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符号化姿势

中产之家的识别符号

混搭中产家 作者:殷智贤著


  尽管大多数中产阶层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阶层属性,其阶层特征也还在形成之中,但基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受教育背景、收入和社会地位,他们有意无意地试图确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符号,来宣示他们所试图塑造的自身形象,这其中,中产们是做了全方位努力的。

  自从房屋产权概念伴随着商品房普及后,领地意识就更为清晰了。由于这个产权的获得方式是市场公开交易,按平米计价,所以寸土必争的依据既清楚又合法。

  中产阶层对自身利益的认同与保护表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他们注重隐私,强调情感归属的独立性,明确家庭责任及分工,在居住上利用清晰的符号对领地作出日益鲜明的界定。

  中产阶层对商品房面积的准确性有着高度的敏感,而更让他们敏感的是其居住地共享空间中他们的利益保障。如果楼道不干净,或电梯间灯不亮了,就会招致中产们的投诉。因为他认为他们为此付过费,他们的权益因这些缺陷被损害了。随着法制的完善,中产阶层们的注意力指向更多的细节。例如,公寓电梯间的广告牌收了多少钱?广告费用摊入物业管理成本了吗?我们这些住户是不是该少交些钱?楼顶上放广告牌经我们同意了吗?收益怎么分享?如果广告牌掉下来砸了人,谁负责?小区花园中的草坪枯死了一片怎么还没换?我居住的社区品质不能这样!

  很多细节正在被注意到,并被追究。小区中与物业管理公司争论最激烈的一定是中产阶层,因为他们的利益得来不易,他们决不愿被人"欺负"。

  与此同时,中产阶层对于他们领地以外的事情是绝少过问的,这其实也是对领地的一种认同。因为他不想让别人侵入自己的领地,他也就不愿意侵入别人的领地。

  中国大陆的住宅设计先后经历过港台风、欧风和北美风三个大的浪潮,这三阵风吹过的时间大体在1992年-1996年、1997年-2001年、2002年至今。

  在这三阵风里,港台风因为没有明显的建筑艺术风格,所以在外立面上没有鲜明的符号,而另两股风则直接体现在外立面上。从做罗马柱、希腊神庙式的屋顶,到模仿欧洲工业城市的几何形色彩立面到对北美乡村别墅的一系列模仿,多国、多个时期的建筑都能在中国的几大城市里找到它的仿制品。

  中产们在选择住宅时,对外立面的造型是正宗或经典的西班牙风格还是英伦风格一直没有足够专业的判断力,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选择此或选择彼。在这一代中产心中,住到全世界去的热望不需要通过住进正宗的某国风格去实现,一个案名和一个解释及一些令这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欧美文化符号就可以让他们满足了--反正分不出正宗与仿冒的又不是某一个人,只要是大家的能力普遍能够识别的某些符号,这件事就交待得过去。

  文化上渴望混血的中产们并不真的想变成一个美国人或法国人,但他们也不甘心自己只是个中国人,所以一些能让他们看起来有些洋范的符号很能成全这一代中产的希望。

  外立面不是给中产自己看的,而是给来识别住在里面的人看的,所以它要承担起宣言书的责任--把住在里面的人想表达的表达出来。

  一些设计失败的外立面遭中产们摒弃的原因不是因为材料、色彩、工艺或者造型,只是因为它所传递的信息不是中产们想"说"的。当然大多数房子的外立面也没有什么丰富得体的语汇,但中产们还是接受了,因为中产们觉得旁人可以通过他家的内装来识别主人的身份与品位,外立面虽然没"说"出多么动听的话,但只要没"说"错话,主人自有办法用其他的方式把想说的说出来。

  中产阶层制造差别不是在整体上下工夫就够了,他们乐于在诸多细节上都刻意表现出不同凡响,这是和富裕阶层最大的不同。

  在这种差别制造中,中产阶层是兴趣盎然的。每创造一个差别符号,中产阶层的独特性就又被强调了一次、肯定了一次。

  中产之家从不试图用富贵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特征,他们或者是无力为之,或者是不屑为之,这两种心理共同的基础是认为这个特征是属于"有钱人"(即富裕阶层的),而在他们看来,人太有钱了就不可能有品位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富裕阶层虽然试图使自己的家被人称为有品位,但很少成功。因为富有确实是品位极大的障碍。富裕阶层的人难以抑制的心理是"我有钱,我能占有不如我有钱的人占有不了的东西",这是他潜意识或是意识里的东西,有钱确实是他拉开与别人距离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品位不一定和钱有关。如果比品位,而该富豪修养又确实不行,就会被一个有品位的中产阶层比下去;但如果比钱,富豪肯定赢了。电影《大腕》中李成儒扮演的精神病患者描述的豪宅确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电梯直接入户,楼门口站着一英国管家……每平方米二千美金?起码也得四千美金!……成功人士不在乎钱,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你在富裕阶层人家经常看到床头贴着金箔,甚至房顶也贴着,水龙头是金的,多宝上摆的古董也是真的(当然可能是假的,他们的眼力大抵不佳,把赝品当真货买回家的事很常见,所以现在鉴定古董的行家很吃香,因为有钱收藏古董的人懂行的少),人民币比墙纸还厚地"贴"在了家中四壁。

  这是中产阶层不可能选取的识别自身的符号,品位是中产阶层普遍重视并勤加修炼的一种素质,这是他们身份与价值最重要的一个表现。

  一个典型的中产之家在空间的装修上是要有几处称得上创意的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追得上潮流,在家具的选配上会有几件名牌家具作为居家中的点睛之笔,在饰品的选择上,则要集巧妙设计和精湛工艺于一身,因为这种处理既不过分张扬,又充分显示了修养的深度。

  一个中产阶层总试图在家中创造某种非主体行为的新方式:例如取放图书的方式,或使用阳台的方式,带滑轨的柜门因其使用方式并使橱柜形象经常处于动态而深受青睐。

  被时尚杂志盛赞过的名师之作,比如密斯·凡德罗或迈耶设计的椅子,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一系列阿来西(Allessi)的家居小件物品都会被中产阶层欣然采用,因为在小的细节上精雕细琢是中产阶层的长项,亦是他们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

  在装修材料上,中产阶层不会一味求顶级,也不会选择廉价产品,他们会对产品的品牌形象、材质、性价比和售后服务做一个全面的考察,品牌要配得上身份,材质要优良,性价比要合理(所谓合理是品质可以比顶级产品差百分之几十,但价格则应低三至五倍)。至于售后服务,中产阶层是格外看重的,因为他们工作极忙没有时间在服务上与厂家纠缠不清,他们希望提出要求立刻有所回应,而且他们很在意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

  在品牌选择方面,合资品牌尤其有鲜明欧美形象但又是国内生产的厨具、家具、洁具、建材在中产阶层中最受欢迎。其原因无非一是品牌形象好,二是设计时尚,三是性价比最佳,四是售后服务本土化。

  但在饰品的选择上,除了刚刚成为中产阶层的人群,凡跻身于此阶层行列有三五年经验的人家大多会精心选择餐具的造型、图案、花色和品牌,并仔细搭配桌布、餐垫、餐巾、餐巾环。他们也会在花瓶、果盘、储物罐、烟灰缸、启瓶器、摆件甚至胡桃夹子上颇下一番工夫,品牌、设计和工艺都须上佳,而且手工制品在中产阶层看来尤显品位。

  在中产之家,你不能深究物品的功能是否能到位或使用,因为很多专用于识别身份的符号都没什么使用功能。比如衣服如果仅仅为了遮身蔽体,完全不需要现在这么多款式,由于时装还负载了表现个性、宣告流行、拉开阶层等诸多责任,于是很多装饰都不是因为有实际意义才加上去的。家居中的很多物品对中产阶层而言也是,那些看起来没有实际意义的设计就是差别符号。

  只是中产们在制造属于自身的符号时,一方面强调要有个性,他们选择的那些符号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另一方面,他们选择的标准则是必须获得别人的认同,而这个"别人"无非是和他同为中产的,如果这个"别人"是属于富裕阶层的尤能令主人生出成就感。但是"别人"和中产自己对某个符号的个性化及时尚感认同与否并不真的来自自身,而更多仍是来自以时尚类杂志为首的公众舆论。

  以ALLESSI的系列厨房用品为例,那些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饼干盒、柠檬榨汁器、装胡椒粉的调味瓶在被时尚界封为20世纪工业设计的典范后,一直是全世界中产的最爱,而中国的中产家里也会买上一只果菜盆或调味瓶之类放在不那么核心但绝对醒目的位置,让人由此识别主人的趣味。

  如果真的没有公众评价作背景,中产们也不会把某个符号搬回家。而那些最初发明某个符号的中产大抵因为其自由艺术工作者的身份而轻易获得了其他中产的认同,于是其他中产以能继续复制这些符号作为拉开与尚未复制这些符号的中产之间的距离。比如一个20世纪70年代甚至更早年代出产的木箱子不用来装衣服棉被而改用做客厅里的茶几,最好箱子原有的铜搭扣和手工漆都在,箱子上或铺一块棉麻质地的布当做桌面,或放一块玻璃算做混搭,这个符号后来被延伸成旧皮箱、旧藤箱。

  中产们需要不断制造新的符号以完善其阶层居住特征系统,而这个系统也需要不断保持新鲜感。

  谁是那个能制造新的符号的人,谁就是中产们仰慕的时尚领军人物。

  服装是一个可以带出门去的符号,回到家,差别符号也仍然有价值。更新不是换季而是改换家具形象。比如,1998年的中产之家有餐巾但不常摆出来,很少有人用桌旗,烛台开始出现,花瓶以人造水晶的最为流行。但到了现在,桌旗是常见的装饰,烛台是必需品,花瓶的材质则更趋向自然材料。由于听什么歌和看什么书也成了阶层划分的标志,所以沙发旁的书报筐和DVD旁的CD架就需要更富设计感的造型及更时尚的材质或更有个性的色彩才能入中产们的眼。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差别符号自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无论怎么变,中产之家是一个充满象征符号的地方。这个社会中看起来含蓄低调的阶层一直也没有放弃制造差别。只是所有的差别都与革命性的创造无关,发生的过程也较为平静。

  至于这些符号对中产者们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我想,只要人类有人群差异,象征差异的符号就永远有意义。

  人啊,是一个多么喜欢分别的动物!

  这是一个跨国婚姻家庭中的典型场景,将中国传统家居元素做现代组合,既成全了对传统的仰慕,又成全了现代化的生活,中产们的审美及生活原则不可避免地带有折衷主义的色彩。

  材质色调用得如此之稳健,实在是经典中产的气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