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光裕为何说陈晓太狡猾(1)

问题首富黄光裕 作者:张小平


   二、黄光裕为何说陈晓太狡猾?
  
  “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他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哪一个西方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这是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的一句着名的断言,在2006年却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大决战的一个诱因。
  
  2005年,国美和苏宁继续疯狂地扩张,仅仅国美一家就开了200多家店,是过去6年总和的1?郾5倍。2006年3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黄光裕开始表现出些许担忧:“如果大家按照去年的速度扩张下去,也许很快就会饱和了,因为可能大街上所有的门脸都变成电器店了。”
  
  此时,乔治·斯蒂格勒关于并购的断言及时地带给了黄光裕新的思路和勇气。黄光裕兴奋地宣称:“没有扩张,就没有大型企业。”就连一直在并购方面没有任何作为的苏宁,其总裁孙为民也曾谈到,家电连锁行业已从“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进入“大鱼吃大鱼”时期,进行并购整合是早晚的事情。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谈到发生在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的并购战时,并购专家陈明健用了这样一句显得有点俗套的古话来概括。他说:“近几年,中国家电零售业发生并购是必然的,绝对是大势所趋,至于是由黄光裕、张近东、陈晓还是其他人来完成,那是其次的。”
  
  其实,黄光裕的大踏步前进,还与他2004年放的一颗“卫星”有关--当时他放言,到2008年国美的销售额要达到1200亿元左右。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他抛出的一个“数字大饼”而已--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国美电器当年以238?郾8亿元的销售额位居连锁企业第2位。如果按一家店产生1亿元的年销售额计算,国美需要有上千家店才可能在4年后完成这个目标,这意味着他在这4年中每个月要开20家以上的店面。
  
  黄光裕知道,完成非常的目标,需用非常的观念和手法。2005年飞速增长的250多家店,已经让他在管理上颇为吃力。于是,他企盼着一次非常规的扩张手法,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奇效。
  
  而在这两三年时间内,黄光裕的事业也出奇地顺风顺水--2004年6月7日,黄光裕实现了国美电器的间接上市,价值仅2亿元的国美电器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幻,让其价值一夜之间暴涨了40多倍。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黄光裕先后进行了两次套现:第一次由荷银洛希尔包销金额达12亿港元的股票;第二次由Fidelity等国际知名基金认购金额约13?郾75亿港元的股票。2006年2月5日,国美电器又成功引进了国外投资者:美国基金公司华平投资集团通过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郾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投资国美电器。而原计划5年内整体上市的梦想,在华平投资进入后的一个多月后就有了实现的巨大可能。2006年4月7日,黄光裕进行第三次套现,而减持的至少12亿港元的股票由花旗银行包销。
  
  钱多可以壮胆。3个月后,便有了国美“鲸吞”永乐的一场好戏,也宣布了并购好戏的开场。而在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系列并购案中,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一直若隐若现,他们对并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