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不是没有能干的人,但一个十分残酷的现实是:一些有才能的人竟然最无效!
事实上,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他有多少才能,而是看他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在团队创造自己的最大价值。只有你将才能转化成价值,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无效”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一定吓了一跳,在我们以往的认识中,才能越高,越具有竞争力,工作也越有效。但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却抛出了这个令人振聋发聩的观点: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
你觉得他是危言耸听吗?不妨先听听这样一个故事:
前几年,一支由7人组成的业余登山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支队伍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因为要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外,还因为登山队伍中有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另一个是比王石小整整十岁的队友。
当时王石已年过50,很多人都质疑:“要想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王石行吗?”而王石的这位队友,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训练时,一般人登山负重最多只有20公斤,他负重40公斤仍然行走自如;别人走两趟,他能走三趟。
大家一致认为:“他一定会第一个登顶!”可登顶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王石是登上顶峰的四个人中唯一没受任何伤的一个,而他那位被大家一致看好的队友,却由于体力不支,在接近8300米的时候不得不放弃攀登。
这时,回过头来看看王石和那位队友在登山过程中的表现,就会发现,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偶然。
在7个人当中,王石是最受关注的人物,可是他十分低调,甚至在登山前就声明决不接受任何人采访,而且不管上山沿途风景如何美丽,他都不会流连其中,只是默默登山。而他那位实力雄厚的队友却恰恰相反:接受记者采访,每天上网回帖子,全程拍摄登山过程,把相关图片发给家乡媒体,欣赏所到之处的美景……一路上他忙得“不亦乐乎”,等到快到山顶的时候,他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登顶。
事后,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王石说了这样一句话:“自从第一脚踏上珠峰,我的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登顶,任何与此无关的事情我一概不做。”“脚踏实地,不做任何与目标无关的事。”我想,这不仅是王石登顶珠峰成功的秘诀,也同样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再看看那位队友,其实无论是体能、还是专业技术上,他都比王石强,也比其他所有队员强,但为什么本来最应该成功的人,最后反而失败了?
这就是德鲁克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往往最无效”。当自己的才能不能为目标服务时,所谓的才能,就不过是一张废纸。
有才能的人之所以往往最无效,不外乎六个原因:
(1)不能将能力聚焦于目标王石那位队友,虽然在体能、专业技术等方面都比王石强,但是他错误地觉得自己同时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结果分散了太多的精力,把主目标给丢了,最终反而是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做好。
所有的事都想做好,结果是所有的事都做不好。
(2)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正是德鲁克指出来的问题:“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3)将大量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抱怨上有能力的人很容易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抱怨环境、挑剔工作、指责同事、埋怨上级,整天牢骚满腹,好像所有人都亏欠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如意的人。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效益低下不说,还会成为给单位添麻烦的人。
(4)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有才能的人往往思维活跃,思想一碰就响,火花一撞就亮,兴奋点一起来,不管条件成不成熟,计划先列出一大堆,等到真正要实施了,才发现这个有困难,那个行不通,白白做了太多的无用功。
(5)只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遗憾的是,工作中往往不会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大事情”,相反,很多“大事情”和“大成果”都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累积而成的。大事等不来,手边的小事不愿干,当然就会成为最无效的“能人”。
(6)缺乏团队精神有能力的人,容易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需要别人的配合,也不愿意和不如自己的人合作,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这六种状态,造成了工作中很多“无效能人”的出现。他们要么沉迷于空想;要么穷忙瞎忙,忙不到点子上;要么成为职场中的“祥林嫂”,把时间浪费在与工作无关的喋喋不休的抱怨上。而一个真正想在职场中获得发展的智慧型员工,绝对不会让自己成为无效的“能人”。他非常清楚:才能不等于成效,才能只有真正转化成价值,才是一个有效的能人。
紧紧聚焦于你的目标要想不做无效的“能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紧紧聚焦于你的目标。
前不久,我们想招一个文秘。尽管负责这次招聘的负责人在通知应聘者前来面试的时候,一再叮嘱让他们先上公司的网站看看,对公司的文化和理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在面试的时候交流起来就能更到位,也能节省一些时间。然而让我们觉得奇怪的是,大多数应聘者来了之后,说的都是这样的话:
“这几天太忙了,没时间看你们的网站。”“家里上网不方便,所以没看。”“我匆匆忙忙浏览了一下。”只有一个女孩例外。她不仅认真浏览了网站,还特意去书店买了一本我的书,并且连夜读完了。
面试的时候,她说了这样一番话:“书中的很多理念对我触动都很大,尤其是‘小事放光就是大事’、‘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卑微化的人’。以前我老觉得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应该有很高的起点,对工作很挑剔。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其实,能够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就很不简单,就是大事。”结果,这个女孩是唯一留下来的应聘者。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愿意下这么大工夫研究公司的文化,她这样说道:“既然我下决心要成为公司的一员,那么就要紧紧聚焦于这个目标,所做所想,都要围绕实现目标而展开。”类似的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把它当成一种职场智慧运用到实践中?
不要小看了这种智慧,当你真正运用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此,我自己就有很深的感受。
大学毕业后,我到一家知名省报当了名记者。和我一起进报社的还有几个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相比,我并没有什么优势,有些地方甚至不如他们。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年之内,全面掌握各种新闻写作的技巧,让自己脱颖而出。
和别人遇到什么题材就写什么题材不一样,我有意识地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前三个月主攻消息,接着主攻通讯,然后是评论、特写……掌握和夯实了一种写法后,再去学习另一种。
主攻消息的时候,我脑子里整天琢磨的都是消息怎么写。当然,光琢磨没有用,关键还要学习。向报社的前辈学习是一个方面,另外,只要不到外地出差,我每天都会去报社的阅览室,大量翻阅当天的各种报纸。遇到让我眼前一亮的标题,我就会如获至宝地记下来,反复琢磨它为什么吸引人。遇到写得很精彩的开头、结尾和段落,我也会一遍遍回味它到底好在哪里,如果遇到类似的题材,我能不能借鉴这样的写法,甚至还有所超越?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我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两年后,23岁的我因为成绩突出,受到了省政府的嘉奖,并号召全省记者向我学习。一个迈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跟我第一年的经历可以说密不可分。
这就是紧紧聚焦于目标产生的奇迹!
前面我们谈到因为聚焦目标,王石从最不可能登顶成功的人变成了成功的登顶者,而他的队友,却因为目标太分散,从最可能成功的人变成了失败者,白白辛苦了一场。一个智慧型的员工,一定要善于将“紧紧聚焦于目标”作为自己发展的加速器。他会做到:
(1)目标清晰具体当你问一个智慧型员工下个月的目标是什么,他不会回答“这个……我的目标有很多”,而是会告诉你“每天打100个客户访问电话”、“和××企业达成合作,并签订合同”、“优化流程,将成本降低30%”、“完成30万的销售额”……
(2)紧紧围绕目标开展工作王石的方法是心无旁骛,不做任何与目标无关的事情;应聘女孩的方法是先了解企业文化,并让自己成为这种文化的一部分;我的方法是不仅多写,更是多学,努力将别人的优秀变为自己的优秀……
光有目标,而不围绕目标做工作,目标就可能只是空想,而只有努力没有目标,就是无的放矢,再好的方法也派不上用场。只有目标和努力、方法相结合,才不会做无用功,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少一点挑剔指责,多一点解决方案我们前面说过,很多有能力的人工作起来之所以“无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指责上。他总在做问题的挑剔者,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
在北大总裁班上,我的一位学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曾经有一个助理,她很聪明,也很有能力。因为他经常需要出差,所以公司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助理去处理。但很多时候,交给她的工作进展得都不太理想。她一方面说自己很辛苦,另一方面却不停地抱怨:“文秘实在是太笨了,连一份简单的文件都起草不好,时间都耽误了。”“市场人员的沟通能力太差了,跟客户说话的时候根本不到位,这样怎么能让客户满意?”“时间那么紧,我手头的事又那么多,让下面的人去做又做不好,光靠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完成?”……
于是这位老总问她,既然你已经看到有问题存在了,那么有没有想办法解决?
结果,她的回答让老总大吃一惊:“我认为有些人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应该全部炒掉,换成真正有能力的人。”而在这位老总看来,她所说的“有些人”并不是没能力,只是因为工作不熟悉,暂时遇到了瓶颈。
之后,他跟助理又交流过好几次,也给了她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一个月后,他没有炒掉助理说的“有些人”,而是请助理离开了公司。
尽管好几年过去了,但这位助理的形象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他讲完这个故事后,总裁班上的学员们纷纷讨论。大家说,这位助理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职场中很多有能力的人。因为有能力,他们能一眼看出别人的不足、做事不到位的地方,也能在某项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然而遗憾的是,本来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但却因为种种类似“他们的水平就那样”、“就算是教,他们也学不会”、“谁让领导做出这么弱智的决定,就算是做砸了,也不是我的责任”……这样的心理,使得他们面对问题时,要么指责、要么逃避、要么干脆随它去。
这样一来,结果无非是两种:
(1)既然别人都不行,那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来做好了。结果自己忙得团团转,别人却无事可做,效率自然低下。
(2)随它去,能做就做,做不到拉倒。结果别人的能力起不来,自己的能力也无用武之地,最后只好把自己降格为“无效的能人”。
而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员工不会这么做,他会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这位助理能够换一种方式,结局又会怎样?
如果她是这么做的:
(1)一条一条告诉文秘起草文件的规范、注意事项和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有必要的话让文秘将这些都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或者自己起草一个文件的样本,这样文秘在以后起草文件的时候,都能参照它。
(2)和市场人员进行细致的讨论,帮助他们找到瓶颈。针对他们和客户沟通时共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具体问题应该怎么沟通和回答。
……
我相信,当她一个人的优秀变成了团队的优秀,当她一个人的成长变成了团队的成长,那么她收获的不仅是一个让自己解放出来的高效团队,而且会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结局完全就是两个样。
要做到这一点难吗?其实一点不难,只要心态一转变,就会有很多的方法!
不要以虚假的“重要”来愚弄自己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天,两个经济学家边散步边讨论经济问题。走着走着,经济学家甲突然看到一堆狗屎,于是他对经济学家乙说:“如果你吃了这堆狗屎,我就给你100万。”乙犹豫了一下,但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就吃了下去。当然,他获得了100万。
不一会儿,乙也看到一堆狗屎,就对甲说:“如果你吃了这堆狗屎,我也给你100万。”甲原本损失了100万有些不服气,为了赢回来,他就爽快地答应了。当然,他的100万又回来了。
此时,乙一下子回过神来,说:“不对呀,我们谁也没挣到钱,却无端吃了两堆狗屎。”甲听后恍然大悟,缓缓地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DP啊。”但这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笑话吗?
仔细想想,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也像这两位经济学家一样,创造着很多并不重要甚至毫无意义的“200万GDP”?
我曾经和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有过一次交谈。他说,自己去年一年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参加的活动大大小小不下于100个。但等回过头去看时,却发现真正有很大价值和意义的不超过10个,绝大多数,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位企业家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都很容易被看似“重要”其实并不重要的事情所愚弄,为此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因此成了“无效的能人”。
很多人一进办公室就把自己变成了陀螺:电话要打,邮件要回,客户要见,会要开,谈判的资料要准备,项目进度要掌握,任务落实情况要了解,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协调……
每一件事情看上去都刻不容缓,都非常重要,恨不得生出八只手来应付才好。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却发现效率很低,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反而在一堆琐事上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己从这种忙而无功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很简单,做到两点:
(1)分清哪些是必须现在做的事情每天工作之前,先花十分钟想想,哪些是必须立即做的事情,哪些是可以缓一缓再做的事情,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对于立即要做的事情,一定要优先保证;对于可以缓一缓的事情,不妨稍后再做;对于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2)分清哪些是必须自己做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要学会分解,有些事情可以交给下属和同事,这样,就不会被一些琐事牵扯太多的精力。
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分辨出哪些是真正“重要”、哪些是虚假“重要”的事情,才能将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