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金经理 (七)

基金经理 作者:赵迪


  宏达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行业的新生派,诞生时间较晚,直到零六年末才刚刚发行一只股票型基金,无论是规模与实力都不可能与元丰基金管理公司相提并论。不过,宏达基金的老总蒯金华也毕业于珠江财经大学,是珠江财大最早的一批硕士,长雷胜平十二届,并且同样师从吴汉通,是他地地道道的师兄。蒯金华将雷胜平招致麾下,一是看中师兄弟之间的情谊,二是雷胜平简历中描述的工作经历和所作所为让他颇感兴趣。

  加盟宏达基金后,雷胜平的职业生涯似乎顺了许多。正如蒯金华所说,本身宏达的研发实力就不强,加上雷胜平在研究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三、四个月的时间还真的发掘了几只不大被注意的好股票,让同事们刮目相看,基金经理也颇为叹息,若是听从了雷胜平的建议,基金净值断然不会迟迟徘徊在一元面值之下。

  宏达旗下唯一的一只基金宏达股票优选发行于零七年的一月,正值市场最疯狂上行的阶段性末端,一天的时间便成功募集了八十多个亿。当时市场的主流观点认为大规模基金的运作绩效弱于小规模的基金,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状况出发,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在基金经理眼中,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相对有限,规模过大的确会面临着选择上的困难,于是很多基金选择了控制发行规模。宏达初出茅庐,本不想控制规模,无奈已经成为业界不成文的规定,只好跟着照办,首日发行规模突破八十亿后选择了提前结束认购。

  然而,在基金正式运作之后的市场走势却不乐观,上证指数冲高之后很快进入调整,运作几个月大盘跌掉了百分之二十,而在建仓阶段基金经理却过于乐观,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调整。因为零六年底、零七年初的市场几近疯狂,很多基金经理表示,在基金募集结束、开始运作后三五天之内就基本建仓完毕,因为动作稍微慢点儿的话,市场很可能又会在几天之间上涨几百点。这种狂热的局面显然是不理智的。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样如此,运作之后大幅建仓,而在指数下跌初期更觉得是千金难买的牛回头,迅速提升持股比例。然而此后市场继续下跌,基金已经不再能够灵活地腾挪。由于对市场判断出现失误,对下跌估计不足,基金仓位过重,导致净值已经连续有两个月的时间低于九毛钱,最低的时候到过八毛四,现在是八毛六,基金份额也从最初的八十五亿份缩水到二十二亿。看来,牛市的脚步也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的调整也是剧烈和痛苦的。

  雷胜平在研究员的岗位上呆了半年多,体会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同时也看到了领军人物蒯金华的敬业与执著,正是凭借在业界的人脉加上他不知疲倦的奔波于北京和深圳之间,才使得宏达终于拿到了获准发行第二只基金的批文。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产品线结构,宏达选择发行一只混合型基金,原来股票优选的助理基金经理被调任新基金的基金经理,雷胜平被出人意料的被任命为原来的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助理基金经理,协助基金经理制定投资策略。一时间公司风言风语,连雷胜平自己都听说,很多老研究员向公司管理层表达了他们的不满,这么一个毛头小子怎么能出任如此重任,最后还是蒯金华顶住了任人唯亲的罪名与压力,坚持启用雷胜平。感激之余,雷胜平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够有所作为,不但要卷铺盖走人,说不定还要连累师兄。

  与此同时,在雷胜平出任助理基金经理后,蒯金华向宏达股票优选基金的投资团队下了死命令,三个月内将基金净值提高一毛钱以上。

  时年,雷胜平二十七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