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少向外界要条件,多向自己要智慧

第三章 条件有限,智慧无穷

方法总比问题多Ⅱ:做彻底解决问题的智慧型员工 作者:吴甘霖 著


  办任何事情都需要条件,但是条件往往不够,这正是产生工作难题的原因。

  当外在条件有限时,不少员工往往是有什么条件就做到什么程度,甚至干脆将条件有限当作推脱工作的借口。

  智慧型员工,首先不会考虑条件有限,而是想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让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

  总向外界要条件,是把外在的难度看高了,把自己的智慧看低了。而凡事先想能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你就能想出许多原来想象不到的思路和方法,那么,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机会和成功也会不期而至。

  外在条件有限,内在智慧无穷我们强调“不重条件重智慧”。要记住:这里讲述的是“不重条件”,而不是“不要条件”,因为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干好一件事情,怎能不要条件呢?

  但是,如果事事先讲条件,没有满足条件就不干事,条件不足或“不成熟”就不去努力,那么,事业就不会发展,个人也不会有大的成长。如果事事先从挖掘自己的智慧开始,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也有可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看低了,把困难放大了,过于依赖条件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智慧型员工面对条件有限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做什么?

  2006年初,在海尔集团“2005年度海尔集团10大功臣”的表彰大会上,张庆福成了最耀眼的“明星”,因为他拿了两个第一:

  使海尔冰箱和冷柜在尼日利亚份额排名第一;使波轮洗衣机在伊朗份额排名第一。

  他能够在尼日利亚打开冷柜销售市场,就是“外在条件有限,内在智慧无穷”的充分体现。

  2004年,海尔集团推进本部亚非中心的张庆福去尼日利亚拜访海尔在当地的营销经理。见面后,这位外籍的营销经理向他抱怨说,尽管海尔的产品非常好,但在那里却很难卖。

  张庆福问为什么。经理告诉他,尼日利亚电网不严密,电压不稳定,经常会停电。由于天气炎热,前几天他特别想喝冰镇饮料,就去附近的商店买冰块,结果商店老板说已经停电十几个小时了,冰块早就化成了水。

  张庆福听了之后,问怎样才能使冰柜好卖起来?

  经理说,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等着电力建设的改善,一个是海尔改善自己的产品,让大家在停电的时候也能吃上冰块。

  冰柜要用电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停电也能吃上冰块,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但是,张庆福并没有对客户“不合理的要求”置之不理,反而让大家一起想方法,最后,研制出了一款制冷后保温时间超过100小时的冰柜。

  海尔的这款冰柜上市后,立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市面上几乎所有卖冰块的小商店全都换用了海尔冰柜,不仅如此,还带动了海尔其他产品的销量!

  如果换成是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你能做到“停电也能吃上冰块”吗?

  大多数人肯定以为这简直是“荒谬,不可能的事”,但张庆福做到了。他为什么能够做到?就因为他没有在有限的条件面前退缩,而是运用智慧将“不可能”变成了“完全可能”。

  关于如何挖掘内心的智慧,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岛国,但新加坡的人民不仅能够满足饮水,而且还靠出口淡水赚取了不少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新加坡刚刚独立之初,淡水不能自给,为此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后来,新加坡的自来水饮用机构请来荷兰经济学家温斯敏出主意。

  温斯敏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提出了一条建议:向马来西亚买水。

  由于连接新马两国的淡水输水管是双向的:一条由马来西亚流向新加坡,而另一条则由新加坡流向马来西亚。由此,他又提出:买水的同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淡水净化技术,建一座规模很大的自来水厂。

  这样,从马来西亚流过来的水经过处理后,除满足自给外,其余的再回流到马来西亚。但回去的水并不白给,身价是原来水的两倍。这样不仅解决了新加坡淡水不足的问题,还赚了一笔。

  假如你被新加坡请去解决饮水问题,你会怎么做?

  恐怕在了解到新加坡淡水缺乏的条件时,就已经摇头了。但温斯敏却运用智慧,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实现了双赢。

  事实上,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上去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

  张庆福和温斯敏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条件有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的方法和钥匙。

  先讲条件举步维艰,先讲智慧前途无量“条件还不成熟,先等等再说。”“领导又没让我做,我做了也未必有什么好处,何必多此一举。”“像我这样最普通的小职员,去操心单位的事做什么?”……

  这些都是职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

  面对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是只有单位和外界满足了我的要求和条件,才会去做;否则,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然而,我们来看看香港的“珠宝大王”郑裕彤是怎么做的。

  郑裕彤曾名列香港富豪榜第3位,是香港金行龙头老大“周大福”的掌门人。

  郑裕彤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养家糊口,小学毕业后,郑裕彤便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

  尽管做的是最底层的工作,但他丝毫不懈怠,每天早早赶到金铺,将金铺收拾打扫得干干净净。往往是等他收拾完了之后,大伙计们才姗姗来迟。

  店里的伙计,大多只知道埋头做本分事,而郑裕彤,除了做好本分事外,还特别爱动脑筋,经常琢磨和研究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金铺的发展。一天,老板让他到码头接一位亲戚。在码头,他看到有一位南洋侨商上了码头向人打听可以上哪里兑换港币。

  郑裕彤灵机一动,立即走上前去,说周大福金铺可以兑换,价格也最公道,并立即带路将这位侨商带进了周大福,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码头接那位亲戚。

  郑裕彤的这一做法让周老板大为赞赏。

  还有一次,伙计们开工好一会儿了,郑裕彤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老板很生气,问他到哪里去了。

  郑裕彤回答说,自己看人家珠宝行做生意去了。

  老板不禁有些好奇,问他看出了什么名堂没有。

  “我看别人家的生意,比我们店里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进店门,店里老板、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视同仁;即使这回生意做不成,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下回还会光顾!”“另外,店铺一定要开在做生意的旺地,门面装修要讲究,特别是做珠宝生意,一定要显得十分气派。”郑裕彤的回答让老板不禁对这个小伙计刮目相看,他没想到这些经商诀窍能够从这个小学徒口中总结出来。自那以后,老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后来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在郑裕彤的经营下,“周大福”已经成为了珠宝行和金铺的代名词。

  假如郑裕彤面对那位兑换港币的南洋侨商是这么想的:“金铺又没多给我工钱,我主动去管什么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假如他不主动去琢磨怎么做生意,而是想:“我一个小伙计,就算操这份心又有什么用?”……或许,他的人生就是另一副模样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在美国一所电报大楼负责一个很枯燥的工作。职位尽管不起眼儿,但他从来也不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小人物。

  他每天都在想:“把电报变成文章或者是新闻会怎么样?”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就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员工,想这个干吗?做得到吗?”可是,他没有这么想,而是跑到一个报社去,向有关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开始人家很不在乎他,根本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此时,你或许又想:“我说的对吧?受挫了吧?”可是他没有灰心,一次又一次地去,把自己的意见不断地带给报社。终于他的意见引起了报社的注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最后这个年轻人成了一名编辑,他就是《纽约时报》的总编——霍华德。

  我们一般人做的工作,都像霍华德最初的工作那样,平凡甚至不被人重视,但如果你是霍华德你会像他那样做吗?

  如果没有,就不要埋怨你的条件不够好,职位不够高,原因就在于你没有利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去做那些看上去与你无关的工作。

  假如你是做技术工作的,如果你看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遇到了困难,想想办法,或许你能帮他们解决难题;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员,公司的产品存在某些问题,动一下你的脑筋提出宝贵的意见,可能公司就会走出危机;……

  一流的员工,他首先会觉得那些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要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麻烦,无论这件事情与自己有没有直接关系,无论自己职位再普通,他们都会当仁不让,而机会往往就会因此而产生。

  改“条件导向法”为“目标倒推法”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条件导向法”,即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条件有多少,就做多少,也就是说,条件决定结果。而智慧型员工善于用“目标倒推法”,即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分析要达到设定的目标,现有条件的瓶颈和制约在哪里,然后缺什么,想办法补什么。

  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将“条件导向法”改为“目标倒推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2001年9月,蒙牛集团在制订未来“五年计划”时,总裁牛根生将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100亿元。

  结果,这个决定一出,大家都目瞪口呆,觉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但牛根生却说:“我还是胆子小的,换了别的总裁,一定会把目标定为200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牧民的奶牛从哪来?

  企业的厂房从哪来?

  市场到哪里去开发?

  ……

  之后,分析现有的条件,为了实现目标,蒙牛便开始了多种创造性的工作:

  针对奶牛少的问题,蒙牛开始富有“吞吐性”地配置资源结构,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增加奶牛数量。通过购买,自繁选育、选留,推广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新技术等方法;针对厂房少的问题,蒙牛开始大批量地盖全球样板工厂,并且建立国际示范牧场;针对市场开发问题,蒙牛不仅打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还赞助“超级女声”,使其为蒙牛造势;……

  结果,2006年蒙牛销售总额达到了162亿元;2007年1至6月更是“半年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乳业的总冠军。

  对此,牛根生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只修改手段,不修改目标。”目标决定行动,一个目标确立后,实现它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所有困难和问题都抵挡不住实现目标的意志——“不达目标誓不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职场中,我们看到:许多人干事情总是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往往是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事,没给自己定大的和非实现不可的目标:

  我能力还不够高,经验也不丰富,走一步算一步吧;公司技术条件太差了,这样做不行,肯定完成不了任务;那么高的销售额肯定达不到,现在市场不景气;没给我配备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就是神仙也做不来……

  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条件导向法”。

  还有一种人,他们首先是订了目标的,但是一遇到困难就修改目标。殊不知,目标一动,整个系统都被打乱了。没有比改动目标更简单、容易的事,但也没有比没有目标更能导致人的失败。

  成功学的第一法则是,将梦想变为目标。

  那么,梦想与目标的区别在哪里呢?

  在我的《执行重在到位》《做最好的中层》等著作中,我经常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梦想写在沙滩上,目标刻在岩石上。”在沙滩上写东西,容易写上去,也容易被水冲掉。在岩石上刻东西,难以刻上去,也难以被磨掉。

  一个真正的目标,总是需要我们严肃地去执行。

  这也正是蒙牛不修改目标,只修改手段和措施的真正意义。

  经常“条件导向”的员工,往往工作业绩依然平平,在单位难以被重用。如果换成“目标倒推法”,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这个月我一定要完成多少销售额;今年我一定会为单位创造多少业绩;……

  如果他这样想了,并下决心这样去做了,就会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挖掘自己所有的智慧将目标完成,并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目标倒推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为自己定一个非实现不可的目标(2)分析哪些条件不足,从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3)着手解决这些不足的地方,为实现目标扫除障碍(4)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随意更改目标,而是要为了目标迎难而上,直到目标实现改“条件导向法”为“目标倒推法”,就会激发自己将无穷的智慧发挥出来,并很好地完成工作,甚至还可以完成那些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