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0节:第一章 温州人和你不一样的眼光(8)

温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样:温州人为什么会成为富人 作者:杨宏建



  “能不能搞个剥栗器呢?”一个想法出现在朱老板的脑海里。

  朱老板立即画出了剥栗器的草图,用镀锌铁皮作材料,每只成本只要0.15元,出厂价只要0.30元。

  接着,他推开了商店经理室的大门。经理说:“这种产品顾客肯定欢迎,不过,上市要越早越好,最好在两个月内就上市。”

  朱老板笑了笑:“我一星期后就送货上门。”

  经理有点疑惑地问:“产品审批、核价什么的,没两个月怎么行呢?”

  朱老板笑而不答。

  当天晚上,朱老板将剥栗器的草图传真到了温州的工厂,工人立即开始制作模具,两小时后,模具生产出来了,冲床开始制作产品。

  3天后,一卡车的剥栗器运到了上海。朱把产品推销给了每一位糖炒栗子摊主。看着自己的产品很快销售一空,朱得意地说:“这一批类似于汽水瓶盖的剥栗器至少创造了4万元利润。”

  眼光要准,出手要快,这是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的技巧。出手要快,不仅意味着及时出击,也要及时调头,在市场还没有开始出现变化的时候,及时调转方向,适时进退,能进能出,占据市场的前沿。

  广西桂林是有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它的工业基础却很薄弱。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瑞安人潘益宽在销售编织袋的时候,发现桂林市的需求量很大。有人告诉他,桂林没有人生产编织袋。

  正是这个不经意得到的消息,使潘益宽立刻赶到桂林做实地调查。结果正如那人所说,潘益宽心花怒放。因为,当时的瑞安是一个全国性的编织袋生产基地,生产厂家数以千计,竞争已经异常激烈。而桂林有市场又没有生产厂家,正是投资办厂的好地方,也是发展自己企业的好地方。于是,潘益宽抓住这个商机,毅然离开家乡到桂林投资办厂。

  没多久,一家名叫“瑞丰”的塑料编织袋厂就成立了,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紧紧抓住了当地市场。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温州企业家黄建峰接手改造了当地的老糖厂,许多人都觉得他的投资风险非常大,但是在投产第一年,市场上糖价上涨。黄建峰的糖厂生意非常好。三年后,随着糖价的下降,黄建峰毅然转产马铃薯淀粉,从而依然保持良好的利润。

  当他被问到有什么经商的诀窍时,他说:“我从不做没把握的买卖,确定项目前我已经关注了市场的长期变化规律,到了市场饱和期之前我就提前调头转产。商人要懂得适时进退,能进能出。”

  “这是一种空隙,温州人打了一个很好的时间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说。

  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呢?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最好把一切大事的起始交给百眼的阿加斯,而把终结交给百手的布瑞阿瑞欧斯!”培根的意思是,让百眼巨人阿加斯来关注机会,敏锐地识别机遇,寻找适合的机遇;而抓住机遇的任务就交给百手巨人布瑞阿瑞欧斯,以便能准确地利用机遇,迅速地得到机遇。在这里,百眼巨人表示眼光敏锐的人,而百手巨人则表示行动迅速的人。

  关于商机的发现和捕捉,营销学上有一种所谓的“猫捉老鼠”的策略。这种策略来源于猫捉老鼠的现象:

  当一只猫看到一只老鼠的时候,它会先静静地趴下,仔细地观察老鼠的动静,当它确认老鼠的行踪后,猫会先轻轻地迈出几小步,看看老鼠有什么反应。当猫感觉自己有把握捉住老鼠的时候,它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猛扑上去。猫的这种本能反应值得商界人士深思。

  在信息社会,眼光一定要敏锐,出手一定要快,所谓快鱼吃慢鱼,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等待更成熟的时机,那么,别人已经捷足先登了,商机已经不属于你了。在别人未进的时候进,在别人跟着进的时候退出,这就是温州商人的投资眼光。

  温州人语录:

  商机稍纵即逝,如果等每个人都认同的话,太晚了!

  ——浙江商人 朱张金

  6.瞄准他人的需要

  致富思维:

  穷人:这么多人做生意,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都不知道商机在哪里?

  温州人:有需求就会有商机,只要你留心他人的事情,努力为他人提供方便,难道这不是商机吗?

  每个人都知道,有需求就有商机。但是,市场需求在哪里呢?怎样寻找市场需求呢?

  这一点正是温州人精通之处。温州商人谢福烈说过:“我从来不炒作新概念,也不搞什么包装策划,更不屑玩弄玄虚。我们修房、建商场,唯一考虑的就是市场和老百姓的需要。”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追求方便,为他们提供方便实际上就是迎合了他们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商机。温州人正是从旁人漫不经心的事儿中挖掘出赚钱的契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