蜜蜡、生金、北珠、白附子、松实等,除自用外,是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
女真人的畜牧业也很发达,牧畜有马、牛、羊、猪等。养猪是肃慎人的传统。马匹是战争和狩猎的重要工具,也是缔结婚姻的聘礼和赎罪的代价,是女真人的重要财富。完颜与纥石烈部曾因驱掠和盗窃马匹事发生过战争。
手工业也开始同农业分离。生女真有冶铁、纺织、酿酒、造船、木器制造等业。温都部的乌春、加古部的乌不屯都是专业铁工。布也是女真人的特产之一。麻布有粗细之别,女真细布是对外交换的重要手工业品。女真人会酿酒,用糜、米作原料。同时会用豆作酱。他们剖木为船,所用家具、器皿多为木制,有凳、盆、碗、碟、杯、勺等。
有了最初的分工,也就有了最初的交换。但建国初尚无城郭市肆,交易无钱,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
二 民族迁徙对女真社会的影响 (一)汉人北迁 建国初,凡与辽战所俘和来归者,多安置于女真内地上京地区。初期的迁民除用以充实女真内地外,也有防止敌对势力联合的意图。“天辅六年,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为内地,则移其民实之。……命从便以居。七年,以山西诸部族近西北二边,且辽主未获,恐阴相结诱,复命皇弟昂与孛堇稍喝等以兵四千护送,处之岭东。”这次迁民的规模很大,“而昂悖戾,骚动烦扰,致多怨叛”。只有章愍宫、小黄室韦二部达于内地。“七年取燕京路,二月,尽徒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①。灭北宋后,更迁宋宗室百官数千人。
在向上京迁民的同时,也逐渐将降民安置于东京、沈州等地。天辅七年,曾将招降的来、隰、迁、润四州民迁往沈州,将猛安详稳留住所领的归附人户迁往东京。
及至河北入金,又将所俘河南民户迁入河北。灭宋后,再一次将洛阳、襄阳、颖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之民迁往河北地区。
金初迁入内地的民户有契丹人,也有奚人、渤海人和汉人。他们为女真社会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及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充实了内地,促进了上京地区的发展进步,对女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金朝统治重心的南移,大规模的向北移民则为女真人的陆续南迁所取代。
(二)女真人向中原迁徙 女真人的迁徙,自建国之初即已开始。反辽战争初期,凡得辽地,便移女真人前往居住屯垦。“收国二年,分鸭挞、阿懒所迁谋克二千户,以银术可为谋克,屯宁江州。”这是女真人在新占领土戍守屯种之始。天辅二年,又以娄室为万户,屯戍黄龙府。五年,占领泰州后,令宗雄前去了解土质情况,知其适于种植,遂以婆卢火为万户,赐耕牛五十,由诸猛安中抽调万余家,屯戍泰州。猛安谋克户向新占领土的迁移,除巩固新得土地外,也为女真人提供了更适宜于农耕的土地。
灭北宋后,金朝势力深入河北,女真人又开始向这一地区迁徙。迁入中原的猛安谋克被称为屯田军或军户,原有的汉人则称民户。女真人向中原的迁徙,给金朝的统治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对女真社会、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产生了重大影响。
女真人迁入中原女真人向中原的迁徙,同向辽地的迁徙一样,当在占领中原部分土地后就已陆续进行。而大规模的迁徙则是在熙宗和海陵统治时期。天会四年(1126年),“宗望罢常胜军,给还燕人田业,命将士分屯安肃、雄、霸、广信之境”①。这是见于记载的女真人迁入中原之始。此后,撒离喝曾安排女真军屯田陕西。这些都是少量的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屯种戍守。
天会至皇统年间,陆续将猛安谋克人户迁往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迁徙的军户多为诸部女真人,目的也是为了镇压中原人民的反抗,巩固对河北的占领和加强对宋战争的军事力量。海陵即位后,也安排了一次向中原的移民,这次移民的对象是宗室和女真贵族,性质与第一次不同,目的在于打击、削弱女真奴隶主贵族的势力,解除他们对海陵皇权的威胁,推进女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南迁的女真军户。根据军事活动的需要,驻地也当进行过调整。与宋划淮为界后,河北的军户有的又相应向南迁至淮水以北地区。
屯田军的土地问题女真人远离故土,迁入新地,为解决其生计问题,金朝在中原括田,拨给女真军户。所括土地名为闲田、官田、逃绝户田、外路官本业外增置田等,实则常常以百姓已耕种多年的土地拨充,甚至田主执契据指坟垅为验者,亦不为申理,也有土地已被强占赋税却不为削减者,于是造成了军民间的矛盾和纠纷。
移民的土地分配也严重不公,贵族官僚凭借权势占有大量肥沃土地,甚至于多处请占,一般军户所得则贫瘠不可耕种。贫者地既贫瘠,力复不足,或慕豪富所为,不亲耕稼,军户贫困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对军户的授田和女真贵族大量兼并土地,直接触犯了民户的利益,由土地争夺带来的军户与民户的矛盾和女真人中一般屯田户与势家大族的矛盾贯穿金朝统治的始终。
(三)女真社会的奴隶制 建国初期,女真社会盛行奴隶制。奴隶被广泛地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和家内劳动,他们是早期女真社会各项劳动的主要承担者。
在金朝的户籍上,有课役户、不课役户、本户、杂户、正户、监户、官户、奴婢户、二税户等不同名目。他们分别以对国家徭役负担、民族成分和阶级地位的不同相区别。其中正户包括贵族、官员和平民,监户、官户、奴婢户、二税户则是不同类型的奴隶。
女真社会的奴隶,初期当以债务奴隶为主,也有因犯罪被降为奴者。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战争俘虏成了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数目的增加,买卖也成为获取奴隶的手段之一。奴隶同金、银、马、牛等一样被视为主人的财产,可以买卖、转送、赏赐。奴隶主占有奴隶的数目少者一二人,多者万人以上。世宗在东京时,“有奴婢万数”,直至金朝后期,诸王、贵族仍占有大量奴隶。在建国初期和濒临灭亡之际,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人员参战,也曾明令奴隶有战功者,可免为良。
金朝进入中原初期,掠人为奴的现象十分严重,除留作个人奴隶外,则立价于市出售。有的甚至驱往西夏、鞑靼、高丽、室韦等地出售或换取马匹。靖康之后,北宋帝王子孙、宦门仕族被俘北迁者,都被“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撄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①。洪皓也亲见北宋宗室、百官被俘人及其子弟“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得一斗八升,用为糇粮。岁支麻五把,令缉为裘,此外更无一钱一帛之入”②。残酷的奴役和虐待曾激起中原人民的顽强抵抗。
早期,奴隶的使用可能相当普遍。天会九年(1131年),太宗曾下诏“新徙戍边户,匮于衣食,有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户计其口而有二三者,以官奴婢益之,使户为四口”。③这显然是为了扶持女真人户,使之有能力参与征战,而令奴隶为其从事田间劳动。至熙宗和海陵统治时期,随着金朝中央集权化的加强,在政治治理上逐渐吸收了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方式。而大量屯田军的南迁,也使女真自上至下全面接触了汉地经济、文化,他们没有强行改变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加之战争的减少,大规模掠民为奴的现象终止了。但因贫困、灾荒典质为奴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推排物力,所检女真人61.5万余户,615.8万余人,其中正口481万余,奴婢口134.5万余,平均每户占有奴婢2.18人。在都宗室将军司所辖170户,正口982人,奴婢口27808人,则平均每户占有奴隶164人。可见大量占有奴隶的是女真贵族、官僚。但是,这一通检数目未必完全可靠,因为官豪们常以冒名增口的方式多请官田。一般女真人户为规避物力,多将奴隶典质与人。奴隶在上京、北京等女真人、契丹人居住地区一直是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①《辽史·太祖纪》、《金史·食货志一·户口》、《金史·完颜昂传》。
①《金史·宗望传》。
①《呻吟语》。
② [宋] 洪迈《容斋三笔》。
③《金史·太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