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宏军
(452470,河南登封市,地方志办公室)
武则天中岳封禅,在嵩山的历史上史无前例,不仅把嵩山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创造了封禅史上的许多第一。这些都反映了武则天的胆识、抱负和创新精神。武则天于久视元年(700)所投的金简,释义很多,但其真正的含义,则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一、武则天封禅中岳嵩山
关于封禅之礼,《史记·封禅书》正义说:"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秦汉时期封禅泰山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三人。他们统治的时代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国家一统,二是国家强盛,三是帝王本人雄才大略。这三点大体上是帝王封禅的必备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一直都是南北割据,国家分裂,五岳处于南北两地。隋朝一统天下之后,朝廷上下酝酿着封禅。开皇十四年(594),晋王杨广率众臣固请封禅泰山。虽然隋文帝比不上雄才大略的秦皇、汉武,但其它两个条件大体具备。但文帝没敢封禅,第二年(595)东巡至兖州,"遂于太山之下为坛设祭,如南郊之礼,竟不升山而还"。(《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
唐朝建立之后,对祭祀封禅也是比较重视的。高祖和太宗时即制订了五岳、四渎等常年祭祀礼制:"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中岳嵩山,于洛州。"(《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贞观六年(632),众臣请求封禅,被太宗以"至敬不坛"(《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为由拒绝。贞观十五年,太宗下诏封禅,为此,专程从长安来到洛阳,"会有彗星之变,乃下诏罢其事"。(《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
高宗即位后,公卿数次请求封禅,"则天既立为皇后,又密赞之"。(《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于是乾封元年(666),高宗赴泰山封禅。这次封禅能够成行,武则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来年后,另一个封禅计划在武则天心中酝酿。仪凤元年(676),"天后劝上封中岳";二月癸巳,高宗"诏以今冬有事于嵩山"。(《资治通鉴》卷二百〇二,仪凤元年条)此前的封禅地点都是泰山。但在武则天看来,封禅既然是向天神地祇汇报治理国家取得成功,五岳的地位应当是相同的,都具备封禅条件。"高宗既封泰山之后,又欲遍封五岳"(《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应该是受到武则天的影响。事实上,武则天只希望封禅中岳,这从她称帝后从不提封禅其它四岳,可以得到证明。
仪凤元年二月封禅中岳的决定,后来因为吐蕃犯塞,被迫取消。调露元年(679)七月,高宗又下下诏冬至封禅嵩山,因突厥反叛而取消。第三次决定封中岳,准备工作比前两次更加充分。《旧唐书·礼仪志三》记载:"至永淳元年(682),于洛州嵩山之南置崇(嵩)阳县。其七月,敕其所造奉天宫。二年正月,驾幸奉天宫。至七月,下诏将以其年十一月封禅于嵩岳。诏国子司业李行伟、考公员外郎贾大隐、太常博士韦叔夏、裴守贞、辅抱素等详定仪注。"(《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同前两次一样,这次封禅最终告吹,因为高宗病情加重。第二年,高宗驾崩,封禅中岳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实际上也是武则天主导的封禅中岳大典的计划没有实现。
在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仍然想着封中岳。但此时武则天封中岳,可不是乾封时随从高宗封泰山时的"亚献"身份,而是要以"天子"的身份封天禅地。武则天为封中岳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垂拱四年(688),当唐同泰献上诡称在洛水中发现的上面写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文字的瑞石时,武则天不仅封洛水,亦封中岳:"又以嵩山与洛水接近,因改嵩山为神岳,授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天中王,禁断刍牧。"(《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中岳提升到"神岳"的地位后,更具备了封禅条件。武则天称帝后,决定正式封中岳。证圣元年(695),她宣布"将有事于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助,下制,号嵩山为神岳,尊岳神为天中王,夫人为灵妃。嵩山旧有夏启及启母、少室阿姨神庙,咸令预祈祭"。(《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这次封中岳神的夫人为"灵妃",此前,不曾见到五岳神中有哪个岳神夫人被帝王封为"妃"。武则天封"灵妃",意在提高女性的地位,为其封禅创造更多的条件。启母和少室阿姨本是夏启之母和启母之妹,武则天派人专程祭祀她们,表明上古之时就有值得人们赞扬的"伟夫人"。当然这里暗指武则天同样是"伟夫人",具备封禅的资格。事实上,武则天歌颂启母早就开始了,永淳元年(682)即命崔融撰《启母庙碑》,又命杨炯撰《少姨庙碑》,崔、杨二人高度她们为"神女"。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武则天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开赴嵩山,举行了中岳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封禅大典。《旧唐书·礼仪志三》记载:"至天册万岁二年(696)腊月甲申,亲行登封之礼。礼毕,便大赦,改元万岁登封,改嵩阳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粤三日丁亥,禅于少室山。又二日己丑,御朝觐坛朝群臣,咸如乾封[泰山封禅]之仪。则天以封禅日为嵩岳神祇所佑,遂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灵妃为天中皇后,夏后启为齐圣皇帝;封启母神为玉京太后,少室阿姨神为金阙夫人;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别为立庙。登封坛南有槲树,大赦日于其杪置金鸡树。则天自制《升中述志碑》,树于坛之丙地。"(《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
武则天封禅中岳,突破了泰山为唯一封禅之地的旧制,使嵩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座举行过封禅大典的神岳。武则天封中岳神为"神岳天中皇帝",这在五岳中是第一个被封为"帝"的岳神,从而确定了其五岳之尊的地位。而其余四岳,则均是在北宋时才被加上"帝"号的。武则天封岳神夫人为"天中皇后"、启母为"玉京太后"、少室阿姨为"金阙夫人",这都是前所未有的。武则天封了这三位女性,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武则天封禅中岳,不仅对所封之"神"及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对地名和年号的变更上,也说明了其"革命"性的一面。"登封"一词的原意,"登"指登泰山,"封"指封禅,同时也指所设的"登封坛"。武则天把"登封"这个词用到年号和地名上,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将"嵩阳号"改为"登封县",将"阳城县"改名为"告成县",以示其"登封"中岳,大功"告成"。
武则天一生最钟爱的山岳当属中岳嵩山。她不仅在嵩山进行了封禅大典,而且8次至嵩山。除调露元年(680)二月、永淳二年(683)正月、永淳二年(683)十月三度随高宗巡幸中岳外,以帝王身份幸中岳有五次:一为万岁登封元年(696)封禅中岳,其它四次为圣历二年(699)二月、圣历三年正月、圣历三年四月、大足元年(699)五月。
二、少室山下之坛是禅祭坛还是封祀坛
武则天在封禅中岳时设置了三个坛,登封坛今存遗迹,禅祭坛今存,朝觐坛已毁。三坛的形制,应该是武则天取法于高宗永淳时封中岳的礼制而制定。不过永淳时所议立的是四个坛,除了这三个,还有封祀坛。但从《旧唐书》及地方志所载来看,武则天只立了上述三坛,不见封祀坛,抑或是文献失载。《旧唐书·礼仪志三》记载三坛的形态说:"登封坛,圆径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为一壝,饰以五色,准封祀。禅祭坛,上饰以金,四面依方色,为八角方坛,再成,高一丈二尺,每等高四尺。坛上方十六步,每等广四步,设八陛。其上坛陛皆广八尺,中等陛皆广一丈,下等陛皆广一丈二尺。为三重壝之大小,准封祀。……朝觐坛,于行宫之前为坛。宫方三分。壝二,在南。坛方二十四丈,高九尺,南面两陛,馀三面各一陛。"(《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
登封坛高九尺,径五丈,是表示皇帝的"九五之尊"。武则天在嵩山所设的三坛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禅祭坛。少室山下的禅祭坛前有梁王武三思撰的《大周封祀坛碑》,额刻"大周封祀坛碑"。据此,明代傅梅《嵩书》、清代乾隆丁未本《登封县志》,皆称其为"封祀坛"。但从现存的坛看,其高仅3米余,与《旧唐书》所载"封祀坛……高二丈四尺"(《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相差甚远。傅梅说自己观察到该坛"筑土为之,顶圆座方,其大逾亩"。([明]傅梅《嵩书》卷三《卜营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傅梅言其底座是方形的,符合禅祭坛"八角方坛"的形制,而上部则是由于雨水把封土的四角冲掉,看起来呈圆型。再者,上引《旧唐书·礼仪志三》对于武则天封禅嵩山记载得很明白,"三日丁亥,禅于少室山"。再从梁王武三思所撰的《大周封祀坛碑》内容看,不是说这个坛就是封祀坛,而是总结武则天封天、禅地的功绩。因此,登封市区少室山下的坛应为"禅祭坛",而不是"封祀坛"。
三、武则天金简再考
在武则天封禅嵩山后的圣历三年(699)四月至久视元年(699)七月,武则天命胡超所在嵩山所投的"金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被奉为国宝。
在圣历三年(699)正月,武三思为厌居深宫的武则天在嵩山石淙河造三阳宫,供武则天居住。是年四月,武则天往石淙避暑。夏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为庆贺这次病愈,武则天在三阳宫大宴群臣,兴奋之余,创作《夏日游石淙诗》七言长句一首,令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梁王武三思、内史狄仁杰等16位随臣各赋一首同样体裁的侍游应制诗,刻于石淙崖壁,至今尚存。武则天居住在石淙时的七月,因有病,命使臣胡超到嵩山投下了赐福除病的"金简",其文云:"上言大周圀(按:'国'字,武周字)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按:'月'字原作武周字)甲申朔七日(按:'日'字原作武周字)甲寅,小使臣(按:'臣'字原作武周字)胡超稽首再拜,谨奏。"(《嵩书》卷十三《韵始篇》)胡超所投的金简,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武曌除罪金简",这一说法已经被各界所认可,不过笔者认为应该另作解释。
金简上的"三官",当然就是道教所说的"天官"、"地官"、"水官";"九府"即九座洞府,泛指各类道家神仙。道教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那么武则天为何求三官呢?《三国志》卷八《张鲁传》裴松之注引《典略》云:"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这是东汉末年道教的五斗米教派治疗疾病的办法。按照"三官手书"之制,投简应该是三通,一投于山,一埋于地,一沉于水。
武则天时期的张鷟说:"周圣历(698-700)年中,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有胡超僧出家学道,隐白鹤山,微有法术,自云数百岁。则天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欲彭祖同寿,改元为久视元年(700)。"([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董理先生在《武则天除罪金简考释》一文中,论证"投简之人胡(惠)超的真实身份乃为道士"(载《武则天与嵩山》,中华书局,2003年),笔者认为甚是。除董理先生所列依据外,笔者以为还有两个理由说明胡超应为道士或道教信徒。其一,胡超为武则天炼丹药,这是道家所为,佛教并不炼丹。其次,如果说胡超是一个僧人或佛教徒,其为武则天祈福也好,除罪也好,应该去佛教寺院,而不是投之于山上。再者"三官九府"显然是道教的神仙,而非佛教神仙。因此,胡超为道教信徒无疑。在确定了胡超为道教信徒之后,他投三通金简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因为道教徒很明白"三官手书"乃祛病之法。因此笔者进一步推论,武则天命胡超投金简,乃是"祷病之法",投于山上者,应当是一通"祈福"金简,即通过天官的"赐福",使其病愈。同时,还应有投于地的"除罪"和沉于水的"解厄"金简各一通,而埋于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除罪金简"。这样完整做下来,才符合"三通"的仪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武则天中岳封禅,谓其史无前例,是因为创造了历史上的许多第一。其一,改变了历史上封禅地只有泰山的历史,使封禅之地变为泰、嵩二岳。其二,开创了女皇封禅的历史,打破了男性帝王独霸封禅坛的局面。其三,武则天封禅时封中岳神为天中皇帝,开创了封五岳神为"帝"的先河。其四,武则天一生8次巡祭中岳并封禅,创下了一个帝王一生至中岳之最。其五,武则天巡游嵩山时所投的金简,成为目前唯一发现的帝王金简。其六,年已72岁的女皇亲登嵩山绝顶封禅,创下了帝王升中封禅年龄之最。其七,武则天封禅时封岳神夫人为天中皇后,封启母及少室阿姨为神,属于首创。另外,少室山下今存的坛,当是禅祭坛而非封祀坛;今存的武则天金简应是祛病的祈福金简,而不是"除罪金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