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
在您联系的过程中,有没有人不接受您的邀请,觉得没必要抵制于丹?
答:
没有人觉得没有必要抵制于丹,但有三位毕业于北大并且供职于北京高校的师兄表示“不便得罪北师大”,所以尽管他们也很不满于丹,都婉谢了。另一位同学因为不能认可我批评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所以也拒绝签名。
2问:
为什么要呼吁媒体停止对于丹的炒作?
答:
我们不反对任何人解释《论语》,但我们反对任何人臆解《论语》。我国的大多数媒体并非商业媒体,他们应该把社会责任看得高于商业利益。我们认为媒体应当对舆论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而且我认为,人民有接受正确知识的权利,于丹用她个人观点去曲解《论语》本义,明显会造成观众、读者对《论语》本义的误解。想一想,如果一个高中生,要参加高考,但因为她受了于丹的影响,答题时按照于教授的解法去解,不丢分才怪。
3问:
既然你认为于丹是在糟蹋《论语》,那么请谈一谈你对《论语》的看法。
答:
孔子的思想并不复杂,只要认真读书,用心思考,其实不难掌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于丹是既不思,更不学。儒家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真的“知”。而于丹是“强不知以为知”,完全曲解孔子的思想。
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营造礼乐社会。礼是等级,乐是和谐,礼乐社会,就是有差等的和谐。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元典,是孔子政治建构在实践上的记录。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有差等的和谐社会。差等而不是平等,是孔子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孔子发现,世上既有圣人、大人君子,也有普通人、小人、乡愿者,而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由圣人、大人君子教育普通人,使普通人都能朝着圣人的方向努力,但小人、乡愿者是必须被批判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圣人、大人君子呢?是那些有知识和美德的人。知识和美德,是判别差等的基础。所以,整部《论语》,都是在说怎样做一个有知识和美德的大人君子。而怎样做一个大人君子呢?他提出了诗教、礼教、乐教。乐教是儒家区别于基督教、佛教的根本所在。乐,既是音乐的意思,也是快乐的意思。孔子讲的快乐,是大人君子的快乐,是因为知识和美德而高贵的自然贵族的快乐,而不是于丹庸俗化的快乐。
4问:
我们查到的信息是,于丹四岁学《论语》,是古典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您说于丹是“以阉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乐事的高学历文盲”,“一个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的‘影视学博士’”,它的依据在哪里?
答:
于丹说她四岁开始读《论语》,我怀疑她读的是蔡志忠漫画吧。要不怎么还是对《论语》的基本精神一无所知呢?于丹的硕士方向据说是先秦两汉。我们说她“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是有根据的。天涯上李悦先生对她讲“心得”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文史基本常识的无知指出了不少。这个问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于丹不知道《论语》是什么样的一部著作,不知道大人君子高贵在何处。庄子说“小年不知大年”,朝生夕死的野菌,不可能知道一年有多长。
5问:
于丹没夸耀她的东西可以传世。她一直强调自己是在讲“心得”,为什么你们不允许呢?
答:
她讲可以,但不能给老百姓灌输错误的东西。我不想转述她那些错处,我只说一点,于丹说:“《论语》就是这样一部语录。”
但《论语》并不是《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南宋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而《论语》是对孔子的言行的一个汇总,根本不是语录集。除了那些技术层面的硬伤,最关键的是她不理解孔子的真精神。孔子的思想并不复杂,所有的真理,也许正如易中天所说,都是简单的。但再简单的真理也需要正确地说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