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海峡回眸

国共对话秘录:1949-1979 作者:刘丕林 著


  站在浩瀚的东海岸边,看那一层层海浪相跟着、奔涌不停地拍打着岩岸,总会引起人们无尽的深思与暇想。然而又有几人能知晓,眼前这个曾造成无数人生离死别悲剧的海峡--台湾海峡,曾经山峦起伏,台湾与大陆本同为一块陆地。

  其实台湾与祖国大陆离得很近,很近。那位于我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它北起福建省闽江口和台湾省富贵角,南界福建省宫口港和台湾省鹅銮鼻,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380公里,东西平均宽190公里,最窄处的福建平潭岛与台湾的新竹市,相距仅130公里。每当风和日丽,登上福州鼓山大顶峰,极目远眺,隐约可见高耸在台湾北部基隆附近的鸡笼山;在狂风恶浪的天气中,暴风甚至可把对岸居民驾驶的独木舟吹到大陆岸边来。

  台湾原来与祖国大陆连成一片,目前分隔着大陆与台湾的台湾海峡的形成,经过了无数年许多次的海陆变迁。

  在很古很古以前,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一个最古老的祖先还未降生之前,黄河、长江之水与东海的水紧紧相连。由于长江之水与黄河之水一起注入东海,它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陆源的碎屑物质,久而久之沉积为泥沙,加速了东海大陆的形成与扩展。那时,山海相连,河海相通,东海与华夏大地蔚然一体。

  早在远古时代,大概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台湾海峡曾经是大陆东缘的一条海槽。大约在距今4000万年左右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开始了一次新的大规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受这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台湾海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处在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与大陆相隔的海槽时有时无,台湾岛与大陆时断时连。大约距今15000年前,又由于剧烈的地壳运动,海面下降,海峡又一次变为了陆地,并持续了近5000年。这5000年间,这里的山巅沟壑森林密布,荒草丛生,许多原本生活于大陆的普通象、剑齿象、牛、野牛、大角鹿及中国特产四不象等等大型哺乳类动物来此谋生,进而又迁移到台湾。距今10000年前,世界气候再次变暖,水面因冰川消融上升了100多米,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陆地再次被海水吞没,昔日的沟壑平原变成了鱼游虾息的大海,而往日的山峰则化作点缀于海峡的几多岛屿。

  这一切说来恰似朴朔迷离的神话传说,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海潮赋》所述:"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其实"沧海桑田",讲的不是故事,而是地球物理的科学。

  我国已故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早在30年代就曾从地质力学观点预言,起始于我国大陆的北东方向新华夏构造带在东海也存在。李四光教授的正确预见在60年代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证实: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只是距今1万年时,由于气候回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使裸露的东海大陆最终沉沦水下,成为华夏大地上沉没的古陆。其论断却在考古发现中一次次被证实。

  考古学家在台湾西湾发现了许多远古时期生活于大陆的剑齿象,四不象等大型哺乳类的化石。这些不会游泳的动物,无疑是在台湾海峡间,海退陆出时,从大陆走来台湾的。至今台湾岛上仍保留着许多与大陆相同的古老植物,据植物学家们研究考证,台湾和福建省有68属81种植物种类是相同的。

  考古发现也证明,在1万年以前的远古时代,台湾是属于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3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称为左镇人,与大陆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相当。其后出土的长演文化,也和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文化极为相似,显而易见是大陆旧石器文化向东南发展的结果。这说明,自距今1万5千年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台湾与大陆文化就一脉相承了。

  据考古证实,大约在距今6千年前,台湾,海南岛以及东南沿海其他岛屿再次与大陆分离,狭长型的台湾海峡形成,台湾遂成为我国沿岸最大的岛屿。

  但是,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已不再成为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最早发现台湾的肯定是中国人。今日台湾岛上原住民的祖先,除极少部分来自东南亚各国,大部分均来自中国大陆。据目前所知,第一批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的移民距今5万年前,即使现代的高山族也是距今6500年前从大陆迁去的,他们源自大陆西南苗徭民族同一的系统,是中国古民族,称之越族,曾建立"裸国"。一篇出自宋人洪迈的《夷坚志》讲明州人乘船出海,海岛奇遇一巨人,奔入海中,如履平地。文中虽说得光怪陆离,它也许是关于台湾原始住民的最早的描述。其实大陆先民和台湾岛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过。古籍《尚书。禹贡》篇所记载的"岛夷"即指台湾。殷商时代称台湾为"岱舆""员峤";先秦时代称台湾为"瀛洲"。有诗日:"海客谈瀛州,烟波微茫 信难求"。古代的文人骚客多是如此感叹世事的变化或时间的流逝,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它却是一个文化母题的诗化表述。古人曾有"徐福东渡"。之说,说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善男信女,金童玉女东去蓬莱仙境求长生不老之仙药。世上何来仙境?徐福当然求仙药不成,又害怕由此回去不好交差,遂飘居海外。此一传说听来简单,但却引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传说。一说认为徐福东渡遂成为日本现代人的祖先;另一说认为徐福率人至瀛洲即今台湾。古来史书多语焉不祥,故传说四起,信或不信,传说而矣。不过真不真实,但最起码它是有关海峡两岸关系最早之论。汉代称台湾为"东鳀";唐、宋、元诸代称其为"琉求"或"琉球"。也有人称"夷州"或"澶州"指台湾,始见于《后汉书倭国志》,因历史记载甚为缺乏,所以至今无有确定说法,但自秦始皇起,历来将台湾与东北、西北、西南一起列入边疆之列。据《三国志》记载,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吴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将士万人登临台湾降伏"裸国"。公元650年,隋朝人朱宽就发现台湾这一"似有烟雾之气,不知几千里"的的海岛,就开始有汉人移住台湾,不久发生了隋炀帝的水师掠台的事情。

  台湾在元代以前基本是自治,朝廷不时地前往"体恤"一下,还没有受到外来势力的觊觎。但从元代开始,已经不是秦皇汉武的求仙时代,台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此间可用一首诗来说明。元朝的赵孟頫在《吴礼部奉诣澎湖》诗中写道:"为国建长策,此行非偶然;止戈方为武,入海不求仙。朱黻为朗日,金符出使年;早归承盛渥,图像画凌烟。"这首酸腐的诗,将奉命澎湖公干视为建功业,得帝宠的机会,这从侧面说明了元中央政府对台湾是何等的重视。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即公元1292年,在澎湖岛设立巡捡司管辖澎湖与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同安县。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台湾之称为"台湾",那是明朝后期的事情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