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古代旅游是有权有钱有闲人的活动(三)

旅游整合世界 作者:伍飞 著


  (3)色彩斑斓的文人漫游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文人雅士生活优裕,他们有文化,有闲暇,从繁华都市回到山水的怀抱,往往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产生无限感慨。"驾言出游,日夕忘归","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到了东汉时期,一些隐士有感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仕不得志"纵情山水,将旅游看作是遁世避俗、排忧解愁、洁身自好的人生途径,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态度重新得到重视,放志于自然山水成为文人隐士的一种生活情趣。有诗云:"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魏晋年代,文人雅士因政治失意而走上寄情山水、啸傲风月的道路者更是空前绝后,他们行其所行,得其所得,乐其所乐,或登山临水,畅然游览;或结庐而居,隐疲终倦;或行吟于山水,评棋品画,时俗世伪,皆之于脑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旅游的第一座高峰。

  先秦以前的文学作品,也有对山对水对自然的描写,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认识自然美,而真正以审美之情感去盛赞山水的,当首推文武兼备的曹孟德。其代表作为《观沧海》一诗。诗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这首诗中,诗人对碣石山和沧海的赞美,实际上表达了英雄豪杰借景抒情的自我溢美。

  据《世说新语》中记载,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王戎、山涛、向秀等七人,因不满曹魏时期司马氏家族党同伐异的政治暗局,常常联袂出游,聚会山野。据《晋书》记载,阮籍好游山玩水,常常数日不归。驾车行进时,他不走大道,专门在狭窄山道上随意奔驰,有时无路可进时,他便坐在车上痛哭一场。另记载,孙绰"居于会稽,游山放水,十有余年",其兄孙统"家于会稽,性好山水……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谢灵运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大漫游家。他出身官宦世家,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在朝廷做官时,他出去旅游,常常十几天不回家,既不事先请假,又不请人代替公干,结果被朝廷免职。从此,"壮志郁不用"的谢灵运愤然遨游于山水,与大自然相亲相伴。

  为登山方便,谢灵运还专门设计了一双带齿的木屐,人称"谢公屐",这或为我国最早的登山旅游鞋。据说,谢灵运登山时,将前齿取下;下山时,又将后齿解除,穿上这双鞋,上山下山,如履平川,其乐融融。

  谢灵运每次出游时,身后总跟着一支庞大的队伍。这其中有其好友,也有为其挑担铺路的仆人。有时这支浩大的队伍在行进途中伐木掘石,声势动众,引起众多百姓的观望。

  见多识广的旅游生涯,使谢灵运的文学创作成绩斐然。他的《游名山志》是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的诞生标志之一。尤其是他的山水诗,意境幽静,画面清丽,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谢灵运被誉为我国山水诗人的鼻祖。

  与谢灵运同时代的大诗人是陶渊明。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解绶去职",回到老家浔阳(今九江),在悠然南山(今庐山)之下,常与其他文人一起,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唱和诗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文中通过记叙自己"旅游"到桃花源,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所以,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因科举制度的实行,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从政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魏晋以来知识分子远离官场,一味寄情山水的颓废精神状态有了根本改观。

  在唐朝,"游宦"(为谋取仕途的旅游)与"游学"(考察旅游)十分盛行。"他们一方面欣赏山水,验证史书的正误;另一方面广交朋友,切磋诗艺,以求学问的提高。"(《旅游学概论》)在这些文人雅士之中,虽有自负才智而不愿科举者,但他们与魏晋时代的消极遁世行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常胸怀济世之志而远游,其中"托物言志"就是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形式。李白、杜甫、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是杰出的代表人物。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

  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经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天宝元年(742),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但不久他就发现,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李白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段游历时期,是诗人诗歌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

  李白在政治上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诗歌创作中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尤其是他一生酷爱旅游,动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他用大量的诗篇,歌咏山河的壮美,寄托爱国的深情。在诗人的笔下,险峻的山道,奇伟的群峰,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都显得壮美动人。如他描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慨叹蜀道坎坷:"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大巨擘,他们构成了唐诗的两大风格流派。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他曾经描写唐朝盛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他在二十岁时,南下漫游江南吴越等地,四年后回到东都洛阳,及试不举。但这次失败并没有挫折他的信心,次年他又东游齐赵,过着青春年少的"裘马"生活。他在游历泰山时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少年豪气,跃然纸上;在旅游途中,他与李白相遇,在《赠李白》诗中写道:"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表达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杜甫写过许多有关旅游活动的诗歌,他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往往渗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例如在著名的春游诗《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而是通过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显露诗人的爱憎态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

  由于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昌盛,唐代没有哪个诗人不爱山水,没有哪个文士不爱旅游。他们读书时,有"游学";走上仕途时,有"游宦";一旦官场失意,便归宿自然,寄情山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柳宗元是唐代文坛改革家,可他在政治上却一直不如意,早期被贬永州(今湖南醴陵)。在永州十余年间,柳宗元因看不惯官场的丑恶,便把目光投向永州秀丽的山水。他钟情于山水,寓意于诗文,写下了不少山水名篇。游记代表了他散文的最高成就,其中《永州八记》,在中国文学宝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如今游客到湖南醴陵,还可以参观为纪念柳宗元而建的柳子庙。公元810年,柳宗元定居冉溪,将它更名为愚溪,并写下《八愚诗》纪其事。《愚溪诗序》便是为这八首诗所作的诗序。愚溪何"愚"之有呢?柳宗元认为溪之愚有三点,一是它的水流低下,不能用来灌溉田地;二是它的水流湍急,到处是露出水面的石头,大船开不进;三是河道隐蔽偏僻,河床浅窄,蛟龙不屑一顾,不能兴云作雨。他揶揄自己时逢清明时代,言行却常常违背事理,岂止是愚,除这条小溪外,简直没有哪一个比他更愚蠢了。以溪之愚,衬己之愚,这种大智若愚,这种愤世嫉俗,足以说明柳宗元在永州徜徉山水,并非为山水而山水,而是在寻胜访幽中抒发心中的不平,寄托一种执著的理想。

  宋元时代的大旅行家很多,他们当中不仅有在中国国内旅游的旅行家,而且还有一些去他国旅行的国际旅行家。

  苏东坡名轼,在中国古代文人中,他是一位"全人",在文学艺术领域,诗、词、赋、文、画、音乐都有极高的造诣。在旅游方面,苏东坡也显示出他那特有的潇洒豪迈,游域之广、游绩之丰,为别人所难匹及。

  苏东坡出生于四川一个官僚家庭,长大后,随父苏洵进京考进士。他曾二十六次在十一个省十六下州任职,从而使他借每次赴任或离任的机会,到处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写出大量赞颂大自然的豪放诗词。

  苏东坡非常爱西湖,他曾两次到杭州做官。在杭州,他被西湖的湖光山色所陶醉,几乎天天前往西湖观景。《杭州府志》这样描述苏东坡的杭州生活:"东坡镇余杭,遇游西湖……从出钱塘门,坡则自涌金门从一二老兵泛舟绝湖而来,饭于普安院,徜徉灵隐、地竺间,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纷争辩讼,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以归。"据统计,他写的有关西湖的诗词达三百以上。

  苏东坡第二次去杭州做官时,由于年久失修,西湖已草盛水浅,湖面减少近一半。为治理西湖,苏东坡发动二十万民工疏浚西湖,用挖出来的淤泥修筑长堤,连接湖的南北两岸,并建桥畅通湖水,使西湖恢复了其烟波浩瀚的景色,"苏堤春晓"也成为自古以来西湖有名的旖旎景点。为感谢苏东坡,杭州百姓送来他爱吃的猪肉以表心意。他让家人将肉切成块,连酒一起送给民工。民工烧肉时,因误把"连酒一起送"听为"连酒一起烧",结果加酒后烧出来的肉味更鲜美浓郁。"东坡肉"随之传开,成为苏杭一带的历史名菜。

  在湖北黄冈县黄州镇时,虽然正值他被贬官,"亲戚故人皆惊散"之时,他依然或泛舟于长江,或立醉于江亭,并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千古绝唱。

  晚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官至海南儋州。即使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的困苦劳顿、孤独寂寞的流放生活中,苏东坡仍还是一如既往地到处游览,乐而忘返。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沉浸在山水自然之中,达到"圆融极至"、"无往不适"的人生境界。二年后,苏东坡遇赦,回归途中不幸患病,在常州逝世。

  与苏东坡相似,同样爱好旅游,并在旅游文学、史学、艺术方面有所作为的宋元大旅游家,还有《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游山西村》的陆游、《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因游生文的王安石、有游有记的欧阳修、妙景自游的张可久以及朱熹、范大成、辛弃疾等,可谓游文相生,游人璀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