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忧虑,而不是患得患失
1993年,在世行工作了8年的吴尚志强烈感觉:“人生的前景好像清晰可见,在美国已经有了一个房子和两部车子了,无非以后换一个大点的房子和好一点的车子。”
吴尚志很希望回到中国,创建一个中国的PE。他认为基金管理者不像企业家那样承担大风险,成功后的回报却不亚于投行,而自己有投资方面的经验、阅历、知识,性格也很适合做基金——他是一个很理性、“中庸”的人,没有创业家的激情和冒险性格,而这正是一条介于做企业家和做打工者之间的道路。
不过,当吴尚志跟妻子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妻子并不同意。那时,他们的大儿子10岁,小女儿刚刚3岁,在美国出生长大,回到中国习惯么?吴尚志也在犹豫,但他不愿意陷入患得患失却没有行动的状态之中,于是,夫妻之间定了一个五年协定:他可以回国做基金,只有5年期限,不行的话立刻回美国。
正是因为吴尚志的不患得患失,使他的人生开始了最辉煌的篇章。他创办了中金直投部,后来创建了在中国PE业举足轻重的鼎晖创投公司,成就投资分众传媒、蒙牛乳业、李宁服装、南孚电池、双汇食品等众多经典案例。
SMC中国总经理赵彤也曾总结自己的人生,最大的感悟就是不要患得患失:“我在北京念初中时,没想到会下乡插队;在黑土地干农活时,没想到能上大学;上大学时,没想到能念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没想到能出国留学;37岁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后,没想到又下海出任外资企业总经理……很多事情虽不是刻意去追求,但我想说的是,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会,机会到来之前要主动创造条件;机会到来之时要紧紧抓住它,不管周围环境如何,不管别人怎么评说,首先要相信自己。人生要有目标,凡事要竭尽全力、脚踏实地,只要自己努力了,将来就不会后悔。”
(2)精神意志上的畏惧困难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曾这样批评一些留学生回国畏惧困难的现象:“有一些留学生满怀热情回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预想的那么顺利,可能会感到沮丧、灰心,甚至后悔。有的人也许会想‘如果不回国,或许会有更大的作为’。我想这些都是不理性的,因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能战胜困难的人,在哪里都不会真正成功。”
曾担任过UT斯达康公司总裁和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的周韶宁如此评述成功:“世界上有两种人,假设大家智慧都差不多:一种是看到一件事会思考分析,再思考再分析,最后觉得看不准,放弃;第二种是想做,第二天就做了,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艰苦,但坚持下去了。往往成功的人都是后者,因为只有做的过程中才知道怎么做。”
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1997年,UT斯达康的创始人陆弘亮和吴鹰邀请周韶宁回国加入他们的团队,管理他们在杭州的工厂。已经16年没有回国的周韶宁什么条件都没谈,就告别了美国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杭州那个没有暖气与满地蟑螂的工厂里,开始了他的海归之路。
2000年,小灵通业务刚见起色,但政策的不明朗令资本市场对UT斯达康的股票态度始终暧昧。当时公司内部,不乏人认为放弃小灵通另谋出路或许更好。但周韶宁在公司大会上却坚持:“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3年后我们一定会有3000万的用户。”
会喊口号的人很多,而周韶宁是个用行动来做口号的人。他将自己的工作风格比喻为“上蹦下跳”。在他看来,一个人必须敢于行动,蔑视困难,才可能实现目标:“必须相信,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在行动之前,事实上,每个人都会盘算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不然行动就可能非常莽撞。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一个尺度、一个分寸,一个火候,没有学会不能因噎废食,就会如古人所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因为过分求全责备,过于追求“万无一失”,结果不是时机被耽搁,就是自己吓死自己。
(3)习惯上的拖拉成性
托马斯•爱迪生曾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时间,拖延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许多人都有缺乏时间效率的拖延习惯,譬如“我才刚刚读大一,离毕业还有几年,先玩一年再说”、“再过一天再做吧,事情太多了,我需要休息下”……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其实有些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也许正处在忙碌的状态,但这种忙碌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此前他做了太多无关紧要的事。当一个人让“办事拖拉”成为自己习以为常的方式时,通常都是各方面响起警报的时刻。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一拖再拖,结果当然就是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