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新天地只是一个试点和开头,卢湾区政府在香港瑞安集团协助下,要把这片旧城区改造成现代化的国际性商住园区。
但是,"旧瓶装新酒"的改造方式,也因为每平方米2000美金的造价为人诟病。并且有批评说,这种改造方式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为平衡投资而将大部分居民外迁到郊区,会使交通成本增加,阻碍了他们的就业、娱乐、进修等基本的生活需要。
还有什么其他的模式可供借鉴?
上海市静安区发动居民参与的"有偿回搬"成为改变石库门命运的有益尝试。具体做法是:政府优惠一点,居民出资一点,建成后的楼盘作为商品房出售再平衡一点。这三个"一点"的政策,使石库门的整治与改善成为现实,市民们不但增加了居住面积、拥有了独立的卫生间,而且还能够继续他们早已以熟悉的里弄生活。
如何解决文化遗产和现代舒适之间的矛盾,如何拿捏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反复考量的课题。城市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否则,上海就还是那个黄浦江边的小渔村。但历史建筑的意义也不言自明,否则上海就无法保持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
上海弄堂,是都市里的乡土。一本叫作《正在消失了的石库门》的书里这样写道:在那些终于没有了绿色萤火虫的夜晚,我们将一再怀念石库门,和那个埋葬在石库门的梦。
太多太多的好东西了,看都看不过来,每一件每一样都是佳作,就这么把它们挂在墙上--真不如改成了衣锦穿在身上?
一面是高楼林立,一面是结余罗可倚,时尚与古朴同时融为一体--那酒吧里不小心闪出的摇滚忽然就会打破你坐在雕了龙凤呈祥的太师椅上喝茶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