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孟子·告子下》
人的行为有表现于外的部分,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接受大家的品评。同时,人的行为也有内在的动机与存心,这是自己可以完全负责的部分。如果内外配合良好,由善心引发善行,增益社会大众的生活,当然是大家所乐见的。但是事实上,光靠善心未必可以成就善行,有时阴错阳差,还会为别人带来灾难。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行为的外在部分,而是内在的存心。孟子举三个人为例说明:一是伯夷,他宁可处在卑贱的职位,也不以自己贤人的身份去服事不肖的人;二是伊尹,他五次往汤那里去,又五次往桀那里去;三是柳下惠,他不讨厌昏庸的君王,不拒绝微贱的职位。
这三个人的行为大不相同,但是存心却是一样的,就是"仁"。孟子说:"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的确,每一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各异,考虑的角度与行动的方式也都各有所重,那么表现出来的结果自然千差万别了。
有的人坚持原则,像伯夷;有的人志在救民,像伊尹;有的人尽其在我,像柳下惠。他们的行为各有特色,但是存心都是"仁",就是秉持内心向善的要求,并且选择自己认定最合宜的方式去实现这种要求。
我们活在世间,与人交往,不可能事事让所有的人满意,也不必奢望得到所有的人赞美。我们所追求的,首先是无愧于心,反省自己的作为是否以仁存心,然后再设法改善行动的方式,务求达到最大的正面效果。
因此,以仁存心,除了必须保持单纯的动机与善良的用意之外,同时也该深入了解外在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一时的挫折或遭人误解,不能使我们改变初衷,因为最后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还是内心的期许,亦即内心对自己成就圣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