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古代旅游是有权有钱有闲人的活动(十二)

旅游整合世界 作者:伍飞 著


  (6)哥伦布和麦哲伦

  15世纪西方产业革命兴起,《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描述,吸引了欧洲的商人、航海家和封建主从事旅游的欲望。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很盛行。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的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均遭拒绝。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还有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运输。哥伦布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四处游说。十几年后,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发,直向正西航去。经过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公元1498年,又有葡萄牙人达·迦马发现了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通向印度的新航线。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得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从那起,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麦哲伦的远征是人类航海旅游事业中的一部伟大史诗。他于1519年至1522年间进行的绕地球一周航行,是人类历史的首次。

  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1505年,麦哲伦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阿拉伯人争夺贸易地盘,远征队与阿拉伯商人和当地居民打过几仗,麦哲伦也因此三度负伤。

  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远征队船只触礁,正当大家心灰意冷之时,麦哲伦挺身而出,带领大家与困难搏斗。由于这次事件,麦哲伦被提升为船长,被留在了印度。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参加了殖民战争,并在这一带进行了探索和游历。

  15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探险,却没有得到支持。绝望的麦哲伦投奔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力,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向西班牙国王举荐了他。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漂泊船队,在第二年1月份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海员们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然而随着船队在海湾中的前进,发现海水变成了淡水,原来此处只是一个河口,就是今天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的出口处。

  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异常弯曲,窄宽多变,港汊交错,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剩下的3条船像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绩,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的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太平洋"。

  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原来从马六甲带走的仆人用马来语与当地土人对话时,表明他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

  然而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麦哲伦被杀害了。最后,麦哲伦的助手带领仅存的两条船,载满香料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过好望角,辗转一年多,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整个船队仅剩下一条船与18名船员了。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