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的过程是人类文明

第二节 没有传播就没有文明(二)

旅游整合世界 作者:伍飞 著


  (1)中华文明的传播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据说黄帝经常出外旅行,不仅自己游历了中国五大名山,还带着妻子到各地旅行。旅行归来,黄帝一行便将沿途所见所闻告诉自己的部落,如造车、造兵器和养蚕织布等技术,大大提高了部落民众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使皇帝见多识广,因而更受人尊重,使自己在部落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黄帝时代,嫘袒就已教人养蚕缫丝。丝绸之路开辟后,大大便利了中国丝绸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罗马贵族恺撒身着中国丝绸制的袍子看戏,曾经引起剧场的轰动。养蚕法7世纪传到阿拉伯和埃及,10世纪传到西班牙,11世纪传到意大利,15世纪传到法国。现在世界各国的家蚕、柞蚕,都来自于中国。

  通过远古旅游,冶铁和水利技术也从中国传到中亚以至欧洲。大宛自中国学会凿井技术,中亚以及欧洲的冶铁技术是在通西域以后从中国学得的。

  造纸术从中国传播出去以前,朝鲜、日本也用简和帛写字,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树叶(中国通称贝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作纸写字。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很脆,有的很贵。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因此,这些材料也都不适于大量使用。中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正如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的:"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文明联系的纽带。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拥有从巴尔干半岛直到两河流域与埃及的广大疆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中西交通与交流的主角。为了打破波斯中介贸易的垄断,它甚至两次派遣使节前往当时地跨红海两岸的强国阿克苏姆,企图联合阿克苏姆,对波斯展开一场抢购中国丝货的贸易战。

  隋唐时期,隋炀帝一方面派大臣裴矩动员西域商人来内地经商做买卖,另一方面,在都城洛阳建造新的商贸工程。竣工后,下令每一年的正月,洛阳城内要整顿市容,张灯结彩,并将端门外、建国门内八九里长的天津街开辟为戏场,欢迎各国来华使节、商贾及游人。同时又将洛阳丰都市辟为国际商场,商人穿上华丽的衣服,备足百货奇珍,迎接各国来宾与客商。政府还建造四方馆,外交外贸事务一并办理,"以待四方使客,各掌其方国及市事"。外交外贸事务一并办理,有点像现代社会的"一条龙"服务,保证了国际商贸活动的开展。

  唐帝国出于对外政治威望与经济交流的考虑,十分重视陆路丝道的经营。唐代的陆上丝绸之路最为繁荣。在汉代以来的南、北、中三道以外,又开辟了两条新的路线。

  唐太宗初年,府军击败了连年侵扰的东突厥。然而,活跃在阿尔泰山以西的西突厥仍很强大。公元639年,唐太宗决心收复西域,出兵高昌,次年在该地设都护府,后又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碎叶、于阗、疏勒四镇,史称"安西四镇",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繁荣。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商旅、使团络绎不绝。

  人员的交往,是两种文明或文化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前提。唐帝国首都长安居住着大量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当时长安人的服饰受到西方人的影响,妇女身披印度的披肩,头戴波斯的耳环,男子汉头顶胡帽,都为当时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唐太宗贞观之治起,每年正月初一,各国及少数民族的使节前往长安参加唐朝朝会,各种的肤色相貌、不同的服饰和语言及舞蹈汇聚一堂,将长安变得异常热闹,盛况空前,一时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

  由于国际交往旅行活动日益活跃,长安逐渐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不仅各种文化争相辉映,许多国家还派学者、留学生(包括僧侣)来中国深造学习。长安的国子监(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里的外国留学生数达八千之多,其中尤以朝鲜和日本为最多。

  朝鲜多时一次就派遣留学生一百零五名。他们受到唐政府的特别优待,被称为"宾贡进士",并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朝鲜留学生回国时,不仅带走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带走大量中国典籍。佛教、佛经连同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于唐末也一起传入朝鲜。据记载,朝鲜京都平壤,是模仿唐朝长安和洛阳的风格建造起来的;朝鲜文武官职的设置也与唐朝相仿;甚至连其国家的历法、年号及百姓的服装也跟大唐一致。以至于唐玄宗称朝鲜是懂诗文的君子国,知情达理,和中华同类。他往朝鲜派使臣时,也一定经过精心挑选,有文学修养者才能入选。另一方面,朝鲜的音乐、特产等也传入中国,丰富了我国人民生活。

  中日文化交流在隋唐时期也达到了高潮。史书记载,公元841年至903年间的六十二年中,中国去日本的使节与商舶有三十二次之多。而日本来华学习的遣唐使、留学生则更多,有的一批就有五百多人。

  学成而归的日本留学生,对日本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们的鼓励及协助下,日本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革新,即从中央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学及其他技术,一切学习唐朝。公元719年,天皇还下诏书,令全国仿照唐服,和服从此成为日本人的国服。

  唐朝与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往来也非常频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印度的天文学、医学传入中国,中国的中医药,如人参、麻黄传入印度,养蚕植桑技术则流入波斯。波斯人不仅学会了养蚕缫丝,还吸收中国丝织品的工艺特点,研究创造出波斯锦花缎。

  此时,国际商贸旅行更为活跃,长着高鼻子、留着络腮胡子的波斯(今伊朗)商人,或牵着骆驼,或骑着大象、毛驴,满载着商品,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的景象。地处欧亚非三洲的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商人,用他们的香料来换取中国的茶、瓷器及纺织品。阿拉伯大商人、旅行家苏莱曼,公元851年前后来中国经商游历,回国后将其在东方的所见所闻由一位不知名作家写成《苏莱曼东游记》。

  在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中,郑和七下西洋更是一项壮举。郑和本姓马,名三宝,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朱棣称帝后,为向外界宣传大明王朝,开展国际贸易,命郑和组织大型经济文化使团远洋航行。当时,人们习惯将今天苏门答腊与马来半岛以西的水域称为西洋。公元1407年7月11日,郑和率领包括翻译、水手、工匠、医生、文书、算术家在内的二万七千八百人,分别乘坐满载丝绸、瓷器、茶叶、黄金等物品的六十二艘宝船,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扬帆到爪哇、马六甲、印尼等地,最远抵达印度西海岸,然后返回南京,共历时二十七个月。

  郑和于公元1431年至1433年间第七次下西洋。每次一一拜访前六次访问过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又走访新的国家。在麦加城,郑和虔诚地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墓上行圣礼,实现了他有生之年要前往圣地朝拜的愿望。最后一次远航后回南京不久就病逝。郑和以后,虽然明朝海上贸易与海外交往依然丰富多彩,但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纵横驰骋于太平洋、印度洋,涉海十万余里,历时二十八年,足迹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这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先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壮举。郑和的船队所到之处,带去了中华文明的硕果,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至今爪哇、泰国等地的三宝垄、三宝庙和三宝塔,就是这种友好关系的见证。郑和的航海记录《郑和航海图》和其所著《针位篇》,以及随从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巩珍所著的《西洋番国志》,都是远航的宝贵资料。所以,郑和不仅是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中华文明海外传播的"文明使者"。

  若论及谁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那非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莫属。他是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从海路和陆路完成从欧洲的威尼斯到达中国再回到欧洲旅游的第一人,他的足迹遍及欧亚大陆。

  1271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及伯父开始前往东方旅行。他们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道路,经和阗、罗布泊,到达敦煌地区,最后抵达中国元代上都,于1275年完成了横贯欧亚的艰苦旅行。由于马可·波罗聪明睿智,而且通晓多国语言,便被忽必烈留在朝廷里担任职务。直到1291年回国,他在中国共生活和旅游了17年。

  大汗曾几次派他到甘州等地去检查税收,还派他去过东南亚和印度。横跨北京郊区永定河的卢沟桥,被西方人称为"马可·波罗桥",因为《马可·波罗游记》中写到这座桥:"一座美丽的桥,显示了造桥技术的高超绝伦,造型手艺极其高明,精巧的雕刻,使整座桥气势如虹,蔚为壮观。"他还对元朝的宫殿和国都发出了由衷的赞赏:"君等应知此宫之大,向所示见、宫上无楼,建于平地。惟台基高出地面十掌。宫顶甚高,宫墙与房壁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鸟、骑士形象及其他数物于其上……宫中有殿广大,其中贮藏守城之兵杖。街道基直,以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城中有壮丽宫殿,复有美丽邸舍甚多。"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游路线是元代驿道所经之地,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大都到云南的驿道,另一条是大都至泉州的驿道。这一驿道系统是元帝国统治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他赞道:"应知有不少道路从此汗八里城首途,通达不少州郡,由是各道即以所通某州之名为名,此事颇为合理。如从汗八里首途,经行其所取之道时,行二十五英里(40公里),使臣即见有一驿,其名曰站,一如吾人所称供给马匹之驿传也。每驿有一大而富丽之邸,使臣居宿于此,其房舍满布极富丽之卧榻,上陈绸被,凡使臣需要之物皆备。" 马可·波罗对杭州的社会生活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特别提到了杭州当时的旅游业。他写道:"既抵此处,请言极灿烂华丽之状,盖其状足言也,谓其为世界富丽名贵之城,良非伪语……此行在城甚大,周围广有百英里,内有一万二千石桥,桥甚高,一大舟可行其下。其桥之多,不足为异……此外湖上有大小船只甚众,以供游乐。每舟容十人、十五人或二十人以上。舟长十五至二十步,底平宽,常保持其位置平稳。凡欲携亲友游乐者,只需选择一舟右矣,舟中饶有桌椅及应接必需之一切器皿。舟顶用平板构成,操舟者在其上执篙撑舟湖底以行舟(盖湖深不过两步)。拟赴何处,随意所欲。舟顶以下,与夫四壁,悬挂各色画图。两旁有窗可随意启闭,由是舟中席上之人,可观四面种种风景。地上之赏心乐事,诚无有过于此游湖之事也。"(《马可·波罗》)

  在中国多年后,马可·波罗等人开始思念故国,终于有一个机会,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当时马可·波罗刚从印度回来,地中海东部鞑靼人派了3个使者向忽必烈求亲,请忽必烈送去一位公主阔阔真。马可·波罗建议由他们父子三人护送使者和公主从海路回程,忽必烈答应了他的要求。马可·波罗三人从陆路到土耳其黑海岸边,再乘船到君士坦丁堡,于1295年回到了威尼斯。

  1298年在热那亚和威尼斯的海战中,马可·波罗成了俘虏,被带到了热那亚,在那里他见到了宫廷作家鲁思梯谦。于是,马可·波罗口述自己的经历,由鲁思梯谦写出了《马可·波罗游记》。鲁思梯谦在书的前言写道:"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君等将在其中得见所志大阿美尼亚、波斯、鞑靼、印度及其他不少州区之伟大奇迹,且其叙述秩次井然,明了易解:凡此诸事,皆是物搦齐亚(即威尼斯)贤而贵的市民马可·波罗所目睹,间有非彼目睹者,则闻之于确实可信之人。所以吾人之所征引,所见者著明所见,所闻者著明所闻,庶使本书确实,毫无虚伪。有聆是书或读是书教区牧师,应信其真。盖书中所记皆实,缘自上帝创造人始祖阿聃以来,历代之人探知世界各地及其伟大奇迹者,无有如马可·波罗君所知之广也。故彼以为,其事诚为不幸。余更有言者,凡此诸事,皆彼居留各国垂二十六年之见闻。迨其禁锢于吉那哇(即热那亚),乃求其同狱者皮撒城人鲁思梯谦诠次之,时在基督降生后之1298年云。"《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被翻译成拉丁语和各种意大利方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