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的胆怯与鲁莽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作者:张化桥


当证券分析师时,每半年一次,我会到美国各大城市拜会客人(即所谓路演),跟他们讲中国经济及股市。2004年9月,我在波士顿和纽约会见了约120位基金经理。多数人问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为什么“中国人胆怯又鲁莽”?

首先,A股市场在过去阴跌了4年(2000~2004年),中国为什么不在4年前完全放松管制,让市场尽快找到它的合理位置?现在A股市场依然有很多人在鼓吹政府用这样及那样的措施救市,难道你们真的不明白这样做会对未来4年造成影响吗?日本就跌了11年。如果中国停止新股发行,鼓励社保、银行和工商企业持股,再给股民多加咖啡和酒精,当然可以把一只仅值3元的股票推到7元,但股民不要忘了这只股票的内在价值。

其次,中国为什么如此害怕证券公司倒闭,为什么要接管?我跟他们解释了一个历史事实。20世纪80年代我还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时,国内媒体及金融界经常不厌其烦、幸灾乐祸地讲,美国每年有100~200家银行倒闭。可是20年之后,美国的银行业依然坚如磐石,虽然银行总数从15 000家跌到了6 000多家。而当时全球最大的20家银行有十几家是日本的,可现在只有2~3家,而且都摇摇欲坠。

再次,美国投资者很纳闷,中国人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货币钉在石沉大海的美元上?过去三年,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已贬值30%,也就是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也贬值了这么多。这就加大了中国的进口成本。而且外国人在中国买地、购物都十分便宜。当然,美国对此很高兴,中国人源源不断地把便宜的日用品运到美国,换取了日益贬值的纸币。为了偿还这些纸币,他们还可以继续印更多的纸币。而且这些纸币又投资了美国国债,10年期利息只有4%左右。

美国基金经理又问我,在中国的很多领域,比如电信业、互联网、银行业、保险业、零售业和汽车制造业,中国为什么如此胆怯,壁垒高筑,把外资企业拒之门外?当然外资来华是为了赚钱,可是你如果不让他们赚钱,中国人自己也就赚不到钱。做生意就是要互利互惠,就这么简单。

在20世纪90年代末,如果中国允许外国电信公司来华投资,它们的兴趣会很高。当时股市也兴旺,它们可能在中国已经投了几千亿美元。不要说3G,它们肯定连 5G和6G的网络也帮中国建好了。当然这样的投资对它们来讲,是头脑发热所为,一定是血本无归。可是,这就是市场经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外国人会因为中国允许他们来华投资电信业亏了钱而抱怨。恰恰相反,中国政府在电信方面对外国限制太多,不断受到外国政府、商界及媒体的批评。

记得中国移动在高峰时(2000年)股价高达70多港元,外国巨头诸如沃达丰急于购买中国移动20%甚至50%的股份。当时它们的钱来得太容易了,因为全球股市对电信业和网络业发了疯。可是我们中国人把中国移动视为“国宝”,经沃达丰万般纠缠,我们终于开恩式地把2%的股权卖给了沃达丰。可是现在中国移动的股价从顶峰跌了2/3,外国人的兴趣也烟消云散了。国人还得自己掏腰包建3G、4G或5G的网络,可见我们的胆怯有时是建立在无知和短视基础上的,回过头来是害我们自己。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互联网公司在2000年之前很火暴,成千上万的中国网络公司想到纳斯达克去上市,可是障碍重重。最后,新浪网、网易和搜狐赶上了最后一班车,估值很低,筹集的资金也很少。我始终不明白我们为什么反对这些网站公司去美国上市,筹集大量资金来国内创造就业有何不好?当局不准中国公司去海外圈钱,反而受到全世界批评。

20世纪90年代,不少外国银行想到香港开办业务,可苦于香港当局不再颁发新的银行牌照,所以外国银行想收购中银集团13家姊妹行的其中几家。可是我们国人说,这是国宝,怎么可以卖呢?时过境迁,到中国银行在香港重组上市的2002年,这些姊妹行的牌照就不再值钱了。现在没有一家外国银行想到香港开办新的业务。中银本来可以收取几百亿元,甚至几千亿元的。

说完了中国人的胆怯,再看中国人的鲁莽。好几个美国基金经理跟我谈到中国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外贸公司的风险控制之欠缺,漏洞之多、之巨。他们有些人跟中国机构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打过交道,惊叹我们的鲁莽、胆大和建立在泡沫上的自信。正巧,我从美国回来便听说了中国航油集团因亏损6亿美元而破产的事情。

有些基金经理也跟我国的很多证券公司打过交道,发现我们从业人员的鲁莽和无知相当惊人。而政府动不动就接管行将倒闭的证券公司,更加纵容了证券公司的鲁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