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甫
李山甫,籍里不详。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累举进士不第。唐僖宗广明元年(880)起居山西太原三年。两年后为魏博(驻今河北大名县)节度使判官。《全唐诗》存其诗70余首。
牡丹
邀勒春风不早开[1],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2]。
《全唐诗》卷643
注释:[1]邀勒:阻截。[2]重:轻重的"重"而不是重复的"重",意思是"深"、"甚"。
今译:牡丹拦截春风,坚持不提前开放,/在各种春花飘零后才登台亮相。/它那鲜红的花色是烈火烧出,/奇异的香气来自天上。/花儿含着朝露,格外妖冶鲜亮,/在暮霭的笼罩中显得无限悲怆。/我知道你也讨厌薄情轻狂,/因而斜靠着栏杆回头久久张望。
秦韬玉
秦韬玉,字中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明人辑有《秦韬玉诗集》。
牡丹
拆妖放艳有谁催[1],疑就仙中旋折来。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好是酒阑丝竹罢[2],倚风含笑向楼台。
《全唐诗》卷670
注释:[1]妖:妖冶,美丽。[2]阑:尽。丝竹:泛指所有乐器。
今译:牡丹这么艳丽,是什么人精心安排?/我疑心它是从仙界采摘。/它想让春色全部归它,/故意留到春末才绽开。/金黄的花蕊散发出扑鼻的香气,/浅红的花晕精致得难以剪裁。/酒宴罢、音乐歇,赏花人散,/花朵在微风中含笑摇曳,对着楼台。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人。唐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士及第。七年后任校书郎,后退隐归田。《全唐诗》编诗一卷。
看天王院牡丹[1]
前年帝里探春时[2],寺寺名花我尽知。今日长安已灰烬[3],忍随南国对芳枝[4]。
《全唐诗》卷885
注释:[1]天王院:唐末王审知在福州(今福建福州市)任威武军节度使,受封为琅邪王,在泉州开元寺的灵山上建造天王寺,供奉毗沙门天王(后世所谓托塔天王)。其从事黄滔作《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全唐文》卷825)记其事。按:此诗《全唐诗》卷584录为段成式作品,题为《桃源僧舍看花》,《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第236页认为是针对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的毁佛活动而言的。此说误。毁佛期间,段氏在长安、洛阳之间,稍后在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市),又回长安。桃源在今湖南,与其履历不符。毁佛只是佛教的灾难,与"长安已灰烬"的含义不符。[2]帝里:帝都长安。已灰烬:指军阀朱全忠胁迫唐昭宗东迁,对长安所进行的大肆破坏。[3]忍:岂忍。
今译:多年前的春天我曾在京城尽情观光,/所有佛寺的名贵牡丹我都了如指掌。/繁华的长安今天已经化为灰烬,/哪忍心置身南方佛寺再对着牡丹观赏。
白牡丹
谷雨洗纤素[1],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2],轻粉泥银盘[3]。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佳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全唐诗》卷701
注释:[1]谷雨:节气之一,公历4月19-21日交节。这时红牡丹开始衰残,白牡丹盛开。纤素:素白色丝织品。[2]合:通盒。[3]泥(nì):粉刷。
今译:谷雨时节的好雨洗净了素色丝绢,/剪裁成为洁白无瑕的牡丹。/花朵像打开玉盒散出奇特香味,/又像用轻粉刷成的银白圆盘。/早晨噙含露水,呈现出润泽,/夜晚承接月光,扩散着微寒。/那只是素雅女子淡淡化妆,/默默不语地挨着朱红护栏。
徐夤
徐夤(yín),字昭梦,福建莆田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正字。回福建后依附军阀王审知,被辟为掌书记。一度归隐延寿溪,王审知之侄泉州(治今福建泉州市)刺史王延彬招入幕府十余年。《全唐诗》编诗四卷。
牡丹花二首
看遍花无胜此花,翦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1],破却长安千万家。天纵秾华刳鄙吝[2],春教妖艳妒豪奢。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3]。
注释:[1]青律:春天。古人以音乐的十二律配月份,春季的三个月被说成是律中太簇、夹钟、姑洗,春季为青,故称青律。[2]刳(kū):剖。鄙吝:俗气、吝啬。[3]辟(bì毕)邪: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18说:"安息香树,出波斯国(伊朗),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麦芽糖),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可见和青松同为常青树,但其胶芳香,且能辟邪。
今译:看遍四季花卉,都比牡丹相差甚远,/它是用云霞剪裁、白雪披挂、丹砂浸染;/在阳春三月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弄得长安千家万户为买花而破产。/上天放任它破除世人的吝啬、庸俗,/春神放任它让奢侈家庭攀比、嫉妒。/它既然不随着寒冷的时令开放,/何不多种一些青松和辟邪树。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1]。能狂绮陌千金子[2],也惑朱门万户侯。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全唐诗》卷708
注释:[1]浅霞:比喻牡丹刚刚开放时泛于花心周围的浅红色花晕。银瓯:比喻浅素色彩的花苞。瓯:盆盂类瓦器。[2]绮陌:修筑讲究的道路。
今译:在千花万卉中只有牡丹独占鳌头,/开出白地红晕,像朝霞染红了银瓯,/能使少不更事的富家子弟发狂,/也能迷乱老成持重的公卿王侯。/人们携带酒食看它在朝晖下开放,/在晚风中绕着栅栏把坠落的花瓣回收。/满架子诗书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没有人肯把目光往这里稍稍停留。
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其花自越中移植[1]
流苏凝作瑞华精[2],仙阁开时丽日晴[3]。霜月冷销银烛焰,宝瓯圆印彩云英[4]。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5]。
《全唐诗》卷708
注释:[1]尚书:指泉州刺史王延彬,尚书是他的加官称号。赋牡丹花得轻字:多人一起作同一的牡丹命题诗,自己分得以"轻"字为韵。越:今浙江。[2]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常用作车马、帷帐的下垂装饰品。瑞花精:指牡丹。[3]仙阁:对刺史办公厅堂的美称。[4]云英:云母。[5]董双成:西王母的侍女。
今译:是斑斓流苏下垂不动,化作花中俊杰,/在尚书的厅堂前开放,恰值晴空澄澈。/像月亮的清辉冲销着灯烛的光焰,/像宝盆上镶嵌着云母,光彩闪烁。/是少女稚嫩的脸含着娇羞淡淡涂抹,/是雍容华贵顾盼生辉的人间绝色。/迟早会有人蝉蜕羽化登上仙界,/把它们带给董双成,赠她一片喜悦。
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1]
烂银基地薄红妆[2],羞杀千花百卉芳[3]。紫陌昔曾游寺看[4],朱门今在绕栏望。龙分夜雨资娇态,天与春风发好香。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5]。
《全唐诗》卷708
注释:[1]依韵和:用他人诗作的韵作和诗。[2]牡丹刚开时如同在白地(花苞)上泛出浅谈的红色(花晕)。[3]羞杀:羞煞。[4]紫陌:京城的街道。[5]轻桡(ráo):轻便的小船。桡:船桨。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北麓。此句点出福建的牡丹花从浙江移植来。
今译:牡丹真美,浅淡花苞泛出红晕,/羞得所有花卉没脸见人。/当年曾在长安佛寺游赏,/今天见它开放在豪门。/龙王喷吐细雨加以滋润,/上天惠赠春风催送清芬。/携带重金从哪里购得,/轻舟北渡镜湖,湖面波光粼粼。
郡庭惜牡丹[1]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青春不驻堪垂泪[2],红艳已空犹倚栏。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全唐诗》卷708
注释:[1]郡庭:州刺史的庭院。唐代州郡同级,时而称州,时而称郡,郡长官称太守。[2]青春:春天,春色。
今译:我为东风吹落牡丹而伤心痛苦,/终于没能把祥瑞吉兆长久留住。/我为春光匆匆消退而流泪惋惜,/花虽凋尽,依然在护栏旁注目。/香蕊已在苔藓下化为尘土,/阳光晒干了绿叶上的露珠。/只希望明年更开出千娇百媚,/让游客把赏花瘾过足。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1]
蓓蕾抽开素练囊[2],琼葩薰出白龙香[3]。裁分楚女朝云片,翦破姮娥夜月光。雪句岂须征柳絮[4],粉腮应恨帖梅妆[5]。槛边几笑东篱菊[6],冷折金风待降霜[7]。
《全唐诗》卷708
注释:[1]追和:针对已故前辈的诗作作和诗。白舍人:白居易。[2]素练囊:白色绢帛做成的袋子。[3]琼葩:像白玉一样的花。白龙香:香料。[4]《世说新语·言语》说:东晋谢安与儿女辈讲论文义,大雪纷纷落下,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儿谢朗说大致可以比喻为"撒盐空中"。其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成"柳絮因风起"。谢安极欣赏后说。征:证验。[5]梅妆:南朝寿阳公主卧在殿前,梅花落额上,称梅花妆。[6]东篱菊:东晋陶潜《饮酒二十首》第五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金风:秋风。
今译:花骨朵咧开,像白丝绸口袋开张,/晶莹似玉的花朵散出浓郁的芳香。/是裁来神女在巫山变幻的朝云,/是剪下嫦娥在月中拨弄的夜光。/何必用柳絮乘风来比喻飞雪纷纷,/白净的面容该后悔收拾成梅花妆。/多少次挨着护栏想到菊花真是可笑,/被秋风冷得垂下头,还要忍受降霜。
忆牡丹
绿树多和雪霰栽[1],长安一别十年来。王侯买得价偏重,桃李落残花始开。宋玉邻边腮正嫩[2],文君机上锦初裁[3]。沧洲春暮空肠断[4],画看犹将劝酒杯。
《全唐诗》卷708
注释:[1]霰(xiàn):微雨遇冷凝结而成的细碎冰粒,先于雪花而下。[2]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天下最美的女子是"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3]文君:卓文君,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但文献没有她织锦的记载,这句诗系想当然之辞。[4]沧州:近水地方,常指隐者所居地。
今译:离别长安已经过十度雨雪风霜,/还记得王侯们把牡丹抢购得价格高昂,/趁着雨雪将根苗牢牢栽入土壤,/到桃李花儿落尽才开始吐露芬芳。/如宋玉东邻的绝代佳人面容鲜嫩,/像卓文君的锦缎织出绚丽纹章。/又是牡丹花期我流落江湖空悲伤,/画出牡丹观赏,也使我多饮酒浆。
惜牡丹
今日狂风揭锦筵[1],预愁吹落夕阳天。闲看红艳只须醉,谩惜黄金岂是贤[2]!南国好偷夸粉黛[3],汉宫宜摘赠神仙。良时虽作莺花主[4],白马王孙恰少年。
《全唐诗》卷708
注释:[1]锦筵:铺在地上的华美坐具。[2]谩:过分,无节制。[3]粉黛:妇女化妆品,代指女性。[4]莺花主:春光的主宰。春日莺啼花放,故以莺花代指时令。
今译:狂风把铺地的筵席掀动得忽上忽下,/担心到天黑遍地都是刮落的牡丹花。/看着花儿似锦,应该开怀畅饮美酒,/过分吝惜钱财难道算得上勤俭持家!/偷偷摘来花朵,去和西施比赛漂亮,/宫廷应把花儿赠给神仙们逍遥观赏。/它在凋零前毕竟是春日烟景的主宰,/恰似乘着白马的年少王孙风流倜傥。
义通里寓居即事[1]
家住寒梅翠岭东[2],长安时节咏途穷[3]。牡丹窠小春馀雨,杨柳丝疏夏足风。愁鬓已还年纪白,衰容宁藉酒杯红!长卿甚有凌云作[4],谁与清吟绕帝宫[5]?
《全唐诗》卷709
注释:[1]义通里:应作通义里,在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即事:就眼前的情景作诗。[2]寒梅翠岭:即梅岭,又称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汉武帝时,一位姓庾的将军在岭下筑城,唐人张九龄嘱人开新路,多植梅树,故称。作者系福建人,故云家在梅岭东。[3]《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说:阮籍经常独自驾车,随意来去,不由道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返)"。[4]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著有一批长篇辞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说他向汉武帝奏上《大人赋》,武帝读后高兴万分,"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后来用"凌云健笔"比喻文学作品劲健老成,能打动读者。[5]《史记·司马相如传》说:汉武帝读《子虚赋》,非常欣赏,以为作者司马相如是前人,感叹道:"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蜀人杨得意说:"臣邑人(老乡)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武帝于是召见司马相如。
今译:我的家人远在大庾岭的东面居住,/北上长安考取功名,感叹穷途末路。/客舍中见春雨浇灌牡丹弱小的植株,/杨柳枝叶稀疏冒出,夏风拂过几度。/烦闷使我两鬓斑白,仿佛不再年轻,/面颊醉成红色,岂能假装青春恢复!/我即使有着满腹经纶、凌云健笔,/可有谁会把我的作品对着皇帝宣读?
忆荐福寺南院[1]
忆昔长安落第春,佛宫南院独游频。灯前不动惟金像,壁上曾题尽古人。鶗鴂声中双阙雨[2],牡丹花际六街尘。啼猿溪上将归去,合问升平诣秉钧[3]。
《全唐诗》卷709
注释:[1]荐福寺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一街开化坊。唐高宗去世后,始立为佛寺,初名大献福寺,武则天称帝,改为今名。其南院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与寺隔街相对,唐中宗时宫女们出钱建立。[2]鶗鴂(tíjué):杜鹃,农历三月至夏末,昼夜鸣叫不止。双阙:宫城、陵墓前分立两侧的对称柱体建筑,也叫象魏、观。[3]合:应该。诣:去,到。秉钧:秉持中枢政柄的人,指宰相。
今译:当年赴长安考进士名落孙山,/为解闷多次闲逛荐福寺南院。/青灯前只有佛像禅定不动,/墙壁上前辈名人题字成片。/杜鹃声中绵绵细雨洒湿宫阙,/牡丹花期条条街道人满为患。/真该去政事堂问问何时太平,/且返回家乡山居听猿声哀叹。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1]
帝王城里看,无故亦无新。忍摘都缘借,移栽未有因。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羞杀登墙女[2],饶将解佩人[3]。蕊堪灵凤啄,香许白龙亲。素练笼霞晓,红妆带脸春。莫辞终夕醉,易老少年身。买取归天上,宁教逐世尘。
《全唐诗》卷711
注释:[1]仆射(yè):唐代尚书省正长官是尚书令,唐太宗称帝前曾任此职,称帝后官员们避不敢任,于是虚设不实授,以副长官左右仆射代其职责。二十四:这位仆射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二十四。丈:对长辈的尊称。这位仆射很可能是王抟。作者另有《府主仆射王抟生日》诗。王抟在唐昭宗乾宁元年(894)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检校尚书右仆射。八韵:共有八联(一联两句)的诗。这是一首五言排律。[2]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美丽绝伦的东家之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3]解佩人:江汉神女。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说她们在江汉边上遇见郑交甫。郑交甫对仆人说:"我欲下请其佩。"神女于是手解玉佩交给他。
今译:我在京师长安多次观赏牡丹,/无论新旧,年年都开得同样美观。/说借尚能使主人忍痛允诺摘走花朵,/要想整株移走,可没那么简单。/赏花人都嫌光阴过得太快,/花开花落似乎就在转瞬之间。/花儿美丽,比得江汉神女退让三分,/让久负盛名的东家之子感到羞惭。/花蕊只配灵异的凤凰啄食,/香气只许纯洁的白龙相攀。/像素淡生绢染上清晨天际的鱼肚白,/像浓妆佳丽散发着青春风韵的容颜。/别拒绝聚会喝酒通宵达旦,/人生短促,很快就不再是翩翩少年。/买下牡丹,带到天界吧,/难道让它滞留世间被尘垢弄上污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