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九九八年病榻随记(2)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作者:陈乐民


之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政权的实验——解体

社会民主党入阁

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

冷战格局及其瓦解

欧洲一体化进程

斯大林逝世后有一段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时期”——马林科夫时期

“非斯大林化”的剧烈而广泛的影响

苏联“中心”的动摇,靠“个人崇拜”维系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普遍的信仰危机。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苏联依靠大国沙文主义的威慑力和经济上的“国际分工”——“华沙条约”和“经互会”(政治军事、经济)竭力维持它的“领导”地位,但事实上已越来越勉强。除在斯大林时期,铁托的南斯拉夫即已拒绝接受苏联的“领导”而被清除出“社会主义阵营”之外,在八十年代末苏东彻底解体以前的四十年中,匈牙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捷克、罗马尼亚等国都曾发生强烈的“政治地震”——“社会主义阵营”的“钢铁般的团结一致”,从此便只是神话。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把集权主义推向了极致,斯大林则像拿破仑那样,以无产阶级最高利益的名义实行个人独裁,镇压一切异己的力量,其极致便是“两把刀子”的理论。

以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政权,只有俄国十月革命的一例。其他东欧国家的政权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红军所到之处随之建立起来的——斯大林也不讳言。他这样说,红军打到哪里,就把无产阶级的政权建在哪里。丘吉尔也确信这一点,并根据战场决定政权的既成事实加以确认。所以冷战期间欧洲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上的“一分为二”,乃是东西方的“共识”,是相互间对事实的认可。

之三

艺术的欧洲,高雅的、富于遐想的欧洲,贝多芬叫人如醉如痴和精神激昂,莫扎特使人觉得舒缓而又酣畅,肖邦悠扬而又深沉,巴赫使人在极度宁静中渐入梦乡……那天,听肖斯塔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磁带,一个熟悉的旋律使我的心骤然激荡不能自已,悠悠然忘掉了一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