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生不应该进行竞争?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著


    学生不应该进行竞争?

    我在担任大学客座教授时曾遇到过来进修的中学教师,他们曾告诉我:现在他们不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然后寄给家长;也不再唯成绩是问,用学习成绩来评优提干,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过于争强好胜,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质疑他们的教育方式?

    我回答说:我觉得中西方的教育,都肯定不是不要争强好胜,也不是不鼓励竞争,因为从学校到专业再到个人,不可能没有竞争。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将学生引向一个多元、开放的方向,而非零和竞争。譬如高考把德商、情商、兴趣、潜力等因素都排除,也不论学生将来是要成为一个政治人才、科学人才、管理人才,还是翻译人才、写作人才等等,都放在一个标准、一个成绩下“一考定终生”,这就明显不合情理。

    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天生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搜房网的总裁莫天全曾这样形容企业的争强好胜:“网络媒体只能做老大。做老大很舒服,做老二则很辛苦,至于老三恐怕很难生存。”

    荷兰银行中国区主席邱致中在上海出生长大,“文革”时曾因家庭背景被划为“黑五类”,初中毕业后被下放到崇明岛农场劳动。六年的春夏秋冬,他除了拼命劳动就是读书学习,包括高中数理化全部课程都是自学完成,最终他也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邱致中就把自己人生奋斗的原动力归结为争强好胜:“有时就是很简单:父母都是解放前后的大学生,自己怎么能甘心学业仅是小学五年级水平。于是,别人在农场聚集借酒消愁,我孤灯相伴与书交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通常误解“争强好胜”,其实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庸”文化的传统,东方人崇尚无为和性格内敛:“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别人抢也抢不走;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自己抢也没有用”。二是我们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习惯组织分配,习惯铁饭碗,不习惯冒险和竞争。也因此,我们过去的教育把团队的争强好胜当作集体主义加以赞美,而个人的争强好胜则当作个人主义至上加以批评。

    学校需要提倡良性的竞争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陈章良,是个很有开放意识的人。他在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时所建立的农大官方网站,被搜索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开放的农大欢迎你。”陈章良认为,人生的开放和多元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

    “微软今天之成为第一位有它的伟大之处,盖茨所写的《未来的世界》里面充满着竞争。所以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求竞争、竞争中求合作,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样,我想每一位同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想,我怎么能比以前的我做得更好,我们需要一个良性的竞争。”

    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争强好胜并不等于忙碌和生活无规律化,也不等于恶性竞争,虽然它们经常被人联系在一起。

    当然,我们需要提倡的是良性的争强好胜,而非劣性以及零和竞争。良性的争强好胜,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勇气和胆量,也使人主动开放,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搞“内耗”竞争,努力奋斗就说你爱出风头和野心大,非把竞争变成我落后你也要落后不可。

    3.不断求新的激情

    “新观念”成就胡舒立与《财经》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是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记者。她也是我们2005委员会的理事,胡舒立曾在2000年于《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随后,胡舒立又发表了《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等力作,揭露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促使有关部门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该杂志也一夜成名,胡舒立因此被冠以“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

    胡舒立的成功,就在于她的开放,她有着新媒体应该独立的新观念,这使她敢冒险去报道一些黑幕,一扫国内传统媒体的旧风气。1993年,她曾随中国女记者代表团赴美国华盛顿接受外国记者中心(COFJ)的专业培训;1994年,她前往斯坦福大学读书;1995年,她获得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当她以一种国际财经记者必须首先对广大股民和投资者负责的信念来进行调查时,她不可能没有揭发中国股市弊端的勇气。

    中国有句古话:“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其作品《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中表示:“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

    在谈论“新”之前,我们首先理解“新”字的含义,通常来说有下列四种:其一,新的,从未有过的;其二,少的,少见的,另类的;其三,反流行的,特别的;其四,给人新鲜感的。

    “旧”的含义则有五点:其一,古老的,曾经有过的;其二,司空见惯的;其三,长时间面对的,几乎产生漠视的;其四,流行大众的;其五,无新鲜感的。

    很显然,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革新正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感觉来源于变化的刺激。威廉•冯特在其心理学名作《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中定律说:“除非感觉接近感受性的上限或下限,否则其变化与刺激变化的绝对量值成正比。”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促进社会发展只有两大元素:革新和竞争。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人类的进化就来源于人们总是在试图创造代表主流方向的新事物,譬如科学家通过发明创造来推动技术革新,艺术家们“蔑视任何形式的模仿,歌颂一切形式的创新”来推动风气和观念的革新。

    有一位放下电视台主持人的“金饭碗”工作而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曾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这叫值得。”

    很显然,“推陈出新”的激情总能带给人挑战、刺激,也能驱动人进行一次次的冒险,无论是感情、技术、事业,乃至单纯意义上的冒险——地理探险。这次研究中,就有无数成功的企业家向我们表明,他们喜欢充满激情的生活和工作,也喜欢富有激情并且专业敬业的员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