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建筑经典2

中山伟陵--南京中山陵(10)

中华百年建筑经典(1-5) 作者:梅可


  孙中山先生

  手书的《建国大纲》,镌刻了他一生未酬的壮志

  祭堂内黑色的石柱、护墙与室外蓝瓦、白墙均为中国传统的孝色。东西两侧的护墙,是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镌刻了他一生未酬的壮志。屋顶是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党旗图案,祭堂中央端坐着她的缔造者。祭堂后是整个轴线的终端建筑墓室。孙中山的紫铜棺,就安放在卧像下5米处。

  半球形的墓室,浑圆的穹窿,是典型的西方石构建筑的造型。中华民族天圆地方的传统意念与西方经典的建筑美感,在此与中山先生融贯中西的精神气度融为一体。

  从此中山先生便安卧在钟灵毓秀的钟山。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当局曾想将孙中山的遗体带到台湾,因仓促未成。孙科对孙中山的护陵卫士说:"毛泽东、周恩来对总理是尊敬的,你们是总理的卫士,他们不会为难你们的。"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清晨,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05师团政委刘志诚率部进驻中山陵,保卫陵园。

  钟山因中山而名山有魂,中山因钟山而浩气长存。中山陵的海拔只有158米,但是它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却达到了令人仰止的文化标高。虽然英年早逝的吕彦直,还未来得及振鬣长鸣,便过早地陨落了,但是,他却留下了一座彪炳史册的建筑名著。他划亮了20世纪初中国建筑的寥然星空。

  中山陵,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师第一次主持规划设计的大型建筑群,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西文化关系的一次方向性的成功探索。

  中山陵之后,羽翼渐丰的中国建筑师,开始主持重大的建筑活动,中国近现代建筑第一次云蒸霞蔚的鼎盛时期到来了。

  祭堂内孙中山卧像

  在逝去的岁月中,他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的慈爱的父亲。我们凝视着的卧像,变化出不同的身影、音容。

  祭堂内孙中山塑像及青天白日旗

  他,在我们的心里。在这里,我们储存在记忆中的影像被剪辑,被播放,被赋予想象的翅膀,由衷的崇敬滔滔不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