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磨难和挫折是成功的磨刀石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著


    磨难和挫折是成功的磨刀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的人生就是从充满困难的环境中开始。但是艰难和挫折,反而使他更加独立和自立。

    据《百年潮》报道,韩启德少年时代屡经磨难,他父亲因为事事认真,得罪过不少人,因此“文革”时被莫须有的罪名打成“内定坏分子”含冤去世。韩启德上高中时,考上了上海著名的重点中学——育才中学,结果被人顶替。他考上大学后,成绩名列前茅,当上班长,结果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被撤职。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临潼县的公社卫生院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工作很努力,但因为家庭出身,连“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都评不上。

    韩启德后来的回忆,却反而感谢困境培养了他独立和自立的能力——“艰苦陌生的环境对人的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很有意义”。

    因为不服气,韩启德在读高中时,“总是把育才中学和我所上的62中学的两套习题同时做完”,结果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读大学时,他“靠拢组织,总得不到组织的信任”,反而促使他“精读《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无意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最终,也因为独立和自立,使他更加自信地去把握自己的人生:“我很庆幸我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如果当初一帆风顺,就不是今天的我了。”

    “独立”和“自立”,其实是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按照法律规定,成年人就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责任的人,这包含两个要素:从生理角度上来说满18周岁,可以自立谋生;从公民的角度来说,成年人必须独立,能够自己判断、选择、负责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能承担完全民事责任。

    但是,法定不代表现实,而且仅仅只是生活的独立和自立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的思想和自立的个性,进而把独立变成独到、独特、独秀,把自立升华成自强。

    潘杰客初到美国为什么会被看不起?

    我曾在北京华商会做过两年会长,华商会的监事潘杰客曾有一段经历让人印象深刻。潘杰客的人生事业非常开放,他做过国家建设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当过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还创业当过老板,也做过职业经理人。但是,据说他初到美国时,却被身边的同学所看不起。

    那是潘杰客刚去美国的事,他住在美国的父母家里,吃、穿、用都依赖父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再习以为常不过了,因为潘杰客刚来美国,什么都不熟悉,也没有工作,还语言不通。但是,潘杰客晚上去英文夜校补习外语时,只读了一个月,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歧视他。这些人也不是什么正宗的美国人,都是刚刚去美国的第一代移民,但就是看不起他,并且孤立他。

    “我特别骄傲地跟人说我和父母住在一块,因为我父亲是康奈尔大学毕业的,英文特别好,我还说我父亲教我英文。结果这些同学就对我不屑一顾,说我们也英语不行,可我们一天到晚一样能打工然后到夜校读书,我们和你在一起学习,你竟然还有优越感?你都是靠别人啊!”

    最后,潘杰客不得不改变自己:“就这种感觉,我觉得被他们孤立。所以我在家里住了三个月就出来了,出来住纽约的地下室,因为地下室便宜,并且还在快餐店送外卖养活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我再要兄弟姐妹和父母的帮助,是一种耻辱,因为美国的文化18岁就开始靠自己,我那时候30岁了,所以我必须靠自己。”

    这样来看西方有些国家的家庭教育就很好理解了:一方面,他们淡化家庭之间互相依附的关系,培养孩子独立、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个性的文化正是其教育观的体现;另一方面,他们尊重普遍性的人性和人权,实际上也就尊重了孩子的基本权益,并引导孩子养成这样的价值观,这正好又构成他们法治社会的公民基础——普遍性的人性和人权物化出来就是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公共法律,正如中国的古话“大义在,而亲灭”。

    人们还常有一种误解:独立和自立就是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和指导,不需要依赖别人。实际上,这也是种一元化的观点。

    自立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是强调自主,不成为他人的附属物。独立也不意味着排他性或者封闭性,不去学习和借鉴成功者,只是强调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从务实的角度来说,成功者因为成功,往往拥有一定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行业信息、商业机遇等等。只有进入他们圈子的人,才有可能接触那些信息和资源,从而得到改变自己的机会。要想成功,我们当然需要与别人合作,需要学习和尊敬优秀者,需要认识一些“贵人”。但这不是为了成为优秀者后面的“跟屁虫”,而是将其当作“参照物”,再造自信,帮助自己变得更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