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与君共逃亡

生死大逃亡

隐士大风流 作者:纳兰秋 著


  太子申生逃到新城,这时候有人跟他说:"往供品里投毒明显就是骊姬所为,太子阁下为什么不陈词替自己辩解呢?这样逃到新城,太不明智了。"太子也有自己的道理:"我的老爹已经衰老,没有骊姬女士的陪伴,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我要是陈词辩解,就会使老爹怒上加怒,这种事绝不是一个孝子应该做的。我之所以投奔新城,而非远走他国,是因为我背负了毒害老爹的罪名,他国必不容纳,我将来只有自杀一条路可走!"说到动情处,太子申生泪湿青衫。

  没想到一语成谶。晋献公无法容忍太子毒杀老爹的行为,怒气冲昏头脑,也不想调查事情的真相,只是听从骊姬女士的一面之词,欲把太子置于死地。太子申生恐慌失据,竟在新城自杀了。其实他完全可以逃亡外国,情况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不久公子重耳和夷吾两位先生会做出证明。

  太子申生自杀后,重耳先生也被召回国都,连同一起召回的还有夷吾先生。两个人到了绛城以后,有人就跑到骊姬女士的面前打小报告:"公子重耳和夷吾都来到国都,他们认为是您陷害了太子,故而心存怨恨,伺机报仇。"骊姬女士非常恐惧,公子重耳和夷吾可不是太子申生那样懦弱的人,最好防患于未然,趁他们未发难之际先将他们弄死,以解后顾之忧。因此她又在晋献公面前进谗:"听说太子在供品中下毒,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事先都知道,但却没有向你汇报,这不是合谋吗?哪有看着自己的老爹将被毒害而不声张的儿子?"严重糊涂的晋献公一听,觉得小老婆的话非常有理,便将因太子自杀而未能发泄的怒气转移到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身上。重耳和夷吾两位先生却没有老哥那么逆来顺受,当听说骊姬女士在老爹面前说自己坏话,想也不想的就逃回自己的封地,加强守备,准备应对随时而来的灾祸。

  但逃跑也于事无补,骊姬女士横下心来要为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因此昼夜不停的在晋献公面前喋喋不休,说:"公子重耳和夷吾连您的面都没见到就回去了,这不正是心里有鬼的表现吗?他们要是清白的,怎么会害怕父子相见呢?"晋献公觉得是这个道理,心中没鬼为什么不辞而别?看来是早有预谋。于是就派兵攻打重耳先生镇守的蒲城。与此同时,派出生于蒲城的宦官勃鞮去传达晋献公让重耳先生自杀的命令。

  重耳先生镇守的蒲城,兵弱力寡,根本抵挡不住晋献公的军队。城破之日,我们的主人公介子推先生(十分对不起读者上帝,主人公这时才得以登场),连同其他几个誓死效忠重耳先生的臣子,一起劝说重耳先生逃亡。重耳先生无奈听从。在翻墙的时候,差点被宦官勃鞮的利刃伤及,幸好有惊无险,剑刃只砍下重耳先生的衣袖。

  读者上帝一定非常关注这支逃亡队伍,现将详细情况公布于下:

  逃亡队伍的核心:重耳先生。

  逃亡队伍的成员:重耳先生(寻求政治避难的领袖);五贤,即五位大贤人,赵衰先生,狐偃咎犯先生(重耳先生的舅舅),贾佗先生,先轸先生,魏武子先生(五人负责外交);介子推先生(负责膳食、向导和顾问);凫须先生(负责掌管重耳先生的财产和粮食)

  壶叔先生(负责负重的体力活)

  ……(不知名姓者数人,但绝超不过五个。)

  逃亡路线:晋国→狄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晋国

  逃亡待遇:历尽千辛万苦。受到狄君、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的友好接待;但也遭到曹共公、郑文公的白眼相加;另外还有公子夷吾派来的杀手的刺杀行为;途径齐国时曾沉湎于齐女的美色,差点忘掉复仇大计;途径楚国的时候跟楚成王定下"退避三舍"的约定;最后到了秦国,秦穆公将宗室女子五人嫁给重耳先生,双方缔结"秦晋之好",并答应派兵送重耳先生归国;总之,重耳先生在逃亡期间,虽说遭受了个别国君的冷漠待遇,但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既享受了美女的服侍,又捞够了翻盘的政治资本。

  逃亡中最感动人的事件:介子推先生割肉奉君。

  逃亡转折点:晋惠公夷吾病死,太子子圉立为国君,就是晋怀公,但是晋怀公得罪了秦缪公,而且晋国国内的许多大臣听说重耳先生住在秦国,都想作为内应,把晋怀公赶下台,而迎立重耳先生。

  逃亡结果:秦缪公非常欣赏重耳先生,不仅派送五位秦国的宗室美女,而且还答应派秦国的军队护送重耳先生回国;重耳先生回到晋国后受到臣民的热烈欢迎,即位为晋文公后,派人杀死晋怀公;后来,晋国在晋文公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渐渐恢复壮大,晋文公也成为继齐桓公之后崛起的又一春秋霸主。

  介子推先生在逃亡过程中虽然不是主力,也没什么影响,甚至说连事迹也没留下多少,但他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因为自始至终,他的行为都令人敬佩,尽管有些事情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近乎愚蠢,但于当时却出于挚诚。

  当重耳先生置身于艰难困苦的境地,介子推先生无私的奉献,毫不顾惜自己的血肉之躯;而当重耳先生结束逃亡生涯,登上晋国国君宝座的时候,别人都以追随者的身份邀功请赏,他却默默的走进绵山,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这一切应该怎样解释?介子推先生究竟付出了什么?他对自己的"不食君禄"的思想作何解释?接下来将为读者上帝揭开谜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