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万里路的青年李山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著


    行万里路的青年李山

    李山和我是同乡,都是四川人。李山青年时代在清华读书,就很注意视野的开拓,并曾计划要骑单车“行万里路”。当时的自行车是“时髦品”,李山就和三个同学写信给自行车厂商称打算骑车下江南,会有许多媒体关注,厂商如果提供自行车,等于免费打广告。此举果然得到了鞍山自行车厂的回应。校学生会为了给学生谋福利,曾从厂家直接购进笔记本、活页夹等文具用品造成了积压。于是,李山和同学全部盘下来,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北京几十所高校推销完毕,解决了路费问题。

    准备好一切后,李山一行四人先从北京骑车到上海,一路登泰山,拜孔庙,游苏杭,再乘船到大连,最后从大连返回,行程共计42天。他们一路上遭遇了各种困难,路况不好、交通不便、旅途中没有旅店、蚊虫叮咬等等。由于成天在户外骑行,身上还“脱”了几层皮。

    但是,很多年后李山都为这次行动感到自豪,因为收获很多,锻炼了胆量,也开拓了视野。他们也还成为了新闻人物,《中国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都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学校还举办了一次关于他们骑车的展览,展出了他们的衣服、照片、自行车等物件。

    李山这一经历对于年轻大学生来说,从利用假期时间、解决经费和交通工具、到行万里路的过程,都具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一个人不可能在孤立中成长,就像一个国家不可能在孤立中发展。青蛙一直呆在井里,所以才会成为“井底之蛙”。一个人要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从来没出过远门,就会“孤陋寡闻”。一个学生只生活在校园和家庭之间,就可能习惯“闭门造车”,成为不适应社会的“温室里的花朵”。一个人的一生只能习惯一种单极的人文背景,很可能就会形成一元化的思维,变成“树挪死,人挪也死”。

    行路,打破的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围墙,有助于成就自己的开放式人生。对于学生来说,必须要学会充分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出外实习和打工,或者出外旅游,见识世面。尤其对小城市出生和小城市读书的学生来说,出远门更有必要——假如你不希望自己未来也在这个小城市。

    读书和行路向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两者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游学。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向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自有私学以来,就有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学识,开阔视野。古代意义的“游学”,其实相当于今天的留学。荀卿为赵人,先后就职于齐、楚两国政府;韩非子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求学于荀卿,后来求仕于秦;这都算得上当时的出国学习和跨国工作。古人在“求学”和“行路”中所需要付出的牺牲、成本、毅力,是今人所无法比拟的,但尤其是在有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几乎所有成就非凡者都是敢于“行路”甚至不惜“跨国”的英雄,从商鞅、吴起、孙膑到张仪、苏秦等。

    与东方人多在成年后游学不同的是,因为古代西方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他们的精英自古大都在少年时即开始游学。像亚里士多德11岁时即外出求学,他一边学习,一边周游,掌握很多书本外的本领;一代乐圣莫扎特6岁时就随父亲和姐姐周游欧洲,开始长达10年的旅行演出;还有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生而丧母,从未进过学校,很小就走遍了全瑞士,到过法国很多地方,在流浪各地时阅读了洛克、蒙旦、莱布尼茨、笛卡尔等学者的著作,并结识了狄德罗、伏尔泰、孔狄亚克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到了近代,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3岁时就随父亲到欧洲旅行,5岁到白宫晋见克利夫兰总统;华尔街金融霸主J.P.摩根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游历欧美,广泛的阅历练就他锐利而坚定的商业眼光;正是广泛的交游帮助他们养成了精湛的学识和远大的胸怀。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足不出户就可以尽知天下事。一个电话就可以马上跟千里之外的人对话;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交通工具的先后出现,则让天涯若比邻。在新的现实社会中,人们颇多猜疑,“行万里路”还有必要吗?“行路”是否已经退化为一种休闲或“旅游”的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我认为“行万里路”依然很有必要。科技的发达,只是让“行万里路”的时间缩短,让消息获得的方式更迅捷,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存在没有意义。

    日本人在学习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上都舍得下工夫,而且经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少有人知的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在日本经济没有萧条之时,日本每年出国的总人次超出人口的一半。我们不能不说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跟日本人喜欢外出接触外界、不排斥外来文化、追求国际化和开放式人生有关。今天的韩国人更甚,500万韩国人正在世界各地工作和学习,这竟占了人口的十分之一。

    上万维网,交八方友,打破信息和圈子限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