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未雨绸缪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月明风清,桂花飘香。十月的秋风把原野吹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派色彩斑斓的丰收景象。重阳节前后,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饮菊花酒,吃桂花糕,正是享受秋色的大好时光。
但此后,与春夏阳气上升不同,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阴气渐增,秋显出了自己的特色。秋,带有几分肃杀,"萧瑟秋风今又是";又有几分悲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还有几分忧郁,"秋风秋雨愁煞人"。
古人造字真是精彩绝伦,把"秋"字加上"心"变成"愁"字,意指秋天的心情常有"愁"的滋味,事实正是这样,这与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秋天光照的减少与季节性情感抑郁症有关,并可用人造日光给予治疗的结论不谋而合,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发现要早4000年左右。
人体生理与廿四节气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表明气候、物候、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用以指导农事生产和养生保健,至今仍有重要实用意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成就之一。
秋季六个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表示气候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过渡期,位置也从处于太阳黄经的135度逐渐转至225度,气温也由"立秋"时秋高气爽转至"霜降"时最低气温0℃左右,即"露凝结为霜而下降"。古人认为"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所以又将丧夫的妇女称为遗孀。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季及初冬,气候特点是:光照减少,日短夜长,仅9月份,光照就减少75分钟;气温下降,温差增大,北京地区日夜温差达11~15℃;空气干燥,湿度偏低,湿度仅30%左右。自然的变化使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抑郁之感;气温下降,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代谢增高,心脏耗氧量增多,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抵抗力,细小支气管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同时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使胃炎、溃疡发作。总之,人体机能相应发生全面变化: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黏度增高,代谢加快,能量增多。机体需要补充更多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在动物界,动物贮存食物,进食增多,体毛变细变密,长秋膘,都是为了过冬做准备。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告诉人们,一叶知秋,要早做准备,及早"养阴"。
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人体在外界气温为21~23℃时,感觉最舒适,四肢温暖。秋冬气温下降后,为维持体温,一方面使四肢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一方面增高体内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需要更多食物和热量供给。多吃什么呢?米面、肉蛋,还是果蔬?生理学研究表明: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效应",即摄入蛋白质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放出,而糖类为4%~5%,脂肪为5%~6%。简单说来,就是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小时及10小时左右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当然,秋补的营养应当是七种营养素全面均衡才能提高体质、体能及免疫力。我国神舟6号飞船航天员的食谱中每天有3次牛奶,早晚为牛奶,中午是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帮助消化,又不因晚间饮用而伤害牙齿),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秋冻"适应,提高耐寒力同样的寒冷天气,人体的反应不大一样。有人严冬冬泳,精神振奋,面色红润;有人稍一吹风,感冒肺炎。爱斯基摩人在皑皑白雪中,以冰块筑屋,其乐融融,而前几年一次寒流袭击南亚印巴等国,气温降至5℃时,竟有许多人被冻死。其原因是人体的耐寒力不同。
耐寒力分"冷适应"与"冷习服"。前者约需2~4周时间,后者需几代人。"春捂秋冻"即是聪明的古代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冷适应。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提倡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忙添衣,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从现代医学讲,就是通过"冷适应"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代谢内分泌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运行,不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且免疫力增强,代偿力增强。具体来说,冷空气使鼻、咽、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器官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但冷适应后,这种应激反应减弱或不明显。一旦真正着凉,也可用热水泡手、脚、面部,吃热汤面或中药,使鼻咽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保持口腔清洁是防止秋冬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大关键。
研究表明:白天很少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进食饮水及每天1500毫升的唾液使咽部细菌无法繁殖,但夜间8小时睡眠期正是细菌繁殖的大好时机,所以睡前彻底清洁口腔,给残留细菌一次"打击",在此后6小时内细菌不会繁殖。6小时后,人又清醒了。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简简单单的睡前彻底刷牙可使儿童咽炎、扁桃腺炎减少70%~80%之多。在广东及海南,心血管病防治区儿童风湿热、风心病一级预防研究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归根到底,不论秋补冬补,最关键还是心补。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有阳光的抚慰,有自然的熏陶,会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有了阳光的心态,就会有阳光的表情、阳光的世界和阳光的未来。
冬练防误区运动是健康四大基石之一,又与阳光、空气、水并列为生命四大泉源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运动又是一把双刃剑,过量或不适宜的运动又能伤害身体,甚或造成猝死,在冬天的晨练中尤为突出,不可不防。
中老年人的冬练应注意以下几点:1)季节适应深秋初冬,天气乍寒,尤其是大风过境,寒流降温时,一些人对寒冷的"应激反应"强烈,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皮肤微小血管收缩,容易造成心血管意外。一般经过4~6周后,进入真正的冬天,机体适应了低温,反倒相对安全些了,这就是"冷习服"过程。
2)温度与风力据北京市74万人心血管病10年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都是与平均温度呈典型逆相关,即平均温度越低,则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越高。研究表明:当从室内走到室外,受0℃以下的冷空气直吹面部,可立即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血压升高,造成心绞痛发作。因此除作好戴帽、围巾、手套等保暖防护外,过冷的天气,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不宜外出。另外风力可加大低温的致冷效应,也应同时考虑。
3)生物钟节律按生物钟现象,人体在下午4~6时,心血管功能处最佳状态,其次为上午10时以后,最差是凌晨6~9时。因此,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则一天的任何时候运动都可以,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则宜选在下午4~6时活动,或在上午10时以后外出,尽量不要凌晨冬练,因为这时交感神经张力急剧升高,心血管负担最重。大雾天气不仅空气污染重,且湿度过高也使空气中氧含量相对变少,也不宜晨练。
4)运动量冷天本已使机体耗氧量增多,凌晨又是危险时刻。因此老人冬练运动量要相应减少,不然容易使有氧运动变成无氧运动,结果适得其反。
5)饮食调养提高机体防寒能力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及充足水分。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作用,使机体不怕冷,充足的水分能保证机体有良好周围循环,不易冻伤。机体是否缺水,可看晨尿颜色,如呈黄色就是缺水,如颜色很淡,就是正常;也可测尿量,如每日在1500毫升以上就属正常。总之一句话,就是老人冬练要吃好喝足。
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要谨防心性猝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冬日猝死三联症",即"冬天、凌晨、扫雪",这三者的每一项都是增加心肌耗氧的。如果合并在一起,就构成很大的危险,老人切须注意,谨防万一。
唯有从儿童开始,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健康之路。
但此后,与春夏阳气上升不同,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阴气渐增,秋显出了自己的特色。秋,带有几分肃杀,"萧瑟秋风今又是";又有几分悲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还有几分忧郁,"秋风秋雨愁煞人"。
古人造字真是精彩绝伦,把"秋"字加上"心"变成"愁"字,意指秋天的心情常有"愁"的滋味,事实正是这样,这与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秋天光照的减少与季节性情感抑郁症有关,并可用人造日光给予治疗的结论不谋而合,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发现要早4000年左右。
人体生理与廿四节气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表明气候、物候、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用以指导农事生产和养生保健,至今仍有重要实用意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成就之一。
秋季六个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表示气候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过渡期,位置也从处于太阳黄经的135度逐渐转至225度,气温也由"立秋"时秋高气爽转至"霜降"时最低气温0℃左右,即"露凝结为霜而下降"。古人认为"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所以又将丧夫的妇女称为遗孀。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季及初冬,气候特点是:光照减少,日短夜长,仅9月份,光照就减少75分钟;气温下降,温差增大,北京地区日夜温差达11~15℃;空气干燥,湿度偏低,湿度仅30%左右。自然的变化使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抑郁之感;气温下降,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代谢增高,心脏耗氧量增多,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抵抗力,细小支气管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同时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使胃炎、溃疡发作。总之,人体机能相应发生全面变化: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黏度增高,代谢加快,能量增多。机体需要补充更多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在动物界,动物贮存食物,进食增多,体毛变细变密,长秋膘,都是为了过冬做准备。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告诉人们,一叶知秋,要早做准备,及早"养阴"。
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人体在外界气温为21~23℃时,感觉最舒适,四肢温暖。秋冬气温下降后,为维持体温,一方面使四肢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一方面增高体内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需要更多食物和热量供给。多吃什么呢?米面、肉蛋,还是果蔬?生理学研究表明: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效应",即摄入蛋白质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放出,而糖类为4%~5%,脂肪为5%~6%。简单说来,就是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小时及10小时左右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当然,秋补的营养应当是七种营养素全面均衡才能提高体质、体能及免疫力。我国神舟6号飞船航天员的食谱中每天有3次牛奶,早晚为牛奶,中午是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帮助消化,又不因晚间饮用而伤害牙齿),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秋冻"适应,提高耐寒力同样的寒冷天气,人体的反应不大一样。有人严冬冬泳,精神振奋,面色红润;有人稍一吹风,感冒肺炎。爱斯基摩人在皑皑白雪中,以冰块筑屋,其乐融融,而前几年一次寒流袭击南亚印巴等国,气温降至5℃时,竟有许多人被冻死。其原因是人体的耐寒力不同。
耐寒力分"冷适应"与"冷习服"。前者约需2~4周时间,后者需几代人。"春捂秋冻"即是聪明的古代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冷适应。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提倡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忙添衣,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从现代医学讲,就是通过"冷适应"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代谢内分泌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运行,不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且免疫力增强,代偿力增强。具体来说,冷空气使鼻、咽、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器官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但冷适应后,这种应激反应减弱或不明显。一旦真正着凉,也可用热水泡手、脚、面部,吃热汤面或中药,使鼻咽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保持口腔清洁是防止秋冬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大关键。
研究表明:白天很少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进食饮水及每天1500毫升的唾液使咽部细菌无法繁殖,但夜间8小时睡眠期正是细菌繁殖的大好时机,所以睡前彻底清洁口腔,给残留细菌一次"打击",在此后6小时内细菌不会繁殖。6小时后,人又清醒了。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简简单单的睡前彻底刷牙可使儿童咽炎、扁桃腺炎减少70%~80%之多。在广东及海南,心血管病防治区儿童风湿热、风心病一级预防研究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归根到底,不论秋补冬补,最关键还是心补。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有阳光的抚慰,有自然的熏陶,会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有了阳光的心态,就会有阳光的表情、阳光的世界和阳光的未来。
冬练防误区运动是健康四大基石之一,又与阳光、空气、水并列为生命四大泉源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运动又是一把双刃剑,过量或不适宜的运动又能伤害身体,甚或造成猝死,在冬天的晨练中尤为突出,不可不防。
中老年人的冬练应注意以下几点:1)季节适应深秋初冬,天气乍寒,尤其是大风过境,寒流降温时,一些人对寒冷的"应激反应"强烈,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皮肤微小血管收缩,容易造成心血管意外。一般经过4~6周后,进入真正的冬天,机体适应了低温,反倒相对安全些了,这就是"冷习服"过程。
2)温度与风力据北京市74万人心血管病10年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都是与平均温度呈典型逆相关,即平均温度越低,则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越高。研究表明:当从室内走到室外,受0℃以下的冷空气直吹面部,可立即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血压升高,造成心绞痛发作。因此除作好戴帽、围巾、手套等保暖防护外,过冷的天气,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不宜外出。另外风力可加大低温的致冷效应,也应同时考虑。
3)生物钟节律按生物钟现象,人体在下午4~6时,心血管功能处最佳状态,其次为上午10时以后,最差是凌晨6~9时。因此,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则一天的任何时候运动都可以,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则宜选在下午4~6时活动,或在上午10时以后外出,尽量不要凌晨冬练,因为这时交感神经张力急剧升高,心血管负担最重。大雾天气不仅空气污染重,且湿度过高也使空气中氧含量相对变少,也不宜晨练。
4)运动量冷天本已使机体耗氧量增多,凌晨又是危险时刻。因此老人冬练运动量要相应减少,不然容易使有氧运动变成无氧运动,结果适得其反。
5)饮食调养提高机体防寒能力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及充足水分。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作用,使机体不怕冷,充足的水分能保证机体有良好周围循环,不易冻伤。机体是否缺水,可看晨尿颜色,如呈黄色就是缺水,如颜色很淡,就是正常;也可测尿量,如每日在1500毫升以上就属正常。总之一句话,就是老人冬练要吃好喝足。
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要谨防心性猝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冬日猝死三联症",即"冬天、凌晨、扫雪",这三者的每一项都是增加心肌耗氧的。如果合并在一起,就构成很大的危险,老人切须注意,谨防万一。
唯有从儿童开始,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